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

一种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

摘要

一种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包括一个固定手柄;一个活动手柄;一个操作套管,所述操作套管中设置有一个可容纳所述结扎夹的结扎夹仓,以及一个可相对所述结扎夹仓运动的驱动片。所述驱动片与一个操作杆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由所述活动手柄弹性操作其前后移动。所述操作套管中还设置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半圆柱形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将所述结扎夹仓和驱动片夹持定位在所述操作套管中间,所述操作套管与所述支撑片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自动结扎钳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工作可靠性高,易于掌握力度和推进进度,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2-2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B17/12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102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1-27

    授权

    授权

  • 2014-10-29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7/122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009 申请日:20131029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0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7/122 申请日:201310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4-01-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科手术用的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外科手术过程中用于自动闭合结扎夹的结扎钳。所述结扎夹临床可用于体内外科手术时血管和组织的吻合和结扎,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结扎夹通常还被称为血管夹、结扎扣、手术锁夹、组织夹等。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过程中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需要对切口内的断裂血管进行结扎,以阻止出血。止血技术已经成为了外科手术基本操作技术的核心之一,人体任何部位的外科操作几乎无一例外地涉及到出血与止血。一般是用止血钳夹住断裂血管后再用缝合线进行结扎,这种方法操作比较麻烦,降低了手术效率;另一种方法是通过结扎夹来阻断血流,例如在动脉瘤手术中使用的动脉瘤夹,胆管手术中的胆管夹等。其材料多为银或合金,其次是医用塑料。

目前在临床腹腔镜手术中,往往采用Hem-o-lok结扎夹之类的结扎夹处理中小血管。现有技术中的结扎夹往往十分细小,只能通过结扎钳之类的工具进行操作。

目前用于结扎夹的结扎钳有单次操作的结扎钳,也有可多次操作的自动结扎钳。

例如,US 5100416A中就公开了一种典型的单次操作的普通医用夹钳样式的结扎钳,其具有两个铰接的夹臂,夹臂远端具有可用于将Hem-o-lok结扎夹卡扣夹持的结构。操作时手术人员将拇指和食指穿过夹臂上的环部,用力闭合夹臂,从而将结扎夹闭合到血管上。这种施夹钳结构简单,但是手部操作幅度大,两个手指穿过夹臂上的环部很不好脱离,操作不便。这种单次操作的结扎钳每次只能取用一个结扎夹,然后伸入患者腹腔中将其扣合到需要止血的血管上,最后释放结扎钳,将结扎夹保留在患者体内。之后,结扎钳需要从患者腹腔中取出,再取用一个新的结扎夹,重复前面的动作。由此可见,这种单次操作的结扎钳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反复伸入患者体内并取出,每次都要冲洗消毒,需要很高的技巧,操作时间也比较长。

另外,US 8409223A中公开了一种可多次操作的自动结扎钳,这种自动结扎钳可以在其操作套管中预先存放多个结扎夹,使用时,操作者可以像握持手枪那样扣动活动手柄,依次将结扎夹一个一个推出操作套管,并通过相关结构使得结扎夹闭合,将血管夹住。但是这种结扎钳结构特别复杂,结构零件众多成本高昂,可靠性差,并且由于操作时不好掌握力度和推进进度,需要非常好的操作技巧,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具体来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其结构简单,零件少,工作可靠性高,易于掌握力度和推进进度,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所述自动结扎钳包括:

一个固定手柄;

一个与所述固定手柄铰接的活动手柄;

一个可通过拨动头操作绕其轴线转动的操作套管,所述操作套管内可串联设置多个结扎夹,所述多个结扎夹可依次通过所述活动手柄的操作逐一推送出所述操作套管;

一对设置在所述操作套管远离所述固定手柄的一端的夹持头,所述夹持头可将所述推送出所述操作套管的结扎夹闭合夹紧;

所述操作套管中设置有一个可容纳所述结扎夹的结扎夹仓,所述结扎夹仓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后弯折成截面为凹形的长条状结构,沿所述结扎夹仓的长度方向在其底部冲压形成有多个向所述结扎夹仓内部突出的倒刺;

