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管腔类器械清洗消毒的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管腔类器械清洗消毒的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器械清洗消毒特别是管腔类器械清洗消毒的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多酶清洗液包括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附加酶、三乙胺、海藻酸钠、尼泊金丁酯、四硼酸钠、乙醇、聚乙二醇、助剂和水,该多酶清洗液通过组分、比例的合适选择而产生了优异的协同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2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市市立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00687.8

  • 发明设计人 刘启华;吴秀媛;

    申请日2013-11-22

  • 分类号C11D1/94;C11D3/60;C11D3/48;C11D3/386;B08B7/04;

  • 代理机构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龚燮英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东海中路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32:3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1-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11D1/94 授权公告日:20170517 终止日期:20171122 申请日:201311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5-17

    授权

    授权

  • 2017-05-1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11D1/9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7-05-10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1D1/94 登记生效日:201704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6-01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C11D1/9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2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6-01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11D1/94 登记生效日:201605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122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6-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1D1/94 申请日:20131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28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器械清洗消毒的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 一种用于管腔类器械清洗消毒的多酶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精密器械或 者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领域。

背景技术

机械零件、精密元器件、物料运载装置和精密医疗玻璃器械等主要采由 金属材质或特种玻璃等制成,而这些器械在使用过程中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 磨损、污染现象,对这些器械进行有效的清洗和保养能够延长器械的使用寿 命、避免材料的耗损,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更换频率,因此开发金属材质器 械或精密医疗玻璃器械的清洗方法成为化工、电子、医学等领域的一大热点。

现有技术中已有诸多金属或玻璃器件清洗方法的报道,例如:

CN103014744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工业用金属板的清洗方法,其采 用一种工业用金属板清洗剂和金属板置于超声清洗槽内,通过超声清洗,洗 完后水洗晾干即可,该方法能快速去除金属板表面的污垢,而且不会腐蚀金 属板,可使清洗后的金属板表面平滑光亮。

CN103008293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微孔的清洗方法,其采用激光冲 击等离子的方式对微孔进行清洗,可避免由于清洗剂产生的再次污染,且仅 对微孔内壁的表面起作用而不会侵蚀到内部,有效去除杂质或表面氧化。

CN10233755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水基高效金属表面清洗剂,其具 有优异的除锈、清除油污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材料及制件的表面 清洗,同时对设备的腐蚀性低。

众所周知,医学诊断用或液体介质输运用的管腔类医疗器械具有狭窄的 内腔,使用过程中会沾染血液、粘膜组织或油污等污物,如若清洗不够彻底, 会导致严重的病菌滋生或污染腐蚀弊端,从而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 降低器材的使用寿命或影响诊断或治疗结果的准确性。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这些方法均不适用于管腔器械的清洗、消毒, 同时采用常规的洗涤剂(如化学洗涤剂)难于在短时间内彻底分解和清除这些 生物残留物或油污且清洗效果不佳,而生物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能够通过化学反应而将各类生物污染物或油污分解,从而将其有效清除。因 此,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生物酶的独特功效,本发明旨在开发一种使用高 效多酶清洗液对器械进行清洗、消毒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开发一种的新型高效多酶清洗液,本发明人对此经过大量的深入研 究,在付出了充分的创造性劳动后,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器械清洗消毒的多酶清洗液,所述多 酶清洗液包括表面活性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附加酶、 三乙胺、海藻酸钠、尼泊金丁酯、四硼酸钠、乙醇、聚乙二醇、助剂和去离 子水。

作为一种例举,在所述多酶清洗液中,以重量份计,其具体组分含量如 下: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癸基葡糖 苷、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混合物,其重量 份数为15-27份,如为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 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或27份,其中这三者重量比为0.5-1.5:0.5-1.5:1, 优选为1:1:1。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纤维素酶的重量份数为 5-12份,如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或12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淀粉酶的重量份数为2-8 份,如2份、3份、4份、5份、6份、7份或8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蛋白酶的重量份数为3-10 份,如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脂肪酶的重量份数为5-12 份,如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或12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附加酶为脂氧合酶、木聚 糖酶、溶菌酶的混合物,其重量份数为9-18份,如为9份、12份、15份或 18份,其三者的重量比为0.5-1.5:0.5-1.5:1,优选为1:1:1。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三乙胺的重量份数为 1.2-1.8份,如1.2份、1.3份、1.4份、1.5份、1.6份、1.7份或1.8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海藻酸钠的重量份数为 0.5-1.5份,如0.5份、0.6份、0.7份、0.8份、0.9份、1.0份、1.1.份、1.2 份、1.3份、1.4份或1.5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尼泊金丁酯的重量份数为 1.5-3.0份,如1.5份、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 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2.9份或3.0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四硼酸钠的重量份数为 1.0-2.4份,如1.0份、1.2份、1.4份、1.6份、1.8份、2.0份、2.2份或2.4 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乙醇的重量份数为5-10 份,如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聚乙二醇(PEG)为 PEG-600(分子量为600g/mol)、PEG-800(分子量为800g/mol)或PEG-1000 (分子量为1000g/mol)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任意组合,其重量份数为10-15 份,如10份、11份、12份、13份、14份或15份。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助剂为石竹烯、三羟甲基 硝基甲烷的混合物,其重量份数为2-6份,如为2份、3份、4份、5份或6 份,其三者的重量比为0.5-1.5:0.5-1.5,优选为1:1。

