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养殖塘中的水从自然海区引进,经池塘沉淀、黑暗沉淀、砂滤池、臭氧机后再引入养殖塘内,养殖期间,定期检测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使得臭氧的含量为0.2-0.5mg/L。本发明可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对虾的疾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保证了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保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用臭氧作为消毒除害物质,安全可靠、高效、臭氧分解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氧原子能达到灭菌的目的,而且臭氧分解的另一产物氧气,不仅是安全的,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还可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成活。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7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742133.1

  • 申请日2013-12-30

  • 分类号A01K61/00;A61K36/9068;A61P37/04;A61P31/04;

  • 代理机构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尉伟敏

  • 地址 3161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东海西路2119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53: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2-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51021 终止日期:20151230 申请日:201312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21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312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虾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南美白对虾免疫力的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南美白对虾是优质的高级食品,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其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低,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优质食品。

近年来,由于沿海养殖环境日趋恶化,南美白对虾养殖病害频繁爆发;我国目前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一般为池塘养殖形式,无论是传统池塘养殖还是高位池塘养殖都是通过安装多台增氧机械和大量换水来维持较高的养殖密度。这种养殖方式存在着耗能、耗水和严重的污染问题,严重制约了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101622962 A,公开日2010年1月13日,名称为一种罗非鱼与凡纳滨对虾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该申请案该开了罗非鱼与凡纳滨对虾混养的生态养殖模式,每年春季(三月底-四月初)当水温回升稳定在20℃以上时,每亩可用75-100公斤的生石灰干法毒塘,经过5-7天毒性消失后开始放养凡纳滨对虾苗和罗非鱼种,混养方式,凡纳滨对虾放养次数至少有一次。日投喂量按照罗非鱼体重的3-5%计算,每日分两次投喂,并根据天气、水质及摄食情况适当增减,无需专门投喂凡纳滨对虾饲料,每亩用15-20公斤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每月1-2次,调节池水pH至微碱性。其不足之处在于,所述混养方法存在大量换水、污染较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耗水、污染严重且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低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所述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塘处理:养殖塘面积为5-10亩,长宽比为3-5:1,砂质泥底,进水前用100-200kg/亩的生石灰或10-20kg/亩的漂白粉对养殖塘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向养殖塘内进水,进水分若干次,在首次进水至水位达到40-50cm后向养殖塘内加入饵料生物,然后逐次进水至水位80cm;在投入南美白对虾8-10天前,向养殖塘内水中加入蛭弧菌菌液与硝化细菌液,使得海水中蛭弧菌含量达到1×103-1×106cfu/mL、硝化细菌的含量达到1×103-1×104 cfu/mL;养殖塘中的水从自然海区引进,经池塘沉淀、黑暗沉淀、砂滤池、臭氧机后再引入养殖塘内;其中,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为0.2-0.5mg/L;

b)选苗放养:选取健康、附肢完整、体表及附肢清洁、体形正常、规格整齐、有附壁行为和活力好;规格为体长0.8-1cm的虾苗放入养殖塘内,放苗时,水温22-26℃,pH为8-8.5,盐度28-32‰,放养密度为4-6万尾/亩,在养殖期间,每隔10-15天向养殖塘内水中加入100-200g/L的中药药液;

在本技术方案中,南美白对虾具有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生长迅速、对饲料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离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优良品种。南美白对虾繁殖周期长,可以周年进行苗种生产,营养要求低,饵料中蛋白质的含量占20-25%时,即可满足其正常的生长需求,而中国对虾饵料中蛋白质含量的比率需占40-45%;饵料系数一般为1.4左右。幼虾4-6天蜕壳一次,15克以上大虾约两周蜕壳一次,每月初一、十五前后,南美白对虾会大量蜕壳,60天内生长速度最快,其白天、夜晚均摄食;南美白对虾的盐度适应范围0-45‰;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快速分解水中有机物,杀菌力较强。臭氧在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中的应用,可通过其氧化反应起到灭菌、分解有机物和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的作用,从而净化和改善池塘养殖水质。

作为优选,养殖期间,定期检测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使得臭氧的含量为0.2-0.5mg/L。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黄芪10-15%、茯苓4-8%、穿心莲4-8%、黄芩10-15%、生姜皮4-10%、甘草4-10%、余量为水。