所述操作套管中还设置有一个可相对所述结扎夹仓运动的驱动片,所述驱动片覆盖所述结扎夹仓敞开的一侧,并与所述结扎夹仓共同形成了一个容纳所述结扎夹的空间,所述驱动片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形成,所述驱动片沿其长度方向冲压形成有多个向所述结扎夹仓内部突出的倒刺;所述驱动片与一个操作杆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由所述活动手柄弹性操作其前后移动,所述操作杆从所述操作套管延伸位于所述固定手柄的内部;

所述操作套管中还设置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半圆柱形支撑片,所述支撑片将所述结扎夹仓和驱动片夹持定位在所述操作套管中间,所述操作套管与所述支撑片固定连接为一体。

优选地,所述结扎夹仓通过一个销子与所述拨动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片和所述驱动片上分别具有可供所述销子穿过的支撑片长孔和驱动片长孔。

优选地,所述驱动片通过一个操作杆销与所述操作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片围绕所述操作杆设置并具有可供所述操作杆销自由活动的缺口。

优选地,所述驱动片和结扎夹仓之间还设置有一个驱动片杆,所述驱动片杆和所述驱动片一同通过所述操作杆销固定在所述操作杆内部,所述驱动片杆对应于所述驱动片长孔的位置具有一个驱动片杆长孔。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内部设置有一个将所述操作杆销顶住的销弹簧。

优选地,所述结扎夹仓的端部一体冲压弯折形成一个闭合空间,所述夹持头可转动的卡扣在所述闭合空间的外侧,所述驱动片的端部被限制在所述闭合空间中移动。

优选地,所述一对夹持头结构相同,均具有一个闭合弯脚和一个张开弯脚,所述一对夹持头的闭合弯脚位于所述结扎夹仓的底部一侧,所述一对夹持头的张开弯脚位于所述结扎夹仓的底部相对的一侧,所述闭合弯脚上具有一个可供一个U形弹簧片卡住的缺口,所述U形弹簧片平贴在所述结扎夹仓的底部将所述一对夹持头偏压至闭合位置。

优选地,所述张开弯脚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将所述张开弯脚向中间收拢的拨片,所述拨片的尾端具有一个可卡扣在所述驱动片上的一个小孔中的卡头。

优选地,所述拨片为一体冲压形成的片材,其与所述张开弯脚相接触的一端被一个缺口分开成两个拨脚,每个拨脚最外侧冲压形成有一个与所述张开弯脚的外侧接触的垂直于所述拨片的平面的拨头。

优选地,所述拨动头与所述固定手柄通过卡扣结构可转动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作套管位于所述拨动头内部的外侧套置有一个套管弹簧,所述套管弹簧卡在所述拨动头的内部,并将所述操作套管偏压至朝向所述固定手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外侧套置有一个操作杆弹簧,所述操作杆弹簧卡在所述固定手柄内部,并将所述操作杆偏压至朝向所述固定手柄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活动手柄具有一个作动端和一个手动操作端,所述作动端和手动操作端之间通过一个铰轴与所述固定手柄铰接,所述活动手柄可通过其作动端操作所述操作杆,使所述操作杆沿其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优选地,所述操作杆弹簧卡在所述操作杆上的第一凸缘和所述拨动头之间,所述作动端可推动所述第一凸缘,使所述操作杆克服所述操作杆弹簧的弹力朝向远离所述固定手柄的一侧运动。

优选地,所述活动手柄的作动端是中间具有一个凹槽的拨动片状结构;所述操作杆上还具有一个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之间的操作杆可卡在所述作动端的凹槽中间自由活动。

优选地,所述活动手柄的作动端一侧一体形成有一个垂直于所述作动端的卡止弹片,所述固定手柄内侧壁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卡止弹片配合的弧形限位条。

优选地,所述卡止弹片的末端向所述固定手柄的两个内侧壁各伸出一个卡止头,所述固定手柄的两个内侧壁上各一体形成有一个与所述卡止头配合的弧形限位条,所述卡止头上设置有阶梯状的起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弧形限位条具有一个限位侧面和一个返回侧面,所述限位侧面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条的弧形内侧并面向所述活动手柄,所述返回侧面位于所述弧形限位条的弧形外侧并背离所述活动手柄。

