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个卷边在另一个上的两个部件的组件

一个卷边在另一个上的两个部件的组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个部件的组件,它们通过将一个称为第一部件(8)的部件的周边边缘(12)的至少一个部分折叠到另一个称为第二部件(9)的部件上而被卷边在一起。所述第一部件(8)具有铰链形成区域,其辅助周边边缘(12)的所述部分的折叠。本发明还涉及包括所述组件的集管器和包括所述集管器的热交换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4282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66947.7

  • 发明设计人 L.莫里奥;F.贝德勒;

    申请日2011-12-06

  • 分类号B21D39/02;F28F9/02;F28D7/16;B21D53/08;

  • 代理机构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葛青

  • 地址 法国拉韦里勒梅尼勒圣但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36:0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10-12

    授权

    授权

  • 2014-01-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1D39/02 申请日:201112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边在一起的两个部件的组件,包括所述组件的总管和包括 所述总管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尽管非排他地,相关的热交换器意图用于安装在车辆中,在优选应用中, 对应于设置在车辆的空调环路或回路中的冷凝器。但是,还可以设想这些热 交换器的其他应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框架。

冷凝器是已知的,包括一束平行管和两个总管,其中,管的相应端部被 以固定和防漏方式连接。由此,空调环路的流体可从一个总管通过管流动到 另一个总管,在所述管中,流体通过与扫过管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从气态 改变为液态。这些热交换器通过钎焊组装。

总管包括具有纵向敞开壁的集管板和在钎焊之后封闭集管板的盖。为了 在钎焊之前将盖和集管板预组装,已知的实践是对它们进行卷边。为此,集 管板具有凸起边缘,其周边部分围绕盖卷边以封闭总管。

这些已知的总管具有的缺点是,在卷边操作期间,要向集管板的周边边 缘的部分施加过高的力,以及由此有使盖变形的风险,其可阻止盖和集管板 正确钎焊。

在卷边操作中避免变形的问题的一个方案是使用相反形状,称为“叉”, 其使得可以防止卷边力传递到盖。这样的方案实施复杂,因为其需要特定的 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问题。

为此,其提出一种两个部件的组件,该两个部件通过将一个所谓的第一 部件的周边边缘的至少一个部分折叠到另一个所谓的第二部件上而被卷边 在一起。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部件具有铰链形成区域,辅助周边边缘的所 述部分的折叠。

当将所述第一部件卷边到所述第二部件上时需要施加到周边边缘的所 述部分的力将由此变小,且将减小总管变形的风险。另外,其将能够被实施, 而没有用作相反形式的部件。

根据不同实施例,周边边缘的所述部分具有相对于第一部件的另一部分 变薄的部分,该另一部分意图提供对流体压力的抵抗。所述铰链区域以此方 式被限定。

例如,变薄部分可从所述铰链区域延伸到所述第一部件的远端边缘。

所述第一部件具有纵向延伸维度,变薄部分例如沿所述纵向延伸部连 续。

有利地,折叠起始部可设置在所述铰链区域的水平处,例如位于所述变 薄部分的基部的水平处。

优选地,所述变薄部分具有的厚度为另一部分的厚度的25%至75%。

特别地,所述变薄部分具有的厚度可为另一部分的厚度的40%至60%。

本发明还涉及热交换器的总管,其包括集管板和盖,所述集管板构成如 上限定的组件的所述第一部件,所述盖构成如上限定的组件的所述第二部 件。

优选地,所述总管包括具有基部和纵向翼的U形盖,翼通过向内弯曲区 域链接到基部。铰链区域在向内弯曲区域附近面对翼。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特别是机动车辆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其设 置有如上限定的总管。

附图说明

附图将对本发明如何制造给出良好的理解。在这些图中,相同的附图标 记指向相似的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示意性平面图,它的总 管包括集管板和盖。

图2是在集管板已经围绕盖卷边之后总管的横截面。

图3是在卷边操作之前集管板的横截面。

图4是类似于图3的示图,示出了变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将能够应用于图1所示的热交换器中。例如,该交换器是用于车 辆的乘客舱的空调环路的冷凝器。

交换器1将能够包括平行管2的束,管的端部2A以固定和防漏的方式 链接至总管或集管箱,分别是上游总管或集管箱3和下游总管或集管箱4, 取决于在相关环路中循环的流体(特别是氟利昂)的循环方向。入口5和出 口6流体连接凸缘分别添加到这些总管。

特别地,流体在其中流通的管2具有圆矩形横截面,且分隔器7布置在 管2中,分隔器7增加在交换器1中流通的流体和通过交换器的外部空气流 之间的热交换表面面积。管2的内部可以还包括扰动元件,类似于分隔器, 所述扰动元件增加热交换表面面积和管的机械强度。还可以存在挤出管。每 一个管例如限定多个平行的内部流体循环沟道。

上游3和下游4总管基本相同且具有大体管状的形状。它们是“双部件” 类型,即,它们中的每一个由集管板8和盖9构成。

根据本发明和在图2中示出的卷边在一起的两个部件的示例性组件是如 上所述的热交换器总管。所示的第一部件是集管板8,第二部件是用于所述 总管的盖9。

集管板8具有,例如,大体U形的横截面,且其壁由此限定底部11, 底部11通过两个平行的侧向分支或翼14延长,其周边边缘的远端部界定纵 向开口15,该纵向开口15在图中由盖堵住。在集管板8的底部11中,圆矩 形槽18沿其形成,其中接收有平行管2的相应端部。它们将能够以领圈30 为边缘。

