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

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

摘要

根据本发明的设备用于清洁作为工业用空气净化装置(10)的一部分的至少一个过滤壁(14)。所述设备具有:水平轨道(48),支架(56)在该水平轨道上被引导,从而能够来回移动;以及竖直轨道(80),该竖直轨道紧固在所述支架(56)上,并且吸嘴(82)在所述竖直轨道上被引导,从而能够上下移动。借助驱动马达(66),第一驱动构件(62)和第二驱动构件(64)能够沿恒定的旋转方向被共同驱动。布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62)上的夹带构件(128)始终与紧固在所述支架(56)上的导向构件(130)接合。所述第二驱动构件(64)与安装在所述支架(56)上的拾取轮(106)永久地协作,并且沿竖直方向驱动第三驱动构件(84),同时第一驱动构件(62)的周向速度与第二驱动构件(64)的周向速度不同。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10),该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空气供应开口(34),所述空气供应开口至少大约沿着过滤壁(14A’)的整个长度(42)并且至少大约在两个彼此相对的过滤壁(14A’,14B’)的整个距离(44)上延伸。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293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洛瓦空气工程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69282.5

  • 发明设计人 A·雷姆沙克;R·法赫;

    申请日2011-03-16

  • 分类号B01D46/00;

  • 代理机构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党晓林

  • 地址 瑞士乌斯特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53:0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1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01D46/00 授权公告日:20150422 终止日期:20190316 申请日:201103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4-22

    授权

    授权

  • 2013-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01D46/00 申请日:201103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保护的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要求保护的空气净化装置。

在纺织工业中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在纺织产品的生产期间,空气由于随后沉积在纺织纱线上的灰尘和绒头而使空气变脏。这继而对完成的纺织产品的质量具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空气净化装置通常充满空间并且具有过滤待净化的空气的几米高的过滤壁。在该情况下,灰尘和绒头沉积在过滤壁上并且局部地沉积在地板上,并且然后必须借助吸嘴来清洁,从而能够过滤足够的空气。

当清洁过滤壁时,在最佳情况下,整个过滤壁都应能够借助能沿竖直运动方向和水平运动方向运动的设备来清洁。现如今,这可能借助昂贵的高技术装置来实现,其中,例如使用电子控制器和限位开关;然而,这样的高技术装置的使用在快速发展的国家中不是严格期望的,这是因为使用者通常不能管理复杂的高技术装置并且用于所述装置的成本非常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且成本有效的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

该目的借助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设备来实现。

如权利要求1中所要求保护的设备用于清洁作为工业(具体地为纺织工业)用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所述设备具有水平轨道,支架在该水平轨道上被引导,从而能够在操作路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来回移动,并且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具有竖直轨道,该竖直轨道紧固在所述支架上,并且吸嘴在所述竖直轨道上被引导,从而能够在竖直路径的上端和下端之间上下移动。借助一个单个的驱动马达沿恒定的旋转方向,能够一起驱动完全封闭的第一驱动构件和完全封闭的第二驱动构件。形成第一向前行程和第一返回行程的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绕第一导向轮在所述操作路径的所述第一端处被引导并且绕第二导向轮在所述操作路径的所述第二端处被引导。布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上的夹带构件始终与导向构件接合,所述导向构件紧固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导向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向前行程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返回行程横向地延伸。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与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拾取轮永久地协作。形成附加向前行程和附加返回行程的完全封闭的第三驱动构件绕上导向轮在所述竖直路径的所述上端处被引导并且绕下导向轮在所述竖直路径的所述下端处被引导。布置在所述第三驱动构件上的附加夹带装置始终与连接到所述吸嘴的附加导向构件接合,并且所述附加导向构件相对于所述第三驱动构件的所述附加向前行程并相对于所述附加返回行程横向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三驱动构件借助所述拾取轮被驱动。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与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不同。

