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洗涤剂组合物

一种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及洗涤剂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组合物,该洗涤剂组合物去污能力强,低泡易漂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包含该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水溶助长剂、抗再沉积剂、螯合剂、水,用于无尘服洗涤时不仅能够很好的去除油污、汗渍及其他污染物,而且不会对纤维造成损伤,不会造成洗涤后的无尘服发尘量过大,符合洁净性能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597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54037.7

  • 发明设计人 张原;管映亭;许云丽;

    申请日2014-06-10

  • 分类号C11D1/44(20060101);C11D1/835(20060101);C11D3/37(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麒麟路1号南山知识服务大楼314-315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55: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1-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11D 1/44 专利号:ZL2014102540377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新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麒麟路1号南山知识服务大楼314-315室 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街道圩镇社区福田路24号海岸环庆大厦32层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7-10-03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1D1/44 申请日:2014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9-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电子、制药、食品、航天等领域的洁净室中作业员常使用无尘服进行作业,作业过程中,无尘服很容易被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有油污、灰尘和汗渍。无尘服的主要材质一般是含有导电丝的涤纶面料,材料与普通衣物不同,而且不同等级洁净室使用的无尘服有不同的洁净性能要求,这就要求对于无尘服的洗涤要采用特殊的洗涤剂和专业的洗涤程序。>

目前也有一些用于无尘服或涤纶织物清洗专用的洗涤剂,例如中国专利CN102643722A公开了一种洗涤剂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洗涤剂包括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助剂和水,该配方的洗涤剂洗涤效果欠佳,而且洗涤后不易漂洗;再如中国专利CN101130717公开了一种涤纶及其混纺染物净洗剂,净洗剂组分包括蓖麻油环氧乙烷缩合物、异构十三碳脂肪醇聚氧乙烯醚、Na2SiO3、聚羧酸衍生物、PVP和柠檬酸盐,采用普通表面活性剂与强碱助剂复配,一方面可以通过水解作用提高对油脂的去污力,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从而起到降低泡沫的作用,但是强碱的使用在洗涤过程中容易造成衣物纤维的损伤,造成无尘服发尘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洗涤剂组合物,该洗涤剂组合物去污能力强,低泡易漂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用于无尘服洗涤时不仅能够很好的去除油污、汗渍及其他污染物,而且不会对纤维造成损伤,不会造成洗涤后的无尘服发尘量过大,符合洁净性能要求。>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烷基缩水甘油醚与脂肪醇在加热、碱性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开环反应;>

(2)步骤(1)的开环反应产物与环氧乙烷在加热、加压和碱性催化剂存在条件下进行加成聚合反应;>

(3)步骤(2)的加成聚合反应产物与环氧氯丙烷在加热条件下进行开环反应;>

(4)步骤(3)的开环反应产物与多乙烯多胺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得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

所述步骤(1)中烷基缩水甘油醚为12~18烷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步骤(1)中脂肪醇为12~18醇。>

所述步骤(1)中脂肪醇的摩尔用量为烷基缩水甘油醚的100~200%。>

所述步骤(1)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加热温度为70~80℃,在该条件下反应时间为1~2h。>

所述步骤(2)中环氧乙烷的摩尔用量为烷基缩水甘油醚的500~700%。>

所述步骤(2)中碱性催化剂为氢氧化钠,加热温度为130~180℃,加压压力为0.15~0.6MPa,在该条件下反应时间为3~5h。>

所述步骤(3)中加热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3h,所述环氧氯丙烷的摩尔用量为烷基缩水甘油醚的100~300%。>

所述步骤(4)中多乙烯多胺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

所述步骤(4)中加热温度为70℃,在该条件下反应时间为30~50h,所述多乙烯多胺的质量用量为烷基缩水甘油醚的50~30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得到的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还涉及包含上述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组合物。>

将异构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本发明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低泡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和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的洗涤剂组合物。>

由式(Ⅰ)表示异构醇聚氧乙烯醚:>

RO(CH2CH2O)nH(Ⅰ)>

其中,R代表含有10~13个碳原子的支链烷基基团,n=8~10。>

优选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的实例型号为异构十醇醚1008、异构十醇醚1009、异构十三醇醚1308、异构十三醇醚1309、异构十三醇醚1310。>

