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及合成方法

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及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的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的化学式为Zn(2-OH-4-(CF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650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师范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48171.0

  • 发明设计人 邢永恒;张瑞;

    申请日2013-12-06

  • 分类号C07F3/06;

  • 代理机构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曲宝威

  • 地址 116029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850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23: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F3/06 授权公告日:20160622 终止日期:20161206 申请日:2013120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F3/06 申请日:2013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金属化合物及合成方法,特别是一种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及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三氟柳的结构与水杨酸类化合物类似,该药通过对血小板环氧合酶的不可逆抑制减少血栓的生物形成,其主要代谢产物HTB是血小板环氧合酶的可逆抑制剂,而其半衰期很长(大约34小时),这就有利于三氟柳的抗血小板活性,还与其代谢产物HTB能通过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增加血小板内cAMP含量,从而产生抗血小板凝聚作用。该药应用于人体不增加出血时间,临床试验证实即或在溶栓治疗同时使用。

三氟柳药物在疾病治疗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三氟柳在临床上的应用需要特别小心。因此,我们希望借助于三氟柳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其与金属配位后是否对其药效以及副作用存在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收率高、易于提纯的药物金属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利用该方法合成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2-OH-4-(CF3)-benzoic acid)2(pz)2

本发明的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步骤为:将吡唑、三氟柳和金属盐硫酸锌,按摩尔比2︰2︰1混合后溶于水和醇混合液中,水与醇的体积比为2︰1,三氟柳与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1毫摩︰25 毫升,常温搅拌60~120 min,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低温反映器中,在80-100oC条件下常压回流反应48小时,取出,静置,冷却至室温,放置5~7天,有淡紫色晶体析出,得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

本发明的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反应温度为90oC;所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本发明优点如下:实验操作简单,所用溶剂为绿色环保溶剂,对人体无害,收率高,易于提纯。

附图说明

图1、Zn(2-OH-4-(CF3)-benzoic acid)2(pz)2的结构示意图;

图2、合成路线图;

图3、化合物的红外谱图;

图4、化合物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配合物的化学式为Zn(2-OH-4-(CF3)-benzoic acid)2(pz)2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合成步骤为:将吡唑、三氟柳和金属盐硫酸锌,按摩尔比2︰2︰1混合后溶于水和醇混合液中,水与醇的体积比为2︰1,三氟柳与无水乙醇的用量比为1毫摩︰25 毫升,常温搅拌60~120 min,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低温反映器中,在80 oC 或90 oC 或100 oC(在80-100oC之间均可)条件下常压回流反应48小时,取出,静置,冷却至室温,放置5~7天,有淡紫色晶体析出,得新型三氟柳无机药物化合物(如图1所示)。上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具体实施例如下:将0.0496 g (0.2 mmol) 三氟柳、0.0136 g (0.2 mmol) 碘吡唑和0.0288 g, (0.1 mmol) ZnSO4.7H2O混合后溶于10mL水和5 ml乙醇的混合溶剂中, 搅拌2 h得到无色溶液,将溶液转移至低温反应器中,在100℃条件下回流反应48小时(2天), 取出,冷却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溶液液静置一周后有淡紫色晶体析出,得目标产物。

经X-射线衍射分析得到分子结构(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红外谱图中主要峰归属如下:2933;2860;1597,1507,1453,1398,1335,1227,1137,1055。

元素分析C22H16F6N4O6Zn测定值(%):C:43.19,H:2.64,N:9.16;理论值(%):C:43.21,H:2.72,N:9.19

配合物表征仪器: C, H, N 分析用PE 240C型分析仪测定;  红外光谱用JASCOFT/IR-480型光谱仪测试(4000-200cm-1); 晶体结构数据用X-射线衍射分析(APEX II CCD型衍射仪)测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