本发明的能考虑到的核心理念是与第二驱动构件相比第一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不同,因为仅以该方式确保了吸嘴能够沿竖直方向来回移动。在该情况下,当第一驱动构件进行完全旋转时,吸嘴由于第二驱动构件的不同旋转速度而以更高或更低的频率沿着竖直轨道上下行进。这导致借助吸嘴在过滤壁上产生呈Z字形形式的清洁轮廓。除了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之外,附加地可以通过驱动构件的传动比优化清洁轮廓,使得过滤壁在驱动构件的多个回路之后能够借助吸嘴被完全清洁。在该方面,当调节驱动构件的最佳传动比和旋转速度时,应避免过滤壁上的相同点被多次清洁而过滤壁上的其它点未被清洁。如本发明的所要求保护的该设备因此能够使整个过滤壁表面以经济且有效的方式被清洁。本发明的另一优点是纯粹的机械驱动而无昂贵的电子控制器,并且无限位开关,所述单个驱动马达以相同的程度并且无减速地连续驱动所述驱动构件。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绕安装在所述支架上的两个导辊并且绕位于所述导辊之间的所述拾取轮被引导,以扩大所述拾取轮的接触角。由于安装在支架上的两个导辊,因此第二驱动构件绕拾取轮可靠地被引导并且对应地提高了第二驱动构件的操作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另外,通过扩大的接触角减小降低了拾取轮上的磨损。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大于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旋转速度。该效果在于,即使在支架上的拾取轮和第三驱动构件的上导向轮之间的传动比大小相同时,吸嘴的竖直运动也比水平运动快地运行。吸嘴的用于过滤壁的清洁处理的竖直运动的频率能够借助第二驱动构件的比第一驱动构件更高的旋转速度以最佳的方式对应地调节。

然而,作为其另选例,还能想到第一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二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并且因此吸嘴的水平运动比竖直运动运行得更快。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所述第一导向轮和所述第二导向轮的尺寸相同。其优点在于,第一驱动构件的导向构件能够以最佳的方式适应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的几何形状,并且因而提供用于水平驱动的节省空间的方案。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完全封闭的牵拉构件绕第一驱动轮和中间轮被引导,所述第一驱动轮借助所述驱动马达被驱动,并且所述中间轮以不能旋转的方式与所述第一导向轮一起安装在公共的中间轴上。这确保了一种节省空间方案,其中,布置在第一驱动构件上的夹带构件与固定在支架上的导向构件一起能够在工作路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不受阻碍地运动。另外,牵拉构件的中间轮与第一驱动构件的第一导向轮之间的传动比能够被形成为使得如上所述,第一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比第二驱动构件的旋转速度小。

作为其另选例,第一驱动构件还能够借助不同类型的驱动,例如借助带齿的轮和杆以节省空间的方式被驱动。

在所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驱动构件优选地绕第二驱动轮和第三导向轮被引导,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所述第一驱动轮一起等轴地安装,其中,所述第三导向轮至少与所述操作路径的所述第二端距离所述中间轴等距。由于第二驱动构件的第三导向轮远离所述中间轴至少与所述操作路径的第二端一样的距离,因此布置在支架上的夹带构件能够在操作路径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沿着水平轨道容易地来回移动。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驱动构件的所述上导向轮和所述下导向轮的尺寸相同。其优点在于,所述第三驱动构件的附加导向构件能够以最佳的方式适应于上导向和下导向轮的几何形状,并且因此提供用于竖直驱动的节省空间的方案。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和所述第三驱动构件彼此独立地实现为链、齿形带或带。

在特别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驱动构件、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和所述第三驱动构件分别实现为链并且与链轮协作。这确保了由此避免滑动的可靠驱动。另外,无需初张力,从而轴的轴承不经受张力。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工业(具体为纺织工业)用空气净化装置,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具有至少两个过滤壁,这两个过滤壁彼此相对地定位,其中,待被净化的空气借助底板中的进气开口流入位于所述两个过滤壁之间的空间中,并且然后为了净化而横穿这两个过滤壁,其中,所述底板中的所述进气开口至少大约在所述两个过滤壁的整个长度上并且至少大约在所述两个过滤壁的整个距离上延伸。

该方面的优点在于,没有灰尘和绒头污染彼此相对地定位的过滤壁之间的底板,由此例如通过附加的真空的底板的清洁是多余的。这继而允许在空气净化过程期间节省相当多的时间。

在优选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附加地具有用于清洁过滤壁的设备。

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如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上述设备。由此,能够优化清洁空气净化装置的清洁。所述吸嘴优选地实现为双吸嘴。

