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与装置

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与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与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呼叫详细记录CDR;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对所述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现有三角定位方法无法获得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基站的信号时无法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741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41526.1

  • 申请日2012-12-14

  • 分类号H04W64/00;

  •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毛丽琴

  • 地址 100033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5: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20

    授权

    授权

  • 2014-11-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64/00 申请日:2012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 定位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理位置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又称定位服务,是 指移动终端和运营商的移动通信网络,例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网、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网等,相互配合,通过传递移动终端 信号的基站判断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确定移动终端用户的地理位置信 息,即:经纬度坐标,从而提供用户所需要的与位置相关的服务信息。 定位服务的过程只需要几秒钟,所费的流量只有几十个字节。由于消费 者对生活服务的需求具有地域性和便捷性等特点,地理位置服务越来越 受欢迎。

移动终端定位系统是随着移动通信网络不断成长的技术。图1为现 有技术中三角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的移动 终端定位是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的三角算法(AFLT)来实现位置信 息查询的。每个基站(Base Station,BS)都有唯一标识自己的标识 (ID)或称为编号,我们的移动终端在开机状态下会接收到多个基站的 信号,虽然它只与其中信号最佳的一个基站建立通信,但定位的时候就 需要用3个或更多基站了。我们把移动终端基站的覆盖范围想象成一个 个以基站为圆心的圆,移动终端就在这些圆中漫游。需要定位时,移动 终端就向周边多个基站,例如BS1、BS2、BS3这三个基站,发送测量 信息,并统计这些测量信息到达基站所需要的时间,推算出移动终端距 离基站的直线距离,距离BS1、BS2、BS3的直线距离分别表示为R1、 R2、R3,再通过数学计算,移动终端位置坐标就可由这三个基站圆的 交点来确定。当然,移动终端定位的精确度与基站密度、现场环境有 关,市区内精度范围大致在200米左右,郊区精度范围大致在1000米 到2000米左右,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精度还能进一步提高。理论上 说,只要计算出移动终端发射的信号到达三个基站的时间差值,就可以 判断出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例如经纬度坐标数据。因此,只要用户的 移动终端处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范围之内,就可以随时进行位置定 位,而不受天气、高楼、位置等等的影响。具体在进行定位操作时,移 动终端同时监听至少三个基站的导频信息,由于每码片(CHIP)对应 244米,利用导频信息中的码片时延来确定该移动终端到附近基站的距 离,最后用三角定位方法计算出移动终端的位置也即该移动终端用户的 位置。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三角定位方法至少存在 以下问题:

基于现有三角定位方法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首要前提是需要移动 终端获取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基站的信号,然而,在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 地方,例如郊区、农村或者山区,移动终端可能只能获得两个甚至更少 的基站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基于现有的三角定位方法就无法对移动 终端进行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用户行为 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与装置,以解决现有三角定位方法无法获得三 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基站的信号时无法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 包括:

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呼叫详细记录CDR;

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

对所述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

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 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 景的其余CDR包括:

从所有CDR中,获取与最后一条CDR中用户标识及基站扇区分 别相同的、除所述最后一条CDR以外的CDR作为第一CDR;

从所述第一CDR中,选择通话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通话时刻 在预设时差范围内的CDR作为其余CDR。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对所述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 个强导频信号包括:

从所述其余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与最后 一条CDR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相差不大于一个码片的CDR作为第 二CDR;

从所述第二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与最后 一条CDR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相差不大于7dB的CDR作为第三 CDR;

分别对所述第三CDR中移动终端最后一条上报的导频强度测量消 息PSMM消息中的导频信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所述最后一条上报的 PSMM消息中各导频信号的所属导频集、导频强度、导频时延,选择 导频强度大于预设强度的导频信号作为强导频信号。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最后一条CDR具体为所述移 动终端发生掉话时的掉话CDR;

所述激活集具体为:呼叫资源释放时的激活集。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 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包括:

识别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

响应于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根据最后一条 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两个以上的强导频信号,采用三角 定位方法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

响应于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小于两个,统计计算最后一条CDR 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中,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 导频时延;

根据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与预先设置的工参表中相同PN 码对应的经纬度,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模拟定位。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计算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 时,去掉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

上述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具体为取 值高于第一预设值和/或低于第二预设值的导频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 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从基站中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 呼叫详细记录CDR;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 CDR;

分析单元,用于对所述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

定位单元,用于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 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从所有 CDR中,获取与最后一条CDR中用户标识及基站扇区分别相同的、除 所述最后一条CDR以外的CDR作为第一CDR;并从所述第一CDR 中,选择通话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通话时刻在预设时差范围内的 CDR作为其余CDR。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析单元具体从所述其余 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与最后一条CDR中导频 信号的码片时延相差不大于一个码片的CDR作为第二CDR;从所述第 二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与最后一条CDR中 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相差不大于7dB的CDR作为第三CDR;以及分 别对所述第三CDR中移动终端最后一条上报的导频强度测量消息 PSMM消息中的导频信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所述最后一条上报的 PSMM消息中各导频信号的所属导频集、导频强度、导频时延,选择 导频强度大于预设强度的导频信号作为强导频信号。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最后一条CDR具体为所述移 动终端发生掉话时的掉话CDR;

