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将工作头从动力工具上拆卸下来的操作方法

将工作头从动力工具上拆卸下来的操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工作头装卸于动力工具的操作方法,其中,所述动力工具包括:用于安装并驱动工作头工作的输出轴、用于将工作头固定在输出轴上的紧固件、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锁紧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的驱动件,其中锁紧件用于锁紧和释放工作头;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锁紧件移动从而释放所述紧固件;b)将所述工作头取出。只需操作者按压驱动件,驱动锁紧件移动从而释放紧固件,如此能够轻易地将紧固件从输出轴上拆除,提高了操作的方便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81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34904.1

  • 发明设计人 王家达;徐静涛;钟红风;张士松;

    申请日2013-01-30

  • 分类号B23P19/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旺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20 00:02: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8-07

    授权

    授权

  • 2014-09-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P19/00 申请日:2013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8-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工作头从动力工具上拆卸下来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工具中的工作头,如圆锯片通常由与动力工具的马达连接的转动输 出轴驱动。在许多情况下,圆锯片有一个穿过中心的容纳输出轴的孔。输出 轴上安装圆锯片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安装时,将锯片放置在输出轴上,将紧 固螺栓穿过锯片上的孔延伸入输出轴的螺纹内,然后通过扳手将紧固螺栓拧 紧,从而将圆锯片固定在输出轴上;同样的,通过扳手拧松紧固螺栓,并将 紧固元件从输出轴上取下即可取下圆锯片。可见将工作头安装在输出轴上的 传统结构,操作起来十分繁琐且费时费力。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动力工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快捷将工作头从动力工 具拆卸下来的操作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工作头装卸于动力工具的操作 方法,所述动力工具包括:输出轴,用于安装并驱动工作头工作;紧固件, 用于将工作头固定在所述输出轴上;锁紧件,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 动,用于锁紧或释放所述紧固件;驱动件,可活动设置在所述输出轴上;所 述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压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锁紧件移动从而释放 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工作头取出。

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操作方法,只需操作者按压驱动件,驱动锁紧件移动 从而释放紧固件,如此能够轻易地将紧固件从输出轴上拆除,提高了操作的 方便性。

优选的,步骤a)中,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按压所述驱动件。

优选的,步骤a)中,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锁紧件沿相对于所述输出轴的 轴线倾斜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动力工具包括可选择与所述锁紧件配合的止动件。

优选的,所述止动件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与所述锁紧件配合。

优选的,在所述止动件和所述驱动件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止动件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推动所述紧固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动力工具去掉壳体的局部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局部立体图,此时,锁紧件未夹紧 紧固件。

图6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局部立体图,此时,锁紧件夹紧紧 固件。

图7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剖视图,此时驱动件处于初始位置。 图8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剖视图,此时锁紧件处于释放位置。 图9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快速夹紧装置的剖视图,此时锁紧件处于锁紧位置。 图10为本发明动力工具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中:

30.小电圆锯32.壳体 34.马达

36.传动组件 38.圆锯片40.输出轴

42.壳体前部 44.壳体后部46.壳体中部

48.电源线 49.开关50.紧固件

52.安装部 54.收容孔56.中心孔

58.凸台 60.连接件62.凸起

64.压板 65.凸钮66.杆部

68.固定端 70.自由端72.台阶

74.抵接面 76.锁紧件78.弹性元件

80.止动件 81.安装座82.第一分体座

84.第二分体座 86.安装套88.第一导引面

90.第二导引面 92.限位槽94.主体

96.通孔 98.限位孔100.锁紧面

102.限位部104.凸出部106.限位面

108.邻接面110.导引部112.配合部

114.配合槽116.本体118.支撑部

120.凹槽122.U型槽 124.弹簧

126.驱动件128.操作部130.啮合部

132.导向部134.导槽136.第一啮合面

138.第二啮合面139.螺纹孔140.保护罩

142.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工具,尤其涉及将工作头的安装在动力工具上的结 构和方法。其中动力工具可以是电圆锯、小电圆锯、摆动机、角磨、斜断锯 等等;而工作头可以是一种直锯片,也可以是如圆锯片、砂盘、刮刀等其它 附件。