如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以及如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其它优点和特征由以下借助附图以纯示意的方式解释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产生,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具有如本发明中所要求保护的用于清洁作为空气净化装置的一部分的过滤壁的设备的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设备的基本元件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由图2中的Ⅲ所标记的设备的细节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2所示的设备的第一驱动构件的视图,该设备具有夹带构件,该夹带构件布置在第一驱动构件上并且始终与固定在支架上的导向构件接合;

图5示出了由图4中的Ⅴ所标记的细节的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第三驱动构件的由图2中的Ⅵ所标记的细节的放大示意图,该第三驱动构件具有附加夹带构件,该附加夹带构件布置在第三驱动构件上并且始终与连接到吸嘴的附加导向构件接合;

图7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的前视图,该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前后布置成一行的若干过滤箱;

图8示出了图7中所示的空气净化装置的俯视图。

图1中部分示出的具有如本发明中所要求保护的用于清洁过滤壁14的设备12的空气净化装置10借助框架16以模块化的方式被构造和螺旋连接。(为了更好地例示而未示出框架16的所有部分)。

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空气净化装置10包括平行布置的两个过滤箱18A、18B,过滤箱18B(参见图8)在图1中仅借助封闭的底板20B和封闭的顶板22B来指示。

过滤箱18A包括封闭的底板20A、封闭的顶板22A、封闭的前板24A以及两个过滤壁14A、14A’,这两个过滤壁平行且彼此相对地设置,过滤箱18A在与前板24A相对的一侧敞开以排放被过滤的空气。

两个相对的过滤壁14A、14A’实现为波纹格栅26A,并且由过滤绒头织物28A’覆盖。过滤绒头织物28A’固定在过滤箱18A的下边缘30上并且在过滤壁14A的整个表面上向上伸展。过滤绒头织物28A’用于清洁待被净化的空气,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待被净化的空气通过底板36中的进气开口34(参见图7)而流到第一过滤箱18A的过滤壁14A’和相邻的过滤箱18B的过滤壁14B’(参见图8)之间的空间38中,然后横穿两个过滤壁14A’或14B’。

进气开口34能够设置有底板格栅40(在图1中示意性地并且不以真实比例来表示),该底板格栅大约在过滤壁14A’、14B’的整个长度42上并且至少大约在两个过滤壁14A’、14B’之间的整个距离44上延伸。

两个相邻的过滤箱18A、18B的盖板22A、22B借助U形支撑托架46连接在一起。支撑托架46横跨两个过滤箱18A、18B之间的空间38,使得能够将水平轨道48在支撑托架46上布置在过滤箱18A、18B的上方。

作为设备12的一部分的水平轨道48优选地平行于两个过滤壁14A’、14B’对准,并且包括两个底部导轨50、50’以及两个顶部固定轨道52、52’,这两个底部导轨彼此平行地布置,这两个顶部固定轨道也平行于两个底部导轨布置。导轨50、50’和固定轨道52、52’借助U形固定托架54保持就位。固定托架54继而螺旋连接到支撑托架46,使得水平轨道48在两个过滤箱18A、18B之间固定在所述过滤箱上方。

支架56布置在两个导轨50、50’和固定轨道52、52’之间,并且设置有辊。支架56包括两个三角形板60、60’,这两个三角形板彼此平行地布置。在两侧布置在支架56的板60、60’的下方的四个支架辊58沿着两个导轨50、50’行进,而两个上固定辊58’(参见图2)沿着固定轨道52、52’行进。

驱动马达66沿恒定的旋转方向一起驱动完全封闭的第一驱动构件62(参见图2)和完全封闭的第二驱动构件64(参见图2)。在该情况下,第一驱动构件62用于使支架56来回运动。在支架56的方向改变的情况下,所述支架经受能够施加倾斜运动的减速或加速。为此,支架56的两个上固定辊58’用于防止倾斜。

驱动马达66固定在位于水平轨道48的端部区域70中的金属板68上。驱动马达66的马达轴72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贯穿完全封闭的牵拉构件76的第一驱动轮74(参见图2)和第二驱动构件64的第二驱动轮78。驱动马达66的马达轴72以可旋转安装的方式贯穿位于与金属板68’相反一侧的另一金属板68’。

在两个相邻的过滤壁14A、14B’之间布置有竖直轨道80,该竖直轨道固定在支架56上并且能够借助支架56沿着水平轨道48来回移动。吸嘴82借助完全封闭的第三驱动构件84(参见图2)在竖直轨道80上被引导,从而能够上下移动。吸嘴82实现为双吸嘴82’,以清洁两个相邻的过滤箱18A、18B的彼此面对的过滤壁14A’或14B’。