所述激活集具体为:呼叫资源释放时的激活集。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单元根据最后一条CDR 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 定位时,具体识别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响应于分 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 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两个以上的强导频信号,采用三角定位装置对移动 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单元根据最后一条CDR 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 定位时,还用于响应于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小于两个,统计计算最后 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中,每个导频 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以及根据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与预先设 置的工参表中相同PN码对应的经纬度,对所述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模拟 定位。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单元计算每个导频信号的 平均导频时延时,去掉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

上述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具体为取 值高于第一预设值和/或低于第二预设值的导频时延。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 法与装置,可以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 的其余CDR,通过对该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并根 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实现 对该移动终端用户的定位。由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CDR数据来 辅助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三角定位 方法无法获得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基站的信号时无法完成定位的技术问 题,尤其适用于郊区或者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由此弥补了定位盲 点。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 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 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其 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三角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 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另一个实施例 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 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 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 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 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 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 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 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 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 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 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 一步讨论。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分析CDR数据来辅助进行定位,由此解 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基站信号时无法完成定位 的技术问题,尤其适用于郊区或者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由此弥补 了定位盲点。另外,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确定掉话发生的实际地点, 从而还原目标通话场景,确定通话地点。

在移动网络的呼叫详细记录(Call Detail Record,CDR)中记录着 每个移动终端用户24小时的通话情况,实际通话中会有大量的导频强 度测量消息(Pilot Strength Measurement Message,PSMM)消息,单 个CDR中记录了一次通话的第一条PSMM消息和最后一条PSMM消 息,PSMM消息中内容包括用于区分基站扇区的导频号(Pilot  Number,PN)与导频信号的码片信息等。也就是说,如果一条CDR 记录中前后两个PSMM消息中涉及到的位置信息发生较大变化时表明 该移动终端用户在移动,反之,表明该移动终端用户通话时相对固定不 动。从用户行为上看,大部分通话是发生在固定地点的,因此,对于这 些通话在CDR中可以找到较为固定的通话区域,根据这个特征,利用 CDR数据可进行用户行为模拟,根据通话时间和基站信号参与情况, 筛选出一批高度相似的非移动性CDR,利用该高度相似的非移动性 CDR还原目标通话场景。这个通过使用关联CDR对目标移动终端进行 模拟匹配的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为用户行为模拟。实际应用中, 掉话相关CDR中激活集分支数不够无法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通过大 量与掉话CDR相似条件的CDR可以获得其它的激活集分支,提供3 个以上激活集分支可以对移动终端进行定位。

由于CDR数据包含了接入小区编号、不同信令消息状态下激活集 中的导频相位、导频强度等信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思想就是 通过分析CDR数据来进行辅助定位。

图2为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 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 包括:

210,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CDR。

220,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

用户行为模拟首先是要找出相同场景下的其余CDR。由于相同场 景下的通话必定在时间和地点上是相似的,激活集分支也应该高度相 似,即:主要的PN相同、强度相近、导频时延相近,本发明实施例具 体可以通过比较通话时刻和激活集分支对CDR进行匹配筛选。

230,对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

240,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 信号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 可以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 CDR,通过对该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并根据最后 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实现对该移 动终端用户的定位。由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CDR数据来辅助对 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三角定位方法无 法获得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基站的信号时无法完成定位的技术问题,尤 其适用于郊区或者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由此弥补了定位盲点。

根据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具 体示例而非限制,操作220中,获取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 CDR具体可以包括:

从所有CDR中,获取与最后一条CDR中移动终端用户标识 (ID)及基站扇区分别相同的、除该最后一条CDR以外的CDR作为 第一CDR。其中的用户ID唯一标识一个移动终端用户,例如可以是国 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IMSI);

从第一CDR中,选择通话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通话时刻在预 设时差范围内的CDR作为其余CDR。

其中,由于移动通信网络中通过PN来区分基站扇区,因此,具体 基站扇区相同的CDR即为包含的PN或PN集合相同、或PN集合相似 的CDR。

示例性地,其中的通化时刻可以是第一CDR中的通话结束时刻与 最后一条CDR中的通话结束时刻比较,也可以是第一CDR中的通话 开始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的通话开始时刻比较,还可以是第一CDR 中的通话结束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的通话开始时刻比较,或者第一 CDR中的通话开始束时刻与最后一条CDR中的通话结束时刻比较,二 者的差值在预设时差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实施例的一个具 体示例而非限制,操作230中,对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 信号具体可以包括:

从其余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与最后一条 CDR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相差不大于一个码片的CDR作为第二 CDR;

从第二CDR中,选择有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与最后一条 CDR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相差不大于7dB的CDR作为第三CDR;

分别对第三CDR中移动终端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消息中的导频 信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消息中各导频信号的 所属导频集、导频强度、导频时延,选择导频强度大于预设强度的导频 信号作为强导频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可用于对发生掉话的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此时,上述 实施例中的最后一条CDR具体为移动终端发生掉话时的掉话CDR;相 应地,激活集具体为呼叫资源释放时的激活集。

