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精神病的中药-镇惊安神丸、汤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精神病的中药-镇惊安神丸、汤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精神病的中药-镇惊安神丸、汤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精神病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夏枯草6-10g,麦冬6-10g,生栀子6-12g,生大黄6-12g,生地黄6-12g,生石膏6-20g,炒酸枣仁10-30g,石菖蒲6-15g,丹参8-12g,远志6-10g,柴胡10-15g,牛黄0.6-1g,胆南星3-6g,茯神10-15g,郁金8-10g,生龙骨15-30g,广木香10-15g,琥珀2-4g,水牛角粉2-4g,食金箔0.5-1g,朱砂0.3-0.5g,竹茹3-10g,生甘草3-6g。是一种效果稳定、安全可靠,无成瘾性和依赖性,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中药制剂,此药有定惊安神、泻火除烦、清热凉血、行气解郁之功效,尤其对于心烦焦虑,惊恐失眠,神昏狂燥的精神病患者效果显著,为精神病患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经103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98%以上,治愈率达85%。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848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雷响;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39398.X

  • 发明设计人 张雷响;张考臣;

    申请日2014-01-27

  • 分类号A61K36/9066(20060101);A61K9/20(20060101);A61P25/18(20060101);A61P25/22(20060101);A61P25/20(20060101);A61K33/06(20060101);A61K33/24(20060101);A61K33/28(20060101);A61K35/02(20060101);A61K35/10(20060101);A61K35/413(20060101);

  • 代理机构37218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张贵宾

  • 地址 274600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吉山镇六合精神病癫痫病研究所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57: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4-08-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401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5-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精神病的中药-镇惊安神丸、汤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精神病(或称做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心理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现有的治疗方法多以西医为主加上辅助疗法,但西药容易成瘾形成药物依赖性,且容易产生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疗效稳定、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精神病的中药-镇惊安神丸、汤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精神病的中药-镇惊安神丸、汤,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夏枯草6-10g,麦冬6-10g,生栀子6-12g,生大黄6-12g,生地黄6-12g,生石膏6-20g,酸枣仁10-30g,石菖蒲6-15g,丹参8-12g,远志6-10g,柴胡10-15g,牛黄0.6-1g,胆南星3-6g,茯神10-15g,郁金8-10g,生龙骨15-30g,广木香10-15g,琥珀2-4g,水牛角粉2-4g,金箔0.5-1g,朱砂0.3-0.5g,竹茹3-10g,生甘草3-6g。

所述酸枣仁为炒酸枣仁,所述金箔为食金箔。

将上述各原料制成镇惊安神丸剂的具体方法是:(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牛黄、金箔、朱砂、琥珀、水牛角,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2)将其余的夏枯草、麦冬、生栀子、生大黄、生地黄、生石膏、炒酸枣仁、石菖蒲、丹参、远志、柴胡、胆南星、茯神、郁金、生龙骨、广木香、竹茹、生甘草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后,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3)将上述两步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后再次过120目筛;(4)将所得120目混合细粉烘干、灭菌、加水和蜜制成丸剂、散剂、或胶囊均可,优选为丸剂。

丸剂规格:2g/10粒。

丸剂用法:口服,8-13粒/次,1-2次/日,饭后服用,或遵医嘱。

贮藏方法:密封,防潮。

将上述各原料制成镇惊安神汤剂服用的具体步骤为:(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牛黄、金箔、朱砂、琥珀、水牛角,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2)生龙骨先煎,生大黄后下,将其余的夏枯草、麦冬、生栀子、生地黄、生石膏、炒酸枣仁、石菖蒲、丹参、远志、柴胡、胆南星、茯神、郁金、广木香、竹茹、生甘草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后,煎成汤剂;将(1)所得细粉温水冲服,再服(2)所得汤剂;或(1)所得细粉与(2)所得汤剂混合服用;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本发明禁忌:孕妇忌服。

本发明注意事项:

1.忌烟,酒等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用本发明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孕妇慎用。

4.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低血压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用后大便次数增多,应酌情减量,对本发明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发明性状改变时禁止使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9.本发明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本发明采用上述中药药材,是由于:

夏枯草:味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明目,散结解毒。主治目赤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麦冬:甘、微苦、微寒。归肺、胃、心经。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主治肺燥干咳,肺痈,阴虚劳嗽,津伤口渴,消渴,心烦失眠,咽喉疼痛,肠燥便秘,血热吐衄。

生栀子: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疸,淋证,吐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生大黄: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

生地黄:性味甘、苦、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身热口干、舌绛或红,热在血分,迫血妄行的吐血、尿血、崩漏下血,热病伤阴,舌干口干或口渴多饮以及消渴症的烦渴多饮等症状,还可用于热甚伤阴劫液而至肠燥便秘。

生石膏:辛、甘、寒。归胃、肺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热病高热,烦渴,神昏谵语,发狂,发斑,肺热喘咳,中暑,胃火头痛、牙痛,口舌生疮。

炒酸枣仁:甘、平。归心、肝经。宁心安神,养肝,敛汗。主治虚烦不眠,惊悸怔仲,体虚自汗、盗汗。

石菖蒲:辛、苦、微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宁心益志。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噤口痢,风湿痹痛。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远志:辛、苦,微温。归心、肺、肾经。宁心安神,去痰开窍,解毒消肿。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健忘,惊痫,咳嗽痰多,痈疽发背,乳房肿痛。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主治外感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胁痛乳胀,头痛头眩,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

牛黄:苦、甘、凉。归心、肝经。清心凉肝,豁痰开窍,清热解毒。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窍闭,惊痫抽搐,小儿急惊,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胆南星:苦、微辛、凉。归肝、胆、肺经。清火化痰,熄风定惊。主治中风,惊风,癫痫,头痛,眩晕,喘嗽。

茯神:甘、淡、平。归心、脾经。宁心、安神、利水。主治惊悸,怔忡,健忘失眠,惊痫,小便不利。

郁金:辛、苦、寒。归心、肝、胆经。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主治胸腹胁肋诸痛,痛经,癥瘕,热病神昏,癫狂,吐血,衄血,血淋,砂淋,黄疸。

生龙骨:甘、涩、平。入心、肝、肾经。潜阳安神,用于阴虚阳亢,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癫狂惊等症。

广木香:又名木香,辛、苦、温。归脾、胃、肝、肺经。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胸胁胀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痢疾后重。

琥珀:甘、平。归心、肝、膀胱经。镇静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主治失眠,惊悸,惊风,癫痫,瘀血闭经,产后腹痛,癥瘕积聚,血淋血尿,目生翳障。

水牛角粉:苦、咸、寒。清热,解毒,凉血,定惊。主治热病头痛,高热神昏;发斑发疹,吐血、衄血,瘀热发黄,小儿惊风及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金箔:辛、苦、平。归心、肝经。镇心、平肝,安神,解毒。主治惊痫,癫狂,心悸,疮毒。

朱砂:甘、凉,有毒。归心经。安神定惊,明目,解毒。主治心烦,失眠,惊悸,癫狂,目昏,疮疡肿毒。

竹茹:甘、微寒。归脾、胃、胆经。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生甘草:甘、平。归脾、胃、心、肺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比西药治疗效果稳定、安全可靠,无成瘾性和依赖性,无副作用见效快的中药制剂,此药有定惊安神、泻火除烦、清热凉血、行气解郁之功效,尤其对于心烦焦虑,惊恐失眠,神昏狂燥的精神病患者效果显著,为精神病患者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经103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98%以上,治愈率达85%。现代临床研究证明有安定、镇静、抗惊厥、抗焦虑、解热、增强肠蠕动等作用,亦用于内热惊风抽搐、口苦、腹胀,便秘等疾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发明人根据我国中医药理论,结合精神病的发病机理,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按照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及所述方法制成的药剂均为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夏枯草6-10g,麦冬6-10g,生栀子6-12g,生大黄6-12g,生地黄6-12g,生石膏6-20g,酸枣仁10-30g,石菖蒲6-15g,丹参8-12g,远志6-10g,柴胡10-15g,牛黄0.6-1g,胆南星3-6g,茯神10-15g,郁金8-10g,生龙骨15-30g,广木香10-15g,琥珀2-4g,水牛角粉2-4g,金箔0.5-1g,朱砂0.3-0.5g,竹茹3-10g,生甘草3-6g,其中酸枣仁为炒酸枣仁,金箔为食金箔。