优选地,所述返回侧面具有连续光滑的弧形表面。

优选地,所述限位侧面的最下端具有一个锯齿部,所述锯齿部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凹坑部,所述凹坑部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光滑滑动部,所述光滑滑动部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至所述限位侧面的最上端之间具有一个止逆部,所述止逆部具有压迫所述卡止头向所述弧形限位条的弧形内侧弹性变形的光滑表面。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自动结扎钳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工作可靠性高,易于掌握力度和推进进度,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自动结扎钳的操作套管的内部结构分解透视图;

图3显示的是图2所示分解透视图中夹持头一侧的放大视图;

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自动结扎钳的固定手柄部分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的是图4中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固定手柄;

图6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显示的是图4所示位置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a-8d显示的是活动手柄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用于结扎夹的自动结扎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自动结扎钳包括一个固定手柄1,一个与所述固定手柄1铰接的活动手柄2。

手术操作时,操作者就像握持手枪一样,手掌握住固定手柄1,食指或者多个手指绕过活动手柄2的手动操作端22,然后手指用劲将活动手柄2向固定手柄1方向收拢,从而通过活动手柄2的移动带动相关部件运动,从而可以在腹腔镜手术过程中闭合所述结扎夹,将血管夹住不出血。

固定手柄1的前端具有一个操作套管3,操作套管3可通过一个拨动头20操作绕其轴线A转动。如图所示,操作套管3可以通过拨动头20拨动其相对固定手柄1转动。操作套管3内可串联设置多个结扎夹(图中未示出),这些结扎夹可依次通过活动手柄2的操作逐一推送出操作套管3。

操作套管3的端部,也就是远离固定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一对可用于闭合所述结扎夹的夹持头B,所述夹持头B可将推送出操作套管3的结扎夹闭合夹紧。

手术过程中,操作者可以手持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将操作套管3伸入患者腹腔中,通过腹腔镜观察手术部位,然后将夹持头B伸到需要闭合的血管所在的位置,通过拨动头20转动夹持头B的方向,使夹持头B中夹持的结扎夹对准血管,操作活动手柄2带动操作套管3中的操作杆等结构(后面将详细描述)运动,从而使得夹持头B闭合结扎夹,将结扎夹夹持到需要止血的血管上。最后松开操作手柄2,使夹持头B在弹力作用下自然张开,待到夹持头B脱离结扎夹后,就可以将整个施夹钳从患者体内取出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了。

图2显示的是图1所示自动结扎钳的操作套管3的内部结构分解透视图,图中为便于显示,将操作套管3内部的长度较长的结构放置于与操作套管3平行的位置。图中所示的结构几乎全部位于操作套管3的内部,只有部分结构,例如夹持头B、操作杆4以及支撑片43的端部等伸出到操作套管3的外部。

如图所示,操作套管3中设置有一个可容纳所述结扎夹的结扎夹仓41,结扎夹仓41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后弯折成截面为凹形的长条状结构,沿结扎夹仓41的长度方向在其底部冲压形成有多个向结扎夹仓41内部突出的倒刺411。

操作套管3中还设置有一个可相对结扎夹仓41运动的驱动片42,驱动片42覆盖结扎夹仓41敞开的一侧,并与结扎夹仓41共同形成了一个容纳所述结扎夹的空间。

驱动片42由金属片材一体冲压形成,驱动片42沿其长度方向冲压形成有多个向结扎夹仓41内部突出的倒刺421;驱动片42与一个操作杆4固定连接。操作杆4可以由活动手柄2弹性操作其前后移动,操作杆4从操作套管3延伸位于固定手柄1的内部(下面就对此详细描述)。

操作套管3中还设置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半圆柱形支撑片43,支撑片43将结扎夹仓41和驱动片42夹持定位在操作套管3中间,操作套管3与支撑片43固定连接为一体。

从上面的描述可见,本发明的自动结扎钳实现自动推送结扎夹的结构相对现有技术来说是相当简单的,也就是在操作套管3中仅仅需要一个结扎夹仓41和一个驱动片42构成容纳结扎夹的空间,由两个支撑片43将结扎夹仓41和驱动片42夹持定位在操作套管3中间即可。而且,作为主要推送构件的结扎夹仓41和驱动片42都是用单独一块金属片直接冲压之后形成的,不需要额外的复杂结构进行连接。支撑片43也可以采用塑料一次注塑获得,支撑片43半圆柱形结构一方面可以与操作套管3保持形状上的填充,避免结扎夹仓41和驱动片42在操作套管3中晃动,另一方面,支撑片43与结扎夹仓41和驱动片42贴合的平面可以提供光滑的滑动表面,以保证结扎夹仓41和驱动片42相对支撑片43前后运动顺畅。

