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该方法通过外植体选择与清洗、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继代培养和生根培养,得到金吉丽海棠。采用本发明的组织培养方法得到的金吉丽海棠组培苗生根率高、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达到5.3以上,生根率达到90%以上,得到的金吉丽海棠生长健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2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H4/00 授权公告日:20160120 终止日期:20161209 申请日:201312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1-20

    授权

    授权

  • 2014-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H4/00 申请日:20131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3-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金吉丽海棠,系北美引进的蔷薇科苹果属小苹果,母父本不详。落叶小乔木,叶色有光泽,春季幼叶呈紫红色,后转为绿色,花色红艳,花量大,成串而生。武汉地区3月下至4月初开花,花期长达两周,幼果为深红色,后期转为鲜红色,结果量大,在枝上依次排布,连年结果能力强,挂果期长,经过处理可以挂到第二年一月份;可做行道树,也是观果盆景中的精品树种之一,是观花、观叶、观果的优良树种。 

金吉丽海棠种子繁殖周期长、抗性差,现在多采用嫁接繁殖,但由于受到接穗数量的限制,不能进行大规模繁殖,从而限制了该品种的推广应用。采取组织培养法进行金吉丽海棠的快速繁殖,建立腋芽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有利于快速提供大量种苗且不受季节限制,对金吉丽走向园林应用具有较强的生产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繁殖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与清洗:4~5月间从金吉丽海棠的母株的健壮枝条上采集含有腋芽的当年生枝条,用肥皂水浸泡5~15min,流水冲洗30~90min后备用; 

2)外植体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体积分数为65~75%的酒精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消毒30~60s,无菌水冲洗3~5次,每次2~4min;再用0.2~0.3%升汞消毒5~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每次2~4min; 

3)初代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切成含有腋芽且长度为2~4cm的茎段,并将茎段接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10~20h,光强1800~2200Lx;其中,所述的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0.5~1.2mg·L-16-BA+0.05~0.3mg·L-1NAA+1~5%蔗糖+0.2~1.0%琼脂,pH5.2~5.5。 

4)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基中培养20~25d,腋芽萌发生长出丛生芽,并进一步生长成幼嫩植株的上半部分,将1.0~3.0cm左右的丛芽采取芽间分离的方式分成单独的嫩枝,转接入增殖培养基,其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1.5~3.0mg·L-16-BA+0.0.5~0.2mg·L-1NAA+2~6%蔗糖+0.2~1.0%琼脂,pH5.2~5.5。 

5)生根培养: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2~28d,基部再生出丛芽,将长度超过2.5cm的嫩枝从芽丛上分离,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50d后,形成健壮的生根苗;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0.1~0.3mg·L-1IBA+2~6%蔗糖+0.2~1.0%琼脂,pH5.2~5.5。 

进一步地,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与清洗:4~5月间从金吉丽海棠的母株的健壮枝条上采集含有腋芽的当年生枝条,先用肥皂水浸泡10min,流水冲洗60min后备用; 

2)外植体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酒精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每次2min;再用0.2%升汞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2min; 

3)初代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切成含有1个腋芽且长度为2cm的茎段,并将茎段接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15h,光强1800~2200Lx,其中,所述的 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1.0mg·L-16-BA+0.2mg·L-1NAA+3%蔗糖+0.54%琼脂,pH5.2~5.5。 

4)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基中培养20~25d,腋芽萌发生长出丛生芽,并进一步生长成幼嫩植株的上半部分,将1.5cm的丛芽采取芽间分离的方式分成单独的嫩枝,转接入增殖培养基,其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2.0mg·L-16-BA+0.1mg·L-1NAA+3%蔗糖+0.54%琼脂,pH5.2~5.5。 

5)生根培养: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2~28d,基部再生出丛芽,将长度超过2.5cm的嫩枝从芽丛上分离,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50d后,形成健壮的生根苗,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0.2mg·L-1IBA+3%蔗糖+0.54%琼脂,pH5.2~5.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金吉丽海棠的繁殖实现周年化:与嫁接繁殖受时间的限制相比,本发明可以在组培室实现周年繁殖、工厂化生产。 

2、采用本发明的组织培养方法得到的金吉丽海棠组培苗生根率高、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繁殖系数达到5.3以上,生根率达到90%以上,得到的金吉丽海棠生长健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主要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与清洗:4~5月间从金吉丽海棠的母株的健壮枝条上采集含有腋芽的当年生枝条,用肥皂水浸泡5~15min,流水冲洗30~90min后备用; 

2)外植体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体积分数为65~75%的酒精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消毒30~60s,无菌水冲洗3~5次,每次2~4min;再用0.2~0.3%升汞消毒5~10min,无菌水冲洗3~5次,每次2~4min; 

3)初代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切成含有腋芽且长度为2~4cm的茎段,并将茎段接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10~20h,光强1800~2200Lx;其中,所述的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0.5~1.2mg·L-16-BA+0.05~0.3mg·L-1NAA+1~5%蔗糖+0.2~1.0%琼脂,pH5.2~5.5。 

4)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基中培养20~25d,腋芽萌发生长出丛生芽,并进一步生长成幼嫩植株的上半部分,将1.0~3.0cm左右的丛芽采取芽间分离的方式分成单独的嫩枝,转接入增殖培养基,其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1.5~3.0mg·L-16-BA+0.0.5~0.2mg·L-1NAA+2~6%蔗糖+0.2~1.0%琼脂,pH5.2~5.5。 

5)生根培养: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2~28d,基部再生出丛芽,将长度超过2.5cm的嫩枝从芽丛上分离,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50d后,形成健壮的生根苗;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0.1~0.3mg·L-1IBA+2~6%蔗糖+0.2~1.0%琼脂,pH5.2~5.5。 

实施例2 

金吉丽海棠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选择与清洗:4~5月间从金吉丽海棠的母株的健壮枝条上采集含有腋芽的当年生枝条,先用肥皂水浸泡10min,流水冲洗60min后备用; 

2)外植体消毒: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70%的酒精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消毒30s,无菌水冲洗4次,每次2min;再用0.2%升汞消毒8min,无菌水冲洗5次,每次2min; 

3)初代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将消毒处理好的外植体切成含有1个腋芽且长度为2cm的茎段,并将茎段接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1,℃光照时间为15h,光强1800~2200Lx,其中,所述的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1.0mg·L-16-BA+0.2mg·L-1NAA+3%蔗糖+0.54%琼脂,pH5.2~5.5。 

4)继代培养:在初代培养基中培养20~25d,腋芽萌发生长出丛生芽,并进一步生长成幼嫩植株的上半部分,将1.5cm的丛芽采取芽间分离的方式分成单独的嫩枝,转接入增殖培养基,其中,所述的增殖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2.0mg·L-16-BA+0.1mg·L-1NAA+3%蔗糖+0.54%琼脂,pH5.2~5.5。 

5)生根培养:在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2~28d,基部再生出丛芽,将长度超过2.5cm的嫩枝从芽丛上分离,接入生根培养基,培养50d后,形成健壮的生根苗,其中,所述的生根培养基的配方为:MS培养基中+0.2mg·L-1IBA+3%蔗糖+0.54%琼脂,pH5.2~5.5。 

其它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了详尽的描述,但它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人们还可以根据本实施例在不经创造性前提下获得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