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以及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

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以及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以及一种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由以下三种粒径的蘑菇渣按重量百分比组成:粒径<0.5mm,8-14%;0.5mm≤粒径<2mm,18-50%;2mm≤粒径<5mm,25-73%;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将去杂蘑菇渣用孔径为0.5mm,2mm,5mm的分样筛逐级分筛蘑菇渣,将蘑菇渣分为粒径<0.5mm;0.5mm≤粒径<2mm;2mm≤粒径<5mm三个等级,然后按重量百分比称重,混匀,配成栽培用基质。本发明实现了对油松基质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的精准化控制,适于油松生长,其发芽率和移植后的存活率等指标均有显著提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4152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83831.9

  • 申请日2013-12-09

  • 分类号C05F11/08;

  • 代理机构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苏艳肃

  • 地址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学府路75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23: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5F11/08 专利号:ZL2013106838319 申请日:20131209 授权公告日:201510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28

    授权

    授权

  • 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5F11/08 申请日:2013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培养基配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

背景技术

传统的油松栽培采用田园土做基质,其培养过程中由于基质的孔隙度较小而导致树苗根系不发达。根系量小的植物,不利于在抗旱环境中生长栽培。而且油松种植的实际环境均属少雨干旱的自然环境,因此导致现有的油松栽培移植后成活率较低,而且,由于油松一般栽培在山地,需要人力去运输,田园土基质容重大,搬动劳动强度大。蘑菇渣基质虽然容重较小,易于搬运,但使用蘑菇渣作为栽培基质,其各项物理指标(容重、孔隙度、持水力)不易控制在理想基质范围内,从而对油松栽培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河北省林业科学院曾研究用污泥、茹渣混合培养基以及茹渣、田园土、牛粪混合制成混合培养基用于油松栽培,但由于其仍然含有污泥或田园土的成份,因此,其总体重量仍然较大,仍然对运输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需要多种成份配制而得,因此,在原料购买、运输、保存及配制方面均存在问题,仍然不能有效满足油松培育及后期移栽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其原料单一、易得,配制工艺简单,且容重、孔隙度,持水力等可以精准化调控,从而明显益于油松的培育及后期移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适于油松生长的蘑菇渣培养基由以下三种粒径的蘑菇渣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粒径<0.5mm        8-14%   

0.5mm≤粒径<2mm   18-50%  

2mm≤粒径<5mm     25-73%

所述培养基由以下三种粒径的蘑菇渣按重量百分比组成:

粒径<0.5mm        10%   

0.5mm≤粒径<2mm   30%

2mm≤粒径<5mm     60%。

所述培养基的容重0.35-0.5;总孔隙度71-73%;持水孔隙度47-52%,通气孔隙度21-24/%,气水比0.4-0.5。

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为:将去杂蘑菇渣用孔径为0.5mm,2mm,5mm的分样筛逐级分筛蘑菇渣,将蘑菇渣分为粒径<0.5mm;0.5mm≤粒径<2mm;2mm≤粒径<5mm三个等级,然后按重量百分比称重,混匀,配成栽培用基质。

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所述蘑菇渣按下列比例配制成油松用培养基:

粒径<0.5mm        8-14%   

0.5mm≤粒径<2mm   18-50%

2mm≤粒径<5mm     25-73%。

精准化调控培养基的方法,所述蘑菇渣按下列比例配制成油松用培养基:

粒径<0.5mm        10%   

0.5mm≤粒径<2mm   30%

2mm≤粒径<5mm     60%。

本发明通过控制不同粒径含量的多少达到对蘑菇渣作为油松理想基质的物理以及化学性质的精准化控制,为基质的调配提供一种新思路,所配制得到的基质适于油松生长,其发芽率和移植后的存活率均高于普通的园土培养基、污泥、茹渣混合培养基以及茹渣、田园土、牛粪组成的混合培养基,而且,该基质与后两者相比具有原料单一、易于购置,配制工艺简单的优点,所制培养基物理、化学性质稳定,适于油松栽培,且方便后序油松的移栽运输,而且油松移栽后成活率高,适于干旱环境生长。等优点。

本发明的蘑菇渣培养基制备时,将腐熟后的蘑菇渣通过网筛分成以下三种组分:粒径<0.5mm;0.5mm≤粒径<2mm;2mm≤粒径<5mm,然后将不同粒径按照不同百分含量进行配比,得到油松培养基。

具体实施方式

将香菇渣(90%的木屑、麦麸、淀粉)去除杂质后,用孔径为0.5mm,2mm,5mm的分样筛逐级分筛蘑菇渣,将蘑菇渣分为粒径<0.5mm;0.5mm≤粒径<2mm;2mm≤粒径<5mm共三个等级,然后根据下表所示重量比称重,混匀,配成栽培用基质。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持水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气水比按照 《土壤化学分析》方式测量。

试验于2013年4-9月在河北省石家庄林科院试验地进行,将配好的基质置于容积为320ml的塑料杯中,基质体积为280ml,用喷壶给基质浇水,浇水要均匀浇透,种上油松种子,每杯2粒,每个处理100杯,设3个重复。第35天调查油松种子发芽率,油松存活率和植株高度(每个处理随机抽取油松苗测定植株高度,每个处理20株),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在由以下三种粒径的香菇渣按重量百分比粒径<0.5mm用量8-14wt%;0.5mm≤粒径<2mm用量18-50wt%;2mm≤粒径<5mm用量25-73wt%组成的培养基与其它组成的培养基对油松的培养移栽的三项技术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尤其以以下三种粒径的香菇菇渣按重量百分比粒径<0.5mm用量10wt%;0.5mm≤粒径<2mm用量30wt%;2mm≤粒径<5mm用量60wt%组成的培养基的使用效果最好。

表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