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方法

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方法。该方法以选穗、穴区种植为主要特点:改选株为选穗,改单行点播为穴区种植。该方法较大幅度地增大了杂种各世代的群体,扩大了鉴定圃的规模,提高了育种效率。穴播增加了小麦田间播种密度,加大了对抗逆、抗病性的选择强度,增加了小麦适应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6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63322.0

  • 发明设计人 闫素红;李伟;杨兆生;刘旭;

    申请日2014-02-24

  • 分类号A01H1/04;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文君

  • 地址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黄河大道3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49: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2-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H1/04 授权公告日:20160525 终止日期:20180224 申请日:201402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5-25

    授权

    授权

  • 2014-07-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1/04 申请日:201402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6-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麦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 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基因重组技术,通过基 因分离、自由组合或连锁交换,分离出优良性状或使各种优良性状集 中在一起,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小麦新品种。在育种 工作中,育种工作者对小麦杂种后代的选择,习惯上采用传统的系谱 选择法和混合选择法。这些方法多采用点播,占地面积大,各世代群 体受到限制;豫北地区小麦生育中后期气候条件适宜,白粉病发生很 轻,无法选择抗白粉病材料;早代点播密度较小,对小麦抗逆性(倒 伏等)、抗病性(白粉病、条锈病等)的选择压力较小,导致选择后 代目标性状与当初制定目标性状差别较大,影响了选育效率。因此, 亟需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方法,以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扩大 选择群体,增加选择压力,提高选育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方法。该方法以 选穗、穴区种植为主要特点:改选株为选穗,改单行点播为穴区种植。 该方法较大幅度地增大了杂种各世代的群体,扩大了鉴定圃的规模, 提高了育种效率。穴播增加了小麦田间播种密度,加大了对抗逆、抗 病性的选择强度,增加了小麦适应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1F1,点播穗行。种子根据田间表现选择组合,初步分级,收 穗行,并根据田间级别及室内考种确定级别。

2F2,精密点播机点播。田间按组合选择单株。每个中选单株 选取7穗脱粒,考种。

3F3,穴区播种。每穗种一穴为一个系统,穴距0.40×0.40米, 每穴25粒,每5穴成一行,一个畦种5行,穴内种子不散开。中选 穗穴选穗,考种。

4F4,点播穗。F4代先选穗行,中选后从中选穗,脱粒,考 种。

5F5,点播穗。F5选穗行和单穗,脱粒考种穗行后,考种后 升入鉴定圃,对应穗行保留单穗升入F6。

6F6,点播穗;点播穗行小区鉴定,穗行和单穗选择同F5。

7F7,点播穗;点播穗行小区品比;稀播穗行繁殖。小区产量 高者参加预备试验。

上述方案的特点:

1、以选穗、穴播等为主要特点,把F3系统数增加了4倍以上, 扩大了世代类型,保证了新类型出现频率。选穗与选株可靠性相同, 但选穗更方便,可增加入选系统数。

2、穴区播种密度大,使一些在稀播时不宜表现的性状,如抗逆 性,抗病性得以表现,增大了选择压力,减轻了选种压力。

3、增加了鉴定圃中选系统数。

上述方案的效果:

1、改选株为选穗。这样既减少了工作量,又可以成倍地增加入 选单株及系统数,扩大选择覆盖面。增加入选数还为加强对籽粒的选 择压力创造了条件,从而提高了选择效果。

2、改革种植方式。这一改革大大减少了每个系统的占地面积, 与1.6米长行区比较,穴区占地仅及前者的1/5。因此,在原有土地 面积上,可以成倍增加种植系统数。

3、扩大鉴定圃。增加参试系统数,有利于选出产量潜力更高的 品系。产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早代选择效果不佳,选育中常常遇到 有些系统长相相似但产量潜力却不同的情况。所以,不如在分离世代 严格选拔其它遗传力较高的质量性状,多选留系统,待到鉴定圃中决 定品系。

4、增加了选择压力,提高了育种效率。穗穴种植是将25粒种子 不散开种到一块,种植密度大,有利于各种病害(条锈、白粉病等) 和一些抗逆性(抗倒伏等)表现出来,增加了选择压力,减轻了选种 压力。

本发明具体提供一种小麦育种改良系谱选择方法,以选穗、穴区 种植为主要特点,其特征在于:

F1,点播穗行;种子根据田间表现选择组合,初步分级,收穗行, 并根据田间级别及室内考种确定级别;

F2,精密点播机点播;田间按组合选择单株,每个中选单株选穗 脱粒,考种;

F3,穴区播种;每穗种一穴为一个系统,穴内种子不散开;中选 穗穴选穗,考种;

F4,点播穗;F4代先选穗行,中选后从中选穗,脱粒,考种;

F5,点播穗;F5选穗行和单穗,脱粒考种穗行后,考种后升入 鉴定圃,对应穗行保留单穗升入F6;

F6,点播穗;点播穗行小区鉴定,穗行和单穗选择同F5;

F7,点播穗;点播穗行小区品比;稀播穗行繁殖;小区产量高者 参加预备试验。

上述方法中,F2中,每个中选单株选取7穗脱粒。

上述方法中,F3中,穴距0.40×0.40米,每穴25粒,每5穴成 一行,一个畦种7行。

上述方法中,F1:①每排100行,排与排中间过道宽度分别为 0.6米、0.5米、06米、0.5米……间隔;②0.6米宽过道为走道,0.5 米宽过道为背道,在0.5米宽背道中间播种条锈高感材料,3月中旬 接种条锈混合菌与条锈高感材料;③待5月观察材料抗条锈病能力, 易感材料直接淘汰。

F2:①每排180行,排与排中间过道宽度分别为0米、1米、0 米、1米……间隔;②1米宽过道为走道,0米宽过道为背道,在0 米背道中间播种条锈高感材料,3月中旬接种条锈混合菌与条锈高感 材料;③待5月下旬观察材料抗条锈病能力,易感材料直接淘汰。

F3:①每排84行,排与排中间过道宽度分别为0.6米;②隔排 播种条锈高感材料,3月中旬接种条锈混合菌与条锈高感材料;③待 5月下旬观察材料抗条锈病能力,易感材料直接淘汰。

附图说明

图1为改良系谱选择方法示意图。

图2为穗穴法田间种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按照育种目标和亲本组配原则配组合。

F1:①按组合点播,1.5米行长两行。②按照育种目标选择穗行, 考虑繁茂性、株高、抗病性、抗逆性,结合落黄将田间F1分为四个 等级:I、II、III、IV等级。I等级穗行全部保留,II等级保留3/4,III 等级保留1/2,IV等级淘汰。③脱粒后考种,考种时按籽粒大小、饱 满度、品质,结合田间级别将F1种子重新分为1、2、3类组合。

F2:①按组合点播,根据F1代考种结果一般种12、24、36行。 每行18米长,行距为25厘米,株距为15厘米。1类组合一般种36 行,2类组合一般种24行,3类组合一般种12行。②按照育种目标 选择单株,考虑繁茂性、株高、穗型、落黄,抗病性、抗逆性等。③ 脱粒每个单株留7个穗,考种时按照籽粒大小、饱满度、品质,一般 单株留5个穗子,每穗25粒。

F3:①按组合穴区种植,每穗种一穴为一个系统,穴距0.40米 ×0.40米,每穴25粒,每5穴成一行,1.6米行长,一个畦种5行为 一个方阵。穴内种子不散开。②按照育种目标先选中穗穴,穗穴选择 考虑繁茂性、株高、抗病性、抗逆性、落黄等,再从中选穗。穴中选 穗,一般选择方型穗,每穴一般选7-8个穗子。③脱粒后考种,考种 时按照籽粒大小、饱满度、品质,每穗留30粒。

F4:①点播,根据F3考种结果每穗种一行,行长1米,每行30 粒。②按照育种目标先选中穗行,穗穴选择考虑繁茂性、株高、抗病 性、抗逆性、落黄等,再从中选穗行中选穗,一般选择方型穗,每行 一般选7-8个穗子。③脱粒后考种,考种时按照籽粒大小、饱满度、 品质,每穗留35粒。

F5:①点播穗,根据F4考种结果每穗种一行,行长1.5米,每 行35粒。②按照育种目标选穗行和单穗,穗行选择考虑繁茂性、株 高、抗病性、抗逆性、落黄等,穗一般选择方型穗,每行一般选7-8 个穗子。③收穗、割穗行,脱粒后考种穗行,考种时按照籽粒大小、 饱满度、品质,保留下来穗行升入鉴定圃参加田间鉴定。④对应保留 穗行考种单穗,一般每个穗行保留5个单穗。

