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及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

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及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及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包括主舱体和至少一个三通舱体,所述主舱体主要由底舱、至少一个中部设置有三通舱体安装位的第一舱体、至少一个第二舱体和顶舱拼接而成;底舱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可调加热风机连接;所述底舱、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气囊舱连通的阻力气囊。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包括主体舱,所述主体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阻力气囊;所述主体舱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风机连接的进风口,主体舱的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口。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19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梁远洪;

    申请/专利号CN201410063825.8

  • 发明设计人 梁远洪;

    申请日2014-02-25

  • 分类号A62B1/00;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自流井区尚义号路77号附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8:4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3-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2B1/00 授权公告日:20160824 终止日期:20170225 申请日:201402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8-24

    授权

    授权

  • 2014-06-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2B1/00 申请日:20140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4-3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空救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

背景技术

救援云梯,高空自动缓降器,柔性滑道是目前市场上比较普遍和成熟的高空救援和逃生装置;目前,救援云梯受本身机械构造和物理性能限制,救援高度在100米左右,柔性滑道和缓降器现在在安全保障和实际运用中只能用于逃生,不能救援。上述这些求援装置还存在结构复杂的缺陷;对于结构简单的放在地面上的救援气垫因其在救援时人员滑落位置不易确定,所以放置方位也不易确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和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均能够实现连续多人顺次不间断地通过进行逃生或救援,且其还能保障被救援人员不受到伤害。

本发明的一种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其包括主舱体和至少一个三通舱体,所述主舱体主要由底舱、至少一个中部设置有三通舱体安装位的第一舱体、至少一个第二舱体和顶舱拼接而成;底舱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口和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可调加热风机连接;所述底舱、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气囊舱连通的阻力气囊。

设计时,优选所述底舱的底部设置有舱体气垫。

设计时,优选所述底舱、顶舱、三通舱体、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均通过隔片至少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囊腔。

设计时,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底舱的气囊腔上端面、顶舱的气囊腔下端面和三通舱体的气囊腔下端面均设置有单向气阀;第一舱体的气囊腔和第二舱体的气囊腔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单向气阀;所述第一舱体的三通舱体安装位上设置有与三通舱体上的单向气阀连接的单向气阀;所述底舱与第二舱体之间、两个第二舱体之间、第二舱体与第一舱体之间以及第一舱体顶舱之间通过单向气阀连接

设计时,再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阻力气囊采用倾斜向上的方式设置在气囊腔上。

设计时,再进一步地优选所述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还包括一块用于保护从逃生口出来的被救援人员安全的缓冲气垫。

设计时,再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底舱、顶舱、三通舱体、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的外层气囊壁与内层气囊壁之间设置有中空网状层。

设计时,再进一步地优选所述外层气囊壁采用防火、耐高温、抗冲击的轻质气密布料制成;所述内层气囊壁采用弹性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另一种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包括主体舱,所述主体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阻力气囊;所述主体舱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风机连接的进风口,主体舱的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口。

设计时,进一步地优选在所述主体舱的底部设置有舱体气垫。

与现有技术中的高空救援装置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能够根据现场的救援点个数选定第一舱体需要的个数,再根据救援点高度选取第二舱体的个数,再快速组装成符合现场需要的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其能够根据现场需求进行灵活组装,能够满足不同高度的高空救援,其能够实现连续多人顺次不间断地从三通舱体进入主舱体进行逃生或救援;设置的阻力气囊,可以给快速下降的被救援人员一个向上的缓冲力和向主舱体内的挤压力,保障了逃生或被救人员不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舱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舱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舱体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顶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底舱上端面、第一舱体和第二舱体上下端面、顶舱上下端面以及三通舱体下端面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图1示出了本发明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包括主舱体和至少一个三通舱体8,所述主舱体主要由底舱4、至少一个第二舱体5、至少一个中部设置有三通舱体安装位(如图5所示)11的第一舱体6和顶舱7拼接而成;底舱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口2和进风口12,所述进风口12与可调加热风机10连接。

在实施救援时,根据现场需要设置的救援点个数选定第一舱体6需要的个数,再确定现场需要救援点的最高高度。图1示出了只有一个救援点的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有两个救援点的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结构示意图,若需要设置几个救援点,就选择几个第一舱体6和三通舱体8。除去已选取第一舱体6的高度后,再确定需要几个第二舱体5,组装好之后快速与可调加热风机10连接进行通气救援。可调加热风机12可以使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内空气受热密度减小,从而产生向上的浮力,并同时增加主舱体内的压力,根据现场情况进行风量和温度的调节,最佳效果是使主舱体轻轻地悬浮在空气中。