操作时,多个结扎夹串联设置在结扎夹仓41中,一个挨着一个。当驱动片42向前运动的时候,驱动片42上的倒刺421会将结扎夹仓41中的结扎夹勾住向前推,结扎夹仅仅会滑过结扎夹仓41中的倒刺411而已;当驱动片42向后返回的时候,驱动片42上的倒刺421滑过结扎夹表面,但是,由于结扎夹仓41中的倒刺411会阻止结扎夹在驱动片42上的倒刺421的摩擦力作用下后退。因此,驱动片42的每个前进、返回循环,结扎夹就会向前被推进一个倒刺411的间隔,当然,正常情况下,倒刺411的间隔等于倒刺421的间隔,这个间隔也等于每个结扎夹的长度。

结扎夹仓41通过一个销子44与拨动头20固定连接(参见图2和图4);支撑片43和驱动片42上分别具有可供销子44穿过的支撑片长孔442和驱动片长孔422。也就是说,结扎夹仓41与拨动头20相对固定不可移动,但是支撑片43和驱动片42都可以相对结扎夹仓41与拨动头20前后移动。当然,由于支撑片43和驱动片42上的支撑片长孔442和驱动片长孔422都是如图所示的长孔形状,当拨动头20转动的时候,支撑片43、驱动片42以及结扎夹仓41都会随着一起转动。

驱动片42通过一个操作杆销45与操作杆4固定连接,两个支撑片43围绕操作杆4设置,并具有可供突出的操作杆销45的端部自由活动的缺口431,两个支撑片43的相互扣合之后,缺口431实际上形成了一个长孔形状,使得操作杆销45可以沿着这个由缺口431形成的长孔前后移动,但是却不能转动。也就是说,操作杆4与驱动片42相对固定,但是操作杆4可以相对两个支撑片43前后移动,当支撑片43随着拨动头20的拨动而转动的时候,支撑片43也会带动操作杆4转动。这种结构中,操作杆销45具有连接驱动片42和操作杆4的功能,还具有限制操作杆4前后移动以及转动的功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驱动片42和结扎夹仓41之间还可以设置一个驱动片杆46,驱动片杆46和驱动片42一同通过操作杆销45固定在所述操作杆4内部,驱动片杆46对应于所述驱动片长孔422的位置具有一个驱动片杆长孔46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片杆46可以提供额外支撑驱动片42的功能。由于驱动片42仅仅是一个薄薄的金属片,长度很长,刚度不足,很容易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弯曲,特别是当结扎夹仓41中的结扎夹剩下没几个的情况下,结扎夹仓41中没有可以挡住驱动片42使其不弯曲的填充物体,使得其更加容易弯曲而导致无法推送结扎夹。此时设置驱动片杆46可以提供一定的填充厚度以支撑驱动片42使其不至于弯曲,另外,驱动片杆46的末端还能提供额外的推进力,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可以对最后一个结扎夹施加一定的推力,使得所有结扎夹可以顺利的被推送并第一次滑过结扎夹仓41的倒刺411,之后就可以顺利的由驱动片42和结扎夹仓41上的倒刺421和411配合实现逐一推送结扎夹的过程。

由于操作杆销45具有连接驱动片42和操作杆4的功能,还具有限制操作杆4前后移动以及转动的双重功能,因此操作杆销45最好能够方便的调整其两侧突出的长度,但是还要确保其相对位置固定,因此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操作杆4内部设置有一个将操作杆销45顶住的销弹簧451,其可以通过弹力将操作杆销45顶住不动,但是由于销弹簧451毕竟是可以活动的,因此操作杆销45的突出长度也很容易调整。

如图3所详示,其中显示的是图2所示分解透视图中夹持头B一侧的放大视图,结扎夹仓41的端部一体冲压弯折形成一个闭合空间,夹持头B可转动的卡扣在所述闭合空间的外侧,驱动片42的端部被限制在所述闭合空间中移动。也就是说,本发明的结扎夹仓41的端部并没有其它额外的部件,完全是由一整块金属片冲压然后弯折形成的闭合空间,结构非常简单,很容易加工。驱动片42的端部被限制在这个闭合空间中,也就是驱动片42推送结扎夹的过程中,其端部只能在这个闭合空间中前后移动,从而限制驱动片42推送的结扎夹最终都会经过这个闭合空间被推送出去,从而可以将每个结扎夹顺利的推送到该闭合空间外侧卡扣的夹持头B中。