在本实施例中,列举小电圆锯来说明本发明的创作构思。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小电圆锯30,包括壳体32、收容在壳体32内 的马达34、与马达34连接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组件36、由传动组件36驱动 并用于安装圆锯片38的输出轴40(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 另外指出,方向术语,如前、后、左、右、上和下等,都是相对于正常使用 该小电圆锯的方向,如定义小电圆锯的前进方向为前,与小电圆锯的前进方 向相反的方向为后等。

该壳体32包括壳体前部42、壳体后部44和连接壳体前部42和壳体后 部44的壳体中部46。在这里壳体中部46为手柄握持部,当然,手柄握持部 也可以设置在壳体32的其它部位或单独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马达为电机34,电机34通过传动组件36将动力传递至 输出轴40,从而驱动圆锯片38进行切割工作。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马达也可以是气动马达、液压马达等。电机34收容于壳体后部44内,电机 34与电源线48电性连接从而可连接到交流电源(未图示)上,当然电机34 也可以是通过直流电池供电。小电圆锯30还包括开关49,开关49与电机34 电性连接用来控电机34的开启和停止。

如图3中所示,输出轴40沿纵向延伸,具有轴线X。在输出轴40的一 端通过紧固件50安装圆锯片38。输出轴40包括与圆锯片38配接的安装部 52和纵向延伸的收容孔54。

圆锯片38上开设有中心孔56,输出轴40上设有与该中心孔56配合的 凸台58。在本实施例中,中心孔56的尺寸大于凸台58的尺寸。因此,小电 圆锯30还设有连接件60。连接件60上设有四个圆柱形的凸起62,用于与中 心孔56的四个圆弧角配合。安装时,连接件60的四个圆柱形的凸起62穿过 安装部52并与中心孔5的四个圆弧角6配合,从而在将圆锯片38牢固的安 装在输出轴40上的同时更好地传递了动力。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 解,凸台58可以与中心孔56在形状、尺寸或两者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而中 心孔56的横截面可以是很多种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异形等等。 同样,凸台58的横截面也可以有很多种形状,如椭圆形、三角形、多边形等 等。

紧固件50用于将圆锯片38安装在输出轴40上,紧固件50穿过圆锯片 38的中心孔56,进而将圆锯片38连接到输出轴40的安装部52上。

为了快速安装或拆卸圆锯片38,该小电圆锯30设有可以快速安装或拆 卸紧固件50的快速夹紧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50包括与圆锯片38配接的压板64和延伸入收容 孔54内的杆部66。压板64的底面可以大致设置为锥形。在压板的底面上设 有凸钮65,便于操作者按压。杆部66大致为圆柱形。当然,杆部66横截面 可以是很多种形状,如矩形、椭圆形等等。

杆部66包括与压板64连接的固定端68和相对设置的自由端70。自由 端70的端部为锥形端。

杆部66在靠近自由端70的位置设有台阶72,该台阶72形成有大致垂 直于输出轴40的轴线X的抵接面74。在本实施例中,抵接面74的外轮廓为 圆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抵接面74的外轮廓可以是其它很多 种形状,如多连形、椭圆形、三角形等等。而锥形端70和抵接面74的具体 作用会在后面进行详细描述。

参阅图3,快速夹紧装置包括可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锁紧件 76、用于促使锁紧件76始终朝向锁紧位置的弹性元件78以及可选择与锁紧 件76配合的止动件80。

输出轴40上连接有安装座81。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座81包括第一、第 二分体座82和84,其中第二分体座84与输出轴40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 中,第二分体座84设有螺纹孔,输出轴40在远离安装部52的另一端设有外 螺纹,如此,输出轴40通过螺纹配合与第二分体座84连接在一起。当然, 也可以通过螺钉、铆钉、焊接等其它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安装方式将输 出轴40与第二分体座84固定在一起

安装座81的外侧套设有具有内螺纹的安装套86,第二分体座84上设有 外螺纹(未图示)。安装套86的内螺纹与第二分体座84的外螺纹配合,从而 将第一、第二分体座82和84固定连接在一起。当然,也可将外螺纹设置在 第一分体座82上。可以理解,安装座81也可以为一个单一的整体;或与输 出轴40构成一个单一的整体;或通过螺栓、螺钉、铆钉等其它本领域技术人 员所熟知的安装方式与输出轴40固定在一起。

