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中药

一种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生海蛤壳9-11份、生牡蛎9-11份、元参4-6份、海藻4-6份、昆布4-6份、川贝母23-26份、浙贝母23-26份、甘草23-26份、黄柏23-26份、三棱4-6份、莪术4-6份、丹参4-6份。本发明采用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活血软坚、消瘿散结、滋阴泻火舒肝解郁,消瘿破气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病,3年来,通过对46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87%。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6565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孙斌;

    申请/专利号CN201310691918.0

  • 发明设计人 孙斌;

    申请日2013-12-17

  • 分类号A61K36/9066(20060101);A61P5/16(20060101);A61K35/5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黄河东路68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2:1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1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登记生效日:2017020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6-08-10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36/906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17

    著录事项变更

  • 2016-08-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登记生效日:20160721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12-02

    授权

    授权

  • 2015-11-25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登记生效日:2015110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217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4-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6 申请日:201312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26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特别是一种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中药。

背景技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或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常见的内分泌病,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临床上以高代谢征群、甲状腺肿大、突眼症、神经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为特征,病理上甲状腺可呈弥漫性、结节性或混合性肿大等表现。临床上,存在着不同证型的甲亢,如:气郁痰阻证型甲亢、痰结血淤证型甲亢、肝火旺盛甲亢、心肝阴虚证型甲亢等。目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方法有多种,如西药治疗、中药治疗、中西药结合治疗、手术治疗等,但还没有一种专用于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甲亢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的:

生海蛤壳9-11份、生牡蛎9-11份、元参4-6份、海藻4-6份、昆布4-6份、川贝母23-26份、浙贝母23-26份、甘草23-26份、黄柏23-26份、三棱4-6份、莪术4-6份、丹参4-6份。

本发明的中药的加工方法为:将上述各药材烘干后共为细末,混合均匀后分装即可。服用方法:早晚各5克,开水送服。

本发明配方中各药材的来源及主治功能如下:

生海蛤壳【来源】为帘蛤科动物青蛤等几种海蛤的贝壳。【采集】4~10月间捕捉。炮制:生海蛤去肉后,洗净晒干,碾成碎块。【性味】咸,平。【功用主治】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生牡蛎【来源】 本品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 或近江牡蛎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炮制:生牡蛎去肉后,洗净,干燥,碾碎。【性味】 咸,微寒。【归经】 归肝、胆、肾经。【功能主治】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元参【来源】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参的根。【性味】味苦、咸,气微寒,无毒。【归经】入肺、肾、胃三经。【功能主治】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泻火解毒、软坚散结,用于痰火结核、瘰疬、凉血滋阴,泻火解毒,发烧烦渴,自汗盗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结核。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

海藻【来源】 本品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Sargassum pallidum (Turn.) C. Ag. 或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Harv.) Setch. 的干燥藻体。【性味】 苦、咸,寒。【归经】 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昆布【来源】 本品为海带科植物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鹅掌菜)Ecklonia kurome Okam.的干燥叶状体。【性味】 咸,寒。【归经】 归肝、胃、肾经。【功能主治】 软坚散结,消痰,利水。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

川贝母【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甘肃贝母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 或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 的干燥鳞茎。【性味】 苦、甘,微寒。【归经】 归肺、心经。【功能主治】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

浙贝母【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性味】 苦,寒。【归经】 归肺、心经。【功能主治】 清热散结,化痰止咳,用于风热犯肺,痰火咳嗽,肺痈,乳痈,瘰疬,疮毒。

甘草【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 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 的干燥根。【性味】 甘,平。【归经】 归心、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黄柏【来源】本品为芸香科乔木植物黄檗的树皮。【性味】苦、寒。【归经】归肾、膀胱、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清热退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带下、脚膝肿痛、热淋、疮疡肿毒、湿疹、阴虚发热、骨蒸盗汗、梦遗滑精等。

三棱【来源】 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Buch.-Ham.的干燥块茎。【性味】 辛、苦,平。【归经】 归肝、脾经。【功能主治】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

莪术【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蓬莪术 Curcuma phaeocaulis Val.、广西莪术 Curcuma Kwangsiensis S. G.Lee et C. F. Liang或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 Y.H. Chen et C. Ling的干燥根茎。【性味】 辛、苦,温。【归经】 归肝、脾经。【功能主治】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

丹参【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的干燥根及根茎。【性味】 苦,微寒。【归经】 归心、肝经。【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的主证表现为:颈前出现肿块,按之质地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不消,胸闷,纳差,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其病理为气机郁滞,津凝成痰,痰气交阻,日久则血行不畅,血脉淤滞。气、痰、淤壅结颈前,故瘿肿较硬或有结节,经久不消。气郁痰阻,脾失健运,故胸闷、纳差。苔白腻、脉弦或涩,为痰结血淤之象。本发明采用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各药物之间相互配合,协同作用,所制成的中药具有活血软坚、消瘿散结、滋阴泻火舒肝解郁,消瘿破气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病,3年来,通过对46名患者的使用表明,有效率达87%。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09年7月-2012年7月间共收集了76例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病门诊患者,其中,男28例,女48例,年龄29-52岁,病情6个月-2年。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30例。两组年龄等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试验方法

2.1对照组服用甲亢灵片,按照说明书服用。疗程6个月。

2.2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1制得的胶囊,早、晚各一次。疗程6天。

3、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痊愈: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好转: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病的临床症状减轻,病情得到控制。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n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61624687%对照组303141457%

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组方制得的药物能够安全有效治疗痰结血淤证型甲亢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例1

称取生海蛤壳9公斤、生牡蛎9公斤、元参4公斤、海藻4公斤、昆布4公斤、川贝母23公斤、浙贝母23公斤、甘草23公斤、黄柏23公斤、三棱4公斤、莪术4公斤、丹参4公斤。将各药材烘干后,粉成细末,过250目筛,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可。

具体实施例2

称取生海蛤壳11公斤、生牡蛎11公斤、元参6公斤、海藻6公斤、昆布6公斤、川贝母26公斤、浙贝母26公斤、甘草26公斤、黄柏26公斤、三棱6公斤、莪术6公斤、丹参6公斤。将各药材烘干后,粉成细末,过250目筛,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可。

具体实施例3

称取生海蛤壳10公斤、生牡蛎10公斤、元参5公斤、海藻5公斤、昆布5公斤、川贝母25公斤、浙贝母25公斤、甘草25公斤、黄柏25公斤、三棱5公斤、莪术5公斤、丹参5公斤。将各药材烘干后,粉成细末,过250目筛,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可。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