作为优选,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各成分,粉碎过筛,然后加入清水蒸煮3-4h,温度90-95℃,冷却至室温即得。

在本技术方案中,黄芪是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脱毒排脓等功效,在饲料中加入黄芪可以显著提高南美白对虾的免疫力。茯苓作为一种中药材,有2000年的应用历史,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脏的作用。穿心莲为爵床可植物穿心莲的全草或叶,在提高免疫功能上有很好的作用。黄芩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解毒功效,在饲料中加入黄芩可以增加南美的免疫功能;生姜皮是姜科植物姜的根茎的外皮,具有抗菌作用;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对消化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使用黄芪、黄芩、茯苓、生姜皮、甘草与穿心莲加水蒸煮而成的中药药液,可以调节南美白对虾免疫能力,提高南美白对虾对病原细菌的抵抗力。

作为优选,饲料用浓度1×103-1×104cfu/mL的枯草芽孢杆菌液浸泡1-1.5h,然后再投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可以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机体免疫力,降低对虾的疾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

2)本发明的方法能净化并促进水质,防止常规方法的残留;

3)本发明保证了南美白对虾的生长速度,保护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4)本发明是用臭氧作为消毒除害物质,安全可靠、高效、臭氧分解成的具有强氧化性的氧原子能达到灭菌的目的,而且臭氧分解的另一产物氧气,不仅是安全的,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还可以增加水体的溶解氧浓度,有利于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成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投喂用饲料为大昌盛牌南美白对虾全价颗粒饲料、水蚯蚓、虾片、大昌盛牌成鳗料、蛭弧菌菌液、硝化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液,均购自福州联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从海南省水产养殖研究所购进SPF(无特定病原体)南美白对虾F2代苗12万,体长规格在0.6cm左右,在永兴基地2号温室10号池内进行集中暂养。

实施例1

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所述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塘处理:养殖塘面积为5亩,长宽比为3:1,砂质泥底,进水前用100kg/亩的生石灰对养殖塘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向养殖塘内进水,进水分2次,在首次进水至水位达到40cm后向养殖塘内加入饵料生物,然后再次进水至水位80cm;在投入南美白对虾8天前,向养殖塘内水中加入蛭弧菌菌液与硝化细菌液,使得海水中蛭弧菌含量达到1×103cfu/mL、硝化细菌的含量达到1×103 cfu/mL;养殖塘中的水从自然海区引进,经池塘沉淀、黑暗沉淀、砂滤池、臭氧机后再引入养殖塘内;其中,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为0. 2mg/L;饵料生物为水蚯蚓、虾片、大昌盛牌成鳗料,首次进水后,加入的饵料生物中虾片占3/5、水蚯蚓占1/5、鳗料占1/5,两天后,加入的饵料生物中虾片占1/2,鳗料占1/2;第五天起加入的饵料生物全部为鳗料;

b)选苗放养:选取健康、附肢完整、体表及附肢清洁、体形正常、规格整齐、有附壁行为和活力好;规格为体长0.8cm的虾苗放入养殖塘内,放苗时,水温22℃,pH为8,盐度28‰,放养密度为6万尾/亩,在养殖期间,每隔10天向养殖塘水中加入100g/L的中药药液;其中,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黄芪10%、茯苓4%、穿心莲4%、黄芩10%、生姜皮4%、甘草4%、水64%;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各成分,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清水蒸煮3h,温度90℃,冷却至室温即得;

c)饲料投喂:每天投喂的饲料量为虾苗总体重的4%,每日四次定时投喂:6:00,11:00,17:00,22:00,每次投喂的饲料量占日投喂量的比例分别为30%,15%,40%,15%。

 

