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摄影室工字形天花路轨的双向微型轨道车

一种用于摄影室工字形天花路轨的双向微型轨道车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字形摄影室天花路轨的双向微型轨道车,包括控制主板、行走电机驱动模块、水平支架、左壳体、右壳体、微型车轮、行走电机、行走距离及速度检测机构、一组过桥齿轮。本发明结构紧凑,能双向行驶,使用方便;设置了平衡机构增强车运行的准确度和平衡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2750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圣寰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27901.X

  • 发明设计人 徐忠;

    申请日2014-01-22

  • 分类号F21V21/34;G03B17/56;

  • 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詹永斌

  • 地址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仁和街39号1栋1层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3:10:4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1V21/34 授权公告日:20150930 终止日期:20180122 申请日:2014012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9-30

    授权

    授权

  • 2014-05-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1V21/34 申请日: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1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摄影室工字形天花路轨的双向微型轨道车。

背景技术

摄影室天花路轨装置,由固定路轨、活动走轨、吊臂和灯具通过接驳件连接组成。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滑动旋转配合连接和刚力上下伸缩、棘轮结构定位技术,使装在天花路轨下的灯具能快速、灵活地立体运动到所需布光位置,具有结构简单、不占用地面积、延长灯具寿命、任意角度布光等优点为人像摄影、艺术摄影以及电影、电视拍摄的灯光布置带来极大的方便。

但是目前的灯具定位一般都是手动进行,还没有实现自动化。而手动定位依据的是操作人员的经验,具有不确定性,不能确保摄影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工字形摄影室天花路轨的双向微型轨道车,包括控制主板、行走电机驱动模块、水平支架、左壳体、右壳体、微型车轮、行走电机、行走距离及速度检测机构、一组过桥齿轮;其中,

行走电机驱动模块在控制主板上,与行走电机连接;

所述左壳体、右壳体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架上方,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所述行走电机位于左壳体外侧;

左壳体里侧竖直方向固定四个相接触的齿轮,呈人字型,从左下向右下依次为:左一行走轮齿轮、电动齿轮,左二行走轮齿轮、左驱动齿轮;所述电动齿轮与设置在左壳体外侧的行走电机连接;所述左一行走轮齿轮、左二行走轮齿轮外部设有微型车轮,所述微型车轮的圆心固定在穿过及其对应齿轮圆心的横杆上;

右壳体里侧竖直方向固定四个相接触的齿轮,呈人字型,与左壳体侧的四个齿轮对称,从右下至左下依次为:右驱动齿轮、右一行走轮齿轮、中间齿轮、右二行走轮齿轮。所述右一行走轮齿轮、右二行走轮齿轮外面设有微型车轮。

一组过桥齿轮设置在左壳体、右壳体之间,包括两个齿轮及所述两个齿轮的传动杆;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左驱动齿轮、右驱动齿轮接触;

行走距离及速度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对管和编码盘,所述编码盘位于左壳体外侧,穿孔固定在穿过电动齿轮圆心的横杆上,所述红外对管固定位置位于编码盘孔的旋转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包含一个竖直板以及固定于竖直板顶部、朝里设置的水平板,两个水平板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水平板下方均设有一个支撑板,每个水平板和其所对应支撑板的空隙处设有用于与工字型轨道的竖直部分摩擦接触以维持轨道车平衡的平衡轮。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轮圆端面与水平板平行,共有四个,相对设置,相对的平衡轮之间有狭缝。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车还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编码盘、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控制主板设置旋转电机驱动模块;

所述旋转电机固定于水平支架上,旋转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旋转电机连接;

所述旋转编码盘通过螺钉固定于水平支架下方;

所述旋转编码盘边缘部分对称位置设置有锯齿形空隙;

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对管及旋转编码盘边缘部分,所述红外对管固定位置位于在旋转编码盘边缘部分旋转路径上。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编码盘下部设置伸缩电机,控制主板设置伸缩电机控制模块,所述伸缩电机控制模块与伸缩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左壳体和右壳体的竖直板之间设置了一个接触开关。

本发明所述双向微型轨道车的优点如下:

1.结构紧凑,能双向行驶,使用方便;

2.设置了平衡机构增强车运行的准确度和平衡度;

3.行走机构采用对称的齿轮组,确保各个微型车轮行走同步,保持车的平衡度和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构造图。