通过双吸嘴82’的水平和竖直运动,整个过滤壁14A’或14B’能够被不留任何间隙地清洁。在该方面中,必须提及的是,过滤绒头织物28A’上的清洁轮廓取决于第一驱动构件62、第二驱动构件64、第三驱动构件84(参见图2)的旋转速度,这将在稍后点处更详细地说明。

图2中所示的支架56被引导成能够在操作路径90的第一端86和第二端88之间来回移动,并且吸嘴82被引导成能够在竖直路径96的上端92和下端94之间来回移动。

如以上所说明的,第一驱动构件62和第二驱动构件64能够借助驱动马达66沿恒定的旋转方向被一起驱动,并且在水平轨道48的内部中平行于导轨50、50’以及固定轨道52、52’布置,如从图1能够看出的,从而操作路径90沿着所述导轨50、50’以及固定轨道52、52’或者水平轨道48行进。

第一驱动构件62形成第一向前行程98和第一返回行程100,并且在操作路径90的第一端86处绕第一导向轮102被引导以及在操作路径90的第二端88处绕第二导向轮104被引导。

第二驱动构件64与安装在支架56上的拾取轮106(如布置在上导向轮112之后由点划线示出)永久性协作。第二驱动构件64与拾取轮106以及第三驱动构件84之间的精确协作结合图3详细地说明。第二驱动构件64绕第二驱动轮78和第三导向轮107被引导,所述第二驱动轮78与第一驱动轮74等轴地安装,所述第三导向轮107与操作路径90的第二端88至少以相同的间隔与中间轴105间隔开,在该情况下更远离中间轴105,第一导向轮102安置在该中间轴105上。

由于第二驱动构件64的第二驱动轮78大于第二驱动构件64的第三导向轮107,因此作为第一向前行程98的底部行程的长度与作为第一返回行程100的上部行程不同,这取决于支架56沿着操作路径90的位置。为了补偿所述长度差,可以插入以对应的方式与第一返回行程100的行进相配的柔性辊(未示出)。

第三驱动构件84形成附加向前行程108和附加返回行程110,并且在竖直路径96的上端92处绕上导向轮112被引导并且在竖直路径96的下端94处绕下导向轮114被引导。另外,第三驱动构件84布置成与竖直轨道80平行,使得竖直路径96沿着所述竖直轨道80行进。

第一驱动构件62的旋转速度不同于第二驱动构件64的旋转速度,从而吸嘴82能够始终沿竖直方向移动。如果第一驱动构件62的旋转速度和第二驱动构件64的旋转速度相同,则吸嘴82将不经受任何竖直运动并且从而将始终沿着第一壁14在相同的水平下进行清洁,这不是本发明的目的。

通过使第二驱动构件64的旋转速度优选地快于第一驱动构件62的旋转速度,可以沿着过滤壁14产生Z字形清洁轮廓(未示出),该Z字形清洁轮廓用于仅在驱动构件62、64的几个循环之后来清洁过滤壁14的整个表面。

通过本发明,通过以最佳的方式使第一驱动构件62、第二驱动构件64和第三驱动构件84的旋转速度和传动比相适应,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用于清洁过滤壁14的最佳清洁过程。

在优选方式中,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导向轮102和第二导向轮104以及第三驱动构件84的上导向轮112和下导向轮114的尺寸是相同的。与此不同,第二驱动构件64的第三导向轮107和第二驱动轮78优选地尺寸不同,具体地,第二驱动轮78优选地尽可能更大。这样的优点在于,第二驱动构件64的旋转速度大于第一驱动构件62的旋转速度,因此能够在过滤绒头织物上以简单的方式产生上述的期望清洁轮廓,以完全清洁过滤壁。

在图3中详细地示出的第二驱动构件64以Ω形方式绕两个导向辊118、118’被引导,这两个导向辊118、118’安装在支架56上并且位于绕拾取轮106的所述辊之间。所述布置的优点在于拾取轮106的接触角被扩大。在当前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拾取轮106在固定于支架56上的托架120上布置成与两个导向辊118、118’间隔开一间隔。所述实施方式允许支架56在操作路径90的第一端86和第二端88之间无阻碍地移动,而不与第三驱动构件84的上导向轮112冲突。

