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该中药颗粒剂的原料药为:醋麸炒白芍3重量份、蜜润甘草2重量份。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中药颗粒剂具有显著调和肝脾、抗炎止痛功效。经药理学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本颗粒剂具有肝脏保护作用、抵抗消化系统炎症作用、缓急止痛作用等多种功效作用。此外,该颗粒剂由于选择了特定的炮制品以及原料的特定配比,并加上精制方法的改进,整个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更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也由于保留了更多的有效成分,具有服用方便、口感良好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5202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康远制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470649.5

  • 发明设计人 李细海;

    申请日2013-10-10

  • 分类号A61K36/71(20060101);A61K9/16(20060101);A61P1/16(20060101);A61P1/14(20060101);A61P2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64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铮

  • 地址 100072 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李家峪211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1:05: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2-03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36/71 登记生效日:2016011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010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8-06

    授权

    授权

  • 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1 申请日:201310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肝脾不和证为肝失疏泄、脾失健运、两脏关系失调,功能紊乱所致的病症。多由情志不遂,久郁伤肝,或饮食失调,劳倦伤脾等引起。肝脾不和的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或窜痛,时欲大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或发作性腹痛腹泻,舌苔白或腻,脉弦。胸胁胀满窜痛,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腹痛欲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肝脾不和证,以胸胁胀满窜痛,纳呆腹胀便溏为辨证要点。

现代人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生活速度的加快,因工作压力大、生活无规律、饮食失调等原因导致的肝脾不和的症状层出不穷;轻者肠胃不适,重者可因肝脾不和、肠胃痉挛导致急腹症,甚至威胁生命。

目前,在调和肝脾、抗炎止痛症候治疗中的化学药物或保健品较少,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肾功能损伤等,并可能引发相关并发症。研究证实,采用中医药调和肝脾、解痉抗炎、缓急止痛具有明显的优势,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常用的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功效的中药材多达几十种。其中,芍药甘草汤源于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篇,由芍药甘草各四两组成,药物配方简单,却为柔肝敛阴、缓急止痛之经典名方。后世医家对本方极为推崇,十分重视此方的化裁运用。随着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对于本方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包括药材配伍用量调整、有效成分筛选、药理药效验证等,获得了大量的成果。例如郑富超等人对芍药甘草汤不同配伍比例的镇痛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钟志勇等人对芍药甘草汤的最佳配比进行了正交实验的验证,张兆旺等人对芍药甘草汤的原料炮制方式对药效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张静泽等人对芍药甘草汤中芍药苷的提取工艺采取正交实验进行了优选,等等。

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验室意外地发现,通过选择原料药炮制方式的新组合,获得了效果更为显著的产品,本发明人进一步筛选了适合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实验室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确认了其效果,进而获得了本发明。本发明产品具有优异的协同增效作用,保留了更多的活性成分,同时,制备方法简易,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口感良好,适于服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该颗粒剂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口感良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颗粒剂的原料药如下所示:

醋麸炒白芍1~4重量份、蜜润甘草0.5~4重量份。

进一步地,醋麸炒白芍2~4重量份、蜜润甘草1~3重量份。

进一步地,醋麸炒白芍2~3重量份、蜜润甘草1~2重量份。

更具体地,醋麸炒白芍3重量份、蜜润甘草2重量份。

其中,醋麸炒白芍,为生白芍片用米醋喷淋后,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筛去麦麸,晾凉,即得。米醋的用量为能使白芍表面淋遍即可。

蜜润甘草,为取生甘草片,加入蜂蜜-水(1-2:1),拌匀,闷润至吸收完毕,取出冷却,即得(生甘草片与蜜水的重量比例为1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原料药,混合;

(2)向原料药中加入4-6倍重量的用水饱和的正丁醇-75%乙醇混合溶剂(2:1),提取两次,每次各1-3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0.15-0.25g生药/ml;

(3)将滤液上NKA-9大孔树脂柱,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

(4)按重量向洗脱液中加入0.1%活性碳和0.1%EDTA(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去除色素及重金属,过滤,滤液浓缩,得浓缩液;

(5)取环糊精-蔗糖(1:1)混合物投入流化床中,送入热风预热,当温度达到30-40℃时,喷入步骤(4)的浓缩液以及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完成喷雾制粒步骤;

(6)制粒完成后,继续通入热风使颗粒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含量在2%以下,整粒,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其中,步骤(2)中,用水饱和的正丁醇-75%乙醇混合溶剂中,水饱和的正丁醇-75%乙醇的重量配比为2:1。

