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减少杂讯能量误差的电流舵型源的数模转换器

具有减少杂讯能量误差的电流舵型源的数模转换器

摘要

本公开涉及具有减少杂讯能量误差的电流舵型源的数模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包括至少一个电流舵型源和主副本偏置网络。每个电流舵型源包括数据电流源、两个开关、两个缓冲器件以及两个激活电流源。所述开关由数据位和它的反向控制以转换第一和第二控制节点之间的源电流。所述缓冲器件缓冲了相应输出节点之间的控制节点。所述激活电流源确保了不管所述开关的状态如何,每个缓冲器件都保持激活。所述主副本偏置网络包括耦合于副本控制节点的副本缓冲器件和主缓冲放大器。所述主缓冲放大器并行地驱动所述第一、第二以及副本缓冲器件以保持所述第一、第二以及副本控制节点处于共用主控制电压以最小化输出处的噪音和杂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2918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15971.3

  • 申请日2014-01-14

  • 分类号H03M1/66;H03M1/1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申发振

  • 地址 美国得克萨斯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16

    授权

    授权

  • 2017-11-28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3M1/6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40114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3M1/66 申请日:20140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通常涉及数模转换器(DAC),更具体地说,涉及使用主 偏置网络减少杂讯(glitch)能量误差的DAC的电流舵型源。

背景技术

数模转换器(DAC)是将输入数字信号转换成输出模拟信号的电 子电路。由输入到DAC的数字信号表示的数值相当于由DAC输出的 模拟信号的幅度。各种因素决定了DAC的性能,包括速度、分辨率 以及噪音。速度指DAC将数字值转换成稳定的模拟信号所需要的时 间。分辨率指由DAC生成并且相当于输入数字信号的最低有效位 (LSB)的最小增量信号。噪音指与预计或所期望电平有关的输出模 拟信号偏差,特别是在从数字值转换成另一个值期间。

高性能DAC对以高频和低噪音转换高分辨率的数据非常有用。 电流舵型结构是用于快速采样应用的选择的结构,其中每个位或转换 的数据位都被用于在一对节点之间转换源自电流源的电流。高频电流 舵型DAC常常以杂讯能量和/或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失配的形式展现 非理想特性,特别是在数字码之间的动态转换期间。电流舵型DAC 的动态性能退化可以例如由通过开关将控制信号耦合于输出造成。各 种方法被用于试图改进特性和性能,但是很多这种传统技术引起了不 期望的定时差异或使电荷通过源自开关控制信号(例如,时钟信号) 的注入被馈送,从而在输出处造成了杂讯能量和其它干扰。

附图说明

本发明通过举例的方式由附图例示而没有被附图所限制,在附图 中类似的参考符号表示相似的元素。附图中的元素为了简便以及清晰 而例示,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的DAC的简化方框图;

图2根据一元配置,是图1的其中一个或两个DAC的转换网络 的简化方框图;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的可以被用于图2的转换器网络和图 4的电流源之间的电平移位器的示意图;

图4是用于图1的其中一个或两个DAC的电流舵型源的示意图;

图5是用于设置图4的电流舵型源的偏置电压,并且还用于驱动 VG电压以确保图4的电流舵型源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节点被驱动到共 用主控制电压的主副本偏置网络的示意图和方框图;以及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的DAC的简化方框图,其中该图表 示了图1的MSB或LSB DAC的其中一个并且说明了先前描述的功能 电路之间的示例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提出以下说明书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在特定应用背景 及其要求下进行和使用本发明。然而,优选实施例的各种修改对本领 域所属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并且本发明所定义的一般原则可以应用 于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发明不旨在被限定于所显示的和本文所描述 的特定实施例,而与符合本文所公开的原则和新颖特性的较宽范围是 一致的。

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数模转换器(DAC)的电流舵型源使 用了副本偏置和主放大缓冲器以启用不同阈值器件以实现非常快速信 号响应并且减少上升沿和下降沿失配。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减少 了杂讯能量误差并且实现了当从数字值转换成另一个数字值的精确台 阶。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和方法还减少了时钟信号摆动以进一步减少杂 讯能量和降低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失配。动态性能通过共源共栅晶体 管被改进,其中该共源共栅晶体管甚至当其相应电流开关被关闭的时 候也保持接通。副本偏置确保了共源共栅晶体管的源电压保持不变, 这允许了使用较大的低阈值电压晶体管或有标准阈值电压的较小晶体 管。电流舵型源可以被用于二进制DAC、一元DAC或分段结构的一 个或多个部分内。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的DAC100的简化方框图。在DAC 100的输入处提供了多位数字值DIG,其生成(develop)了包括穿过 了负载电阻器RLP的正极性电压VOP和穿过了负载电阻器RLN的负 极性电压VON的差分输出电压VO。DAC100作为分段结构被说明, 其中DIG值的最高有效位(MSB)被提供给MSB DAC102以及最低 有效位(LSB)被提供给LSB DAC104。