如在图1中已经说明的,图3以放大示意的方式示出了驱动马达66的马达轴72如何贯穿牵拉构件76的第一驱动轮74和第二驱动构件64的第二驱动轮并且如何沿恒定的旋转方向连续地驱动该第一驱动轮和该第二驱动轮。

图4中所示的完全封闭的第一驱动构件62连接在完全封闭的牵拉构件76的下游,如图2和图3所示,牵拉构件76借助第一驱动轮74由驱动马达66驱动。牵拉构件76的中间轮124与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导向轮102安装在公共的中间轴105上。中间轮124和第一导向轮102之间的传动比优选地为1:1。牵拉构件76的中间轮124以对应的方式驱动第一驱动构件62。

夹带构件128固定地布置在第一驱动构件62上并且始终与固定在支架56上的导向构件130接合。当第一驱动构件62旋转时,夹带构件128在操作路径90的第一端86和第二端88之间来回移动,导向构件130相对于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向前行程98并相对于第一返回行程100横向行进。

图4和图5中所示的第一驱动构件62的导向构件130是由金属制成的柱形轮廓132,并且沿着轮廓132的纵向轴线A具有孔134。通常,所述导向构件130固定地连接到支架56,然而为了更好地例示,未示出该支架56。

轮廓132中的孔134允许作为夹带构件128的一部分的夹带支架136沿着纵向轴线A移动。夹带支架136具有四个夹带辊138,这四个夹带辊能够沿着夹带轨道140上下移动。

夹带轨道140在轮廓132中借助凹槽142来实现,这些凹槽142平行于纵向轴线A行进。通过沿着凹槽142从轮廓132的上十分之一到下十分之一进行铣削,而生成开口孔144,作为夹带构件128的一部分的夹带轴146通过该开口孔而与夹带支架136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一起。夹带轴146继而被螺旋连接到夹带板148,该夹带板固定地连接到第一驱动构件62的链150。

图4和图5中所示的与导向构件130一起的夹带构件128的瞬像位于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返回行程100上并且沿朝向操作路径90的第一端86的方向以第一驱动构件62的恒定旋转速度对应于驱动马达66的马达轴72的旋转方向前进。与导向构件130一起的夹带构件128一到达第一导向轮102,它们就被制动,从而第一导向轮102、链150和夹带支撑板148协作并且围绕第一导向轮102一起行进而尽可能快地到达第一向前行程。在第一导向轮102的旋转期间,作为夹带构件128的一部分的夹带支架136沿着开口孔144移动。夹带构件128一到达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向前行程98,夹带构件128就与导向构件130一起被加速,直到再次获得第一驱动构件62的恒定旋转速度,并且沿操作路径90的第二端88的方向对应地前进。夹带构件128与导向构件130一起一到达第二导向轮104,它们就再次制动并且绕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二导向轮104行进。

图2和图6中所示的第三驱动构件84的附加夹带构件154能够与附加导向构件156一起在竖直路径96的下端92和下端94之间上下移动,该附加导向构件连接至吸嘴82和支撑板158。

第三驱动构件84的附加导向构件156以C形的方式实现,并且具有开口152。该附加夹带构件154的附加夹带辊160连接到贯穿开口152的轴162并且连接到保持元件164。保持元件164固定地连接到第三驱动构件84的链166。

附加导向构件156在与开口152相反的一侧螺旋连接到支撑板158。所示的支撑板158的尺寸使得至少四个附加导向辊168被布置并紧固在支撑板158的自由角部上。所述附加导向辊168沿着竖直轨道80被引导并且对应地夹带紧固在支撑板158上的吸嘴82。

图2和图6中所示的附加夹带构件154、附加导向构件156与支撑板158、附加导向辊168一起的瞬像位于第三驱动构件84的附加向前行程108上并且沿竖直路径96的下端94的方向以恒定的旋转速度对应于驱动第三驱动构件84的第二驱动构件64的拾取轮112的旋转方向前进。附加夹带构件154一到达下导向轮114,其上安装有吸嘴82的支撑板158就被制动,从而下导向轮114、链166和附加夹带构件154的保持元件164协作并且一起绕下导向轮114行进直到到达附加返回行程110。在围绕下导向轮114行进期间,附加夹带辊160沿着开口152与轴162一起移动。与轴162一起的夹带辊160一到达附加返回行程110,附加夹带构件154就与支撑板158和吸嘴82一起被加速,直到再次获得第三驱动构件84的恒定旋转速度,并且沿竖直路径96的上端92的方向对应地前进。与吸嘴82和附加夹带构件154一起的支撑板158一到达上导向轮112,附加夹带构件154就与支撑板158和吸嘴82一起被制动,并且围绕第三驱动构件84的上导向轮112行进。