其中,步骤(3)中,NKA-9大孔树脂经甲醇预处理,流动相的用量是上柱液的3-5倍。

其中,步骤(5)中,进风口的温度为60-70℃;环糊精-蔗糖的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2-4倍,优选3倍;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的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0.3-0.6%,优选0.5%。

服用方法:取本发明的颗粒剂1袋,加入80-100ml水,搅拌溶解,每日一次口服即可,5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人一直致力于经方研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劳动研究经方原料药的炮制品对于经方效果的影响,出人意料地发现醋麸炒白芍与蜜润甘草的组合产生了更为显著的协同互补作用;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人进一步对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筛选,以求获得一种方法简便、更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且制得的产品有效成分含量高、效果显著的制备方法,由此提出了本发明。以下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研发过程以及有益效果。

(一)、原料药炮制方法的选择

白芍为双子叶植物药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白芍性凉,味苦酸,微寒,具有补血柔肝、平肝止痛。常见的炮制品有如下几种:

生白芍,为原药去杂质,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

麸炒白芍,为生白芍片用麸以文火炒至微黄,略带焦斑,筛去麦麸,晾凉入药者。

酒白芍又名酒炒白芍、酒芍。为生白芍片用黄酒淋洒拌匀,然后炒干入药者。寒性缓解,活血功效增强。

醋白芍又名醋炒白芍、醋芍。为生白芍片用米醋喷淋,用文火微炒入药者。偏于敛肝止痛,养血止血。

甘草为双子叶植物豆科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根及根茎。常用的炮制品如下所示:

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即得。偏于清热解毒。

清炒甘草:取生甘草片,置炒锅内用文火炒,至水分挥发完毕,取出放凉。

蜜润甘草:取生甘草片,加入蜂蜜-水(1-2:1),拌匀,闷润至吸收完毕,取出冷却,即得(生甘草片与蜜水的重量比例为10:2-4)。

蜜炙甘草:取生甘草片,加蜂蜜-水(1-2:1),拌匀,闷润至吸收完毕,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或置于烤箱中烘烤,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生甘草片与蜜水的重量比例为10:2-4)。

本发明人无意间在麸炒白芍前喷入了米醋,再进行麦麸炒,获得了醋麸炒白芍,进而在与甘草各种炮制品配伍时发现,采用醋麸炒白芍的芍药甘草组合提取时指标成分的转移率更高。

实验一炮制方法对指标成分溶出的影响

1、实验材料

生甘草片、生白芍片均购自北京同仁堂。分别按照上述方法制得麸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醋麸炒白芍、清炒甘草、蜜润甘草、蜜炙甘草,分别粉碎,干燥使其水分低于3%后,备用。

芍药苷标准品、甘草酸标准品。

2、实验方法

分别取各种原料100g,加水6倍,浸泡30分钟后,煮沸30分钟,分别浓缩成含原药30%的单味药材水煎液,备用。

分别取50g白芍各炮制品与甘草炮制品,两两组合(共100g)后,加水6倍,浸泡30分钟后,煮沸30分钟,分别浓缩成含白芍、甘草各30%的芍药甘草水煎液,备用。

制备芍药苷和甘草酸的标准曲线,用薄层定量法分别测定各20mL水煎液中芍药苷和甘草酸的含量。结果见表1和表2。

3、实验结果

表1 各种水煎液中芍药苷的含量(μg/mL)(n=3)

表2 各种水煎液中甘草酸的含量(μg/mL)(n=3)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芍药甘草的组合促进了芍药苷和甘草酸的溶出,其中,在未使用过醋麸炒白芍炮制品前,醋白芍和蜜炙甘草的组合应是最为合理和优选的,但,使用醋麸炒白芍炮制品后,与蜜润甘草的组合反而促进了更多指标成分的溶出,显然是前人未有预料到的。

实验二 不同炮制品组合物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研究溶出这种新提出的炮制品组合的药理效果。

1、实验材料

昆明种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0g。

醋麸炒白芍50g+蜜润甘草50g;醋白芍50g+蜜炙甘草50g;醋麸炒白芍50g+蜜炙甘草50g;醋白芍50g+蜜润甘草50g,药材组合物水煎两次,合并煎液,浓缩至50%浓度。

2、实验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适应性饲养3d后,按照1mL/10g的比例灌胃给药两次,间隔1h,第二次给药20min后,按0.1mL/10g腹腔注射0.5%醋酸的次数溶液,观察记录小鼠在15min内出现的扭体次数。空白组按比例灌胃生理盐水两次,按0.1mL/10g腹腔注射0.5%醋酸的次数溶液,观察记录小鼠在15min内出现的扭体次数。