图3为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一个实施例的 流程图。本实施例以移动终端发生掉话时需要对该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 位为应用实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人员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记载,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所有可变换得到的实施例,而不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 限制。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包 括:

310,假设移动终端发生了掉话,需要对发生掉话的移动终端进行 定位,则获取移动终端发生掉话时的掉话CDR作为定位时移动终端用 户的最后一条CDR。

320,从基站存储的所有CDR中,获取与上述掉话CDR中移动终 端用户ID及基站扇区分别相同的、除该掉话CDR以外的CDR作为第 一CDR。

330,从第一CDR中,选择通话结束时刻与掉话CDR中通话结束 时刻在预设时差范围内的CDR作为其余CDR。

340,以“呼叫资源释放时有一个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与 掉话CDR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相差不大于一个码片”为条件对其余 CDR进行筛选,得到第二CDR。

350,以“呼叫资源释放时有一个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与 掉话CDR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相差不大于7dB”为条件对第二CDR 进行筛选,得到第三CDR。

360,分别对第三CDR中记载的移动终端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 消息中的导频信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消息中 各导频信号的所属导频集、导频强度、导频时延,选择导频强度大于预 设强度的导频信号作为强导频信号。

370,识别从第三CDR中分析得到的即选择出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 到两个以上,即:除了掉话CDR中激活集分支中的强导频信号之外是 否还有两个以上的强导频信号。

响应于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执行380的操 作。响应于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小于两个,执行390的操作。

380,根据掉话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两个以上的强导 频信号,采用三角定位方法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

之后,不执行本实施例的后续流程。

390,统计计算掉话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 信号中,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

示例性地,计算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时,可以去掉取值异 常的导频时延。该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例如可以是取值高于第一预设值 和/或低于第二预设值的导频时延。

391,根据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与预先设置的工参表中相 同PN码对应的经纬度,在地图上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模拟定位。

其中的工参表中包括各基站的经纬度、PN、天线高度、方位角等 信息。

图4为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一个实施例的 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可用于实 现本发明上述各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方法。如图4所示, 其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10、第二获取单元420、分析单元430与定位单 元440。

第一获取单元410,用于从基站中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 一条CDR。

第二获取单元420,用于获取第一获取单元410获取到的最后一条 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CDR。

分析单元430,用于对第二获取单元420获取到的其余CDR进行 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

定位单元440,用于根据第一获取单元410获取到的最后一条CDR 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单元430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移动终 端用户进行定位。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 可以获取定位时移动终端用户的最后一条CDR在相同场景的其余 CDR,通过对该其余CDR进行分析得到多个强导频信号,并根据最后 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实现对该移 动终端用户的定位。由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CDR数据来辅助对 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三角定位方法无 法获得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基站的信号时无法完成定位的技术问题,尤 其适用于郊区或者基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由此弥补了定位盲点。

根据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实施例的一个具 体示例而非限制,第二获取单元420具体可以从所有CDR中,获取与 最后一条CDR中用户标识基站扇区分别相同的、除最后一条CDR以 外的CDR作为第一CDR;并从该第一CDR中,选择通话时刻与最后 一条CDR中通话时刻在预设时差范围内的CDR作为其余CDR。

根据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实施例的另一个 具体示例而非限制,分析单元430具体可以从其余CDR中,选择有激 活集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最后一条CDR中导频信号的码片时延相差 不大于一个码片的CDR作为第二CDR;并从该第二CDR中,选择有 激活集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与最后一条CDR中导频信号的导频强度 相差不大于7dB的CDR作为第三CDR;以及分别对该第三CDR中移 动终端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消息中的导频信号进行统计分析,获取 最后一条上报的PSMM消息中各导频信号的所属导频集、导频强度、 导频时延,并选择导频强度大于预设强度的导频信号作为强导频信号。

本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对发生掉话的移动终端进行定位,此时,上 述实施例中的最后一条CDR具体为移动终端发生掉话时的掉话CDR; 相应地,激活集具体为呼叫资源释放时的激活集。

根据本发明基于用户行为模拟的辅助三角定位装置实施例的又一个 具体示例而非限制,定位单元440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 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时,具体可以识 别分析得到的强导频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响应于分析得到的强导频 信号是否达到两个以上,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得 到的两个以上的强导频信号,采用三角定位装置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 位。

可选地,定位单元440根据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与分析 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位时,还用于响应于分析 得到的强导频信号小于两个,统计计算最后一条CDR中的强导频信号 与分析得到的多个强导频信号中,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以及 根据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与预先设置的工参表中相同PN码对 应的经纬度,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模拟定位。

示例性地,定位单元440计算每个导频信号的平均导频时延时,去 掉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该取值异常的导频时延具体可以为取值高于第 一预设值和/或低于第二预设值的导频时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 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相互参见即可。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 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 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 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发明的 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 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发明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 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发 明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 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 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 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 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分析CDR数据来辅助对移动终端用户进行定 位,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现有三角定位方法无法获得三个或者三个 以上的基站的信号时无法完成定位的技术问题,尤其适用于郊区或者基 站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由此弥补了定位盲点。

本发明的描述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 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而言是显然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 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 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