图7示出了如结合图1详细地实现的空气净化装置10的模块化设计。通常,过滤箱18A至18J被设置在有壁室(未示出)中或者如图1和图7所示紧固在框架16上。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相应的设备12a至12e的所有第一驱动轮74a至74e以及第二驱动轮78a至78e仅利用一个单个的驱动马达66(由于被壁挡住因此由点划线示出)驱动便已足够,这是因为它们位于公共的马达轴72上。因此,若干个设备12a至12e能够并行地同时被驱动,以借助被引导的、继而能够沿着竖直轨道80a至80e(仅示出了80a和80e)上下移动的吸嘴82a至82e(仅示出了82a和82e)同时清洁过滤箱18A至18J的过滤壁(未示出)。

图8示出了与图7的平面图相同的空气净化装置10的俯视图,能够清楚地看出已结合图1详细地讨论的进气开口34。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空气从下方被供应,并且还横穿过滤箱18A至18J前方的初始空间172,从而过滤箱18A至18J的前板24A至24J应被封闭。在底板36中具有进气开口34的初始空间172的优点在于能够产生总共较大的横截面来进行空气供应。待被净化的空气被引向过滤壁14A’至14J’,并且由所述壁过滤。

底板36中的进气开口34在优选方式中至少大约在两个过滤壁14B’的整个长度42上和至少大约在两个过滤壁14B’的整个距离44上延伸,如图1中所示。相同的结构应用到在图8中彼此平行地成行布置的过滤壁14A’、14B’;14C’、14D’;14E’、14F’;14G’、14H’以及14I’、14J’。

为了更好地示出图1中描述的空气净化装置10,图8示出了设备12a、过滤箱18A的过滤壁14A和14A’、过滤箱18B的过滤壁14B以及前板24A和24B。

在该方面必须提及的是,公共的空气净化装置具有局部封闭的底板,导致离开待被净化的空气的灰尘和绒头被沉积在底板上。因而,底板还必须借助真空进行清洁。相反的是,通过进气开口34的主动空气供应防止了灰尘和绒头沉积,这是因为待被净化的新空气永久地流过进气开口34。结果,灰尘和绒头排他地沉积在过滤壁14A’至14J’上而不再沉积到底板上。

如图2所示,在优选方式中,与第一驱动构件62相比为第二驱动构件64提供更快的旋转速度,以在过滤壁14上产生最佳的Z字形清洁轮廓,这继而用于仅在驱动构件62、64的几个循环之后以简单的方式有效地清洁过滤壁14的整个表面。与第一驱动构件62相比通过第二驱动构件64的更快的旋转速度,还应提及的是吸嘴82沿着竖直轨道80的运动频率与支架56的水平运动相比对应地增大。

在该方面必须提及的是,吸嘴82沿着竖直轨道80的运动频率取决于与导向构件130一起的夹带构件130(其固定地连接到支架56)是位于操作路径90的第一向前行程98上还是位于第一返回行程100上。在与导向构件130和夹带构件128一起的支架56沿操作路径90的第二端88的方向位于第一向前行程98上的情况下,吸嘴82的竖直运动沿下导向轮114的被支撑。相反地,当与导向构件130和夹带构件128一起的支架56在操作路径90的第一端86的方向上沿着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返回行程100运动时,与导向构件130和夹带构件128一起的支架56制动吸嘴82的沿竖直路径96的上端92的方向的竖直运动,因为运动方向彼此抵消。

由此推断出,上面讨论的清洁轮廓不仅取决于驱动构件62、64、84的旋转速度和传动比,而且也附加地取决于支架56是位于第一驱动构件62的第一向前行程98上还是位于其第一返回行程100上。

因而,通过以最佳的方式使第一驱动构件62、第二驱动构件64和第三驱动构件84的旋转速度和传动比相适配,利用本发明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用于清洁过滤壁14的最佳清洁过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