在本发明所述方法的所述多酶清洗液中,所述去离子水的重量份数为 15-30份,例如为15份、17份、19份、21份、23份、25份27份、29份或 30份。

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涉及所述多酶清洗液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称取相应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然后进行如下配制:

(A)室温下,向尼泊金丁酯中加入乙醇、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混 合液;

(B)向步骤(A)所得混合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去离 子水升温至50℃搅拌溶解;

(C)向步骤(B)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三乙胺、海藻酸钠、四硼酸钠并均匀混 合;

(D)向步骤(C)所得混合液中加入助剂,于30-40℃下超声混合均匀;

(E)向步骤(D)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和附加酶,然后降温至10-20℃并保温搅拌10-20分钟,然后将所得均匀混 合物环境升温至室温,即得所述多酶清洗液。

第三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多酶清洗液清洗器械特别是管腔类 器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管腔类器械的可拆卸部分进行拆卸,然后将所有部件放于流动水 下冲洗;

(b)放入体积浓度为8-12‰的多酶清洗液中浸没10-20分钟;

(c)流动水下冲洗,压力水枪冲洗管腔内壁;

(d)放入盛有体积浓度为8-12‰的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 振动5-10分钟;

(e)用毛刷刷洗管腔内壁;

(f)流动水下冲洗,然后压力水枪反复冲洗管腔内壁;

(g)管腔外表面的凹槽、齿轮处,用百洁布或软毛刷清洗;

(h)用清洁棉签擦拭检查管腔内有无污物,如检查清洗不洁,则重新从 超声振动程序(d)开始处理(意思是重复进行步骤(d)及以后的步骤),直至检 查无污物;

(i)放入高温消毒槽煮沸消毒5-10分钟;

(j)放入烘干槽烘干5-10分钟;

(k)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内壁。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型多酶清洗液、其制备方法以及 使用它的器械清洗消毒方法,所述多酶清洗液具有优良的清洗、消毒能力, 能够有效地清洗器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例举性实施方式 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称取5g癸基葡糖苷、5g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5g十二烷基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8g纤维素酶、4g淀粉酶、6g蛋白酶、10g脂肪酶、4g脂氧 合酶、4g木聚糖酶、4g溶菌酶、1.5g三乙胺、1g海藻酸钠、2g尼泊金丁 酯、2.2g四硼酸钠、8g乙醇、12g PEG-400、2g石竹烯、2g三羟甲基硝 基甲烷和20g去离子水,然后进行如下配制。

(A)室温下,向尼泊金丁酯中加入乙醇、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混 合液;

(B)向步骤(A)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癸基葡糖苷、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50℃搅拌 溶解;

(C)向步骤(B)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三乙胺、海藻酸钠、四硼酸钠并均匀混 合;

(D)向步骤(C)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石竹烯和三羟甲基硝基甲烷,于40℃ 下超声混合均匀;

(E)向步骤(D)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脂氧合酶、木聚糖酶和溶菌酶,然后降温至10℃并保温搅拌20分钟,然后 将所得均匀混合物放置于环境中,自然升温至室温,即得所述多酶清洗液, 命名为DM-1。

实施例2

称取8g癸基葡糖苷、8g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8g十二烷基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12g纤维素酶、6g淀粉酶、8g蛋白酶、8g脂肪酶、5g脂氧 合酶、5g木聚糖酶、5g溶菌酶、1.2g三乙胺、1.2g海藻酸钠、3g尼泊金 丁酯、2g四硼酸钠、10g乙醇、15g PEG-600、3g石竹烯、3g三羟甲基 硝基甲烷和25g水,然后进行如下配制。

(A)室温下,向尼泊金丁酯中加入乙醇、聚乙二醇中,并搅拌均匀得到 混合液;

(B)向步骤(A)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癸基葡糖苷、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50℃搅拌 溶解;

(C)向步骤(B)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三乙胺、海藻酸钠、四硼酸钠并均匀混 合;

(D)向步骤(C)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石竹烯和三羟甲基硝基甲烷,于35℃ 下超声混合均匀;