镇惊安神丸剂的具体制备方法是:(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牛黄、金箔、朱砂、琥珀、水牛角,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2)将其余的夏枯草、麦冬、生栀子、生大黄、生地黄、生石膏、炒酸枣仁、石菖蒲、丹参、远志、柴胡、胆南星、茯神、郁金、生龙骨、广木香、竹茹、生甘草按所述重量份数称取后,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3)将上述两步所得细粉混合均匀后再次过120目筛;(4)将所得120目混合细粉烘干、灭菌、加水和蜜制成丸剂。

镇惊安神汤剂的具体制备方法为:(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牛黄、金箔、朱砂、琥珀、水牛角,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2)生龙骨先煎,生大黄后下,将其余的夏枯草、麦冬、生栀子、生地黄、生石膏、炒酸枣仁、石菖蒲、丹参、远志、柴胡、胆南星、茯神、郁金、广木香、竹茹、生甘草按所述重量配比称取后,煎成汤剂;将(1)所得细粉先温水冲服再服(2)所得汤剂,或将(1)所得细粉与(2)所得汤剂混合后口服。

实施例1:

取牛黄0.6g,食金箔0.5g,朱砂0.3g,琥珀2g,水牛角3g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再取夏枯草6g,麦冬6g,生栀子6g,生大黄6g,生地黄6g,生石膏6g,炒酸枣仁10g,石菖蒲6g,丹参8g,远志6g,柴胡10g,胆南星3g,茯神10g,郁金8g,生龙骨15g,广木香10g,竹茹3g,生甘草3g碎成细粉过100目筛,混合均匀;将上述两步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后再次过120目筛;最后将所得120目混合细粉烘干、灭菌、加水和蜜制成镇惊安神丸剂。

实施例2:

取牛黄0.8g,食金箔0.6g,朱砂0.4g,琥珀4g,水牛角3g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再取夏枯草9g,麦冬9g,生栀子9g,生大黄8g,生地黄8g,生石膏10g,炒酸枣仁15g,石菖蒲10g,丹参9g,远志7g,柴胡12g,胆南星4g,茯神12g,郁金9g,生龙骨20g,广木香12g,竹茹5g,生甘草4g混合均匀后研成细粉;将上述两步得到的细粉混合均匀后再次过120目筛;最后将所得120目混合细粉烘干、灭菌、加水和蜜制成镇惊安神丸剂。

实施例3:

取牛黄0.9g,食金箔0.7g,朱砂0.5g,琥珀3g,水牛角4g,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再取生龙骨25g先煎,生大黄10g后下,取夏枯草8g,麦冬8g,生栀子10g,生大黄10g,生地黄10g,生石膏15g,炒酸枣仁25g,石菖蒲13g,丹参10g,远志8g,柴胡13g,胆南星5g,茯神13g,郁金8g,生龙骨25g,广木香13g,竹茹8g,生甘草5g煎成汤剂;将(1)所得细粉先用温水冲服然后再服(2)所得汤剂。

实施例4:

取牛黄0.7g,食金箔0.7g,朱砂0.4g,琥珀3g,水牛角3g,碎成细粉过100目筛使其混合均匀;再取生龙骨20g先煎,生大黄10g后下,取夏枯草8g,麦冬8g,生栀子10g,生大黄10g,生地黄10g,生石膏15g,炒酸枣仁25g,石菖蒲13g,丹参10g,远志8g,柴胡15g,胆南星5g,茯神13g,郁金8g,生龙骨25g,广木香14g,竹茹10g,生甘草6g煎成汤剂;将(1)所得细粉与(2)所得汤剂混合后口服即可。

我们经过多年实践,研制了本发明的药物,自2003年到2013年共治疗1148例患者,男的612例,女的536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82例,占16%,躁狂症201例,占18%,恐惧症205例,占18%;焦虑症315例,占27%;混合型精神疾病245例,占21%;1148例中痊愈987例,占86%;显效103,占9%;有效46例,占4%;无效12,占1%,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现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治疗的103例患者为例,其中男57例,女46例,年龄14—60岁,病程最短者两个月,最长者25年。

2.中医诊断标准

精神兴奋,彻夜不眠,头痛,躁狂,两目怒视,面红耳赤,狂乱莫知,骂人毁物,高歌狂呼,久病时神情呆滞,语无伦次,多话,多动,惊恐不安,烦躁失眠,舌红苔黄或舌红无苔或花苔,脉象滑数有力或脉细数。

3.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语言、举止、神情均恢复正常,能够处理日常事务。

显效:症状消失,语言、举止基本正常,能做简单家务,生活能够自理。

有效:神情安定,语言、举止有所改善,受到刺激时神情不稳。

无效:语言、举止、神情均无明显好转。

4.结果

103例病例中痊愈88例,占85%;显效10例,占10%;有效3例,占3%;无效2例,占2%。

典型病例:

病例1

陈XX,女,32岁,郓城县武安镇人。患者于1979年3月在工作中受刺激而致精神失常,入住菏泽XX医院治疗,经治疗无效,病情日渐加重,发病前表现为表情淡漠,谈话迟钝,发展成为恐惧狂躁不安,十多人按耐不住,跳河沟喝污水;躁动时用镇静剂狂躁更甚。本发明,泻实火,镇惊安神,服药一周后病情好转,一月余痊愈,停药观察未在复发,随访一年情况良好。

病例2

刘XX,女,43岁,东平县商老庄村人。2004年,因家庭婚姻不和而发病,症状为焦虑不安,坐卧不宁,情绪抑郁,悲伤啼哭,不能自主,走路有时自言自语,外出乱跑,口燥咽干,经西医诊断,抑郁型精神疾病,经单县XX医院治疗无效后来诊,服用本发明药物以滋阴安神镇惊,泻火除烦治疗,服药30余天,诸症次第平息,继续服药2月,恢复如常,二年随访未见复发。

病例3

郭XX,男,43岁,台前县李集村人。1970年12月10日来我所治疗,患者心烦、失眠、口渴欲饮、坐卧不宁,并且多言妄语,狂歌狂笑,夜不归宿。家人苦无良策,锁于一间房中,患者在房中大吵大闹,一夜吵闹数十次,合家不能安宁,询其病况,答非所问,一派胡言乱语。XX医院给于氯丙嗪、奋乃静、安定等药物治疗无效,经诊断后我研究所给于本发明中药治疗,服用两周后,心烦、口渴、胡言乱语症状减轻,服用一月其余症状全部消失,又继续服用三月余,至今已10年,追访并无复发。

病例4

宋XX,女,26岁,离婚。入院前2周(经潮前5天),开始躁闹兴奋,苦笑无常,入院后极度躁动吵闹,做鬼脸,意识思维涣散,问诊时就讲述未离婚前家里的事,初诊为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经氯丙嗪、电休克治疗,7天后缓解。两周后,即经潮前4天病情复发,继续予以氯丙嗪、电休克治疗,15天后又缓解。间隔两周后症状又同前,又经治疗10天后症状又全部缓解,此时又确诊为周期性精神病,我研究所给于本发明服用,20天余症状消失,两月全愈,在医院观察三个月,6年后寻访未再复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