图中所示一对夹持头B结构基本相同,均具有一个闭合弯脚B1和一个张开弯脚B2,闭合弯脚B1位于结扎夹仓41的底部一侧,张开弯脚B2位于结扎夹仓41的底部相对的一侧,闭合弯脚B1上具有一个可供一个U形弹簧片B3卡住的缺口B4,U形弹簧片B3平贴在结扎夹仓41的底部将所述一对夹持头B偏压至闭合位置。

张开弯脚B2的外侧设置有一个将所述张开弯脚B2向中间收拢的拨片B5,拨片B5的尾端具有一个可卡扣在驱动片42上的一个小孔426(参见图2)中的卡头B6。

拨片B5为一体冲压形成的片材,其与所述张开弯脚B2相接触的一端被一个缺口分开成两个拨脚B7,每个拨脚B7最外侧冲压形成有一个与所述张开弯脚B2的外侧接触的垂直于所述拨片B5的平面的拨头B8。

图3所示夹持头B的结构相对现有技术来说也是非常简单的,其仅仅通过一对夹持头B、一个U形弹簧片B3和一个拨片B5就可以实现全部的功能。也就是说,通常在自动结扎钳没有操作的情况下,夹持头B的闭合弯脚B1是被U形弹簧片B3撑开的,从而使得夹持头B夹持结扎夹的部分呈闭合状态,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夹持头B处于正确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在推送结扎夹的过程中提供一定的闭合反馈力,不至于使得结扎夹往外一推就掉了出去。

当一个结扎夹推送到夹持头B中之后,操作套管3将会相对结扎夹仓41向前移动(后面将详细描述其过程),也就是操作套管3将会相对夹持头B向前移动将夹持头B压迫至闭合状态,从而使得夹持头B中的结扎夹咬合住血管用于止血。

之后操作套管3向后移动,驱动片42也返回至初始位置,理论上此时咬住血管的结扎夹应该从夹持头B中脱离,但是实际情况是,夹持头B此时正处于闭合状态,而且U形弹簧片B3也会使夹持头B保持闭合,结扎夹根本就没办法自动脱离,只能通过强行拉扯的方式使得咬住血管的结扎夹脱离夹持头B,后果是如果血管较细就会被拉断。

因此,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还额外提供了一个拨片B5,该拨片B5通过卡头B6卡在驱动片42上一起运动,当闭合操作完成之后,套管3向后运动,驱动片42也返回至初始位置,驱动片42同时会带动拨片B5向后移动,使得拨头B8沿着张开弯脚B2的外侧滑动,从而将张开弯脚B2向中间收拢将夹持头B打开,就可以将夹持头B中的已经咬住血管的结扎夹释放出来了,也就是不会发生拉断血管的情况了。

图2、3中显示的夹持头B的形状适用于Hem-o-lok结扎夹,当然也可以选择形状适用于J&J absolok结扎夹的夹持头B,但是无论其头部形状如何,其基本的适合于操作结构都是一样的。

介绍完了操作套管3前端的夹持头B部分之后,现在参照图4对操作套管3后端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自动结扎钳的固定手柄1部分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拨动头20与固定手柄1通过卡扣结构可转动的连接。

操作套管3位于拨动头20内部的外侧套置有一个套管弹簧31,套管弹簧31卡在拨动头20的内部,并将操作套管3偏压至朝向固定手柄1的一侧。

操作杆4外侧套置有一个操作杆弹簧32,操作杆弹簧32卡在固定手柄1内部,并将操作杆4偏压至朝向固定手柄1的一侧。

图5显示的是图4中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其中省略了固定手柄。

正如前述,参照图2,结扎夹仓41通过一个销子44与拨动头20固定连接,支撑片43与操作套管3固定连接,由于支撑片43具有支撑片长孔442,因此,如图4所示,支撑片43可以连同操作套管3一起相对结扎夹仓41以及拨动头20前后移动。另外,由于支撑片长孔442的存在(图2),与操作杆32固定连接的驱动片42也可以相对结扎夹仓41以及拨动头20前后移动,进一步的,由于缺口431的存在(图2),与操作杆32固定连接的驱动片42还可以相对支撑片43和操作套管3前后移动。