DIG位的总数被划分在MSB和LSB之间并且根据给定应用所期 望分辨率被确定。此外,DIG值的MSB和LSB的数量取决于特定配 置。虽然DIG位可以在MSB和LSB之间被平均分配,但是替代配置 也被考虑在内。例如,对于12位分辨率,虽然对于给定分辨率可以考 虑非对称分离,例如(4/8)、(5/7)、(7/5)、(8/4)等等,DIG可以是有6 个MSB和6个LSB(6/6)的分离的12位。

MSB DAC102和LSB DAC104都根据正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电 流舵型结构被配置以用于生成在负载电阻器RLP和负载电阻器RLN之间划分的电流信号,其中负载电阻器RLP用于生成差分输出电压 VO的正极性VOP,负载电阻器RLN用于生成差分输出电压VO的负 极性VON。MSB DAC102基于MSB的值,引导第一电流IMP和第二 电流IMN之间的电流,以及LSB DAC104基于LSB的值,引导第一 电流ILP和第二电流ILN之间的电流。电流IMP和ILP在正极性节点 106处被加在一起并且被应用于RLP以用于生成VOP,以及电流IMN和ILN在负极性节点108处被加在一起并且被应用于RLN以用于生成 VON

如图所示,电阻器RLP耦合于节点106和电源参考节点VSS之 间,该VSS有任何合适的负、正或地面参考电压电平。电阻器RLN耦合于节点108和VSS之间。MSB DAC102和LSB DAC104耦合于 正电源电压VDD,该正电源电压VDD有取决于所使用的特定技术的 任何合适的电源电压电平。

图2根据一元配置,是DAC102和104其中一个或两个的转换 网络200的简化方框图。数量“N”个显示为BIT的输入二进制位值被 提供给解码器202的相应输入,其中该值表示一元配置的MSB或LSB 的其中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解码器202被配置为给温度解码器的 二进制,其中N个输入BIT被转换成输出一元代码值CODE,包括数 量“X”个二进制CODE位,其中N和X都是大于0的正整数。在一个 实施例中,CODE位的数值X为X=2N,其中表示了自然数或十进制 数的输入BIT被转换成包括N个逻辑“1”二进制值的X个CODE位。 例如,对于N=4,X=16,表示了正十进制数7的0111b的输入值被转 换成二进制CODE值0000000001111111。

X个CODE位被提供给一组接收了时钟信号CLK的锁存器204 的各自输入。锁存器204将每个CODE位转换成同步的非反向代码位 Cj和反向代码位,其中“j”是从1到X的指数。在信号名称上方的重 复打印线或条示了相应信号的逻辑反向。例如,当其中一个输出代码 位Cj有二进制值“1”的时候,那么有二进制值“0”,反之亦然。锁存 器204进行操作以将每个CODE位转换成代码位Cj和中的相应代码 位,这些代码位的相应转换与时钟信号CLK的操作沿转换(上升沿 或下降沿)同步。

在一个实施例中,MSB DAC102和LSB DAC104根据图2所显 示的一元配置(即,一元/一元)被实现。正如本文进一步描述的,每 个一元配置的DAC都包括相应组等价可转换的或舵型电流源,其转 换了根据相应代码位Cj和的正负极性节点106和108之间的共用电 流值。对于一元/一元配置,与MSB DAC102的每个位有关的电流电 平大于与LSB DAC104的每个位有关的电流电平,其中电流比率根据 与LSB相关的MSB的二进制值被确定。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转换网络200的二元配置被考虑在内,其 中每个BIT值直接被提供给锁存器204(绕过解码器202)以用于生 成代码位Cj和中的相应一个,每对代码位表示了相应输入BIT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元/二元配置被考虑在内,其中MSB DAC102根 据一元配置以及LSB DAC104根据二元配置被实现。在二元配置的例 子中,相应DAC包括一组二进制加权可转换的或舵型电流源,其中 下一个或更多有效位值相当于一个电流源,该电流源提供了两倍 (twice)电流电平,例如加权电流电平值I·20、I·21、I·22…I·2N,其 中“I”是LSB电流电平。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的电平移位器300的示意图。一组四 个开关S1、S2、S3和S4由一对自相应(相应一些)锁存器204输出 的代码位Ck和控制,其中下标“k”表示j个代码位中的代表性的代 码位。开关S1耦合于电平移位电源电压VDD_LS和节点302之间并 且由代码位Ck控制。开关S2耦合于节点302和电平移位电源电压节 点306之间并且由代码位控制。类似地,开关S3耦合于VDD_LS 和节点304之间并且由代码位控制,开关S4耦合于节点304和306 之间并且由代码位Ck控制。放大器308有接收了电平移位电源电压 VSS_LSM的正输入,并有在节点306耦合在一起的负输入和输出。 过滤电容器CF耦合于节点306和VSS之间。节点302断言(assert) 代表性的数据位Dk,节点304断言数据位其中是Dk的逻辑反向。

