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适用于不同结构部位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

适用于不同结构部位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结构部位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为了确保现场的施工进度和缓粘结剂的适用期相适应,通过在先施工结构部分预埋具有特殊构造的套管装置,后施工部位施工时将缓粘结剂注入套管中,预应力筋剔除护皮穿入套管,而后施工部位的预应力筋为带护皮的正常筋,在两部分混凝土均达到设计强度后,整体张拉预应力钢绞线,从而实现张拉时缓粘结剂处于张拉适用期内,并可按施工现场施工安排实现对一个结构整体施加预应力的目的。可广泛应用于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周期较长,同一结构分阶段施工的情况。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4G21/12 授权公告日:20150805 终止日期:20180923 申请日:2013092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8-05

    授权

    授权

  • 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1/12 申请日:2013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施工方法,特别是一种采用缓粘结剂的预应力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缓粘结预应力是在有粘结和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预应力技术,既具有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方便和有粘结预应力结构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的技术特点,在施工时又与无粘结预应力相同,具有不需要成孔,在梁板内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张拉端布置灵活,张拉设备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另外,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完成后,缓粘结剂逐渐硬化,将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结构粘结成整体,不会造成构件截面削弱,因此,其抗疲劳性能和抗震性能均优于无粘结预应力。

缓粘结预应力施工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指标是张拉适用期和固化时间。张拉适用期是指缓粘结剂从配制到仍适合于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时间;固化时间是指缓粘结剂从配制到完全固化、达到规定强度的时间。

缓粘结预应力梁、板的施工流程为:支梁、板底模→绑扎普通钢筋→安装预应力定位筋,同时预应力钢绞线在工厂定长下料→组装锚固端→运输至现场,当安装预应力定位筋完成后铺放运输至现场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支梁、板端模和侧模→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张拉预应力→端部处理。

缓粘结预应力柱的施工流程为:绑扎普通钢筋→安装预应力定位筋,同时预应力钢绞线在工厂定长下料→组装锚固端→运输至现场,当安装预应力定位筋完成后铺放运输至现场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支柱模→浇筑混凝土→养护达到设计强度→张拉预应力→端部处理。

上述施工流程中,工厂下料时进行缓粘结剂的配制和生产,受缓粘结剂张拉适用期的限制,一般应在配制生产之日起两个月内完成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因此,缓粘结钢绞线的生产施工需要和现场施工进度紧密结合,确保施工流程中预应力张拉时缓粘结剂处在张拉适用期内。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同一结构层上不同部位的梁、板分段施工,此时整道梁、板的施工总周期大大延长;连接上下不同结构层的柱的施工总周期更长。分段施工的梁柱就无法按照上述施工流程统一进行缓粘结预应力筋的生产和铺放,贯通整道梁、板或柱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无法满足从开始生产到进行张拉的时间同张拉适用期相适应。鉴于此,施工现场的科技人员想寻找一种既满足施工现场进度安排,又满足缓粘结预应力张拉适用期的要求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结构部位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要解决针对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生产到张拉过程中受缓粘结剂张拉试用期限制,贯通整道梁、板或柱的缓粘结预应力筋无法满足从开始生产到进行张拉的时间同张拉适用期相适应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不同结构部位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预埋套管外表面焊接有短钢筋;并在预埋套管一端面焊接固定钢板,所述固定钢板中心开有直径与预埋套管内径相等的圆孔;

步骤二,将固定端锚具的锚垫板和预埋套管端部的固定钢板对正,并通过建筑胶紧密粘合成整体;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形成预埋套管、固定钢板和锚垫板整体预埋在先施工结构部分拟铺设钢绞线的位置,并在锚垫板外侧面预留塑料穴模,并将预埋套管另一端管口处用塑料盖帽临时封堵;

步骤四,浇筑先施工结构部分的混凝土,并将预埋套管、固定钢板、锚垫板、塑料穴模和结构混凝土浇筑成整体;

步骤五,待后施工结构部分开始施工时,打开塑料盖帽用注胶枪将缓粘结剂注入到预埋套管中,并临时用防水胶带将下部的锚垫板口封住;

步骤六,将预埋套管长度范围内的钢绞线外层护皮剔除,并现场在钢绞线表面涂抹缓粘结剂后穿入预埋套管内;同时在后施工结构部分预先安装锚垫板,并预留塑料穴模;

步骤七,将钢绞线下面端头处与锚垫板孔之间的缝隙采用硅胶密封条堵塞紧密,预埋套管与钢绞线接口处采用塑料护杯套进行连接,两端用防水胶带将塑料护杯套和保留护皮的钢绞线靠近预埋套管管口处包裹密实;

