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是以杉木优良无性系当年生嫩枝为外植体,通过灭菌消毒组培获取繁殖芽,将繁殖芽接种于包括1/2MS,6-BA1.0mg/L和IBA0.5mg/L的增殖培养基内诱导丛生芽发生,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生长健壮的继代芽扦插于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上,炼苗,移栽,杉木苗高15~30cm时出圃造林。使用本方法,杉木继代芽增殖系数高,达4~6,繁殖速度快、育苗量大、可以在短期内批量生产遗传稳定性高、组培苗正冠率100%,生根率高达96%以上的组培继代芽,能适应我国杉木储备基地建设发展对良种种苗的需要,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1458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410439694.9

  • 申请日2014-09-01

  • 分类号A01H4/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5114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邹超贤

  • 地址 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邕武路2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24

    授权

    授权

  • 2014-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4/00 申请日:2014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1-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快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属杉科(Taxodiaceae),杉木属(Cunninghamia)。 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生长快,材质好。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不翘不裂。材 质轻韧,强度适中,质量系数高。具香味,材中含有“杉脑”,能抗虫耐腐,加工容易。广泛 用于建筑、家具、器具、造船等各方面。

我国既是一个木材生产大国,又是一个木材消费大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后,木材 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木材供需缺口逐年增加。预计到2015年,我国生产建设用木材需求量 约为4.8亿m3,缺口将达1.9亿m3。如果按照近10年我国木材消费平均年增长率3.71%计算, 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将达到6.78亿m3,供需矛盾有增无减。

无性系林业生产力高,在国内外许多研究和造林实践广泛证实。1990年开始,广西林科 院和区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分别在融安县西山林场等十多单位推广杉木优良无性系造 林,以杉木良种(融水白云康杉)实生苗作对照。1997年测定分析,在初选参试的927个无 性系中有230个无性系表现较为优良,其木材总平均比对照增益45.1%;最优的无性系89个, 材积总平均比对照增益53.5%;较优的无性系141个,材积总平均比对照增益39.9%。而杉木 优良无性系比杉木家系的增益还高12.5%~37.5%。筛选出的优良无性系增产效果显著,应用 前景广阔。南京林业大学、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广西林科院已成功地将杉木优良无性系 以组培工厂化育苗方式扩繁,推进了杉木良种的应用进程,因此,杉木良种繁育,特别是组 培快繁前景看好。

中国专利201110195928.6的一种杉木组织培养方法。本发明所述培养方法采用开放式组 织培养,采用的抑制剂菌杀果、代森锰锌和次氯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该方法,在不影响组 培效果的同时,能够将污染率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在抑菌剂的作用下,使杉木组织培养脱 离严格无菌的操作环境,在自然、开放的有菌环境中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从根本上简化组 培环节,降低组培成本。

中国专利200810070456.X一种杉木组织培养生根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杉木组织培 养生根方法,切去杉木增殖继代小苗,接种于杉木生根培养基进行组织培养生根,杉木生根 培养基由改良MS培养基、ABT1#0.4~0.8mg/L、IBA0.1~0.5mg/L和根太阳稀释液2~6ml/L 组成。采用上述杉木生根培养基后,杉木的生根时间缩短至16~22天,经22天培养后,杉 木的生根率达到96%,苗木生长速度快,使得育苗成本降低,实现杉木产业化生产。

杉木具有一定的遗传保守性,主干上的不定芽有明显的形态极性(这就是顶端优势),长 出的枝条能形成直立的主干。一旦断顶截干后,顶芽与侧芽之间失去了平衡,相应地受活跃 的顶端分生组织抑制的侧芽就大量的萌发。自然状态下,断稍后萌芽位置效应效果见表1。

表1 杉木断稍后萌芽情况表

备注:摘自洪昌端,1994年“杉木带皮芽接是提高接穗利用率和接株正冠率的好方法”

表1显示,杉木位置效应显著,倾斜型萌芽条最低也占58.3%,高者占92.7%。但杉木的 年龄和位置效应并不是一成不变,通过人为因素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纠正杉木偏冠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解决杉木组织苗偏冠的问题,开发杉木优良无 性系高效正冠组培快繁技术的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的培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包括获取外植体、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养、生根 苗培养、生根苗移栽和出圃工序,通过获取消毒灭菌后的外植体,依次接种于初始培养基和 增殖培养基后获得正冠组培苗,对正冠组培苗进行不定根诱导生根后移栽,出圃,具体操作 步骤如下:

(1)获取外植体: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嫁接杉木幼树当年生的嫩枝为外植体;将消毒灭菌 后的外植体接种到初始培养基内,获取繁殖芽;

(2)继代芽增殖培养:将长1.5~3cm的繁殖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内,诱导继代芽;待 繁殖芽基部萌发出2~3个长0.3~0.5cm的继代芽时进行转接;每次转接,将繁殖芽逐渐剪 短至0.3~0.5cm;取剪短后的繁殖芽基部萌发扦插生根用的继代芽,获得正冠组培苗;

(3)生根苗培养:在正冠组培苗中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生长健壮的继代芽扦插于常用 的生根培养基上,在温度25~30℃,2000~7000Lx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定根诱导,培养10~ 15d后开始生根,25~30d根长0.4~0.6cm时,获得生根苗,将生根苗转到炼苗室炼苗;

(4)生根苗移栽:炼苗20~30d,待根系由白色转变成灰白色时,将生根苗进行移栽, 移栽时先将生根苗置于清水中漂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晾干根系的表面水分,将生根苗栽 入装有红心土与椰糠的混合基质容器中培养;

(5)出圃:在容器中的生根苗进行培养8~10月,杉木苗高15~30cm时出圃造林。

以上步骤(1)所述的外植体消毒灭菌的方法为:剪除外植体上的叶片,在洗洁精溶液中 用毛刷轻轻刷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新吉尔灭中浸泡40~50min,再用纯净水冲洗3~ 5遍,将外植体剪切成1~2cm的长茎段;在超净工作台用体积浓度75%的乙醇对剪切后的外 植体消毒10s,然后将外植体置于10~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5~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 洗3~4遍。

以上步骤(1)中对外植体进行消毒灭菌,当外植体属于幼嫩茎尖处时,置于10mg/L的 抗坏血酸中浸泡5min;当外植体属于半木质化茎段时,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8min; 当外植体属于木质化茎段时,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12min。

以上步骤(1)所述的初始培养基是以2/3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1.0mg/L、IBA 0.5mg/L和ZT0.2mg/L;其中2/3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Na2SO4含量为 50mg/L。

以上步骤(2)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0.8mg/L、 IBA0.4mg/L和ZT0.1mg/L;其中1/2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以上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每瓶70ml,用棉球封口,再用牛皮纸包 扎棉球和瓶口,在120℃和1.1kg.cm2条件下,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15min。

以上步骤(2)中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控制光照2000~7000Lx,温度25~30℃。

以上步骤(4)中所述的混合基质是按红心土与椰糠的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原理,即植物顶芽合成的生物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 部位,并且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顶芽强,所以就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表现为顶芽优先 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一旦顶端优势被解除,顶芽和侧芽内源激素失去了平衡,侧芽细胞分 裂素增加,受顶端分生组织抑制的侧芽就大量萌发,使芽幼态化。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的大 量增殖继代壮芽作为微插繁殖材料,既克服继代芽的年龄效应,也解除了位置效应,培育正 冠组培苗。

2、本发明以杉木优良无性系当年生嫩枝为外植体,通过灭菌消毒获取无菌繁殖体,将外 植体接种于初始培养基和增殖培养基后诱导继代芽;每次转接仅留基部萌生的丛芽,其它芽 全部除掉,繁殖芽条逐渐剪短;选择长0.3~0.5cm基部萌发,高1.5~3cm,2/3叶片浓绿色, 叶面光亮的芽扦插生根,获取正冠组培苗;使用本方法,继代芽增殖系数高,达4~6,繁殖 速度快、育苗量大、可以在短期内批量生产遗传稳定性高、组培苗正冠率达100%,生根率高 达96%以上的继代芽。能适应我国林木储备基地建设发展对良种种苗的需要。

3、本发明的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的培育方法,材料易得,成本低,操作简单,扩繁快, 繁殖系数高,获得正冠杉木苗木数量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方法培育得到的偏冠杉木组培苗。