安装座81内设有与锁紧件76配合的导引槽(未标号)。锁紧件76在导 引槽中移动,实现在锁紧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转换。

第一分体座82上设有与锁紧件76配合的第一导引面88。在这里,第一 导引面88相对于输出轴40的轴线X倾斜设置。

如图4所示,第二分体座84上设有与锁紧件76配合的第二导引面90, 同样,第二导引面90相对于输出轴的轴线X倾斜设置。

而当第一、第二分体座82和84固定连接在一起时,第一导引面88和第 二导引面90之间形成与锁紧件76配合的导引槽。因而,导引槽相对于输出 轴的轴线X倾斜设置。

安装座81内设有收容止动件80的限位槽92。优选的,限位槽92的延 伸方向与输出轴的轴线X平行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理解,限 位槽92的延伸方向也可以相对于输出轴40的轴线X倾斜设置。

锁紧件76由刚性材质加工而成,其被安装在安装座81内,并位于第一、 第二分体座82和84形成的空间内。锁紧件76包括大致成U型的主体94, 在该主体94上设有可供抵接面74穿过的通孔96和抵接面74不能穿过的限 位孔98。其中通孔96和限位孔98分别位于主体94的两端并相互连通。通 孔96可以与抵接面74的外轮廓相匹配,也可以不与抵接面74的外轮廓相匹 配,只需略大于抵接面74的外轮廓。而在本实施例中,通孔96大致为正方 形。与通孔96相连通的限位孔98为长方形,其宽度略小于通孔96的边长。

在主体94的表面上形成有与抵接面74相抵靠的锁紧面100。通孔96开 设在该锁紧面100上。

参阅图5,锁紧件76位于释放位置时,通孔96与输出轴40上的收容孔 54(未图示)对齐,可供紧固件50上的抵接面74同时穿过通孔96和收容孔 54;参阅图6,锁紧件76位于锁紧位置时,由于锁紧件76径向向外移动促 使通孔96与输出轴40上的收容孔54错开,而限位孔98与收容孔54至少部 分对齐,由于限位孔98较窄则不能被紧固件50上的抵接面74穿过,且在弹 性元件78的作用下,锁紧件76上的锁紧面100与抵接面74配合,从而锁紧 件76将紧固件50锁紧在输出轴40上。杆部66包括与台阶72连接的限位部 102,该限位部102可穿过限位孔98。

自主体94设置通孔96的一端的端部径向向外延伸对称的两个凸出部 104。凸出部104包括与抵接面74垂直设置的限位面106。限位面106与安 装座81上的邻接面108形成收容弹性元件78的空间。也就是说,弹性元件 78的一端抵靠在限位面106上,另一端抵靠在邻接面108上。

再参见图4,锁紧件76上设有与导引槽相适配的导引部110。当然,导 引槽也可设置在锁紧件76上,导引部110设置在安装座81上。

导引部110设置在通孔98的两侧,且导引部100的延伸方向相对于锁紧 面100倾斜设置。由此,当锁紧件76移动时,导引部100的上、下表面分别 与第一、第二导引面88和90贴合,使得导引部100可以在导引槽中沿相对 于输出轴的轴线X倾斜移动。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在这里,锁 紧件76的移动方向也可以垂直于输出轴40的轴线X。

止动件80由刚性材质加工而成,其被可移动的收容在限位槽92中,从 而使得止动件80可移动地安装在输出轴40上,并可沿输出轴40的轴向移动。 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止动件80的移动方向可以相对于输出轴 40的轴线X倾斜或垂直设置。

止动件80可选择地与锁紧件76配合。止动件80和锁紧件76其中之一 上设有配合槽,止动件80和锁紧件76中的另一个上设有配合部相配合的配 合部。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12设置在止动件80上,配合槽114设置在锁紧 件76上。配合槽114沿输出轴40的轴向延伸。

止动件80包括本体116、自本体116的上、下表面分别延伸有两个配合 部112和两个支撑部118。本体116大致为片状,设有与紧固件50相配合的 凹槽120,其中该凹槽120可以为半圆形或弧形等形状。安装时,半圆形或 弧形的凹槽120面向锁紧件76上的通孔96。如此,当锥形端70与凹槽120 相配合,使得紧固件50推动止动件80移动的更稳定。