F6:①点播穗,根据F5考种结果每穗种一行,行长1.5米,每行 35粒;小区播种机点播穗行,每个小区6行,8.3米行长,行距25 厘米,株距约1.5厘米。②小区田间选择主要以产量、株型、熟期、 抗性表现为依据;根据小区田间表现选择对应F6穗行,单穗。穗行 和单穗选择同F5。③收小区、穗、穗行。结合小区产量考种小区籽 粒,考种时按照籽粒大小、饱满度、品质,对应保留下来穗行升级参 加评比;单穗升入F7。

F7:①点播穗,根据F6考种结果每穗种一行,行长1.5米,每 行35粒;小区播种机点播穗行,每个小区6行,8.3米行长,行距 25厘米,株距约1.5厘米;精密点播机稀播繁殖表现突出的穗行,每 个穗行一般播12行,18米行长,行距25厘米,株距约10-15厘米; ②小区田间选择主要以产量、株型、熟期、抗性表现为依据;根据小 区田间表现选择对应F7穗行、单穗。穗行和单穗选择同F6。③收小 区,稀播繁殖,穗,穗行。小区产量高,符合试验要求的种子参加预 备试验。

传统F2代脱粒方式是以单株为单位脱粒,考种也以单株为单位 进行。本方法以单穗为单位脱粒,1个单株选7个穗,增加了选择覆 盖面,加强了对籽粒选择的压力,克服了只重视田间选择而忽视室内 选择的缺点。

传统F3种植方式为穗行种植,收获方式为割穗行。本方法实施 为穴播种植,收单穗。穴播种植大大的减少了每一个系统的占地面积, 穴区种植占地面积仅为穗行种植的1/5,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穴区 种植是将25粒种子不撒开种在一个点上,种植密度特别大,可鉴定 系统的抗倒伏性、抗白粉病、抗条锈病以及其他一些在稀播条件下不 宜表现出来的性状,增强了抗逆选择性;穴区种植收获方式为选单穗, 每个中选穗穴一般选7个穗子,减少了工作量,加强了对籽粒的选择 压力。

传统F4代选种方式为割穗行,考种穗行。本方法选种方式为选 单穗,考种单穗。选单穗与选穗行相比,最直接的就是选穗方便,增 加入选系统数。同时选穗加强了对籽粒选择的压力,克服了只重视田 间选择而忽视室内选择的缺点。

传统F5、F6选种方式选穗行,考种穗行。本方法F5、F6代选 种方式选穗行,同时选单穗。穗行种小区鉴定,单穗种植穗行。选单 穗保证了系统纯度。

实施例2

按照育种目标和亲本组配原则配组合。

F1:①每排100行。排与排中间过道宽度分别为0.6米、0.5米、 06米、0.5米……间隔。②0.6米宽过道为走道,0.5米宽过道为背道, 在0.5米宽背道中间播种条锈高感材料,3月中旬接种条锈混合菌与 条锈高感材料。③待5月观察材料抗条锈病能力,易感材料直接淘汰。

F2:①每排180行。排与排中间过道宽度分别为0米、1米、0 米、1米……间隔。②1米宽过道为走道,0米宽过道为背道,在0 米背道中间播种条锈条锈高感材料,3月中旬接种条锈混合菌与条锈 高感材料。③待5月下旬观察材料抗条锈病能力,易感材料直接淘汰。

F3:①每排84行。排与排中间过道宽度分别为0.6米。②隔排 播种条锈高感材料,3月中旬接种条锈高感材料。③待5月下旬观察 材料抗条锈病能力,易感材料直接淘汰。

其它同实施例1。

对小麦材料的抗病性,抗逆性性的鉴定,有些是通过自然发病表 现出来,有些通过增加种植密度表现出来,有些通过人工种接种菌种 使其发病表现出来。本方法通过F3代穴播密植、接种菌种等方式, 使材料抗病性、抗逆性及一些在稀播条件下无法表现出来的性状的得 以表现,增加了选择压力,减轻了选种压力。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 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 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 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