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多层复合氧化物高k介质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一种多层复合氧化物高k介质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薄膜晶体管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层复合氧化物高k介质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先生长GTO多层复合氧化物薄膜得到复合薄膜样品;再将复合薄膜样品退火完成GTO高k介质介电层的制备,得到含有GTO介电层的薄膜样品;然后将含有GTO介电层的薄膜样品放入离子束溅射室内清洗薄膜样品的表面,得到清洗后的薄膜样品;再在清洗后的薄膜样品的GTO介电层上沉积ITZO半导体沟道层,得到沟道层薄膜样品;最后在沟道层薄膜样品上面制备源、漏金属电极,得到多层复合氧化物GTO高k介电层的ITZO薄膜晶体管;其工艺简单,原理可靠,成本低,产品性能好,制备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5632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10984.6

  • 发明设计人 单福凯;刘国侠;刘奥;谭惠月;

    申请日2014-05-19

  • 分类号H01L21/336;H01L21/28;

  • 代理机构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黄晓敏

  •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夏路30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4-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L21/336 专利号:ZL2014102109846 申请日:20140519 授权公告日:201606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01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L21/336 申请日:201405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7-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材料薄膜晶体管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层 复合氧化物(GTO)高k介电和新型半导体沟道材料铟钛锌氧化物 (In-Ti-Zn-O,ITZO)四元合金氧化物薄膜的制备工艺,特别是一种 多层复合氧化物GTO高k介质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在有源矩阵驱 动液晶显示器件(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AMLCD)中发 挥了重要作用,从低温非晶硅TFT到高温多晶硅TFT的技术越来越 成熟,应用对象也从只能驱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发展到既 可以驱动LCD又可以驱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和 电子纸。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像素尺寸不断减小,显示屏 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TFT作为驱动像素的开关应用于液晶显示器 (TFT-LCD)等显示器件中,其中栅介电材料禁带宽度的大小决定漏 电流的大小,而它的相对介电常数则决定器件亚阈值摆幅的大小(即 能耗大小)。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作为硅基集成电路核心器 件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的特征尺寸一直不断减小,其减小规律 遵循摩尔定律。目前的光刻尺寸已达到28nm,CMOS栅极等效氧化 物厚度降到1nm以下,栅氧化层的厚度接近原子间距(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2004,25(6):408-410),随着等效氧化物厚度的减小会引起隧 道效应;研究表明SiO2的厚度由3.5nm减至1.5nm时栅极漏电流由 10-12A/cm2增大到10A/cm2(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1997,18(5):209-211),较大的漏电流会引起高功耗及相应的散热问 题,这对于器件集成度、可靠性和寿命都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急需 研发出新的高介电材料取代传统SiO2。目前,在MOS集成电路工艺 中广泛采用高介电常数(高k)栅介质来增大电容密度和减少栅极漏 电流,高k材料因其大的介电常数,在与SiO2具有相同等效栅氧化 层厚度(EOT)的情况下,其实际厚度比SiO2大的多,从而解决了 SiO2因接近物理厚度极限而产生的问题。

现有成为研究热点的新型高k介电材料包括Al2O3(Electron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12,H123,2009)、Y2O3(Applied Surface  Science.256,2245,2010),、ZrO2(Applied Physics Letters,99,232101, 2011),、Sc2O3(Applied Physics Letters,101,232109,2012)、HfO2(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107,014104,2010)和Ta2O5(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31,1245,2010)等;TFT器件是薄膜型结构,其栅介电 层的介电常数、表面粗糙度、致密程度对TFT的电学性能很大。通 过查阅已有相关文章、专利,尚未发现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的原子层沉 积方法制备Ga2O3,TiO2多层复合氧化物(GTO)作为薄膜晶体管栅介 电材料的相关报导。在GTO复合氧化物中,Ga2O3和TiO2作为两种 宽禁带半导体(Ga2O3的禁带宽度为4.8eV,TiO2的禁带宽度为3.2 eV),具有相对介电常数大(Ga2O3介电常数为10-14,TiO2介电常数 为80-160)等优点,其复合结构将是一种理想的高k介电材料。利用 等离子体增强的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的GTO薄膜作为一种新型高k 介电材料,其禁带宽度为4.0eV,相对介电常数达到30(远大于SiO2本身介电常数9)。此外,GTO薄膜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击穿电场 强度,且对氧原子有很强的阻挡能力,因此,利用等离子体增强的原 子层沉积技术制备的GTO高k薄膜非常适合作为薄膜晶体管的栅介 电层。

