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

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折弯数据,选择折弯基准面,确定料厚、展开系数以及产品各段的几何参数;S2:整理输入的折弯数据,提供折弯与折弯工序的信息,包括对折弯段进行标序号和生成默认的折弯工序树;S3:根据上述折弯工序树,进行以下操作:a、将多个折弯合并到一个工序中;b、将单个折弯分解成多个折弯,重新分配折弯序号;c、调整折弯工序树中工站的顺序,并根据以上操作,重新生成调整后的工序树;S4:对上述调整后的折弯工序树,根据钣金折弯展开公式来计算折弯展开长度并生成新的折弯工序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折弯工序进行调整以适应折弯的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07008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优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260993.6

  • 发明设计人 陈晶晶;

    申请日2014-06-13

  • 分类号B21D5/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01112 上海市闵行区联航路1588号2A313

  • 入库时间 2023-12-17 00:30:3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7-06

    授权

    授权

  • 2014-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5/00 申请日:2014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10-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

背景技术

折弯是冲压工艺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成形工艺,复杂的折弯必须有多个 折弯工序完成,如图2所示。传统的折弯工序设计,只是对折弯工序进行 逆向展开,就是最后的折弯最先展开,如图3所示;折弯展开的计算是由 通用的公式len=r/t*K,其中,len为展开长度,r为折弯内径,t为材料 厚度,K为材料的展开系数,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基于上述通用的公式, 由人工计算,或者有计算机程序自动计算。

传统折弯的分析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工序顺序调节难,根据冲压 工艺,一般的折弯顺序是离基准面最远的折弯最优先成形,这里称为默认 折弯顺序;但默认折弯顺序往往不能解决实际的需求,例如图1按照默认 折弯顺序,会出现椭圆圈中折弯干涉的情况,如图4所示。这时需要调整 折弯工序间的顺序,传统的方法需要跳步展开,对于复杂的折弯,人工不 能直观判断折弯顺序时,进行尝试折弯顺序时,将会带来繁琐的操作;2、 传统的折弯展开与折弯工序排配,对于调整折弯顺序,特别是尝试各种折 弯顺序时,工作量相当的大,也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 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通过将折 弯展开与工序排配,基于折弯工序并通过图像用户界面的操作,实现折弯 分割,单工序多折弯,方便折弯工序之间顺序的调整,同时结合钣金展开 公式,使折弯工序自动进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S1:输入折弯数据,选择折弯基准面,确定料厚、展开系数以及产品 各段的几何参数;S2:整理输入的折弯数据,提供折弯与折弯工序的信息, 包括对折弯段进行标序号和生成默认的折弯工序树;S3:根据上述折弯工 序树,进行以下操作:a、将多个折弯合并到一个工序中;b、将单个折弯 分解成多个折弯,重新分配折弯序号;c、调整折弯工序树中工站的顺序, 并根据以上操作,重新生成调整后的工序树;S4:对上述调整后的折弯工 序树,根据钣金折弯展开公式len=r/t*K,来计算折弯展开长度并生 成新的折弯工序图。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折弯基准面为与接料带或模面平行, 且不参与折弯的表面。

可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产品各段的几何参数包括直段的长度、折 弯段的内径和角度。

可选的,所述步骤S2中默认的折弯工序树为:每个折弯对应一个折 弯工站,且以离基准面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序。

可选的,所述步骤S5中所述钣金折弯展开公式len=r/t*K中,所 述len为展开长度,r为折弯内径,t为材料厚度,K为材料的展开系数。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工站 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可对折弯工序进行以下调整:1,将多个折弯 合并到一个工站中成形;2、将一个折弯分割成多个工站中进行;3、工站 之间的顺序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折弯工序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 的原理框图;

图2为复杂的折弯由多个折弯工序来进行完成的示意图;

图3为传统的折弯工序的展开设计顺序示意图;

图4为传统的折弯工序会出现折弯干涉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折弯基准面的选择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图5折弯时对折弯段进行标号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图6中折弯标号生成默认的工站树的示意图;

图8为对图7中的工站树进行合并的示意图;

图9为对图5进行工站合并分析前后的示意图;

图10为对单个折弯拆分为多个工站的示意图;

图11为对图8中的工站6进行调整的示意图;

图12为对图4进行默认折弯和调整折弯工序后的折弯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工站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 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折弯数据,选择折弯基准面,如图5所示, 图中B为基准表面,确定料厚、展开系数以及产品各段的几何参数;S2: 整理输入的折弯数据,提供折弯与折弯工序的信息,包括对折弯段进行标 序号和生成默认的折弯工序树,如图6和图7所示;S3:根据上述折弯工 序树,进行以下操作:a、将多个折弯合并到一个工序中,如图8和9所 示,图中C和D为前后对比示意图;b、将单个折弯拆分分解成多个折弯, 如图10中的E和F所示,重新分配折弯序号;c、调整折弯工序树中工站 的顺序,并根据以上操作,重新生成调整后的工序树,如图11中的G和 H所示;S5:对上述调整后的折弯工序树,根据钣金折弯展开公式 len=r/t*K,来计算折弯展开长度并生成新的折弯工序图,如图12中的I 和J所示,如将图12中第六个折弯移动至最后,能避免折弯的干涉,以 上所述交互操作完成后,根据钣金折弯展开公式计算折弯展开长度,即时 生成新的折弯工序图,供设计中检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工站 的钣金折弯工序排配方法,可对折弯工序进行以下调整:1,将多个折弯 合并到一个工站中成形;2、将一个折弯分割成多个工站中进行;3、工站 之间的顺序可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折弯工序的要求。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所述折弯基准面 为与接料带或模面平行,且不参与折弯的表面。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中的产品各段的几何 参数包括直段的长度、折弯段的内径和角度。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的折弯工序树为: 每个折弯对应一个折弯工站,且以离基准面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5中所述钣金折弯展开 公式len=r/t*K中,所述len为展开长度,r为折弯内径,t为材料厚 度,K为材料的展开系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 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 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 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