由此,下面参照图2、4、5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自动结扎钳的运动原理。即,开始操作的时候,可以通过活动手柄2的操作,推动操作杆4克服操作杆弹簧32的弹力作用向前移动,操作杆4将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驱动片42向前移动。此时,由于缺口431的存在(图2),支撑片43以及操作套管3都不会移动,驱动片42将会相对结扎夹仓41移动从而将结扎夹向前推出,排在最前面的那个结扎夹将会逐渐进入夹持头B中将夹持头B挤开。

随着操作杆4继续向前移动,操作杆4和驱动片42连接的操作杆销45的突出端部将会到达缺口431的前端(定义:朝向结扎钳的夹持头B的一端为前端,朝向固定手柄1的一端为尾端),然后当操作杆4继续前进的时候,操作杆4连同操作杆销45将会推动支撑片43连同与其固定连接的操作套管3克服套管弹簧31的弹力作用一起向前移动。

随着驱动片42达到其移动的最远端,最前面的那个结扎夹完全进入到夹持头B中,同时操作套管3也会到达其移动的最远端,也就是操作套管3将会相对夹持头B向前移动将夹持头B压迫至闭合状态,从而使得夹持头B中的结扎夹咬合住血管用于止血。

之后,放开活动手柄2,操作套管3和支撑片43一起首先在套管弹簧31的弹力作用下向后返回(同时,操作杆4也在操作杆弹簧32的弹力作用下返回),当支撑片长孔442的前端移动到销子44的位置后,支撑片43被卡住不再移动,操作套管3也就停止了回退。但是同时,操作杆4还会继续回退,一直到缺口431的前端与操作杆销45接触,操作杆4将被卡住不再移动。一个循环周期结束。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自动结扎钳的运动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整个过程都需要操作者根据经验判断结扎钳所处的状态,亦即,操作者需要根据经验来判断操作杆4的推进进度,什么时候操作套管3会前进,什么时候需要加大力度使夹持头B闭合都不是很清楚,手术的难度依然很大。

因此,即便提供了结构简单,零件少,工作可靠的自动结扎钳,本发明仍然进一步对自动结扎钳的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提供了可简单判断操作进度的结构,以降低手术操作的难度。

具体来说,如图6、7所示,其中,图6显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固定手柄1和活动手柄2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显示的是图4所示位置C处的放大示意图。

参见图6、7,活动手柄2具有一个作动端21和一个手动操作端22,作动端21和手动操作端22之间通过一个铰轴11与固定手柄1铰接,活动手柄2可通过其作动端21操作操作杆4,使操作杆4沿其长度方向前后移动。

对此详细的描述是,附带参见图4中所示,操作杆弹簧32卡在操作杆4上的第一凸缘33和拨动头20之间,作动端21可推动第一凸缘33,使操作杆4克服操作杆弹簧32的弹力朝向远离固定手柄1的一侧运动。

活动手柄2的作动端21是中间具有一个凹槽23的拨动片状结构;操作杆4上还具有一个第二凸缘34,第一凸缘33和第二凸缘34之间的操作杆4可卡在作动端21的凹槽23中间自由活动。这样设计的好处是,作动端21的凹槽23可以被卡在第一凸缘33和第二凸缘34之间,增加了作动端21与操作杆4接触的可靠性,不至于因为滑脱、偏离而导致操作失效。另一方面,由于拨动头20拨动的时候,操作杆4也会随着转动,因此操作杆4位于第一凸缘33和第二凸缘34之间部分还不能与凹槽23卡死,还需要能使操作杆4能够在凹槽23中自由转动。