现有技术中的原子层沉积(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 最初称为原子层外延(Atomic Layer Epitaxy,ALE),也称为原子 层化学气相沉积(Atomic Layer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LCVD)。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薄膜由于其优异的沉积均匀性和 一致性,沉积参数如厚度,结构的高度可控性,使得其在微纳级电子 和纳米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因此采用原子层沉积制备工 艺可制备高质量和精确膜厚的GTO高k介质薄膜。但利用ALD技术 沉积薄膜的一般温度要求达到500℃以上,而等离子体增强的原子层 沉积(Plasma-Enhance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PE-ALD)通过 等离子的增强作用,可以使薄膜沉积温度大大降低,甚至在室温 下就可以成膜。作为一种半导体沟道层的制备技术,射频磁控溅射 (Radio-Frequency Magnetron Sputtering)具有沉积速度快、基材温升 低、对膜层的损伤小;溅射工艺可重复性好,可以在大面积基片上获 得厚度均匀的薄膜;不同的金属、合金、氧化物能够进行混合,可以 同时溅射在衬底上等优点,在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利用射频 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可靠性高和重复性好的新型多元半导体沟道层成 为业界正在探讨的技术内容。

目前,非晶氧化物铟镓锌氧(IGZO)薄膜晶体管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已有公开文献,日、韩各国做了大量研究;铟锌氧化物 (In-Zn-O,IZO)体系中掺杂镓(Ga)是为了抑制体系中过多的自由 电子及氧空位的形成从而解决载流子浓度过高的问题。考虑到钛原子 (Ti)与氧的结合能力要高于Ga原子与氧的结合能力(钛原子相比 于镓原子具有更低的标准电极电势,Chinese Physics Letters,30, 127301,2013),理论上可以预测掺Ti的IZO体系有更好的抑制载流 子浓度的效果(载流子的浓度直接关系到薄膜晶体管的关态耗电大 小),所以一种新型四元合金铟钛锌氧化物(ITZO)将会成为一种很有 研究价值的透明非晶氧化物体系,以ITZO为沟道层的薄膜晶体管克 服了非晶硅TFT较低的载流子迁移率(一般在0.1-1.0cm2·V-1·s-1范围 内)的问题,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 另外ITZO薄膜具有高透明度的特点(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大于 80%),其TFT作为AMLCD的像素开关,将大大提高有源矩阵的开 口率,提高亮度的同时降低功耗。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可以实现大面积 薄膜沉积,相比传统非晶硅具有更高的电子迁移率和均一性,另外利 用低温退火技术使其制作成本更加低廉,这些性质使其在未来的透明 电子显示器件领域有很广阔的潜在市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和提供一 种多层复合氧化物高k介质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方法,采用等离子体增 强的原子层沉积和快速退火技术制备GTO(Ga2O3、TiO2)多层复合 氧化物作为高k介质;在室温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高透过 率、高迁移率的新型ITZO四元合金半导体薄膜作为沟道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GTO高k介质介电层的制备:采用纯度为100%的 [(CH3)2GaNH2]3和纯度为100%的Ti[N(CH3)2]4分别作为Ga2O3和TiO2的前驱体;在室温至600℃下用等离子体增强的原子层沉积技术生长 GTO多层复合氧化物薄膜,每层的物理厚度为20-40nm;Ga2O3和 TiO2薄膜交替制备,总层数为2-20层,得到复合薄膜样品;将制备 的复合薄膜样品在高纯N2气氛中控制温度为200-600℃退火8-12分 钟,完成GTO高k介质介电层的制备,得到含有GTO介电层的薄膜 样品;

(2)、薄膜样品的表面清洗:将含有GTO介电层的薄膜样品放 入离子束溅射室内,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利用电离出的Ar+清洗薄膜 样品的表面,去除表面污染物;清洗过程中氩气流量为2-6SCCM; 清洗枪工作气压为4×10-2Pa;束流为5-20mA;清洗时间为50-70秒 钟,完成薄膜样品的表面清洗,得到清洗后的薄膜样品;

(3)、ITZO半导体沟道层的制备:利用常规的射频磁控溅射技 术,采用ZnO和TiO2的合金靶与In2O3靶的双靶共溅射的方式,在 清洗后的薄膜样品的GTO介电层上室温沉积厚度为20-200nm的 ITZO半导体沟道层,得到沟道层薄膜样品;其中氧化物靶材粉体纯 度均高于99.99%;

(4)、源、漏金属电极的制备:利用常规的真空热蒸发在沟道层 薄膜样品上面制备源、漏金属电极,即得到多层复合氧化物GTO高 k介电层的ITZO薄膜晶体管,其阈值电压为0.19V,亚阈值摆幅为 64mV/dec,电流开关比小于2×105,综合性能优良。