盖9也例如具有大致U形横截面,其壁20形成稍微凹形的底部21,所 述底部通过比集管板8的侧向分支或翼短的平行侧向分支或翼22延伸。盖 的尺寸,尤其是宽度方面,使得侧向分支22以头对尾布置装配在集管板8 的侧向分支14之间。

盖9和集管板8的组件限定内部空间24,使环路的流体在所述内部空间 中循环。通过板8和盖9的U形的装配在一起的形状,总管3或4的横截面 大体为矩形,但也可以不同。

隔板(未示出)可选地设置在总管的每一个纵向端部处,以封闭总管。 还可以设置中间隔板,其可使得总管的两个部件彼此气密。这些隔板包括, 例如,用于定位盖9的邻接部。

再次参考图1,可以看到,入口5和出口6凸缘分别设置在上游和下游 总管上。两个凸缘5、6,特别是在具有内部间隔隔板的总管的情况下,可以 定位在同一管状总管5上,分别在其端部处,如图1中点线的凸缘6所示。

入口5和出口6凸缘的功能是确保经由管道(未示出)的流体连接,管 道在一个例子中在相关环路的压缩器(面朝上游总管3)和管状上游总管3 的内部空间之间,以及在管状下游总管4的内部空间24和面朝管状下游总 管4的膨胀阀之间,经由形成在凸缘中的流体通道。

作为信息,其他凸缘已经通过标记35示出,所述凸缘通过卷边到管状 总管3、4而被添加,且意图用于交换器1在车辆的适当支撑件的紧固和/或 用于与一个总管流体连通的流体存储瓶的附连。

这样的瓶(例如连接到下游总管)的目的,是确保制冷剂的过滤和脱水, 以补偿制冷剂的体积变化和/或确保流体的可再次成为气态的部分在冷凝器 出口处与液态的流体部分的分离。

卷边操作将不仅能够允许集管板8和盖9的预组装,还能允许流体入口 5和出口6凸缘的预组装,凸缘35意图用于将交换器1紧固在车辆的适当支 撑件上和/或用于流体储存瓶的附连。这些元件例如在集管板8的周边边缘 12的部分和盖9之间被卷边。所有这些元件的预组装由此可在单个操作中获 得。

图2更大体地示出两个部件的组件,它们通过将一个所谓的第一部件(在 此为集管板8)的周边边缘12的至少一个部分折叠到另一个所谓的第二部件 (在此为盖9)上而被卷边在一起。在所示例子中,意图被卷边的周边边缘 12的部分位于集管板8的侧向翼14的自由端部的水平。

根据本发明,所述第一部件8的周边边缘12的部分到第二部件9上的 卷边被所述第一部件8上存在的铰链区域16辅助。

所需的力因此对于将所述第一部件8的周边边缘12的所述部分卷边到 所述第二部件9而言较小。这将使得不仅可以减小总管变形的风险,还避免 用作相反形状件的任何部件的使用。

此外,在更完整的预组装的情况下(其中,瓶被预组装在集管板和盖之 间以与它们同时卷边),盖和瓶之间的狭窄要求使用可因此破坏的小截面卷 边板。通过减小将所述第一部件8的周边边缘12的所述部分卷边到所述第 二部件9所需的力,破坏小截面的卷边板的风险也被减小。

优选地,但并不排他地,卷边通过第一部件8的周边边缘12的所述部 分的全部或部分相对于第一部件的另一部分14变薄而被辅助,该另一部分 意图提供对流体压力的抵抗,在此为集管板8的底部11和侧向翼14的其余 部分。壁变薄以任何合适的机械操作(轧制、拉延、冲压等)获得。

换句话说,意图用于卷边的周边边缘12的部分具有变薄的部分13,即 部分13的材料厚度薄于意图抵抗流体压力的第一部件的部分中的材料厚度。 在示出的例子中,变薄的部分13具有的厚度小于集管板8的底部11和/或侧 向翼14的其余部分的厚度。

图3示出在周边边缘12的部分已经围绕第二部件9卷边之前第一部件8 的横截面。在该例子中,变薄部分13从铰链区域延伸到第一部件的远端边 缘。换句话说,其覆盖意图用于卷边的部分12的全部。

在如示出例子中第一部件具有纵向延伸维度的情况下,变薄部分13可 沿所述纵向延伸维度是连续的。

图4示出一个例子,其通过在卷边区域16中添加折叠起始部17而更加 辅助折叠,该折叠通过第一部件8的周边边缘12的部分卷边到第二部件9 上造成。该折叠起始部17例如位于所述第一部件8的内侧上。

为了更好地辅助通过第一部件8的周边边缘12的部分卷边到第二部件9 上的折叠而没有破坏它的风险,将周边边缘12的所述部分的变薄部分13设 置为具有例如为其他部分的厚度的25%至75%的厚度。

更具体地,将周边边缘12的所述部分的变薄部分13设置为具有例如为 其他部分的厚度的40%至60%的厚度,例如大约为50%。

在如所示卷边在一起的两个部件的组件是总管的情况下(其中,总管的 盖9是具有底部21和纵向翼22的U形,该翼通过向内弯曲的区域23链接 到基部),铰链区域16(在此为变薄区域13的基部)可被定位为面对纵向翼 22,邻近向内弯曲的区域23。换句话说,铰链区域16比所述翼22的相对边 缘更靠近盖9的向内弯曲区域。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