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

一种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包括短波红外透过镜头、短波红外成像装置、综合数据处理装置、控制模块、电源模块、显示装置,短波红外透过镜头和短波红外成像装置连接,综合数据处理装置通过数据传输线与短波红外成像装置连接,通过视频信号线与显示装置连接,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线连接短波红外成像装置和综合数据处理装置,电源模块提供该系统所需的电源,上述所有装置均安装在驾驶室内。本发明优点在于:利用短波红外穿透玻璃的特性,将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安装于驾驶室内,弥补了长波红外视觉增强系统因无法穿透玻璃需安装车外的不足,同时降低了结构上防风防雨防盗等要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077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鸿谱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22998.X

  • 发明设计人 王斯建;杨锋;董磊;

    申请日2013-09-17

  • 分类号B60R1/00(20060101);H04N5/33(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16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丁瑞瑞

  • 地址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荷塘路32号研发楼4楼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05: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9-04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B60R1/00 授权公告日:20161130 终止日期:20170917 申请日:201309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11-30

    授权

    授权

  • 2014-04-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R1/00 申请日:201309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1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系统,具体是一种车载短波红外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在夜间、雾、霾、雨、雪等低能见度天气行驶时,驾 驶员视野受限,对远方道路环境观察能力下降,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现有的近红外主动成像技术,主动照射距离不远,穿透雾、霾、雨、 雪等的能力有限,成像不清晰,且易受外界强光干扰。采用长波红外 探测器的视觉增强系统,探测距离远,穿透能力强,但是长波红外成 的是热量分布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差别很大,不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 且目标细节分辨能力不够。

2006年12月出版的《红外与激光工程》第35卷第6期第643 至第647页的文章“短波红外成像技术及其军事应用”讲述了短波红外 的基本概念,所有利用红外辐射成像的技术都是红外成像技术,包括 被动红外成像技术和主动红外成像技术。而短波红外成像属于被动成 像,因为其不依靠人工红外光源照明,而是靠接收景物自身反射的短 波红外成像。短波红外光谱范围为0.9~2.5um,所有物体都反射环境 中普遍存在的短波红外辐射。由于短波红外技术的发展,使红外成像 的波段覆盖了位于长波、中波和短波红外的三个大气红外窗口。短波 红外工作在刚出可见光范围之外,因为与可见光类似短波红外采用反 射成像(高温物体,温度高于300℃物体也可以发出短波红外光), 因而所成的像非常类似于可见光图像,细节丰富。同时短波红外又具 有中、长波红外的穿透能力,可以在阴霾、雾、雨、雪环境下依然保 持良好的图像对比度,并且可以穿透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此外短波 红外可以在最低到有星光的夜晚成像,使用自然物体比如大气层夜晚 的辉光成像。大气层夜晚的辉光是由羟基离子发射的光谱中的短波红 外部分,因而短波红外成像可以作为夜视手段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于驾驶员使用的 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可工作在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下,系 统不仅结构简单,成像清晰,不闪烁,并且能够在夜间、阴霾等恶劣 条件下正常工作,弥补现有可见光、长波红外在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的 不足。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短波红外驾 驶员视觉增强系统,包括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短波红外成像装置 (2)、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显示 装置(6),所述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和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连 接,所述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通过数据传输线与短波红外成像装 置(2)连接,通过视频信号线与显示装置(6)连接,控制模块(4) 通过控制线连接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和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 电源模块(5)提供该系统所需的电源,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短 波红外成像装置(2)、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控制模块(4)、电源 模块(5)、显示装置(6)均安装在驾驶室内。

优化的,所述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和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 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后视镜背后正中央,朝向前挡风玻璃。

更优化的,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 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都集成在一个外壳结构内。

具体的,所述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透过波长在0.4um~2.5um 范围内的可见光和红外光,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工作在 0.9~2.5um的短波红外光谱段。