图2为本发明培育得到的正冠杉木组培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嫁接杉木幼树当年生的嫩枝为 外植体。剪除外植体上的叶片,在洗洁精溶液中用毛刷轻轻刷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新 吉尔灭中浸泡40min,再用纯净水冲洗3~5遍,将外植体剪切成1~2cm的长茎段,在超净 工作台用体积浓度75%的乙醇对剪切后的外植体消毒10s。当外植体属于幼嫩茎尖处时,将消 毒后的外植体置于1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5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半木质化茎段时,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8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木质化茎段 时,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12min进行灭菌。然后将消毒灭菌后的 外植体接种到初始培养基内。所述的初始培养基是以2/3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1.0mg/L、IBA0.5mg/L和ZT0.2mg/L;其中2/3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Na2SO4含量为50mg/L。外植体在初始培养基内培养获取繁殖芽。将长1.5~3cm的繁殖芽接种 到增殖培养基内,诱导继代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0.8mg/L、IBA0.4mg/L和ZT0.1mg/L;其中1/2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增殖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每瓶70ml,用棉球封口,再用牛皮纸包扎棉球和瓶口, 在120℃和1.1kg.cm2条件下,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15min。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控制光 照2000~3000Lx,温度30℃。

待繁殖芽基部萌发出2~3个长0.3~0.5cm的继代芽时进行转接。每次转接,将繁殖芽 逐渐剪短至0.3~0.5cm;取剪短后的繁殖芽基部萌发扦插生根用的继代芽,即为正冠组培苗; 在正冠组培苗中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生长健壮的继代芽扦插于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上,在温 度30℃,2000~3000Lx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定根诱导,培养10~12d后开始生根,25~28d根 长0.4~0.5cm时,获得生根苗,将生根苗转到炼苗室炼苗。炼苗20~25d,待根系由白色转 变成灰白色时,将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时先将生根苗置于清水中漂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晾干根系的表面水分,将生根苗栽入装有红心土与椰糠的混合基质容器中培养,红心土与椰 糠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在容器中的生根苗进行培养8月,杉木苗高15~20cm时出圃 造林。

实施例2: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嫁接杉木幼树当年生的嫩枝为 外植体。剪除外植体上的叶片,在洗洁精溶液中用毛刷轻轻刷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新 吉尔灭中浸泡45min,再用纯净水冲洗4~5遍,将外植体剪切成1~2cm的长茎段,在超净 工作台用体积浓度75%的乙醇对剪切后的外植体消毒10s。当外植体属于幼嫩茎尖处时,将消 毒后的外植体置于1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5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半木质化茎段时,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8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木质化茎段 时,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12min进行灭菌。然后将消毒灭菌后的 外植体接种到初始培养基内。所述的初始培养基是以2/3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1.0mg/L、IBA0.5mg/L和ZT0.2mg/L;其中2/3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Na2SO4含量为50mg/L。外植体在初始培养基内培养获取繁殖芽。将长1.5~3cm的繁殖芽接种 到增殖培养基内,诱导继代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0.8mg/L、IBA0.4mg/L和ZT0.1mg/L;其中1/2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增殖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每瓶70ml,用棉球封口,再用牛皮纸包扎棉球和瓶口, 在120℃和1.1kg.cm2条件下,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15min。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控制光 照3000~4000Lx,温度27℃。

待繁殖芽基部萌发出2~3个长0.3~0.5cm的继代芽时进行转接。每次转接,将繁殖芽 逐渐剪短至0.3~0.4cm;取剪短后的繁殖芽基部萌发扦插生根用的继代芽,即为正冠组培苗; 在正冠组培苗中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生长健壮的继代芽扦插于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上,在温 度27℃,3000~4000Lx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定根诱导,培养10~12d后开始生根,25~27d根 长0.4~0.5cm时,获得生根苗,将生根苗转到炼苗室炼苗。炼苗20~25d,待根系由白色转 变成灰白色时,将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时先将生根苗置于清水中漂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晾干根系的表面水分,将生根苗栽入装有红心土与椰糠的混合基质容器中培养,红心土与椰 糠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在容器中的生根苗进行培养8月,杉木苗高15~20cm时出圃 造林。