(E)向步骤(D)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脂氧合酶、木聚糖酶和溶菌酶,然后降温至15℃并保温搅拌15分钟,然后 将所得均匀混合物放置于环境中,自然升温至室温,即得所述多酶清洗液, 命名为DM-2。

实施例3

称取9g癸基葡糖苷、9g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9g十二烷基聚氧乙 烯醚硫酸钠、6g纤维素酶、7g淀粉酶、10g蛋白酶、12g脂肪酶、6g脂 氧合酶、6g木聚糖酶、6g溶菌酶、1.8g三乙胺、1.5g海藻酸钠、2.5g尼 泊金丁酯、2.4g四硼酸钠、9g乙醇、15g PEG-1000、3g石竹烯、3g三羟 甲基硝基甲烷和30g去离子水,然后进行如下配制。

(A)室温下,向尼泊金丁酯中加入乙醇、聚乙二醇,并搅拌均匀得到混 合液;

(B)向步骤(A)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癸基葡糖苷、十六烷基二甲基甜菜碱、 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后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升温至50℃搅拌 溶解;

(C)向步骤(B)所得混合液中加入三乙胺、海藻酸钠、四硼酸钠并均匀混 合;

(D)向步骤(C)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石竹烯和三羟甲基硝基甲烷,于30℃ 下超声混合均匀;

(E)向步骤(D)所得混合液中加入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脂氧合酶、木聚糖酶和溶菌酶,然后降温至20℃并保温搅拌10分钟,然后 将所得均匀混合物放置于环境中,自然升温至室温,即得所述多酶清洗液, 命名为DM-3。

实施例4-6

除不加入附加酶、不加入助剂和不加入海藻酸钠,以及省略与涉及未添 加组分所相对应的步骤外,以实施例1的相同方式制备得到三种多酶清洗液, 分别命名为DM-4、DM-5、DM-6。

性能测试试验

1、对血液的清除效果

将1ml人体血液均匀涂抹于载玻片表面,并放置于通风处干燥过夜。 分别使用DM-1、DM-2、DM-3、DM-4、DM-5和DM-6的多酶清洗液与 自来水按照1:300的比例稀释成相应的工作溶液,并置于烧杯中。于30℃下 在6种工作溶液内各放入一片涂有血液的载玻片,观察血液清除速度和效果。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多酶清洗液采用合适组分、特定比例的选择,通过 组分间的协同作用使清洗液表现出快速、有效的清洗功能,其快速和高效的 清洗性能使其特别适用于器械的清洗消毒,特别适用于普通清洗液难以进行 完全清洗的管腔类器械的清洗。

2、采用中空透明玻璃滴定管作为待清洗物

2.1、将2ml人体血液和2ml的黑色油污进行混合均匀,然后涂抹于带 有旋钮的中空玻璃滴定管,并放置于通风处干燥过夜。分别使用DM-1、DM-2 和DM-3的多酶清洗液,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清洗测试:

(a)将旋钮拆卸,然后将所有部件置于流动水下冲洗;

(b)放入体积浓度为10‰的多酶清洗液浸没15分钟;

(c)流动水下冲洗,压力水枪冲洗滴定管内壁;

(d)然后放入盛有体积浓度为10‰的多酶清洗液的超声波清洗机中超 声振动8分钟;

(e)用小毛刷刷洗滴定管内壁;

(f)流动水下冲洗,然后压力水枪反复冲洗滴定管内壁;

(g)用百洁布或软毛刷清洗旋钮部件以及旋钮与管体的连接结合处;

(h)用清洁棉签擦拭检查滴定管腔内有无污物,如检查清洗不洁,重新 从超声振动程序开始;

(i)放入高温消毒槽煮沸消毒8分钟;

(j)放入烘干槽烘干8分钟;

(k)压力气枪吹干管腔内壁。

清洗完毕,观察清除效果。

结果显示,经过使用DM-1、DM-2和DM-3的本发明所述清洗方法后, 滴定管透明、洁净,用清洁棉签擦拭管腔以及旋钮与管体的结合处后,置于 400倍显微镜下观测,未发现黑色油污斑点或红色血液斑点。

2.2、除分别使用DM-4、DM-5、DM-6代替DM-1、DM-2和DM-3 外,以与上述2.1相同的方式对滴定管进行清洗。

结果显示,使用DM-4、DM-5和DM-6清洗液清洗后,滴定管肉眼外 观呈现透明、洁净。但用清洁棉签擦拭管腔以及旋钮与管体的结合处后,置 于400倍显微镜下观测时,发现存在细小的黑色油污斑点或红色血液斑点。

由此可见,本发明的清洗方法配合高效的上述多酶清洗液的使用能够达 到深度清洁、不藏污垢的效果,其适用于各种器械,尤其是医学(如内窥镜)、 运输(如液体输运管道)等管腔类器械的清洁,具有广泛的工业化前景。

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意欲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 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