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

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包括尾轴承、尾管和支承座,所述尾轴承和尾管通过该支承座固定在船舶上,所述尾轴承为沿其轴向方向可分离的两半结构,所述尾管沿其轴向方向分为可分离的尾管的上半部和下半部;所述尾轴承外还设置有铜外套,该铜外套为沿其轴向方向可分离的两半结构。由于尾轴承、尾管和铜外套沿其轴向方向都可分为两半,可以实现尾轴承在检查、修理、更换时实现不拆桨、不拆轴,缩短维修周期、减少维修成本。在所述尾轴承的前端设置一冷却水进口,用于与独立专用的海水冷却水泵和冷却水净化处理装置连接,将海水冷却水经所述冷却水进口强制排入首道尾轴承中,尾管的导流作用使后道水润滑尾轴承都可以得到冷却、润滑,防止水润滑轴承因供水不足或水质不好而导致轴承磨损异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855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323953.1

  • 发明设计人 李含苹;方斌;程军;

    申请日2014-07-08

  • 分类号B63H23/36;

  • 代理机构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竺路玲

  • 地址 200011 上海市黄浦区西藏南路168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1:05: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5-03

    授权

    授权

  • 2014-12-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3H23/36 申请日:201407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尾轴润滑以润滑形成区分,有水润滑和油润滑两种。水润滑尾轴尾管装 置适用航行于水质洁净、不含泥沙的水域的船舶。尾轴承为橡胶轴承或“凡事可”、 “赛龙”、“飞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轴承,以水作为冷却和润滑剂。冷却和润滑 轴承的水可以是冷却主机后的海水,主机海水冷却器排出的海水由首密封的进水 口接入尾轴尾管装置,冷却润滑轴承后排出舷外。

传统的水润滑尾轴承设计为无尾管,尾轴包覆玻璃钢或其它防腐涂层直接暴 露在海水中旋转;设置首道尾轴承,首道尾轴承采用强制海水润滑,由冷却系统 分一路冷却海(淡)水给其使用,而对后面一道或二道轴承则采用自流海水润滑, 靠船舶行驶时与船舶相对的水流润滑冷却。这种结构在清洁、无泥沙、无绳网、 无漂浮物的海域,轴系运行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在多泥沙、有绳网、漂浮物 的水域中,泥沙极易淤积在水润滑轴承的冷却水槽中,并且绳网、水草等也易于 缠绕在尾轴上形成对自流海水的阻碍,多有发生冷却水不足导致轴承、轴套磨损 异常,甚至熔融抱轴等恶性事故。

为解决上述水润滑轴承的问题,中国专利CN2776842Y公开了一种带水润 滑的船舶单轴承尾轴尾管装置,设置后轴承为水润滑轴承,前轴承为油润滑的船 用中间轴承。该专利公开的装置保留了油润滑的部分,以防止水润滑部分由于上 述缺陷带来的冷却水不足导致的轴承、轴套磨损异常。但由于它保留了油润滑的 部分,油润滑的漏油污染等缺陷也会随之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 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包括尾轴承、尾管和支承座,所述尾轴承和 尾管通过该支承座固定在船舶上,所述尾轴承为沿其轴向方向可分离的两半结 构,所述尾管沿其轴向方向分为可分离的尾管的上半部和下半部。

优选地,所述尾管与支承座之间存在结合部,该结合部为可伸缩轴向补偿结 构。

优选地,所述尾管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存在两个接触部位,其中至少一个 接触部位为可开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开合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板,该两个连接板分别连接在所述尾 管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并且两个连接板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包括穿过所述尾管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连接板的螺栓和拧 紧该螺栓的螺母。

优选地,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还设有垫片。

优选地,所述尾轴承外还设置有铜外套,该铜外套为沿其轴向方向可分离的 两半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尾轴承的前端设置一冷却水进口,用于与独立专用的海水冷 却水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进口处还连接有冷却水净化处理装置。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尾轴承、尾管和设于尾轴承外的铜外套沿其轴向方向都可分为两 半,可以实现尾轴承在检查、修理、更换时实现不拆桨、不拆轴,缩短维修周期、 减少维修成本。

(2)在所述尾轴承的前端设置一冷却水进口,用于与海水冷却水泵和冷却 水净化处理装置连接,将海水冷却水经所述冷却水进口强制排入首道尾轴承中, 由于有尾管的导流作用,后续的尾轴承也得到强制冷却、润滑,确保冷却水充足、 洁净,不会产生堵塞;这样各道水润滑尾轴承可以确保都得到冷却、润滑,防止 水润滑轴承因供水不足或水质不好而导致轴承磨损异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Ⅰ)为本发明所述尾管的正视剖面图;

图2(Ⅱ)为的A-A剖面图;

图2(Ⅲ)为图2(Ⅰ)中紧固件14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为尾轴承海水冷却水的连接装置的管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船舶水润滑尾轴尾管装置,包括尾轴承2、 尾管1和支承座17,所述尾轴承2和尾管1通过该支承座17固定在船舶上, 所述尾轴承2为沿其轴向方向可分离的两半结构,所述尾管1沿其轴向方向分为 可分离的尾管1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如图2(Ⅰ)和图2(Ⅱ)所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尾管1与支承座17之间存在结合部, 该结合部为可伸缩轴向补偿结构3。

在实施例中,如图1、图2(Ⅰ)、图2(Ⅱ)所示,所述尾管1的上半部和 下半部之间存在两个接触部位,其中至少一个接触部位为可开合结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Ⅱ)所示,所述可开合结构包括两个连接板9, 该两个连接板9分别连接在所述尾管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并且两个连接板9之间 通过紧固件14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Ⅲ)所示,所述紧固件14包括穿过所述尾管1 上半部和下半部的连接板9的螺栓6和拧紧该螺栓6的螺母7。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Ⅲ)所示,所述两个连接板9之间还设有垫片8。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尾轴承2外还设置有铜外套4,该铜外 套4为沿其轴向方向可分离的两半结构。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3所示,在所述尾轴承2的前端密封装置15上 设置一冷却水进口5,用于与独立专用的海水冷却水泵10连接。所述冷却水进 口5与所述海水冷却水泵10之间还连接有冷却水净化处理装置11。

采用独立专用的海水冷却水泵10及冷却水净化处理装置11对轴承进行冷 却、润滑。如图3所示的本实施例中,采用3台(2用1备)专用的海水冷却水 泵10从海水槽16中排水,冷却水经冷却水净化装置11净化处理后,通过尾轴 承2前端的冷却水进口5强制排入首道尾轴承,然后由于尾管1的导流作用, 后续的尾轴承也得到强制冷却、润滑。尾轴承海水冷却水的连接装置的管路图中, 设有压力开关12可自动启动备用泵,压力开关13可进行高低压报警,尾轴冷 却水经尾轴承密封装置15进入,保证尾轴冷却系统正常运行。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 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 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 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