更具体的,所述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包括图像采集及校正模 块(32)、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图像显示模块(36), 所述图像采集及校正模块(32)首先将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中的 图像信息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再校正消除数字信号畸变;之后智能 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对经过图像采集及校正模块(32)的数 字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解析环境参数,与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 (34)中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比对,然后选择对应的环境图像增强单 元进行环境图像增强;最后通过图像显示模块(36)送至显示装置(6) 进行图像显示,控制模块(4)通过串口或者USB2.0来调整图像采 集及校正模块(32)、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图像显示模 块(36)的参数。

更具体的,所述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包括图像质量 评估单元(341)、区域分离单元(342)、环境分级单元(343)、增强 权值单元(344)、图像增强单元(345);

图像质量评估单元(341)用于评估图像采集及校正模块(32) 送来的数字图像数据的细节程度,当超过预定阈值时认为光线充足、 图像足够清晰,数据直接输出到图像显示模块(36)然后在显示装置 (6)上显示,否则需要将数字图像数据送至区域分离单元(342)作 进一步处理;

区域分离单元(342)将数字图像数据划分为三个区域:路面区 域,天空区域,其它区域,然后送至环境分级单元(343),区域分离 单元(342)通过路沿检测分离出路面区域,再通过灰度直方图信息 分离出天空区域所在位置,不处在路面区域,天空区域的划分为其他 区域;

环境分级单元(343)预存各个区域的光照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的 模型特征参数,数字图像数据通过匹配模型特征参数进行环境分级, 得到当前环境等级,环境等级包括光照等级GL和气候等级GC

增强权值单元(344)通过当前光照等级GL和气候等级GC获得针 对当前环境等级的图像增强算法的光照复原权值参数WL和天气复原 权值参数WC

图像增强单元(345)针对光照等级与气候等级采用不同的图像 处理方法,通过光照复原算法和天气复原算法得到2幅复原图像,通 过加权平均方法得到最终的复原图像,输出到图像显示模块(36), 其中加权平均的权值参数WL和WC通过增强权值单元(344)得到。

更具体的,所述图像质量评估单元(341)选择基于梯度的图像 质量评定算法,针对人眼系统对亮度的灵敏度以及图像方差提出图像 质量评估公式,

Q=αlogL+βσ+χ

Q是图像质量,α,β,χ是常量,L是图像亮度,σ是基于对梯度的 图像方差估计。α,β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0<α<1000,0<β<10,χ为 正值用来保证Q>0。

更具体的,所述环境分级单元(343)还预存光照图像增强参数PL、 气候图像增强参数PC提供给图像增强单元(345),根据环境等级查询 得到,环境分级单元(343)预存的图像增强参数和模型特征参数通 过控制模块(4)写入。

更具体的,所述增强权值单元(344)的权值参数计算公式有: [WLi WCi]=F(GLi,RLi,GCi,RCi),其中光照等级GLi、气候等级GCi是指某一 特定光照等级和气候等级,RLi=f1(PLi),RCi=f2(PCi),RLi评估的是当 前光照图像增强参数PLi在光照图像增强参数集合PL中的增强程度, RLi评估的是当前光照图像增强参数PLi在光照图像增强参数集合PL中 的增强程度,类似的,RCi评估的是当前气候图像增强参数在气候图 像增强参数集合PC中的增强程度,另外存在约束条件WLi=1-WCi,如 果不考虑增强程度,也可以简单取WLi=1/2,WCi=1/2。

作为更优化的方案,所述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还需要包 括额外的辅助照明设备(7),辅助照明设备(7)包括溴钨灯、 900nm~2500nm波长的激光和LED中的任一种,辅助照明设备(7) 与短波红外成像装置(1)一同安装于驾驶室内,或者独立安装于车 顶。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解决方案达到以下效果:

1、本发明利用短波红外穿透玻璃的特性,将短波红外驾驶员视 觉增强系统安装于驾驶室内,弥补了长波红外视觉增强系统因无法穿 透玻璃需安装车外的不足,同时降低了结构上防风防雨防盗等要求。

2、本发明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既有长波红外的穿透能 力强、探测距离远的优点,同时具备可见光提供较高的目标细节分辨 率。

3、充分利用短波红外在恶劣条件下的穿透等特性,另外增加智 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使系统能够自适应判断环境情况,针对夜 晚、阴霾等低可见恶劣场景进行选择性图像增强,辅助驾驶员在特殊 环境下驾驶,提高了驾驶员对危险路况的感知能力,提高了行车安全 性。