本发明步骤(1)涉及的采用原子层沉积(PE-ALD)技术沉积 GTO高k介质介电层时,选择重掺杂P型硅100作为衬底,依次用 纯度大于99.0%的丙酮和纯度大于99.0%的酒精超声波清洗,然后用 去离子水反复冲洗,氮气吹干后将硅衬底放入沉积(PE-ALD)反应室; 再利用原子层沉积(PE-ALD)技术沉积GTO高k介质介电层,分别 采用纯度为100%的[(CH3)2GaNH2]3和纯度为100%的Ti[N(CH3)2]4作为Ga2O3和TiO2的前驱体,惰性气体Ar作为输运反应源的载气, 氧气作为反应气,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Ga2O3和TiO2的前驱体和氧 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Ga2O3和TiO2,其沉积温度为室温至600℃,沉 积(PE-ALD)反应室压强为0.1-1Torr;Ga2O3和TiO2逐层生长,利 用沉积(PE-ALD)技术在硅衬底上先沉积8-12单分子层Ga2O3薄膜, 再在Ga2O3薄膜上继续沉积8-12单分子层TiO2薄膜,依次交替2-20 次,形成2-20层的复合薄膜样品;沉积一层Ga2O或TiO2薄膜的反 应周期包括:0.1-10秒的镓源或者钛源气体脉冲时间、2-50秒的惰性 载流气体去除残留物时间、0.1-10秒的氧气等离子体脉冲时间和2-50 秒的惰性载流气体去除残余物的时间。

本发明步骤(2)所述的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清洗薄膜样品表面 是利用离子束清洗枪清洗薄膜样品的介质层表面,先将含有GTO介 电层的薄膜样品放入离子束溅射室内部,抽到真空气压为3×10-4Pa 后通入氩气,灯丝电流加至4A对钨丝预热,预热完成后进行预溅射, 其束流强度为8-12mA,放电电压为60-80V,工作气压为4×10-2Pa; 预溅射完成后将薄膜样品移至靶位进行清洗介质层表面,保证预溅射 的实验条件下对GTO薄膜表面清洗50-60秒钟,有效除去薄膜样品 表面污染物。

本发明步骤(3)所述的半导体沟道层的材料ITZO(In2O3,TiO2, ZnO)四元合金氧化物用常规的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室温制备,通过改 变溅射功率来调节薄膜样品中不同原子比率,控制沟道层ITZO载流 子浓度;或通过调节氩气、氧气气压比调节ITZO薄膜的电阻率及载 流子浓度。

本发明步骤(4)中涉及的真空热蒸发是利用不锈钢掩膜版制备 源漏电极,电极沟道长宽比为1:4-1:20;热蒸发电流为30-50A;制得 的源、漏电极为金属铝、金、镍电极,电极厚度为50-200n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优点:一是薄膜晶体管中介质层 在原子层沉积设备中完成,原子层沉积技术相对物理镀膜设备具有优 异的沉积均匀性和一致性,沉积参数如厚度,结构的高度可控性;相 对于其他化学方法,原子层沉积技术具有薄膜致密,成膜相率高等优 点;二是采用高纯[(CH3)2GaNH2]3和Ti[N(CH3)2]4作为Ga2O3和TiO2的原材料前驱体,通过控制沉积层数可有效控制栅介质层厚度,满足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对精确控制器件尺寸的要求;三是制得的多层 复合材料GTO属于新型高k介电材料(未见报道),禁带宽度为4.0 eV,介电常数达到30(远大于SiO2本身介电常数9),其高介电特性 完全符合现代显示技术对于高k材料的要求;并且GTO薄膜本身具 有的高透过率(可见光波段大于80%)符合透明电子器件的要求;四 是GTO薄膜在高纯N2气氛中快速退火处理,在避免SiO2产生的同 时,提高了GTO栅介电材料的致密性及电学性质;五是将生长有GTO 的样品放入离子束溅射腔室内,我们利用离子束清洗枪“清洗”GTO 样品表面,避免GTO介电层和半导体沟道层间的界面污染物对TFT 器件性质的劣化;六是薄膜晶体管中半导体沟道层在射频磁控溅射设 备中完成,磁控溅射技术具有沉积速度快、基材温升低、对膜层的损 伤小;溅射工艺可重复性好,可以在大面积基片上获得厚度均匀的薄 膜;不同的金属、合金、氧化物能够进行混合并同时共溅射到衬底上 等优点;七是用磁控溅射方法沉积的合金半导体层是一种新型四元合 金氧化物(ITZO),采用ZTO靶材(ZnO、TiO2合金靶纯度为99.99%) 和In2O3(纯度为99.99%)靶材共溅射的方式;ITZO薄膜本身具有 的极高的透过率(可见光波段大于80%),符合透明电子器件的要求; 室温制备条件与平板显示技术要求的低温制造技术相兼容;另外四元 合金非晶氧化物薄膜技术有利于提高薄膜稳定性,从而提高TFT器 件稳定性;其总体实施方案成本低,工艺简单,原理可靠,产品性能 好,制备环境友好,应用前景好,可实现大面积制备高性能的薄膜晶 体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衬底上制备的GTO薄膜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的GTO复合氧化物薄膜晶体管的结构原理示 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制备的薄膜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其中a为VGS=0 V;b为VGS=10V;c为VGS=20V;d为VGS=30V。