两配合部112自本体116的下表面沿轴向向下延伸而出,且中心对称设 置。当配合部112收容于配合槽114中,止动件80阻止锁紧件76移动,锁 紧件76位于释放位置;当配合部112脱开与配合槽114配合,止动件80无 法阻止锁紧件76移动,锁紧件76在弹性元件78的作用下移动至锁紧位置。 在这里,弹性元件78可以是压簧、扭簧等。

两支撑部118自本体116的上表面轴向向上延伸而成,且同样中心对称 设置。支撑部118上设有有U型槽122,用于部分收容弹簧124。该弹簧124 用于促使止动件80与锁紧件76配合。

综上所述,在释放位置,止动件80与锁紧件76配合,能够从输出轴40 上拆除紧固件50,从而可以快速拆卸圆锯片38;在释放位置至锁紧位置过程 中,紧固件50推动止动件80,促使止动件80脱开与锁紧件76的配合,锁 紧件76在弹性元件78的作用下移动至锁紧位置;在锁紧位置,杆部66被夹 紧在输出轴40上,圆锯片38被夹持在安装部52和压板64之间,进而可以 快速安装圆锯片38。从而能够在无需外部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快速地更换圆 锯片38。

再参阅图3,为了更加方便将锁紧件76从锁紧位置转换至释放位置,小 电圆锯还包括促使锁紧件76移动的驱动件126。通过操作驱动件126,可将 锁紧件76由锁紧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进而可以将紧固件50从输出轴40 内移出。

驱动件126可活动设置在安装座81上,可驱动锁紧件76沿相对于输出 轴40的轴线X相倾斜的方向移动。

驱动件126包括可供操作者操作的操作部128、连接在操作部128上的 啮合部130和导向部132。其中导向部132与安装座81上的导槽134相配合, 使得驱动件126在驱动位置和初始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导槽134的延伸方向 与输出轴40的轴向相平行。如此,驱动件126可操作地沿输出轴40的轴向 移动。当然,驱动件126也可以沿相对于输出轴40的轴线X倾斜的方向移 动或通过转动等方式设置在安装座81上。

啮合部130包括沿轴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啮合面136。驱动件126活动时, 通过第一啮合面136驱动锁紧件76移动。

锁紧件76上设有与第一啮合面136相匹配的第二啮合面138(如图4所 示),第二啮合面138相对于输出轴40的轴线X倾斜设置。

按压驱动部126,使得第一啮合面136与第二啮合面138相啮合,从而 驱动锁紧件76由锁紧位置移动至释放位置。

参阅图7,在本实施例中,弹簧124设置在止动件80和驱动件126之间。 因此,弹簧124的弹簧力促使驱动件126总是位于初始位置;同时促使止动 件80始终朝向与锁紧件76啮合的位置。当然,小电圆锯30也可以设置两个 弹簧,这两个弹簧分别促使驱动件126位于初始位置及促使止动件80始终朝 向与锁紧件80啮合的位置。

下面结合图8和图9,来描述本实施方式圆锯片38锁紧和释放过程。驱 动件126能够驱动锁紧件76从锁紧位置转换为释放位置,在锁紧位置时,紧 固件50被锁紧件76夹紧,从而将圆锯片38稳定地固定在输出轴40上;在 释放位置时,锁紧件50松开紧固件50,使紧固件50可从输出轴40内移开, 从而将圆锯片38取下。因此,该小电圆锯能够在无需外部辅助工具的情况下, 快速地更换圆锯片38。

如图8所示,此时锁紧件76处于释放位置。在此位置中,在弹簧124 的作用下,止动件80与锁紧件76配合。即在弹簧124的作用下,止动件80 上的配合部112卡设在锁紧件76上的配合槽114中。而此时,锁紧件76上 的通孔96与输出轴40上的收容孔54大致对齐。锁紧件76上的锁紧面100 与紧固件50脱离啮合。这时,锁紧件76处于释放紧固件50,进而可将紧固 件50从锁紧件76内移开,从而可将圆锯片38取下。

需要指出,上述释放位置是通过外部力操作驱动件126的移动来促使锁 紧件76移动至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时,尽管撤消了外部力,由于弹簧124 的作用,驱动件126回复至初始位置;止动件80上的配合部112卡设到锁紧 件76上的配合槽114中,从而使得锁紧件76保持在释放位置。