步骤八,浇筑后施工结构部分的混凝土,后施工结构部分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张拉锚具;

步骤九,对钢绞线统一进行缓粘结预应力张拉。

所述短钢筋在预埋套管外表面呈断续螺旋状分布,单根短钢筋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6mm。

所述防水胶带包裹塑料护杯套不少于3层,包裹长度≥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通过在先施工结构部位预埋套管并将位于套管内的先施工结构部分钢绞线区段剔除护皮后表面涂抹有缓粘结剂而后施工结构部分钢绞线区段为统一生产的带护皮的钢绞线,能够保证在后施工部位张拉时,整束预应力钢绞线范围内的缓粘结剂在最后张拉时均处于张拉有效期内,达到缓粘结预应力施工的目的,确保施工质量。

在预埋套管管体外表面焊接短钢筋,增加预埋套管与先浇筑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和握裹力。

通过在预埋套管的端部焊接固定钢板,在预埋套管与承压板相连接时会增加连接处的稳定性和密实度。

通过在带护皮预应力筋与预埋套管相连接处设置塑料护杯套作为密封保护装置;并采用防水胶带对连接处加强密封保护,防止施工过程中杂物进入预埋套管接口将预埋套管堵塞。

本施工方法工序简单,通过设置简单的装置实现缓粘结剂的适用期与施工现场施工工序安排的统一,使缓粘结预应力施工绕开适用期的限制,增加了缓粘结预应力施工的灵活性,扩大了缓粘结预应力施工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采用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施工周期较长,同一结构分阶段施工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施工步骤三示意图。

图2是施工步骤六示意图。

图3是施工步骤八示意图。

附图标记:1-预埋套管、2-短钢筋、3-固定钢板、4-塑料护杯套、5-防水胶带、6-锚垫板、7-先施工结构部分、8-后施工结构部分、9-钢绞线、10-固定端锚具、11-缓粘结剂、12-张拉端锚具、13-塑料穴模、14-塑料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适用于不同结构部位分期施工的缓粘结预应力施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预埋套管1外表面焊接有短钢筋2;并在预埋套管1一端面焊接固定钢板3,所述固定钢板3中心开有直径与预埋套管1内径相等的圆孔;所述固定钢板是厚度为8mm的正方形钢板;

步骤二,将固定端锚具10的锚垫板6和预埋套管1端部的固定钢板3对正,并通过建筑胶紧密粘合成整体; 

步骤三,参见图1,将步骤二中形成预埋套管1、固定钢板3和锚垫板6整体预埋在先施工结构部分7拟铺设钢绞线9的位置,并在锚垫板6外侧面预留塑料穴模13,并将预埋套管1另一端管口处用塑料盖帽14临时封堵;设置塑料盖帽14的目的为防止施工过程中杂物进入预埋套管内造成套管堵塞;

步骤四,浇筑先施工结构部分7的混凝土,并将预埋套管1、固定钢板3、锚垫板6、塑料穴模13和结构混凝土浇筑成整体;

步骤五,待后施工部位8开始施工时,打开塑料盖帽14用注胶枪将缓粘结剂11注入到预埋套管1中,并临时用防水胶带将下部的锚垫板口封住;

步骤六,参见图2,将预埋套管长度范围内的钢绞线9外层护皮剔除,并现场在钢绞线9表面涂抹缓粘结剂后穿入预埋套管1内;同时在后施工结构部分8预先安装锚垫板,并预留塑料穴模13;

步骤七,为了防止换粘结剂外漏,将钢绞线9下面端头处与锚垫板孔之间的缝隙采用硅胶密封条堵塞紧密,预埋套管1与钢绞线9接口处采用塑料护杯套4进行连接,两端用防水胶带5将塑料护杯套4和保留护皮的钢绞线靠近预埋套管1管口处包裹密实;

步骤八,参见图3,浇筑后施工结构部分8的混凝土,后施工结构部分8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安装张拉锚具12;

步骤九,对钢绞线9统一进行缓粘结预应力张拉。

所述短钢筋2在预埋套管1外表面呈断续螺旋状分布,单根短钢筋的长度为10cm,直径为6mm。

所述防水胶带5包裹塑料护杯套4不少于3层,包裹长度≥5cm。

本施工方法中,预应力筋定位筋在普通钢筋绑扎时制作安装,与普通钢筋固定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本施工方法在实施时,预埋套管内的缓粘结剂与生产预应力钢绞线护皮的缓粘结剂的生产时间根据后施工结构部分施工工期安排进行,张拉时缓粘结剂处于张拉试用期内,从而达到对结构整体施加预应力的施工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