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的方法

一种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的方法,包括:预备硅衬底;在表面形成有氧化硅的硅衬底上生长下电极金属;在下电极金属上旋涂一层光刻胶,热板烘烤,并采用掩膜对光刻胶进行曝光,然后显影,在光刻胶层形成通孔阵列,在通孔中露出光刻胶层下的下电极金属;在通孔中沉积氧化物层;在通孔中蒸发上电极金属;剥离光刻胶及光刻胶上的氧化物层和上电极金属,露出下电极金属,得到表面具有凸起阵列的器件;在凸起的上电极金属上加正电压,将下电极金属接地,在电场激励下使得在凸起的氧化物层内部形成金属纳米颗粒的链条,得到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利用本发明,解决了目前制备纳米晶存储器流程复杂、不可控、成本高等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723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22013.3

  • 申请日2014-05-23

  • 分类号H01L45/00;B82Y10/00;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任岩

  • 地址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10: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08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45/00 申请日:201405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光子器件及纳米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高 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挥发性半导体存储器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半导体产业的不断发 展,器件尺寸大幅度缩小,性能不断提升。随着微电子加工工艺逼近其物 理极限,单纯依靠器件面积的缩小来满足较高的存储密度要求已经变得十 分困难。另一个提升存储密度的办法就是开发具有多值存储能力的非挥发 性存储器件。研究表明,纳米晶存储器具有十分强的多值存储能力。通过 在普通的电阻转变器件中嵌入纳米晶的颗粒,利用在加电场过程中纳米晶 的充放电来调制器件两端的电阻。这与传统的电阻转变器件在工作机理上 有所不同,凭借纳米晶的充放电来实现电阻或者电容的调制具有比较好的 器件均一性和耐久性能,并且这一类器件通常都具有比较好的存储保持时 间。

目前来说,纳米晶存储器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在衬底材料上直接沉 积纳米晶、由金属薄膜退火形成以及化学反应方法等,然后淀积介质层将 纳米晶嵌入介质层中。这种在器件制备过程中认为引入纳米晶的方法确实 有效,可以制备出具有多值存储能力的纳米晶存储器件。但是,由于纳米 晶的引入增加了工艺步骤,另外如果是直接沉积纳米晶的话又会受到工艺 的限制,想要做小尺寸的纳米晶(几个纳米)不太容易;由金属薄膜退火 形成纳米晶颗粒一般都需要在高温下完成,增加了工艺复杂度并且会对之 前的工艺产生影响;用化学方法制备纳米晶将会引入界面的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 晶存储器的方法,以解决目前制备纳米晶存储器流程复杂、不可控、成本 高等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 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预备硅衬底,在硅衬底表面形成氧化硅;

步骤2:在表面形成有氧化硅的硅衬底上生长下电极金属;

步骤3:在下电极金属上旋涂一层光刻胶,热板烘烤,并采用掩膜对 光刻胶进行曝光,然后显影,在光刻胶层形成通孔阵列,在通孔中露出光 刻胶层下的下电极金属;

步骤4:在通孔中沉积氧化物层;

步骤5:在通孔中的氧化物层上蒸发上电极金属;

步骤6:剥离光刻胶及光刻胶上的氧化物层和上电极金属,露出下电 极金属,得到表面具有凸起阵列的器件,该凸起阵列中的每一个凸起均由 氧化物层和上电极金属构成,且上电极金属形成于氧化物层之上;

步骤7:在凸起的上电极金属上加正电压,将下电极金属接地,在电 场激励下使得在凸起的氧化物层内部形成金属纳米颗粒的链条,得到高存 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硅衬底表面形成的氧化硅作为衬底介质层, 是通过将硅衬底置于氧气气氛中高温热氧化而于硅衬底表面形成。

上述方案中,步骤1中所述硅衬底在表面形成氧化硅之前,进一步对 硅衬底进行标准清洗过程,该标准清洗过程具体为:将硅衬底在硫酸 (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溶液中(体积比为7∶3)煮30分钟,温 度为400摄氏度,去除有机物和金属杂质,然后放入氢氟酸(HF)和去离 子水(DIW)中漂洗,最后用去离子水(DIW)冲洗。