在将紧固件50安装进输出轴40之前,先将圆锯片38安装在输出轴40 的安装部52与压板64之间。可以首先将圆锯片38安装在输出轴40的安装 部52上,然后将紧固件50穿过圆锯片38的中心孔56,再伸入输出轴40的 收容孔54中;也可以将紧固件50穿过圆锯片38的中心孔56,再伸入输出 轴40的收容孔54中。

当需要锁紧时,使用者通过按压紧固件50上的凸钮65(见图3),紧固 件50的自由端70与止动件80的凹槽120配合,促使止动件80克服弹簧124 的弹力轴向上移一定距离,直到止动件80上的配合部112脱离与锁紧件76 上的配合槽114的配合。在止动件80的移动过程中,止动件80沿输出轴40 的轴向移动。

如图9所示,而当止动件80上的配合部112脱离与锁紧件76上的配合 槽114的配合,锁紧件76则在弹性元件78的作用下移动并夹持杆部66。

需要指出,在锁紧过程中,锁紧件76在弹性元件78的作用下相对于输 出轴40的轴线X倾斜移动;在弹性元件78的作用下,锁紧件76的移动促 使通孔96与输出轴40上的收容孔54错开,进而使紧固件50上的限位部102 位于限位孔98中。在弹性元件78进一步作用下,锁紧件76上的锁紧面100 与紧固件50的抵接面74啮合,紧固件50被锁紧件76夹紧,从而将圆锯片 38固定在安装部52和压板64之间。

需要指出,在上述锁紧位置,锁紧面100大致与输出轴40的轴线X垂 直设置。

需要指出,在上述锁紧位置,止动件80压缩弹簧124。止动件80在与 抵接面74相背的台阶表面的作用下,被保持在与锁紧件76非啮合的位置。

需要指出,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76的移动方向与输出轴40的轴线X 延伸方向相对倾斜设置,并没有垂直设置。这是因为,小电圆锯30可以安装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圆锯片,而这样圆锯片的厚度势必不统一。因此,倾 斜设置则可以消除由于圆锯片的厚度不统一而带来的轴向间隙。由此,本领 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通过设置倾斜面与紧固件的抵接面配合来消 除由于圆锯片的厚度不统一而带来的轴向间隙。当然,如果锁紧件76的移动 方向与输出轴40的轴线X的延伸方向垂直设置,该锁紧件76也可以固定一 定厚度的圆锯片。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施方式小电圆锯30的夹紧过程,其释放过程则与 夹紧过程相反。当需要将圆锯片38从输出轴40上拆卸时,只需通过手动按 压驱动件126的驱动部128,压缩弹簧124,使驱动件126沿平行于输出轴 40的轴向移动。驱动件126在移动过程中,其第一啮合面136与锁紧件76 上的第二啮合面138啮合,进而带动锁紧件76移动。锁紧件76在对于安装 座81移动时,锁紧面100脱开与抵接面74的啮合,且通孔96移动至大致与 收容孔54对齐的位置,从而释放紧固件50。止动件80在弹簧124的弹力作 用下,轴向下移,由于止动件80的凹槽120与自由端70配合,因此,会带 动紧固件50,最终将紧固件50从输出轴内推出一定距离,从而可以将紧固 件50从输出轴内轻易地取出;同时,止动件80轴向下移,直至配合部112 与配合槽114配合,进而止动件80阻止锁紧件76移动,锁紧件76位于释放 位置。

此处需要指出,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收容孔54在靠近圆锯片 38的一端设有螺纹孔139。如果紧固件换成是带有螺纹的紧固螺栓或螺钉。 在安装圆锯片38时,只需要将紧固件穿过圆锯片38上的中心孔56并与螺纹 孔139螺纹配合,也可以将圆锯片38固定在输出轴40上。

请参阅图10,在壳体前部42上设有保护罩140。保护罩140包括大致为 圆形的孔142。该孔142可以是封闭或半封闭,用于容纳驱动件126。从而避 免使用人误操作驱动件126;或由于将小电圆锯30放置在工作台上而促动驱 动件126。

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精髓的启 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均应 涵盖于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