在一个实施例中,VDD_LS是相对于VDD移位的电平,例如有 从VDD偏移了预定量的预定或固定电压电平。或者,VDD_LS可以 从VDD偏移可调节量。在任何情况下,假设VDD有固定正电压电平, 那么VDD_LS被偏移量移位到较低电压电平以用于减小总电压转换 范围,如本文进一步描述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VDD_LS可以耦合 于VDD或以其它方式被VDD代替,其中上面的电压电平没有被移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VSS_LS是相对于VSS移位的电平,例如有从 VSS偏移了预定量的预定或固定电压电平。或者,VSS_LS可以偏移 VSS可调节量。在任何情况下,假设VSS小于VDD,那么VSS_LS 被偏移量移位到较高电压电平以用于减小总电压转换范围,如本文进 一步描述的。放大器308被配置为单位增益放大器或缓冲放大器,以 便VSS_LS的电压电平跟随与VSS_LSM相同的电压电平。VSS_LSM 被外部电压源(未显示)设置。

在操作中,代码位Ck和被锁存器204同步地断言为VDD和VSS 之间的相反逻辑电平。当Ck高的时候,关闭开关S1和S4,以及当低的时候,打开开关S2和S3。因此,被节点302断言的Dk位被拉高 到VDD_LS,以及反向位被拉低到VSS_LS。此外,当Ck低的时候, 打开开关S1和S4以及当低的时候,关闭开关S2和S3。因此,被 节点302断言的Dk位被拉低到VSS_LS,以及反向位被拉高到 VDD_LS。以这种方式,响应于在VSS和VDD之间转换的Ck和的 相应同步转换,Dk和被同步地断言到移位电压电平VSS_LS和 VDD_LS之间的相反逻辑状态。因此,响应于被解码器202断言的相 应CODE值或源自相应MSB或LSB的值,数据位Dk和在VSS_LS 和VDD_LS之间的减小的电压范围内被同步地转换。

图4是用于MSB DAC102和LSB DAC104其中一个或两个,并 且由数据位对Dk和控制的电流舵型源400的示意图。单独的电流舵 型源被提供给代码或数据位的每个同步对。第一P型MOS(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M1的源极耦合于第一控制节点402, 漏极耦合于节点106,以及栅极接收了在缓冲控制节点401上生成的 栅电压信号VG。第二PMOS晶体管M2的源极耦合于第二控制节点 404,漏极耦合于节点108,以及栅极耦合于节点401并且接收了VG 信号。M1和M2分别是第一和第二缓冲器件,并被节点401上的共 用栅电压VG驱动。第三PMOS晶体管M3的源极耦合于源节点406, 漏极耦合于节点402,以及栅极接收了非反向数据位Dk。第四PMOS 晶体管M4的源极耦合于节点406,漏极耦合于节点404,以及栅极接 收了反向数据位M3和M4分别是由Dk和控制的第一和第二开 关。第五PMOS晶体管M5的源极耦合于第六PMOS晶体管M6的漏 极,漏极耦合于节点406,以及栅极接收了偏置电压VB2。M6的源极 耦合于VDD,栅极接收了偏置电压VB1。

第七PMOS晶体管M7的源极耦合于第八PMOS晶体管M8的 漏极,漏极耦合于节点402,以及栅极接收了偏置电压VB2。M8的源 极耦合于VDD,以及栅极接收了偏置电压VB1。第九PMOS晶体管 M9的源极耦合于第十PMOS晶体管M10的漏极,漏极耦合于节点 404,以及栅极接收了偏置电压VB2。M10的源极耦合于VDD,栅极 接收了偏置电压VB1。