3、实验结果

见表3。

表3 不同炮制品组合物对疼痛小鼠的影响

组别扭体次数空白组40.1±7.91醋麸炒白芍50g+蜜润甘草50g22.5±6.21**醋白芍50g+蜜炙甘草50g30.7±8.04*醋麸炒白芍50g+蜜炙甘草50g29.3±7.18**醋白芍50g+蜜润甘草50g34.2±8.32*

与空白组比较,*P<0.05,**P<0.01。

由表3可见,各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扭体次数,与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醋麸炒白芍50g+蜜润甘草50g组与其他组合物组相比,具有更明显的效果,表明醋麸炒白芍与蜜润甘草的组合不仅大幅度促进了指标成分的转移率,也产生更为显著的实际治疗效果。

(二)原料药配比关系的筛选

芍药甘草汤在原书中的用量配比为等量配比,也有报道称芍药甘草(3:1)的组合物能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因此,由于本发明采用了新的炮制品,发明人尝试通过筛选获得更优选的用量配比关系。

实验三、芍药甘草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1、实验材料

昆明种小鼠,雌雄各半,18-22g,80只。

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四氯化碳。

2、实验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设正常对照组1个、模型组1个。按照200mg/kg(药材配比为1:1,1:2,1:3;2:1,3:1,3:2,按配比配制后,分别取20g组合后的药材,水提两次,合并滤液,浓缩制得)的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3天,第3次给药前半小时以0.1ml/10g剂量的0.5%四氯化碳乳剂皮下注射一次,注射后20h眼眶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LT和AST。

3、实验结果

表4 芍药甘草汤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组别(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ALT(IU/L)AST(U/L)正常对照组34.43±17.82128.63±40.17模型组462.53±92.22649.87±187.231:1321.05±85.17*401.28±39.47**1:2330.17±39.89*487.33±59.26*1:3351.28±59.25*511.16±92.31*2:1305.84±61.57**389.11±54.12**3:1251.72±41.03**356.28±60.82**3:2185.29±67.21**281.09±40.1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可以看出,与模型组相比,所有组合物都具有明显的肝脏保护作用,其中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3:2组与其他组合物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于现有技术中认为芍药甘草汤中芍药的用量越大越好的看法。结果提示,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3:2时肝脏保护作用更为显著,且配伍后两者之间发生协同增效作用。

(三)芍药甘草汤的精制方法筛选

实验四  大孔树脂种类的筛选

1、仪器和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3:2、芍药苷标准品、甘草酸标准品、甘草苷标准品、甲醇、70%乙醇、80%乙醇、乙腈、0.1%磷酸溶液

大孔树脂HPD200、AB-8、HPD600、D101、NKA-9

2、实验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流速0.8mL/min,柱温:25℃;流动相:乙腈(芍药苷)、波长230nm;乙腈(甘草苷),波长276nm;甲醇(甘草酸),波长250nm。

(2)上柱液的制备:按3:2的比例称取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浸泡半小时后,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的浓度为0.05g生药/mL的水提液。

(3)大孔树脂的预处理:选择HPD200、AB-8、HPD600、D101、NKA-9树脂,用甲醇充分浸泡后使树脂溶胀后湿法装柱,并用甲醇预处理,用大量水洗至无刺激性气味。

(4)树脂洗脱:各取上柱液150ml,以1.0mL/min的流速通过已处理好的树脂。用200ml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分别测定三种成分的含量,以保留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树脂。

3、实验结果

表5 5种大孔树脂对指标成分的保留率(%)

由表5可见,D101对于芍药苷的保留率最高,HPD200对甘草苷的保留率最高,NKA-9对甘草酸的保留率最高,但综合考虑三种指标成分的保留率,最终选择NKD-9。

实验五  洗脱剂的筛选

1、仪器和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3:2、芍药苷标准品、甘草酸标准品、甘草苷标准品、甲醇、乙腈、70%乙醇、80%乙醇、0.1%磷酸溶液、大孔树脂NKA-9

2、实验方法

(1)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流速0.8mL/min,柱温:25℃;流动相:乙腈(芍药苷)、波长230nm;乙腈(甘草苷),波长276nm;甲醇(甘草酸),波长250nm。

(2)上柱液的制备:按3:2的比例称取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浸泡半小时后,加水煎煮2次,每次加8倍量水,煎煮1小时。合并煎液,过滤,浓缩,