活动手柄2的作动端21一侧一体形成有一个垂直于所述作动端21的卡止弹片24,固定手柄1内侧壁上一体形成有与所述卡止弹片24配合的弧形限位条25。应当说明的是,卡止弹片24与活动手柄2的其它结构都是由塑料一体注塑形成的,结构简单可靠。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固定手柄1由两个半边拼合而成,图中仅示出了一半结构,即便只表示了一半的结构,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卡止弹片24的末端向固定手柄1的两个内侧壁各伸出一个卡止头241,固定手柄1的两个内侧壁上各一体形成有一个与所述卡止头241配合的弧形限位条25。如果单纯从功能上来讲,只要卡止弹片24的一侧具有一个卡止头241,固定手柄1对应的一个内侧壁上形成一个弧形限位条25也能实现同样的功能,只是对称形成两个卡止头241和弧形限位条25可靠性更高,操作起来不容易偏移罢了。

弧形限位条25具有一个限位侧面251和一个返回侧面252,限位侧面251位于弧形限位条25的弧形内侧并面向活动手柄2,返回侧面252位于弧形限位条25的弧形外侧并背离活动手柄2。

其中,返回侧面252具有连续光滑的弧形表面。这种设计的好处是使得活动手柄2在弹力返回的过程中更加顺畅,如果弧形表面摩擦力太大,活动手柄2在返回的时候就需要用两只手掰开才行。

限位侧面251的最下端具有一个锯齿部253,锯齿部253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凹坑部254,凹坑部254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光滑滑动部255,光滑滑动部255的上端连接有一个凸起部256,凸起部256至限位侧面251的最上端之间具有一个止逆部257,止逆部257具有压迫卡止头241向弧形限位条25的弧形内侧弹性变形的光滑表面。

上面所介绍的弧形限位条25的结构看起来很复杂,但是却能提供很好的识别操作进度的功能。下面参照图8a-8d详细说明活动手柄的操作过程,其中显示的是活动手柄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初始状体下,如图8a所示,正常情况下,卡止弹片24的卡止头241抵靠在弧形限位条25的锯齿部253,当活动手柄2进一步操作,卡止弹片24稍微变形将卡止头241抵靠在锯齿部253上滑动,卡止头241滑过锯齿部253的摩擦会发出咔哒咔哒的声音,表示操作杆4在正常推进过程中。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增加卡止头241滑动时的声响,如图6所示,卡止头241上设置有阶梯状的起伏结构,可用于遇到弧形限位条25上的凸起、凹坑的时候能够发出更大的声响,以提醒操作者注意。

然后,当卡止头241抵达凹坑部254,活动手柄2会明显出现一个较大阻力的停顿(同时卡止头241会弹力击打凹坑部254,发出啪的一声响),此时操作杆4推进到将要带动操作套管3前进的位置了,也就是操作者即便看不见夹持头B的状况,也知道结扎夹已经进入夹持头B中,下面要用力是操作套管3向前将夹持头B闭合了。

此时,操作者将夹持头B对准需要止血的血管,用力捏合活动手柄2,卡止头241顺利滑过光滑滑动部255后越过凸起部256,卡止头241会轻轻反弹一下,反弹力将会发出啪的一声响,表明操作套管3已经到达前进的最远端了,夹持头B已经闭合,但是操作者还不能将结扎钳取出,因为夹持头B还没有张开。

进一步操作活动手柄2,卡止头241被止逆部257进一步压迫,越过限位侧面251的最上端,如图8b所示,卡止头241将会猛烈弹起,反弹力发出啪的一声响,同时可以感觉活动手柄2受到的阻力明显变小,表明整个推进过程结束。

此后,松开活动手柄2,使其在弹力作用下返回,由于卡止头241弹起之后越过了限位侧面251的最上端,卡止头241将会沿着返回侧面252连续光滑的弧形表面自然返回,如图8c所示,之后,操作者感觉到活动手柄2不再回退,表明夹持头B完全张开了,可以取出结扎钳了。

此时,卡止头241仍然位于返回侧面252上,返回侧面252的设置会使卡止头241稍微发生一点向上的弹性变形,此时可以通过人力将活动手柄2掰开,卡止头241越过返回侧面252的最下端后,向下回弹,回弹力会发出啪的一声响,如图8d所示。

最后,回弹后的卡止头241已经位于返回侧面252的最下端的内侧,只能返回到初始的如图8a所示的状态,开始进行下一次的推进返回操作了。

通过以上说明,操作者不用太多的训练可以很容易判断结扎钳所处的状态,大大降低了手术的难度。

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自动结扎钳结构简单,零部件少,工作可靠性高,易于掌握力度和推进进度,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发明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