在救援时,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安装位置是根据救援点来确定的,所选择安装位置的地面状况是不确定的,若地面不平整,从高空滑落下来的被救援人员掉在地面上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降低这种不必要的损伤,如图1、图2和图8所示,在所述底舱4的底部设置有一块舱体气垫9。

救援时,由于现场气氛比较紧张,很容易将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的侧壁划坏,使其内部的气体向外泄漏而影响救援。如图7所示,为此在设计时,优选将所述底舱4、顶舱7、三通舱体8、第一舱体6和第二舱体5通过隔片13分隔成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气囊腔15,这样设置之后,若其中一个气囊腔15损坏了,也不会影响本发明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的救援作用。

救援时,由于被救援人员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慌张,在快速下降过程中会乱移动,这就会致使逃生或被救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为了降低或者避免被救援人员受到伤害,如图1、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在所述底舱4、第一舱体6和第二舱体5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气囊腔15连通的阻力气囊3,被救援人员在下降过程中,阻力气囊3和舱体对通过的被救援人员形成一定量挤压,以减小其垂直方向能量。为了保证气囊腔15与气囊腔15之间的密封性,设计时,每个阻力气囊3都不存在横跨两个气囊腔15的现象。

为了使阻力气囊3尽可能给被救援人员较大的缓冲力,设计时,优选所述阻力气囊3采用倾斜向上的方式设置在气囊腔15上,阻力气囊3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气囊腔15内表面,也可以呈螺旋形的方式分布在气囊腔15内表面,其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分布在气囊腔15的内表面,但是只要其起的作用与本申请的作用相同,均落入本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在救援过程中,由于气流是向上流动的,致使与三通舱体8连接的第一舱体6不会稳定地停留在救援点,为了便于被救援人员顺利地通过本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进行逃生,在所述三通舱体8上设置有与救援点连接的绳索和/或墙卡。三通舱体8与救援点固定后,在实施救援时主舱体与地面会发生一定倾斜,也起到减缓被救援人员下坠时能量的消耗。

为了方便在现场快速地实现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的组装,以及保证底舱4、顶舱7、三通舱体8、第一舱体6和第二舱体5连接之后的气密性,如图5和图7所示,在所述底舱4的气囊腔15上端面、顶舱7的气囊腔15下端面和三通舱体8的气囊腔15下端面均设置有单向气阀14;第一舱体6的气囊腔15和第二舱体5的气囊腔15上下端面均设置有单向气阀14;所述第一舱体6的三通舱体安装位11上设置有与三通舱体8的单向气阀14连接的单向气阀14。

单向充气阀14的设置,还可以减小可调加热风机10的工作负荷,使气囊腔15被快速充满气体,以使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形成立柱。底舱4、第一舱体6、第二舱体5和顶舱7之间就可以依次搭积木一样节节高升,达到自身体系高度。

若在对起火点进行救援,燃烧的火焰很容易飞溅到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上,或者发生爆炸时爆炸物体对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造成损害。设计时,优选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的外层气囊壁采用防火、耐高温、抗冲击的轻质气密布料制成,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的内层气囊壁采用弹性好,抗冲击的气密布料制成,若内层气囊壁选用弹性材料制成,还可以起到保护被救援人作用。若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的外层气囊壁与内层气囊壁之间设置有中空网状层,火灾救援时对空救援用阻力内置气囊的保护情况就会更好。

顶舱7将所有气流汇集到顶部,使其浮力增加,气体回流,从而关掉单向气阀14,冲击主舱体和三通舱体8的单向气阀14,其原因在于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属于柔性体,气体先满足达到的最高点后,才能开始从高到低向三通舱体8的充气,否则会造成舱体变形或者倾斜影响救援效果。

图9示出的本发明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主体舱16,所述主体舱1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其连通的阻力气囊3;所述主体舱16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普通风机连接的进风口,主体舱16的侧壁上设置有逃生口2。该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都是根据客户需要的高度进行定制。

高空逃生用阻力气囊内置舱一般是安装在离楼栋比较近的地方,若安装位置处的地面不平整,从高空滑落下来的逃生人员掉在地面上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降低这种不必要的损伤,如图9所示,在所述主体舱16的底部设置有一块舱体气垫9。

该主体舱16的内外层侧壁的材质选取及阻力气囊3的设置情况与高空救援用阻力气囊内置舱的选取情况一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