将HLB值大于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加入本发明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去污效果。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含有上述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和HLB值大于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洗涤剂组合物。>

HLB值大于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实例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本发明洗涤剂组合物中上述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的量可以根据使用以及配方适当地确定,一般为0.01~10%(质量),优选为0.1~5%(质量)。异构醇聚氧乙烯醚的量一般为1~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量一般为10~40%。>

在不影响洗涤效果的条件下,洗涤剂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使用其他表面活性剂。其他表面活性剂的实例包括诸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椰油烷基二乙醇酰胺、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之 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诸如椰油酰胺基丙基甜菜碱、椰油两性二丙酸二钠之类的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诸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之类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除上述表面活性剂外,在不影响洗涤效果的条件下,还可以加入一般使用的多种助剂。其实例包括诸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盐、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之类的抗再沉积剂;诸如次氮基三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柠檬酸钠之类的螯合剂;诸如二丙二醇二甲醚、丙二醇正丙醚之类的水溶助长剂;诸如VBU、VBS、CBS-X之类的荧光增白剂。>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包含上述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0.1~2%、异构醇聚氧乙烯醚3~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0~35%、水溶助长剂3~5%、抗再沉积剂0.1~2%、螯合剂0.05~1%、余量为水。>

优选所述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为异构十醇醚1008、异构十醇醚1009、异构十三醇醚1308、异构十三醇醚1309、异构十三醇醚1310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HLB值大于10,优选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所述水溶助长剂为二丙二醇二甲醚。>

优选所述抗再沉积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酸钠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所述螯合剂为次氮基三乙酸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柠檬酸钠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洗涤剂组合物具有去污能力强,低泡易漂洗的优点,本发明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不仅具有去污能力强和低泡易漂洗的优点,而且对无尘服面料无损伤,漂后无残余,不会造成无尘服发尘量大,具有较高的洁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对本发明进行阐述,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下文“%”如无特别说明均指质量百分含量。>

表1测试方法/标准>

测试项目 试验方法/标准 发泡力 GB/T 13173-2008 去污力 GB/T 13174-2008 无尘服发尘率 GB/T 24249-2009

表1为本发明实施例测试项目采用的测试方法或测试标准。>

制备实施例1:>

取24.2g(0.1mol)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18.6g(0.1mol)十二醇依次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0.01gNaOH催化剂,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加热70℃条件下反应3h。温 度升至85℃,恒温下抽真空20min,然后升温至130℃,连续通入22g(0.5mol)环氧乙烷,控制反应器压力0.15MPa,环氧乙烷加料完毕,保温到压力降至起始压力。将反应温度降至50℃,在30min内滴加18.5g(0.2mol)环氧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恒温搅拌3h后,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升温至200℃,加入12.1g多乙烯多胺(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以质量比1:1混合),反应4h,得到本实施例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A-1)。>

制备实施例2:>

取32.6g(0.1mol)十八烷基缩水甘油醚,27g(0.1mol)十八醇依次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0.01gNaOH催化剂,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加热80℃条件下反应2h。然后温度升至90℃,恒温下抽真空20min,然后升温至180℃,连续通入30.8g(0.7mol)环氧乙烷,控制反应器压力0.3MPa,环氧乙烷加料完毕,保温到压力降至起始压力。将反应温度降至60℃,在30min内滴加27.75g(0.3mol)环氧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恒温搅拌2h后,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升温至200℃,加入29.3g多乙烯多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以质量比2:1混合),反应6h,得到本实施例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A-2)。>

制备实施例3:>

取27g(0.1mol)十四烷基缩水甘油醚,48.4g(0.2mol)十六醇依次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0.01gNaOH催化剂,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加热至80℃条件下反应2h。然后温度升至90℃,恒温下抽真空20min,将温度升至150℃,连续通入26.4g(0.6mol)环氧乙烷,控制反应器压力0.6MPa,环氧乙烷加料完毕,保温到压力降至起始压力。将反应温度降至60℃,在30min内滴加18.3g(0.2mol)环氧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恒温搅拌2h后,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升温至200℃,加入54g多乙烯多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和四乙烯五胺以质量比1:1:1混合),反应5h,得到本实施例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A-3)。>