M6和M5共同形成了给节点406提供了源电流ICS的数据电流 源408。M3和M4是主数据转换器件,其中当Dk高接通M3以及低 关闭M4的时候,ICS电流被引至节点402。类似地,当Dk低关闭 M3以及高接通M4的时候,ICS被引至节点404。M1和M2是由 相同栅电压VG驱动的缓冲器件。M7和M8共同形成了给节点402 提供了第一激活电流IAP的第一激活电流源410,以及M9和M10共 同形成了给节点404提供了第二激活电流IAN的第二激活电流源412。 IAP被配置为有充足的电流电平,以便即使当M3关闭M4接通的时 候,M1也能保持饱和,以便电流IAP连续不断地被提供给节点106。 类似地,IAN被配置为有充足的电流电平,以便即使当M4关闭M3 接通的时候,M2也能保持饱和,以便电流IAN连续不断地被提供给 节点108。M1和M2共同形成了数据缓冲器414,其中M1是第一缓 冲器件以及M2是第二缓冲器件,它们分别被用于将数据电流信号缓 冲到正极性节点106和负极性节点108。

电流舵型源400可以为二元配置的每个位值或一元配置的每个 CODE位重用。在一个实施例中,M1和M2尺寸相同,M7和M9尺 寸相同以及M8和M10尺寸相同,其中IAP大致与IAN相等。M5和 M6根据ICS的所期望电流电平被调整尺寸。ICS与IAP或IAN的其 中一个的组合电流电平被配置以给输入值DIG的相应位提供所期望 电流电平。

在有N个输入位的一元配置中,X个相应电流舵型源被提供,每 个都类似于电流舵型源400被配置,其中Dk和响应于相应输入位被 同步转换。对于每个电流舵型源400,每个相应M5器件尺寸大致相 同,并且类似地,对于ICS也大致相同的相同DAC(LSB或MSB) 中的每个电流舵型源400,每个相应M6器件尺寸大致相同。MSB DAC 102中的ICS电流源是大于MSB DAC104中ICS电流源的所选因素。

在有N个输入位的二元配置中,N个相应电流舵型源被提供,每 个都类似于电流舵型源400被配置,其中Dk和响应于相应输入位被 同步转换。M5和M6基于相同DAC(LSB或MSB)中的相应电流舵 型源400的位的位置分别被调整尺寸,其中ICS基于每个电流舵型源 中M5和M6的相对尺寸。根据二元配置,从电流舵型源到下电流舵 型源的ICS电流增大了两倍以实现二元加权函数。

图5是用于设置电流舵型源的偏置电压VB1和VB2,并且还用 于驱动VG电压以确保电流舵型源的第一和第二控制节点402和404 被驱动到共用主控制电压VCM的“主”副本偏置网络500的示意图和方 框图。如上所述,电流舵型源400为每个数据位(位对)重用,而一 个主副本偏置网络500被提供给多个(或甚至所有)电流舵型源。主 副本偏置网络500包括主偏置网络514,该偏置网络包括第一和第二 电流吸收(sink)器件CS1502和CS2504以及PMOS晶体管PB0、 PB1、PB2和PB3。第一电流吸收器件CS1502通过PB0和PB1生成 了第一偏置电流IVB1,其中PB0和PB1串联耦合于VDD和节点504 之间。如图所示,PB0的源极耦合于VDD以及漏极耦合于PB1的源 极,PB1的漏极在生成了第一偏置电压VB1的节点504处耦合于PB0 的栅极。第二电流吸收器件CS2506通过二极管接法的PB2和PB3 生成了第二偏置电流IVB2。如图所示,PB2的源极耦合于VDD,漏极 耦合于PB3的源极,以及PB2和PB3的栅极和PB3的漏极在生成了 第二偏置电压VB2的节点508处耦合在一起。VB2被提供给PB1的 栅极。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流吸收器件CS1502和CS2506可以生成 与温度无关的电流电平,例如使用带隙器件等等被配置。

副本数据电流源516通过使用PMOS器件PB4、PB5以及PB6 被配置以生成至副本控制节点510的副本源电流ICSR。如图所示,PB4 的源极耦合于VDD,漏极耦合于PB5的源极,PB5的漏极耦合于PB6 的源极。PB6的漏极耦合于节点510。PB4、PB5以及PB6的栅极分 别接收了电压VB1、VB2以及VDD。PB4、PB5以及PB6有效地复 制了电流舵型源400的M6、M5以及M3或M4中的激活的一个的结 构,其中ICS与ICSR成比例生成。