实施例3: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嫁接杉木幼树当年生的嫩枝为 外植体。剪除外植体上的叶片,在洗洁精溶液中用毛刷轻轻刷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新 吉尔灭中浸泡45min,再用纯净水冲洗4~5遍,将外植体剪切成1~2cm的长茎段,在超净 工作台用体积浓度75%的乙醇对剪切后的外植体消毒10s。当外植体属于幼嫩茎尖处时,将消 毒后的外植体置于1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5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半木质化茎段时,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8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木质化茎段 时,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12min进行灭菌。然后将消毒灭菌后的 外植体接种到初始培养基内。所述的初始培养基是以2/3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1.0mg/L、IBA0.5mg/L和ZT0.2mg/L;其中2/3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Na2SO4含量为50mg/L。外植体在初始培养基内培养获取繁殖芽。将长1.5~3cm的繁殖芽接种 到增殖培养基内,诱导继代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0.8mg/L、IBA0.4mg/L和ZT0.1mg/L;其中1/2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增殖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每瓶70ml,用棉球封口,再用牛皮纸包扎棉球和瓶口, 在120℃和1.1kg.cm2条件下,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15min。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控制光 照5000~6000Lx,温度28℃。

待繁殖芽基部萌发出2~3个长0.3~0.5cm的继代芽时进行转接。每次转接,将繁殖芽 逐渐剪短至0.4~0.5cm;取剪短后的繁殖芽基部萌发扦插生根用的继代芽,即为正冠组培苗; 在正冠组培苗中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生长健壮的继代芽扦插于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上,在温 度28℃,5000~6000Lx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定根诱导,培养12~15d后开始生根,27~30d根 长0.5~0.6cm时,获得生根苗,将生根苗转到炼苗室炼苗。炼苗25~30d,待根系由白色转 变成灰白色时,将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时先将生根苗置于清水中漂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晾干根系的表面水分,将生根苗栽入装有红心土与椰糠的混合基质容器中培养,红心土与椰 糠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在容器中的生根苗进行培养9月,杉木苗高20~25cm时出圃 造林。

实施例4:

一种杉木正冠组培苗继代芽培育方法,选择优良的无性系嫁接杉木幼树当年生的嫩枝为 外植体。剪除外植体上的叶片,在洗洁精溶液中用毛刷轻轻刷洗,放入质量浓度为0.1%的新 吉尔灭中浸泡50min,再用纯净水冲洗4~5遍,将外植体剪切成1~2cm的长茎段,在超净 工作台用体积浓度75%的乙醇对剪切后的外植体消毒10s。当外植体属于幼嫩茎尖处时,将消 毒后的外植体置于1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5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半木质化茎段时, 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8min进行灭菌;当外植体属于木质化茎段 时,将消毒后的外植体置于30mg/L的抗坏血酸中浸泡12min进行灭菌。然后将消毒灭菌后的 外植体接种到初始培养基内。所述的初始培养基是以2/3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1.0mg/L、IBA0.5mg/L和ZT0.2mg/L;其中2/3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Na2SO4含量为50mg/L。外植体在初始培养基内培养获取繁殖芽。将长1.5~3cm的繁殖芽接种 到增殖培养基内,诱导继代芽。所述的增殖培养基是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还包括6-BA 0.8mg/L、IBA0.4mg/L和ZT0.1mg/L;其中1/2MS基本培养基中的Ca(NO3)2含量为150mg/L。 增殖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每瓶70ml,用棉球封口,再用牛皮纸包扎棉球和瓶口, 在120℃和1.1kg.cm2条件下,用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15min。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控制光 照6000~7000Lx,温度25℃。

待繁殖芽基部萌发出2~3个长0.3~0.5cm的继代芽时进行转接。每次转接,将繁殖芽 逐渐剪短至0.4~0.5cm;取剪短后的繁殖芽基部萌发扦插生根用的继代芽,即为正冠组培苗; 在正冠组培苗中选择繁殖芽基部萌发、生长健壮的继代芽扦插于常用的生根培养基上,在温 度25℃,6000~7000Lx光照条件下进行不定根诱导,培养12~15d后开始生根,25~30d根 长0.5~0.6cm时,获得生根苗,将生根苗转到炼苗室炼苗。炼苗25~30d,待根系由白色转 变成灰白色时,将生根苗进行移栽。移栽时先将生根苗置于清水中漂洗,洗净根部的培养基, 晾干根系的表面水分,将生根苗栽入装有红心土与椰糠的混合基质容器中培养,红心土与椰 糠按体积比为3:1的比例混合。在容器中的生根苗进行培养10月,杉木苗高20~30cm时出 圃造林。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