上述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在表面形成有氧化硅的硅衬底上生长下电 极金属,采用电子束蒸发或磁控溅射的方法实现,下电极金属采用惰性金 属,包括铂金(Pt)、钨或氮化钛,厚度为70纳米。

上述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在下电极金属上旋涂的光刻胶厚度为 1.2μm,所述热板烘烤是在85℃热板烘烤4.5分钟,所述掩膜采用的掩膜 图形为100μm×100μm的正方形阵列,曝光时间3.5秒,所述显影是在显 影溶液里浸泡40秒,所述通孔深度为1.2μm。

上述方案中,步骤4中所述在通孔中沉积氧化物层,是采用磁控溅射 方法沉积氧化物层,厚度为70纳米,该氧化物层直接接触于下电极金属。

上述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在通孔中的氧化物层上蒸发上电极金属, 是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通孔中的氧化物层上蒸发上电极金属,上电极金 属的厚度为80纳米,该上电极金属直接接触于氧化物层;所述上电极金 属采用活性金属,包括银或铜。

上述方案中,步骤6中所述剥离试剂采用丙酮+乙醇,先在丙酮中浸 泡5分钟,有光刻胶的地方与丙酮发生反应被溶解,连同光刻胶上的氧化 物和金属一起被剥离掉,待光刻胶、氧化物和金属脱离后分别用乙醇和去 离子水浸洗。

上述方案中,步骤7中所述在凸起的上电极金属上加正电压,是采用 电场激励采用半导体测试仪器在凸起的上电极金属上加正电压。

上述方案中,如果上电极金属采用银,则在金属银电极加8V的正电 压,使得在氧化物层内部形成银纳米颗粒的链条;如果上电极金属采用铜, 则在金属铜电极加8至16V的正电压,使得在氧化物层内部形成铜纳米颗 粒的链条。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本发明,通过制备具有活性电极的普通电阻转变器件,之后 在电场的激励下形成金属纳米颗粒。通过这种电化学反应的方法,调整电 场激励过程中的电流值(限制电流),可以在介质材料的内部获得不同尺 寸的金属纳米颗粒的链条,在随后的电学操作过程中,器件将展现多值存 储的能力、良好的均一性和优异的数据存储时间。这种办法可以实现极小 尺寸金属纳米颗粒,流程简单,可控性较强,所形成的金属纳米颗粒不受 化学试剂的污染与影响,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制备纳米晶存储器流程复杂、 不可控、成本高等问题。

2、利用本发明,可以获得多值存储能力的纳米晶存储器件,器件制 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可操作性强,通过电场下的电化学反应形成,具有较 好的晶粒特性和可控性,对于多值纳米晶存储器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有现实 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存储器的方法 流程图。

图2是对依照图1所示方法制备的多值纳米晶存储器进行多值能力测 试的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 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是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高存储密度多值纳米晶 存储器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预备硅衬底,在硅衬底表面形成氧化硅。

所述衬底为表面被氧化形成氧化硅的硅衬底,表面的氧化硅作为衬底 介质层,是通过将硅衬底置于氧气气氛中高温热氧化而于硅衬底表面形成。

本步骤中所用的衬底为2英寸硅衬底,在硅衬底表面形成氧化硅之前, 硅衬底要进行严格的清洗,其标准清洗过程具体为:2英寸硅衬底在硫酸 (H2SO4)和双氧水(H2O2)的溶液中(两者体积比为7∶3)煮30分钟, 温度为400摄氏度,去除有机物和金属杂质,然后放入氢氟酸(HF)和去 离子水(DIW中漂洗,最后用去离子水(DIW)冲洗。

步骤2:在表面形成有氧化硅的硅衬底上生长下电极金属,下电极金 属采用惰性金属,例如铂金(Pt)、钨或氮化钛等,厚度约为70纳米。

步骤3:在下电极金属上旋涂一层光刻胶,热板烘烤,并采用掩膜对 光刻胶进行曝光,然后显影,在光刻胶层形成通孔阵列,在通孔中露出光 刻胶层下的下电极金属。

在下电极金属上旋涂一层光刻胶,光刻胶采用9920,旋涂厚度约为 1.2μm,然后85℃热板烘烤4.5分钟,接着采用掩膜对光刻胶进行曝光, 掩膜图形为100μm×100μm的正方形阵列,曝光时间3.5秒,然后在显影 溶液里浸泡40秒,在光刻胶层形成通孔阵列,通孔横截面为正方形,通 孔的尺寸为100μm×100μm×1.2μm,即通孔深度为1.2μm,露出光刻胶层 下的下电极金属。通孔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