4、本系统体积小、安装简易,具备模块化,可控性。

5、可选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主动模式下可以做到隐蔽照明, 在不干扰他人的情况下扩大了视野范围,提高装置的成像清晰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综合数据处理装置的组成模块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包括短 波红外透过镜头1、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控 制模块4、电源模块5、显示装置6。

所述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和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连接;所述综合 数据处理装置3通过数据传输线与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连接,通过视 频信号线与显示装置6连接;控制模块4通过控制线连接短波红外成 像装置2和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控制模块4控制短波红外成像装置 2和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的状态,完成人机交互功能。电源模块5提 供该系统所需的电源。上述所有装置均安装在驾驶室内。

该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通过短波红外 透过镜头1会聚目标物体的短波红外光,再通过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 将短波红外光转换成图像信息,再经过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的数据处 理,传递到显示装置6上显示出目标物体。

优化的,利用短波红外穿透普通玻璃和有机玻璃的特性,所述短 波红外透过镜头1和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安装在驾驶室内的后视镜背 后正中央,朝向前挡风玻璃。

优化的,为节省车内空间,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综合数据 处理装置3、控制模块4、电源模块5都集成在一个外壳结构内,或 者所述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可以安装在外壳外,做为一个模块外置独 立安装在车内。

优化的,所述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为C口或CS口镜头;

优化的,所述短波红外透过镜头1可透过波长在0.4um~2.5um范 围内的可见光和红外光,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工作在0.9~2.5um 的短波红外光谱段。

优化的,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至少拥有一个短波红外探测 器,所述短波红外探测器是面阵探测器或者点元探测器或线阵探测 器。

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采用制冷或非制冷短 波红外探测器,包括但不限于:铟镓砷(InGaAs)、碲镉汞(HgCdTe)、 锑化铟(InSb)、近红外敏感的CCD、CMOS等探测器。

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采用嵌入式 FPGA处理器。如图2所示,所述综合数据处理装置3包括图像采集 及校正模块32、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图像显示模块36。

所述图像采集及校正模块32首先将短波红外成像装置2中的图 像信息转换为数字图像数据,再校正消除因镜头以及电路等引起的数 字信号畸变;之后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对经过图像采集及 校正模块32的数字图像数据进行分析,解析环境参数,与智能恶劣 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中预先存储的环境参数比对,然后选择对应的 环境图像增强单元进行环境图像增强;最后通过图像显示模块36送 至显示装置6进行图像显示。控制模块4主要通过串口或者USB2.0 来调整图像采集及校正模块32、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图 像显示模块36的参数。

本系统的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是完全自适应的,也可 以额外通过控制模块4手动选择环境参数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显示效 果。

进一步具体的,所述智能恶劣环境图像增强单元34包括图像质 量评估单元341、区域分离单元342、环境分级单元343、增强权值 单元344、图像增强单元345。

图像质量评估单元341用于评估图像采集及校正模块32送来的 数字图像数据的细节程度,当超过预定阈值时认为光线充足、图像足 够清晰,数据不经区域分离单元342、环境分级单元343、增强权值 单元344、图像增强单元345直接输出到图像显示模块36然后在显 示装置6上显示,否则需要将数字图像数据送至区域分离单元342作 进一步处理。本发明中选择基于梯度的图像质量评定算法,设定图像 质量阈值判读是否需要做进一步图像增强。针对人眼系统对亮度的灵 敏度以及图像方差提出图像质量评估公式,

Q=αlogL+βσ+χ

Q是图像质量,α,β,χ是常量,L是图像亮度,σ是基于对梯度的 图像方差估计。α,β的取值范围分别为:10<α<1000,0<β<10,χ为 正值用来保证Q>0。

区域分离单元342将数字图像数据划分为三个区域:路面区域, 天空区域,其它区域,然后送至环境分级单元343,区域分离单元342 通过路沿检测分离出路面区域,再通过灰度直方图信息分离出天空区 域所在位置,不处在路面区域,天空区域的划分为其他区域。