的浓度为0.05g生药/mL的水提液。

(3)大孔树脂的预处理:选择NKA-9树脂,用甲醇充分浸泡后使树脂溶胀后湿法装柱,并用甲醇预处理,用大量水洗至无刺激性气味。

(4)树脂洗脱:各取上柱液150ml,以1.0mL/min的流速通过已处理好的树脂。分别用200ml甲醇、乙腈、70%乙醇、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测定三种成分的含量,以洗脱率为评价指标,筛选洗脱剂。

3、实验结果

4种洗脱剂对指标成分的洗脱率(%)

指标性成分甲醇乙腈70%乙醇80%乙醇芍药苷85.675.392.198.2甘草苷79.873.995.696.7甘草酸97.680.182.992.9

由表5可见,对于甘草酸成分来说,甲醇的洗脱率最高;对于芍药苷和甘草苷来说,80%乙醇的洗脱率最高、70%乙醇的洗脱率也较高;综合考虑三种指标成分的洗脱率,最终选择80%乙醇作为洗脱剂使用。

(三)、临床疗效的验证

1、疼痛患者的治疗效果

病例选择:选取疼痛病人300例,其中,胃痛200例、下肢挛痛60例、痛经40例。

治疗方法:给药实施例1的颗粒剂产品,每次一袋,每天早晚各一次,7天为一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

疼痛消失为显效;疼痛减轻为有效;3天内疼痛同前或加重者为无效。

实验结果: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1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作用。

2、消化系统炎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病例选择:选取消化系统炎症患者150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胆囊炎50例子。

治疗方法:给药实施例1的颗粒剂产品,每次一袋,每天一次,5天为一疗程,用药3疗程后观察结果。

疗效判断标准:

炎症消失、疼痛消失为显效;炎症减轻、疼痛消失为有效;炎症减轻、疼痛减轻为有效;3疗程后疼痛同前或溃疡面扩大或炎症指数未变者为无效。

实验结果:3个疗程后,显效89例,占59.33%;有效35例,占23.33%;部分缓解20例,占13.33%;无效6例,占4%;治疗总有效率为96%。表明本发明的产品对于消化系统炎症有很好的抗炎作用。

总的来说,本发明中药颗粒剂具有显著调和肝脾、抗炎止痛功效,经药理学实验及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本颗粒剂具有肝脏保护作用、抵抗消化系统炎症作用、缓急止痛作用等多种功效作用。此外,该颗粒剂由于选择了特定的炮制品以及原料的特定配比,并加上精制方法的改进,整个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更适合工业化大生产;也由于保留了更多的有效成分,具有服用方便、口感良好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该中药颗粒剂做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明白,这些实施例并不意欲对发明保护范围作出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公开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常规手段的变更获得类似的方案。

实施例1

一种具有调和肝脾、抗炎止痛作用的中药颗粒剂,其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按比例称取原料药(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3:2),混合;

(2)向原料药中加入5倍重量的用水饱和的正丁醇-75%乙醇混合溶剂(2:1),提取两次,每次各2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0.2g生药/ml;

(3)将滤液上NKA-9大孔树脂柱,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

(4)按重量向洗脱液中加入0.1%活性碳和0.1%EDTA,去除色素及重金属,过滤,滤液浓缩,得浓缩液;

(5)取环糊精-蔗糖(1:1)混合物投入流化床中,送入热风预热,当温度达到35℃时,喷入步骤(4)的浓缩液以及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完成喷雾制粒步骤;其中,进风口的温度为60-70℃;环糊精-蔗糖的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3倍;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的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0.5%。

(6)制粒完成后,继续通入热风使颗粒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含量在2%以下,整粒,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实施例二

(1)按比例称取原料药(醋麸炒白芍-蜜润甘草3:2),混合;

(2)向原料药中加入6倍重量的用水饱和的正丁醇-75%乙醇混合溶剂(2:1),提取两次,每次各1小时,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0.15g生药/ml;

(3)将滤液上NKA-9大孔树脂柱,用8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

(4)按重量向洗脱液中加入0.1%活性碳和0.1%EDTA,去除色素及重金属,过滤,滤液浓缩,得浓缩液;

(5)取环糊精-蔗糖(1:1)混合物投入流化床中,送入热风预热,当温度达到40℃时,喷入步骤(4)的浓缩液以及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完成喷雾制粒步骤;其中,进风口的温度为70℃;环糊精-蔗糖的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4倍;2%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溶液的用量为浓缩液重量的0.5%。

(6)制粒完成后,继续通入热风使颗粒干燥,至颗粒的水分含量在2%以下,整粒,制得本发明的颗粒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