步骤4:在通孔中沉积氧化物层。

在通孔中磁控溅射沉积氧化物层,厚度约为70纳米,该氧化物层直 接接触于下电极金属。

步骤5:在通孔中的氧化物层上蒸发上电极金属。

采用电子束蒸发技术在氧化物层上蒸发上电极金属,厚度约为80纳 米,该上电极金属直接接触于氧化物层,上电极金属采用活性金属,例如 银或铜。

步骤6:剥离光刻胶及光刻胶上的氧化物层和上电极金属,露出下电 极金属,得到表面具有凸起阵列的器件,该凸起阵列中的每一个凸起均由 氧化物层和上电极金属构成,且上电极金属形成于氧化物层之上;

剥离试剂采用丙酮+乙醇,先在丙酮中浸泡5分钟,有光刻胶的地方 与丙酮发生反应被溶解,连同光刻胶上的氧化物和金属一起被剥离掉,待 光刻胶、氧化物和金属脱离后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浸洗。

步骤7:在凸起的上电极金属上加正电压,将下电极金属接地,在电 场激励下使得在凸起的氧化物层内部形成金属纳米颗粒的链条,得到表面 等离子体激元纳米光子器件。

采用电场激励采用半导体测试仪器对制备的表面具有正方形凸起阵 列的器件进行电学处理,在凸起的上电极金属上加正电压,将下电极金属 接地,控制电压扫描的幅度和限制电流的大小使得在凸起的氧化物层内部 形成金属纳米颗粒的链条,得到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米光子器件。

如果上电极金属采用银,则在金属银电极加8V的正电压,使得在氧 化物层内部形成银纳米颗粒的链条;如果上电极金属采用铜,则在金属铜 电极加8至16V的正电压,使得在氧化物层内部形成铜纳米颗粒的链条。

实施例

本实施例选用2英寸硅衬底,衬底介质层采用氧化硅,活性电极采用 银(Ag),惰性电极采用铂金(Pt)。本实施例首先对2英寸的硅衬底进行 标准清洗过程,去除表面油污及金属污染。清洗后的硅衬底在高温氧化炉 中氧化处理,表面形成绝缘氧化硅,作为衬底介质层,厚度为100纳米左 右。在形成有氧化硅的硅衬底上电子束蒸发形成70纳米厚度的下电极金 属铂(Pt),然后旋涂9920光刻胶,转速7000转每分钟,旋涂一分钟,厚 度大约1.2微米,85℃热板烘烤4.5分钟曝光选用真空曝光模式,曝光时 间3.5秒。然后在9920对应的显影液中显影40秒,在光刻胶层形成通孔 阵列,通孔的尺寸为100μm×100μm×1.2μm,即通孔深度为1.2μm,露出 光刻胶层下的下电极金属。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清洗,待水分蒸发后在通孔 中磁控溅射生长氧化硅,厚度为70纳米,随后在氧化硅上电子束蒸发沉 积80纳米厚的活性上电极金属银(Ag)。然后在丙酮中浸泡5分钟,剥离 光刻胶及光刻胶上的氧化硅和上电极金属银,露出下电极金属Pt,得到表 面具有正方形凸起阵列的器件。该正方形凸起阵列中的每一个凸起均由氧 化硅和上电极金属银构成,且上电极金属银形成于氧化硅之上。待剥离干 净后再用乙醇浸洗,最后将形成的两端器件在半导体测试仪中加电场,活 性电极银一端加正向扫描电压,惰性电极Pt接地,在电压扫描的过程中加 一个限制电流,当电极之间电流突然增加至限制电流时,意味这有金属银 纳米颗粒产生,然后在活性电极银上加负电压,惰性电极Pt接地,去掉限 制电流,这时候出现纳米颗粒的充放电,选取不同的截止电压,纳米颗粒 的充放电状态不同,因此可以得到不同的电阻状态。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 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 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 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