实施例2

    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所述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塘处理:养殖塘面积为8亩,长宽比为4:1,砂质泥底,进水前用200kg/亩的生石灰对养殖塘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向养殖塘内进水,进水分2次,在首次进水至水位达到45cm后向养殖塘内加入饵料生物,然后再次进水至水位80cm;在投入南美白对虾9天前,向养殖塘内水中加入蛭弧菌菌液与硝化细菌液,使得海水中蛭弧菌含量达到1×104cfu/mL、硝化细菌的含量达到1×104 cfu/mL;养殖塘中的水从自然海区引进,经池塘沉淀、黑暗沉淀、砂滤池、臭氧机后再引入养殖塘内;其中,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为0.4mg/L;饵料生物为水蚯蚓、虾片、大昌盛牌成鳗料,首次进水后,加入的饵料生物中虾片占3/5、水蚯蚓占1/5、鳗料占1/5,两天后,加入的饵料生物中虾片占1/2,鳗料占1/2;第五天起加入的饵料生物全部为鳗料;

b)选苗放养:选取健康、附肢完整、体表及附肢清洁、体形正常、规格整齐、有附壁行为和活力好;规格为体长0.9cm的虾苗放入养殖塘内,放苗时,水温24℃,pH为8.2,盐度30‰,放养密度为5万尾/亩,在养殖期间,每隔12天向养殖塘水中加入150g/L的中药药液;其中,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黄芪13%、茯苓5%、穿心莲5%、黄芩12%、生姜皮6%、甘草6%、水53%;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各成分,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清水蒸煮4h,温度92℃,冷却至室温即得;

c)饲料投喂:每天投喂的饲料量为虾苗总体重的6%,每日四次定时投喂:6:00,11:00,17:00,22:00,每次投喂的饲料量占日投喂量的比例分别为30%,15%,40%,15%。

 

实施例3

    一种使用臭氧水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所述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养殖塘处理:养殖塘面积为10亩,长宽比为5:1,砂质泥底,,进水前用20kg/亩的漂白粉对养殖塘进行消毒;待药性消失后,向养殖塘内进水,进水分2次,在首次进水至水位达到50cm后向养殖塘内加入饵料生物,然后再次进水至水位80cm;在投入南美白对虾10天前,向养殖塘内水中加入蛭弧菌菌液与硝化细菌液,使得海水中蛭弧菌含量达到1×106cfu/mL、硝化细菌的含量达到1×104 cfu/mL;其中,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为0.5mg/L;养殖塘中的水从自然海区引进,经池塘沉淀、黑暗沉淀、砂滤池、臭氧机后再引入养殖塘内;其中,养殖塘内水中臭氧的含量为0.5mg/L;饵料生物为水蚯蚓、虾片、大昌盛牌成鳗料,首次进水后,加入的饵料生物中虾片占3/5、水蚯蚓占1/5、鳗料占1/5,两天后,加入的饵料生物中虾片占1/2,鳗料占1/2;第五天起加入的饵料生物全部为鳗料;

b)选苗放养:选取健康、附肢完整、体表及附肢清洁、体形正常、规格整齐、有附壁行为和活力好;规格为体长1cm的虾苗放入养殖塘内,放苗时,水温26℃,pH为8.5,盐度32‰,放养密度为4万尾/亩,在养殖期间,每隔15天向养殖塘水中加入200g/L的中药药液;其中,中药药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黄芪15%、茯苓8%、穿心莲8%、黄芩15%、生姜皮8%、甘草8%、水38%;中药药液的制备方法为,按比例称取各成分,粉碎过80目筛,然后加入清水蒸煮4h,温度95℃,冷却至室温即得。

c)饲料投喂:每天投喂的饲料量为虾苗总体重的9%,每日四次定时投喂:6:00,11:00,17:00,22:00,每次投喂的饲料量占日投喂量的比例分别为30%,15%,40%,15%。

对比例1,养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唯一区别是养殖塘用水为普通海水。

对比例2,养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唯一区别是养殖塘用水为0.2ppm二氧化氯处理水。

表1、实施例1-3与对比例1-2的对比数据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养殖时间/天9096929090面积/亩581055放苗量/万尾3040403030饲料量/千克21402853285335253350饲料系数1.080.991.021.531.41成活率/%85.690.484.570.2165.21放苗重量/千克707.5943.4944.4706.7705.3总产量/千克3337.84450.374528.492437.142654.21

从表1可以看出,从表1中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的成活率与总产量明显高于对比例1与对比例2,说明本发明的养殖方法有效,实用,可以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