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噪音低火力强的燃烧器

噪音低火力强的燃烧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噪音低火力强的燃烧器,包括有筒形外壳和筒形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外壳顶部和内壳顶部之间闭合连接,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外壳的底部设有入气口,内壳的底部密封,内壳的内腔设成从下到上呈逐级扩大的至少两级或以上的梯级状,每一级的长度方向侧壁均开设有遍布的通气孔。底层空腔吹出的气流从对应该层空腔的空间往外喷出,往上的每一级空腔吹出的气流都可从对应该级扩大的空间往外喷出,这样不同高度级的气流之间的冲撞和推挤相比传统的减弱了很多,可有效降低紊流现象,而且不同高度级气流之间的往燃烧器外喷出力度的抵消亦会得到有效减弱。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711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海卫;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19152.0

  • 发明设计人 黄海卫;

    申请日2013-09-13

  • 分类号F23D14/02;F23D14/64;F23D14/46;

  • 代理机构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梁国杰

  • 地址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钟边伯和村工业区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44:3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9-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F23D14/02 授权公告日:20160921 终止日期:20180913 申请日:2013091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9-21

    授权

    授权

  • 2014-01-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3D14/02 申请日:201309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餐饮业等一些专业厨房用的燃气灶,为了加大火力,往往安装有鼓风机,与风机连接的燃烧器由筒形的外壳和内壳,内壳套装在外壳内,外壳和内壳的顶部之间闭合连接,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外壳的底部设有入气口,内壳的底部密封,内壳的侧壁开设有遍布的通气孔。目前,内壳作为燃烧用的炉腔,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燃烧器,内壳都是设成直筒形的。混气的方式分炉腔内混气和炉腔外混气,将燃气接管直插入炉腔内为炉腔内混气。无论是那一种方式,燃烧时,都有气体从内壳侧壁的通气孔吹入,从内壳的筒口吹出,形成火焰。由于通气孔遍布内壳的侧壁,形成不同高度层的气流,这些不同高度层的气流会相互冲撞,形成紊流。燃烧时,在内壳直筒形的有限空间内,原本已被从低层吹出的气流充满的空间,再吹进高层的气流,气流之间的冲撞更加强烈,气流之间相互推挤、抵消,紊流强烈,导致燃烧噪音很大,而且强烈的紊流会抵消气流从筒口喷出的力度,导致火焰高度不够,燃气灶的火力欠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噪音低火力强的风机燃气灶的燃烧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噪音低火力强的燃烧器,包括有筒形外壳和筒形内壳,内壳套在外壳内,外壳顶部和内壳顶部之间闭合连接,外壳和内壳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外壳的底部设有入气口,内壳的底部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内腔设成从下到上呈逐级扩大的至少两级或以上的梯级状,每一级的长度方向侧壁均开设有遍布的通气孔。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内壳的梯级状内腔设成三级,每一级的通气孔的数量从下到上逐级增多。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外壳的侧壁穿装有燃气接管,燃气接管的内端设有于外壳底部和内壳底部之间的空腔向四周喷气的喷头装置。

在上述基础上,所述喷头装置包括形成在内壳底部的腔体,腔体的侧壁开设有遍布的通气孔,燃气接管插入腔体内。

采用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内壳的内腔设成从下到上呈逐级扩大的至少两级或以上的梯级状,底层空腔吹出的气流从对应该层空腔的空间往外喷出,往上的每一级空腔吹出的气流都可从对应该级扩大的空间往外喷出,这样不同高度级的气流之间的冲撞和推挤相比传统的减弱了很多,可有效降低紊流现象,而且不同高度级气流之间的往燃烧器外喷出力度的抵消亦会得到有效减弱。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燃烧器对比传统的燃烧器,不但可有效降低燃烧噪音,而且燃烧的火焰高,燃气灶的火力强。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充分,使得燃气能完全燃烧,可节约燃气,调小火力时不会熄火,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噪音低火力强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噪音低火力强的燃烧器,包括有筒形外壳1和筒形内壳2,内壳2套在外壳1内,外壳1顶部和内壳2顶部之间闭合连接,外壳1和内壳2之间形成夹层空腔,外壳1的底部设有入气口11,内壳2的底部21密封,内壳2的内腔设成从下到上呈逐级扩大的至少两级或以上的梯级状,每一级的长度方向侧壁均开设有遍布的通气孔22。具体的,所述内壳2的梯级状内腔设成三级,每一级的通气孔22的数量从下到上逐级增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侧壁穿装有燃气接管3,燃气接管3的内端设有于外壳1底部和内壳2底部之间的空腔向四周喷气的喷头装置。具体的,所述喷头装置包括形成在内壳2底部的腔体23,腔体23的侧壁开设有遍布的通气孔22,燃气接管3插入腔体23内。当然,喷头装置也可采用其它常见的环状喷管等作为喷头,负责把燃气于外壳1底部和内壳2底部之间的空腔向四周喷气,达到与空气充分混合的目的。

空气被风机从从外壳1底部的入气口送入,燃气从燃气接管3送入腔体23,再从遍布在腔体23侧壁的通气孔22喷出,在外壳1和内壳2之间的夹层空腔混合后,经内壳2侧壁的通气孔22进入炉腔燃烧。事实上,也可以无需将燃气接管和喷头装置安装在燃烧器上,可将燃气随同空气从外壳1底部的入气口送入。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