环境分级单元343预存各个区域的光照情况以及气候情况的模 型特征参数,数字图像数据通过匹配模型特征参数进行环境分级,得 到当前环境等级。环境等级包括光照等级GL和气候等级GC。环境分 级单元343将光照情况分为极暗至极亮等多个等级,通过统计各个区 域的光辐照信息、局部光辐照信息、灰度直方图分布特性,分析得到 光照等级,同样,对气候情况划分等级,根据路面区域与天空区域的 划分差异分析得出气候等级。环境分级单元343除了计算环境等级, 环境分级单元343预存的光照图像增强参数PL、气候图像增强参数PC提供给图像增强单元345,根据环境等级可以查询得到。预存的图像 增强参数和模型特征参数通过控制模块4写入。图像增强参数需要对 行车各种光照和气象条件建模,完成训练学习的方式得到,其目标函 数为[PL PC]=maxQ(GL,GC,L,Lo,H)。Q是图像质量,PL为光照图像增强 参数,包括光照图像增强算法里用到的领域窗口大小和算子等参数, PC为气候图像增强参数,与PL类同。GL和GC分别为光照等级、气候 等级。L为全局光辐照度,Lo是局部光辐射度。H为同一光照等级GL、 气候等级GC下的图片数据库,图片数据库是通过大量实验获得的图 像数据。目标函数的意义在于在同一光照等级、气候等级对应的图像 数据库H中找出一组图像增强参数使得图像质量Q最大化。图像增强 参数获取部分是离线完成,即独立于相机完成的。而图像增强参数以 及与光照等级、气候等级的对映关系将存储于环境分级单元343中, 通过光照等级GL、气候等级GC就能查询得到光照图像增强参数PL、 气候图像增强参数PC

增强权值单元344通过当前环境等级获得针对当前环境等级的 图像增强算法的光照复原权值参数WL和天气复原权值参数WC。权值 参数计算公式有:[WLi WCi]=F(GLi,RLi,GCi,RCi),其中光照等级GLi、气 候等级GCi是指某一特定光照等级和气候等级。RLi=f1(PLi), RCi=f2(PCi),RLi评估的是当前光照图像增强参数PLi在光照图像增强 参数集合PL中的增强程度,类似的,RCi评估的是天气处理方法的增 强程度。另外存在约束条件WLi=1-WCi,如果不考虑增强程度,也可 以简单取WLi=1/2,WCi=1/2。

图像增强单元345针对光照等级与气候等级采用不同的图像处 理方法,通过光照复原算法和天气复原算法得到2幅复原图像,通过 加权平均等方法得到最终的复原图像,输出到图像显示模块36。其 中加权平均的权值参数WL和WC通过增强权值单元344得到。光照复 原算法采用的是log域动态增强算法,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Ld是最终显示光辐照度,L为原始光辐照度,La是局部光辐照度,领域大小与算子由PL给定,M(*)为映射函数,可 以选择线性映射或者非线性映射,如β校正映射。天气复原算法可以 考虑部分重叠直方图均衡化方法,涉及的参数PC包括窗口大小、重叠 间距、滤波模板算子等,直方图均衡化方法是目前比较通用的天气复 原算法。

所述显示装置6可以是现有车载多媒体终端上的显示设备,也可 以是外接的显示设备,或通过投影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

上述的所述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是工作在被动模式,也 就是说,所述短波红外成像装置1被动接收车外环境的短波红外反 射、大气辉光、城市夜光、车前灯等光线成像。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该所述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也可以 工作在主动模式,这时,所述短波红外驾驶员视觉增强系统还需要包 括额外的辅助照明设备7,辅助照明设备7包括但不限于:溴钨灯、 900nm~2500nm波长的激光和LED等。主动模式下,辅助照明设备7 不仅使得成像更清晰,同时可以做到隐蔽照明。这是由于 900nm~2500nm波段的辅助照明设备7对人眼是不可见的,因此不会 干扰到对面来的司机。辅助照明设备7可以与短波红外成像装置1一 同安装于驾驶室内,或者独立安装于车顶等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 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 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