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方法

一种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方法

摘要

一种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方法,首先将废水预氧化,并投加絮凝剂使有机物脱稳形成高于等电点的电正性不溶性微粒;随后,根据水中悬浊质浓度的高低,向水中投加带电负性的成核物质,并调整系统流态使不溶性微粒与成核物质按照逐一附着凝聚模式,实现难沉淀有机质共存体系混凝处理与共聚沉淀,本发明通过预氧化提高有机物可凝聚性、优化混凝操作条件、增加成核物质,并辅以流态控制技术,实现水体中低浓度有机物的混凝去除,具有处理效率高,耗时短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2627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90137.X

  • 发明设计人 金鹏康;王晓昌;任武昂;金鑫;

    申请日2013-12-16

  • 分类号C02F1/52;

  • 代理机构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段俊涛

  • 地址 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C02F 1/52 专利号:ZL201310690137X 登记生效日:2022030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变更后权利人:陕西优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710055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3号 变更后权利人:721013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开发区凤凰六路北段一号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4-08

    授权

    授权

  • 2014-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1/52 申请日:201312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是一种去除水中悬浮物、胶体颗粒及大分子有机物的处理技术,一 般认为混凝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絮凝和凝聚。絮凝是指通过向水中投加絮凝 剂与水中的细小颗粒、胶体以及溶解性大分子物质发生作用,改变其表面电 荷性质促使该类物质相互聚集,形成细小微粒;凝聚是指在适当的水力剪切 作用下,通过高分子物质吸附架桥,使絮凝中形成的微粒相互黏结形成更大 尺度不溶颗粒的过程。混凝技术处理效果显著、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因此 被广泛应用于给水、工业废水以及再生水处理领域。

废水具有较高悬浊质浓度是保障混凝处理工艺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低 浊质、低浓度的有机废水而言,常规混凝工艺的去除效果就变得相当有限。 而此类废水采用生物处理或是化学处理虽然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耗时长、 流程复杂且非常不经济。因此,开发出适合低浓度有机废水的混凝去除技术 对于降低该类废水处理成本、提高废水处理率、节省企业环保投入均具有重 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浓度有机物 的核晶凝聚方法,通过预氧化提高有机物可凝聚性、优化混凝操作条件、增加 成核物质,并辅以流态控制技术,实现水体中低浓度有机物的混凝去除,具有 处理效率高,耗时短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方法,首先将废水预氧化,并投加絮凝剂 使有机物脱稳形成高于等电点的电正性不溶性微粒;随后,根据水中悬浊质 浓度的高低,向水中投加带电负性的成核物质,并调整系统流态使不溶性微 粒与成核物质按照逐一附着凝聚模式,实现难沉淀有机质共存体系混凝处理 与共聚沉淀。

所述废水预氧化是在废水中按照投加量2~5mg/L加入氧化剂,反应时 间10~20min。

所述氧化剂为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

所述投加絮凝剂过程中,维持搅拌强度300s-1<G<400s-1,采用铝盐类 絮凝剂,投加量控制在20~30mg/L,反应时间2~3min,所形成的不溶性微 粒Zeta电位为5~20mv。

所述不溶性微粒粒径3~10μm,颗粒表面Zeta电位为3~5mv。

所述成核物质表面Zeta电位为-10~-5mv,粒径30~50μm。

所述投加带电负性的成核物质过程中,维持搅拌强度G=30~50s-1,成核 物质为硅藻土,其颗粒表面Zeta电位为-25~-10mv,投加量为3~10mg/L, 反应时间为1min。

所述实现混凝与共聚的过程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维持搅拌强度 G=20~30s-1,持续时间3~5min;然后维持搅拌强度G=15~20s-1,持续时 间15~20min,所投加的助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1mg/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法处理效率高,处理流程短;

2、本方法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员操作;

3、所采用的成核物质货源充足、价格低廉,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处理工艺 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大颗粒为成核物质,其周围的小颗粒为电 正性不溶性微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水中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技术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有机质共存体系,向其中投加氧化剂并快速搅拌混合,反 应20min,随后,待处理水进入混凝反应器。其中氧化剂采用二氧化氯,投 加量为2mg/L;