副本激活电流源518通过使用PMOS器件PB8和PB9被配置以 生成至副本源节点510的副本激活电流IAR。如图所示,PB8的源极 耦合于VDD,漏极耦合于PB9的源极,PB9的漏极耦合于节点510。 PB8和PB9的栅极分别接收了电压VB1和VB2。PB8和PB9有效 地复制了电流舵型源400的M8和M7或M10和M9的结构,其中IAP和IAN与副本激活电流IAR成比例生成。

主缓冲放大器512在其正输入处接收主控制电压VCM,并且其 负输入耦合于节点510。放大器512的输出断言了耦合于另一个PMOS 晶体管PB7的栅极的缓冲控制节点401上的VG信号。PB7的源极耦 合于副本控制节点510,并且其漏极耦合于偏置节点处的偏置电阻器 RB的一端,其中RB的另一端耦合于VSS。正如前面针对电流舵型 源400所描述的,VG也被提供给缓冲器件M1和M2的栅极。PB7 充当了耦合于副本控制节点510的副本缓冲器件,其中副本控制节点 510复制了第一和第二缓冲器件M1和M2的偏置。

在操作中,放大器512控制了到PB7的VG的电压电平,以便节 点510生成大致与主控制电压VCM相等的副本控制电压VCR。VCM由另一个器件(未显示)提供以创建VCR的所期望电压电平。由于 VG还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缓冲器件M1和M2的栅极,放大器512 进行操作以控制PB7、M1以及M2晶体管分别将节点510、402和404 的电压VCR、VCP和VCN驱动到与主控制电压VCM大致相等。特别 是,放大器512调整VG以保持VCR、VCP和VCN与VCM大致相等, 因此彼此大致相等。虽然第一和第二控制节点402和404都有效地彼 此隔离,并且也与副本控制节点510隔离,主缓冲放大器512同时驱 动了副本、第一和第二缓冲器件PB7、M1以及M2以创建位于这些 节点之间的“软”耦合,以便副本、第一和第二控制节点510、402以及 404都被驱动到与共用主控制电压VCM相同的电压电平。此外,放大 器512在开关转换期间保持了电压VCR、VCP以及VCN相对恒定。

主副本偏置网络500的主缓冲放大器512通过过程和温度的改变 调整VG,确保了恒定源电压VCR、VCP以及VCN。这种功能有助于 提供更大的能够减小M3和M4开关晶体管的尺寸的电压空间。这对 于相对于相应LSB DAC有高于电流电平的MSB DAC来说特别有益。

由主副本偏置网络500提供的副本偏置和由电平移位器300提供 的电平移位分别有助于减少给定DAC(例如MSB DAC102和LSB  DAC104其中一个或两个)中的每个电流舵型源400的杂讯能量以及 上升和下降时间失配。副本偏置启用了不同阈值器件,而没有引入任 何可靠性问题,以实现具有降低的跃迁失配的非常快速上升和下降跃 迁,以实现非常精确的台阶(step)。副本偏置和电平移位还减少了 时钟信号摆动以减少杂讯能量和降低上升/下降时间失配。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例实现的DAC600的简化方框图,其中该 图表示了DAC102或104的其中一个并且说明了先前描述的功能电路 之间的示例关系。表示了MSB或LSB的其中一个的N个BIT被提供 给转换网络602的相应输入,该网络可以根据一元或二元配置实现。 对于一元配置,转换网络602可以以一种类似于转换网络200的方式 被实现,其中转换网络200包括接收BIT并且给一组锁存器(例如, 锁存器204)提供相应代码位的解码器(例如,解码器202),其中所 述转换网络提供了输出代码位Cj和相应反向代码位在二元配置中, 转换网络602可以不包括将BIT直接提供给锁存器的解码器。转换网 络602进行操作以将每个BIT或代码位转换成j个代码位对Cj和中 的相应的代码位对,其相应转换与时钟信号CLK的操作沿(上升沿 或下降沿)转换同步。

代码位对Cj和可以被提供给一组电平移位器604的相应输入, 每个都将一对相应代码位Cj和转换成一对相应数据位对Dj和每 个电平移位器604可以以一种类似于电平移位器300的方式被配置。 电平移位可以被旁路,其中电平移位器604被配置为旁路(例如, VDD_LS=VDD以及VSS_LSM=VSS),以便代码位对Cj和未经 更改地通过而作为代码位对Dj和或者,电平移位器604没有被提 供或代码位对Cj和直接通过而作为代码位对Dj