制备实施例4:>

取24.2g(0.1mol)十二烷基缩水甘油醚,27g(0.1mol)十八醇依次在室温条件下加入反应器中,然后加入0.01gNaOH催化剂,用氮气置换空气后,加热80℃条件下反应2h。然后将温度升至90℃,恒温下抽真空20min,升温至180℃,连续通入30.8g(0.7mol)环氧乙烷,控制反应器压力0.4MPa,环氧乙烷加料完毕,保温到压力降至起始压力。将体系温度降至60℃,30min内滴加27.75g(0.3mol)环氧氯丙烷进行开环反应,恒温搅拌2h后,减压蒸馏除去过量的环氧氯丙烷;升温至200℃,加入72.6g多乙烯多胺(二乙烯三胺和四乙烯五胺以质量比3:1混合),反应5h,得到本实施例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A-4)。>

采用标准GB/T 13173-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中洗涤剂发泡力的测定方法测定本发明制备实施例表面活性剂和比较例表面活性剂的发泡力,测试条件为20℃、0.1%水溶液, 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比较例表面活性剂分别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平平加O)、市售劳瑞坦低泡型乳化剂(FT1379)。>

表2发泡力测试结果>

从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本发明的表面活性剂与常用的表面活性剂相比,具有较低的发泡力和较短的泡沫寿命。>

试验实施例1~8>

制备表3所示的洗涤剂组合物,测试其发泡力和去污力,测试结果如表4。>

表3洗涤剂组合物配制>

*为加至总量为100%。>

表4发泡力和去污力测试结果>

从表4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洗涤剂与某市售洗涤剂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低泡(泡沫高度较低)、消泡快(泡沫寿命较短)、去污力强(本发明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含量为0.01%时综合去污力与市售洗涤剂相当,含量≥0.1%时综合去污力均远远大于市售洗涤剂),由实施例3和6可以看出,异构醇聚氧乙烯醚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洗涤剂组合物的低泡效果,由实施例4、5可以看出HLB值大于10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有利提高本发明洗涤剂组合物的去污力。>

试验实施例9>

按表5组分及组分含量配制试验实施例9的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

表5无尘服洗涤剂组合物配方>

组分 含量/% A-1 0.1 异构十醇醚1008 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 20 二丙二醇二甲醚 3 聚乙烯吡咯烷酮 0.1 次氮基三乙酸钠 0.05 净化水 加至100%

试验实施例10>

按表6组分及组分含量配制试验实施例10的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

表6无尘服洗涤剂组合物配方>

组分 含量/% A-2 1 异构十醇醚1009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25 二丙二醇二甲醚 4 聚丙烯酸钠 1 乙二胺四乙酸四钠 0.2 净化水 加至100%

试验实施例11>

按表7组分及组分含量配制试验实施例11的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

表7无尘服洗涤剂组合物配方>

组分 含量/% A-3 2 异构十三醇醚1308 5 异构十三醇醚1309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 30 二丙二醇二甲醚 4 聚丙烯酸钠 2 柠檬酸钠 1 净化水 加至100%

试验实施例12>

按表8组分及组分含量配制试验实施例12的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

表8无尘服洗涤剂组合物配方>

组分 含量/% A-4 2 异构十三醇醚1310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 30 二丙二醇二甲醚 4 聚丙烯酸钠 2 柠檬酸钠 1 净化水 加至100%

对比试验实施例1>

按表9组分及组分含量配制对比试验实施例1的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

表9无尘服洗涤剂组合物配方>

组分 含量/% 蓖麻油环氧乙烷缩合物 15 异构十三醇醚1310 15 Na2SiO3 5 聚丙烯酸钠 10 聚乙烯吡咯烷酮 5 柠檬酸钠 5 净化水 加至100%

测试试验实施例9~12无尘服专用洗涤剂组合物和对比试验实施例1的洗涤剂组合物的发泡力和去污力,以及经过清洗的无尘服的发尘量,测试结果如表10。>

表10发泡力、去污力和发尘量测试结果>

从表10可以清楚看出,本发明无尘服专用洗涤剂对于无尘服的洗涤效果显著,去污力在1.5以上,而且低泡易漂洗,洗涤后不会造成无尘服发尘量过大,符合无尘服使用的洁净性能要求,而对比试验实施例1不仅去污力较低,而且由于使用了硅酸钠强碱性助剂,造成衣物纤维的损伤,使无尘服发尘量较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