其中,1.水平支架、2.左壳体、3.右壳体、4.竖直板、5.水平板、6.支撑板、7.平衡轮、8.行走电机、9.微型车轮、10.过桥齿轮、11.编码盘、12.旋转编码盘、13.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双向微型轨道车包括控制主板、水平支架1、左壳体2、右壳体3、行走机构、旋转机构、平衡机构、行走电机8、行走距离及速度检测机构、旋转电机13、旋转角度检测机构、伸缩电机14、动力传输机构、支撑板6。

左壳体2、右壳体3对称设置在水平支架1上方。所述左壳体2、右壳体3包含一个Z字形竖直板4以及固定于竖直板4顶部、朝里设置的水平板5,两个水平板5之间具有一定间距,用于放入工字型的轨道。所述两个水平板5下方均设有一个支撑板6。水平板5和支撑板6的空隙设有平衡机构。       

所述平衡机构由四个平衡轮7两两相对组成,分别位于水平板5与支撑板6空隙的两端,圆端面与水平板平行。每对相对平衡轮7之间有狭缝,宽度可根据轨道厚度确定。本实施例中宽度为3mm,平衡轮7圆端面与水平板5平行,朝里突出于对应水平板5,并根据所运行轨道的半径确定平衡轮7相对于左壳体2、右壳体3的位置,在行走时,四个平衡轮7与工字型轨道的竖直部分摩擦接触,确保微型车运行平稳。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齿轮组。下面详细说明。

左壳体2侧的齿轮组具有四个齿轮,呈“人”字型,从左下向右下依次为:左一行走轮齿轮、电动齿轮,左二行走轮齿轮、左驱动齿轮。所述电动齿轮与行走电机8连接,能以电机为动力转动,进而带动左一行走轮齿轮、左二行走轮齿轮、驱动齿轮运动。

所述左一行走轮齿轮、左二行走轮齿轮外部设有微型车轮9,所述微型车轮9的圆心固定在穿过及其对应齿轮圆心的横杆上,当该齿轮转动时,微型车轮9也行走在工字型轨道下部的水平部分。

右壳体3侧的齿轮组具有四个齿轮,呈“人”字型,从右下至左下依次为:与左驱动齿轮相对的右驱动齿轮、右一行走轮齿轮、中间齿轮、右二行走轮齿轮。所述右一行走轮齿轮、右二行走轮齿轮外面设有微型车轮9。

左壳体2侧的齿轮组和右壳体3侧的齿轮组之间设有动力传输机构,即一组过桥齿轮10。所述过桥齿轮包括两个齿轮和齿轮之间的传动杆,所述两个齿轮分别与左驱动齿轮、右驱动齿轮接触。由于左边的电动齿轮有电机为动力,通过过桥齿轮10把动力从左驱动齿轮传送给右驱动齿轮,进而同时驱动4个微型车轮9在工字型轨道下部的水平部分行走。

该种行走机构的设计增加了车的平衡度和精确度。

所述行走距离及速度检测机构包括红外对管和编码盘11,将一个转上孔的编码盘11固定在穿过电动齿轮圆心的横杆上,所述红外对管固定位置位于编码盘11孔的旋转路径上,由红外对管检测编码盘11的孔对红外线的阻通,得到车在轨道上运行的水平速度和距离的检测。

旋转电机13及其驱动模块设置在水平支架1上、右壳体3的外侧,用于驱动旋转机构。

旋转机构为一个旋转编码盘12,通过螺钉固定于水平支架1下方,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编码盘12转动进而使闪光灯转动。所述旋转编码盘12边缘部分对称位置设置有锯齿形空隙。

旋转角度检测机构包括旋转编码盘12边缘部分及红外对管,当旋转编码盘12转动时。所述红外对管固定位置设置在旋转编码盘边缘部分旋转路径上,红外对管检测编码盘11的边缘部分对红外线的阻通,进行旋转角度的检测。

所述双向微型轨道车的左壳体2和右壳体3的竖直板4之间设置有一个接触开关,当运行至轨道的终点处时,接触开关碰触到轨道端部设置的挡片,发出停止信息给控制主板。

所述旋转编码盘12下部为伸缩电机14,其用于控制接上下升降机构,进而控制闪光灯的高度。

所述双向微型轨道车的工作原理为:

控制主板可从上位机接收电机工作指令,控制对应电机动作。当到达轨道的两端部后,接触开关碰触到轨道端部设置的挡片,传递停止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行走电机停止运动。

本发明所述双向微型轨道车的优点如下:

1.  结构紧凑,能双向行驶,使用方便;

2.  设置了平衡机构增强车运行的准确度和平衡度;

3.行走机构采用对称的齿轮组,确保各个微型车轮行走同步,保持车的平衡度和精确度。

当然,本发明不仅仅适用于摄影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用途,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