数据位对Dj和被提供给一组电流舵型源606的各自输入,其共 同地提供了第一和第二输出电流IOP和ION。输出电流IOP和ION可 以被提供给相应求和节点,用于以类似于图1所显示的方式生成相应 输出电压。每个电流舵型源606可以以大致相同于或类似于电流舵型 源400的方式被配置。主副本偏置网络608被提供以提供用于偏置每 个电流舵型源606的偏置电压(例如,VB1、VB2)。此外,主副本 偏置网络608接收了共用主控制电压VCM并且给每个电流舵型源606 提供了VG电压。主副本偏置网络608可以以大致相同于或类似于主 副本偏置网络500的方式被配置。

本文所述的具有减少的杂讯能量的电流舵型源可以被用于要求 非常低杂讯DAC的电子系统。该DAC可以通过源自数字斜坡的非常 精确的台阶尺寸为压控振荡器(VCO,未显示)生成模拟下降斜坡信 号。所实现的输出台阶的精确度小于12位的DAC的0.05LSB。下降 台阶的下降时间失配在整个斜坡范围中小于1纳秒(ns)。

根据一个实施例,数模转换器包括至少一个电流舵型源和主副本 偏置网络。每个电流舵型源包括给源节点提供了源电流的数据电流源、 第一和第二开关、第一和第二缓冲器件、以及第一和第二激活电流源。 所述第一开关有耦合于所述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耦合于第一控制节点 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开关有耦合于所述源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耦合于 第二控制节点的第二端子,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开关分别由数据位和 反向数据位控制,这些数据位和反向数据位被共同配置以每次激活所 述第一和第二开关的其中一个以将所述源电流引至所述第一和第二控 制节点的所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缓冲器件有耦合于所述第一控制 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耦合于第一电流输出节点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缓 冲器件有耦合于所述第二控制节点的第一端子和耦合于第二电流输出 节点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激活电流源被配置以通过所述第一控制节 点给所述第一缓冲器件提供第一激活电流。所述第二激活电流源被配 置以通过所述第二控制节点给所述第二缓冲器件提供第二激活电流。 所述主副本偏置网络包括副本缓冲器件和主缓冲放大器。所述副本缓 冲器件耦合于副本控制节点并且被配置以复制所述第一和第二缓冲器 件的至少其中一个的偏置。所述主缓冲放大器有被配置以并行驱动所 述第一和第二缓冲器件以及所述副本缓冲器件的输出,以保持所述第 一、第二和副本控制节点处于一个共用主控制电压。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引导数模转换器的电流的方法包括给源节 点提供了源电流;基于数据位的状态,将所述源电流引至第一和第二 控制节点的其中一个;使用第一缓冲器件在所述第一控制节点和第一 输出节点之间缓冲电流以及使用第二缓冲器件在所述第二控制节点和 第二输出节点之间缓冲电流;当所述源电流通过所述第二缓冲器件被 引至所述第二控制节点的时候,以足以保持所述第一缓冲器件激活的 电平给所述第一控制节点提供了第一激活电流,以及当所述源电流通 过所述第一缓冲器件被引至所述第一控制节点的时候,以足以保持所 述第二缓冲器件激活的电平给所述第二控制节点提供了第二激活电 流;给耦合于副本偏置器件的副本控制节点提供副本源电流,其中所 述副本源电流复制了所述源电流;给所述副本控制节点提供了副本激 活电流,其中所述副本激活电流复制了所述第一和第二激活电流的至 少其中一个;以及用接收了主控制电压并且有与所述副本控制节点耦 合的反馈的缓冲放大器并行地驱动所述第一缓冲器件、所述第二缓冲 器件以及所述副本缓冲器件,以驱动所述第一、第二以及副本控制节 点到所述主控制电压的电压电平。

虽然参照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在不脱离如以下权利要求所 陈述的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以及变化。因此,说 明书以及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并且所有这些修改意 图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本文关于具体实施例所描述的任何好处、优 点或解决方案都不旨在被解释为任何或所有权利要求的关键的、必需 的、或本质特征或元素。除非另有说明,使用术语如“第一”以及“第二” 是用于任意区分这些术语描述的元素的。因此,这些术语不一定表示 这些元素的时间或其它优先次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