图4为本发明制备的薄膜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其中a为亚阈 值摆幅=64mV/dec;b为阈值电压=0.19V。

图5为本发明涉及的半导体沟道层InTiZnO薄膜在可见光波段的 透过率曲线。

图6为本发明涉及的半导体沟道层InTiZnO薄膜的X射线衍射 (XRD)图谱,ITZO薄膜呈非晶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制备一种底栅结构的多层复合氧化物GTO高k介质薄 膜晶体管,其具体制备过程为:

(1)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GTO高k介质薄膜,参见图1:

步骤1:选用P型硅100作为衬底,依次用丙酮、酒精超声波清 洗衬底各5分钟,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后,高纯氮气吹干,得到洁净 的衬底;

步骤2:制备GTO高k介电层:将洁净的衬底立即放入PE-ALD 反应腔,在温度为200℃,反应腔压强为0.1Torr的条件下,以 Ti[N(CH3)2]4作为钛的前驱体,[(CH3)2GaNH2]3作为镓的前驱体,氧 气作为等离子体氧的反应气,氩气作为载流气,采用PE-ALD技术在 P型(100)硅衬底上生长36nm的GTO介质层;GTO的淀积是基于 [(CH3)2GaNH2]3、Ti[N(CH3)2]4和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

Ti[N(CH3)2]4+O2→TiO2+生成物

[(CH3)2GaNH2]3+O2→Ga2O3+生成物

在形成GTO高k介质层时,单分子层沉积周期数选为100次;沉积 一次GTO的反应周期包括:Ti[N(CH3)2]4或[(CH3)2GaNH2]3的脉冲时 间t1为1秒;氩气去除残留气体时间为t2=50秒;氧气等离子体脉冲 时间为t3=1秒;氩气去除残留氧气以及反映生成物的时间为t4=50秒; 沉积一次GTO的反应所需的时间为T=t1+t2+t3+t4=102秒;

步骤3:在高纯N2气氛下对GTO薄膜样品进行快速退火处理, 退火温度为500℃,升温速度每分30℃,退火时间为10分钟;

(2)离子束清洗枪清洗介电层表面:

步骤1:预溅射,将GTO样品放入离子束腔室内部,待抽到高 真空(3×10-4Pa)后通入4SCCM氩气,灯丝电流加至4A,放电电 压为70V,预热5分钟,待预热完成后预溅射10分钟,此时束流强 度为10mA,放电电压为70V,工作气压为4×10-2Pa;

步骤2:清洗GTO介电层,将样品移至相应靶位进行实验,保 证预溅射的实验条件下对GTO薄膜表面清洗1分钟;

步骤3:待清洗完毕后在高真空(3×10-4Pa)下将样品从离子束 腔室直接运送到磁控溅射腔室内样品架上,有效避免空气中杂质落至 界面导致的不良影响;

(3)制备ITZO沟道层:选择ITZO沟道层生长参数:本底气压 为1-2×10-4Pa;靶组份为ZnO+TiO2合金靶和In2O3靶,ZnO和TiO2的纯度均为99.99%,In2O3的纯度为99.99%;溅射功率为 ZTO=70W,In2O3=50W;溅射气体为Ar流量为60SCCM,O2流量为2.5 SCCM;生长气压为1Pa;生长温度为室温;生长时间为20min;膜 厚度为120nm;

(4)采用真空热蒸发的方法制备源、漏金属电极:通过热蒸发 的方式,在ITZO沟道层上方用宽长比为1000/100μm的不锈钢掩膜 版制备100nm厚的金属镍电极,热蒸发电流为50A;

(5)将制成的Ni/ITZO/GTO/Si结构(图2)的薄膜晶体管进 行测试;将制成的InTiZnO薄膜晶体管TFT器件进行测试(Keithley 2612A),输出、转移特性曲线测试如图3、4所示;ITZO薄膜在可见 光的透过率曲线(图5)利用岛津UV-2550测试得到;ITZO薄膜的 结晶程度如图6所示。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