步骤二,控制混凝反应器中的搅拌强度,投加絮凝剂后进行反应,使有 机物脱稳形成略高于等电点的电正性不溶性微粒。其中,搅拌强度维持在 300s-1,采用铝盐类絮凝剂,投加量20mg/L,反应时间为2min,所形成的不 溶性微粒Zeta电位为5mv;

步骤三,降低反应器中搅拌强度,并根据水中悬浊质浓度高低向水中投 加带电负性的成核物质,使步骤二中形成的不溶性有机物微粒在成核物质表 面逐一附着。其中,搅拌强度G=30s-1,所投加的成核物质为硅藻土,其颗粒 表面Zeta电位为-25mv,投加量为3mg/L,反应时间为1min;

步骤四,继续降低反应器中搅拌强度,并向处理水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利用其吸附架桥作用,将步骤三中所形成的颗粒絮体捕获,在水力剪切作用 下使絮体进一步密实化,易于从水中沉淀去除。其中,本阶段的搅拌强度分 别为G=20s-1,持续时间3min;然后控制G=15s-1,持续时间15min,所投加 的助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1mg/L。

混凝与共聚过程如图1所示,较小的电正性不溶性微粒由于吸附作用被 较大的硅藻土吸附。

实施例二

一种水中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技术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有机质共存体系,向其中投加氧化剂并快速搅拌混合,反 应时间为20min,随后,待处理水进入混凝反应器。其中氧化剂采用次氯酸 钠,投加量为5mg/L;

步骤二,控制混凝反应器中的搅拌强度,投加絮凝剂后进行反应,使有 机物脱稳形成略高于等电点的电正性不溶性微粒。其中,搅拌强度维持在 400s-1,采用铝盐类絮凝剂,投加量控制在30mg/L,反应时间为3min,所形 成的不溶性微粒Zeta电位为20mv;

步骤三,降低反应器中搅拌强度,并根据水中悬浊质浓度高低向水中投 加带电负性的成核物质,使步骤二中形成的不溶性有机物微粒在成核物质表 面逐一附着。其中,搅拌强度维持在G=50s-1左右,所投加的成核物质为硅 藻土,其颗粒表面Zeta电位为-10mv,投加量为10mg/L,反应时间为1min;

步骤四,继续降低反应器中搅拌强度,并向处理水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利用其吸附架桥作用,将步骤三中所形成的颗粒絮体捕获,在水力剪切作用 下使絮体进一步密实化,易于从水中沉淀去除。其中,本阶段的搅拌强度分 别为G=30s-1,持续时间5min;然后控制G=20s-1,持续时间20min,所投加 的助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1mg/L。

实施例三

一种水中低浓度有机物的核晶凝聚技术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针对有机质共存体系,向其中投加氧化剂并快速搅拌混合,反 应时间为15min,随后,待处理水进入混凝反应器。其中氧化剂可采用二氧 化氯、次氯酸钠等,投加量为4mg/L;

步骤二,控制混凝反应器中的搅拌强度,投加絮凝剂后进行反应,使有 机物脱稳形成略高于等电点的电正性不溶性微粒。其中,搅拌强度维持在 350s-1,采用铝盐类絮凝剂,投加量控制在25mg/L,反应时间为2.5min,所 形成的不溶性微粒Zeta电位为10mv;

步骤三,降低反应器中搅拌强度,并根据水中悬浊质浓度高低向水中投 加带电负性的成核物质,使步骤二中形成的不溶性有机物微粒在成核物质表 面逐一附着。其中,搅拌强度维持在G=40s-1左右,所投加的成核物质为硅 藻土,其颗粒表面Zeta电位为-20mv,投加量为6mg/L,反应时间为1min;

步骤四,继续降低反应器中搅拌强度,并向处理水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 利用其吸附架桥作用,将步骤三中所形成的颗粒絮体捕获,在水力剪切作用 下使絮体进一步密实化,易于从水中沉淀去除。其中,本阶段的搅拌强度分 别为G=15s-1,持续时间4min;然后控制G=18s-1,持续时间18min,所投加 的助凝剂为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投加量1mg/L。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