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处理方法。本发明是通过将前期处理的园区污水引入到MCR系统进行处理,使产水浊度≤0.5NTU、以及符合其它一些指标;然后MCR系统的产水进入O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18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注销 IPC(主分类):C02F 9/14 授权公告日:20151014 申请日:20130828 专利号:ZL2013103832772 登记号:Y2022330001189 出质人: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易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质权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庆春支行 解除日:20230629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22-07-15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 9/14 专利号:ZL2013103832772 登记号:Y2022330001189 登记生效日:20220630 出质人: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质权人: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庆春支行 发明名称: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申请日:20130828 授权公告日:20151014

    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5-10-14

    授权

    授权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2F9/14 申请日:201308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 活性碳技术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膜混凝反应器(MCR)是将混凝工艺和超滤膜分离工艺结合的方法,在同 一个体系中完成混凝和泥水分离,系统产水可以作为反渗透等中水回用系统的进 水。膜混凝反应器工艺能够适应宽泛的进水水质,对悬浮物的去除效率极高,与 反渗透等工艺组合,在中水回用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膜混凝反应器工艺起到分离作用的是超滤级别的分离膜,超滤膜组件根据构 型可以分为卷式超滤、中空纤维浸没式超滤、中空纤维压力式超滤、管式超滤、 平板式超滤。膜材质包括PP、PVC、PES、PVDF等,膜孔径<0.1μm,根据截留 分子量的不同,有多种级别的过滤精度。中空纤维浸没式超滤和平板超滤均可用 于膜混凝反应器工艺,其开放的结构能够适应复杂的进水水质。

臭氧氧化(O3)工艺广泛的应用于自来水厂,发达国家的绝大部分自来水厂 均有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用于杀菌、去除水中微量污染物,提高自来水的水 质,保证用水安全。由于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国内的自来水厂也开始推广使用 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

园区污水处理厂废水具有以下共同的特点:

(1)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2)工业废水水量大,兼顾地区生活污水处理;

(3)废水经过园区企业自备污水处理站处理,导致废水难生物降解物质 多,废水可生化性差;

(4)废水色度高,有毒成分多。

目前,国内有精细化工工业园区、医药工业园区、印染工业园区、综合工业 园区等,国内的园区污水处理厂基本采用前物化-生化-后物化的主导工艺路线, 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后,基本能够达到建厂初期的排放要求。由于地表水污染 压力增加,国家环保部针对不同区域的水质情况,不同程度的提高了污水处理厂 的排放标准,工业区较多,水污染压力大的区域,要求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水达到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由于废水水质和 处理工艺的限制,现有污水处理厂均无法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新工艺应用 于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势在必行。

提标改造在现有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以现有工艺排水作为处理目标,目前主 要有以下在研究工艺:

(1)吸附法

利用大孔树脂等作为吸附剂,通过物理吸附作用将废水中的有污染物吸附, 降低产水的污染物浓度,实现提标目标,吸附剂再生产生的浓水回流至已有的前 处理工艺,进行循环。吸附工艺在特定污染物的废水处理中有应用,但是在园区 污水处理厂提标研究中发现,吸附剂的活性会出现严重衰减,这主要是由于废水 污染物成分过于复杂引起的,同时,难生物降解的污染物会在系统中累计,最终 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吸附法在提标研究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应用 受到限制。

(2)Fenton氧化

Fenton氧化工艺在造纸等难处理废水领域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得益于其对难 生物降解废水处理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工艺成熟。由于Fenton工艺属于化学 处理工艺,其加药量的控制主要受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需要及时的水质信息 反馈来调整系统的加药量,因此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其抗冲击 能力,通常氧化后的产水再进行生化处理。Fenton工艺会产生较多的物化污泥, 而目前污泥问题也亟待解决,因此限制了工艺的大规模应用。

(3)臭氧-生物活性碳

针对园区污水处理厂难生物降解物质含量多的问题,很多研究单位将用于自来水 的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引入到提标工艺中,通过臭氧氧化,提高废水的可生化 性,再通过生物活性碳的生化降解作用,实现达标排放。同时还有臭氧-曝气生 物滤池等类似的提标工艺。由于经过现有工艺处理后,废水中仍含有一定量的悬 浮物、微生物、胶体的不溶污染物,降低了臭氧的利用效率,不溶物进入后续工 艺,也会导致生化系统的堵塞,缩短反洗周期,进而缩短了填料的使用寿命,降 低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膜混凝反应器(MCR)-臭氧 (O3)-生物活性碳(BAC)技术的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处理方法。通过该发明 处理园区污水处理厂尾水,降低了臭氧-生物活性碳工艺段的污染负荷,提高了 臭氧的利用效率,降低吨水的臭氧消耗量,延长生物活性碳系统的运行周期,进 而延长滤料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臭氧氧化尾气作为BAC系统 曝气源,解决尾气需单独处理的问题,降低了工艺系统的复杂度。工艺系统自动 化程度高,管理维护简便,从根本上解决了园区污水处理厂无法达标排放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下述步骤:

(1)将前期处理的园区污水引入到MCR系统,使产水浊度≤0.5NTU;其中 前期处理后的指标如下:

其中,MCR系统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或浸没式平板膜,膜分离孔径为 0.02~0.5μm,膜通量6~100L/m3h;

(2)MCR系统的产水进入O3氧化系统进行氧化作用;处理水在O3氧化系 统停留时间10~60min,O3氧化系统产水的BOD5/CODCr≥0.15;

(3)O3氧化系统产水进入BAC系统,处理水在BAC系统停留时间1~5h; 通过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彻底分解,产水稳 定达到排放要求;其中BAC系统采用煤质、果壳、椰壳不定型活性炭、或定型 活性炭作为填料。作为更佳选择,采用强度较高的煤质不定型炭或者煤质定型炭。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其中O3氧化系统中的臭氧发生器采用空气源和氧气源,氧气源氧气浓度≥85%。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其中BAC系统配有曝气装置,曝气源为O3氧化系统尾气,尾气中氧气≥70%、 残余臭氧≤5%、挥发性易降解有机物≤0.5%、其他杂质气体≤24.5%。作为更佳选 择,其中BAC系统曝气装置的尾气作为臭氧发生器的气源。提高曝气效率,控 制微生物量,解决了尾气单独处理的问题。

作为优选,上述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其中MCR系统膜通量为25~45L/m3h;处理水在O3氧化系统停留时间为 25~45min,BAC系统中停留时间为1.5~3h。

在本发明中,将园区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生化系统的出水引入到膜混凝反应 器(MCR)系统,通过超滤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将废水中绝大部分悬浮物、胶 体和微生物截留,系统产水浊度≤0.5NTU。膜截留不溶物的同时,不溶物中吸附 的可溶性污染物也被截留,因此废水的污染指标有所降低,尤其是色度和CODCr指标显著降低。

(2)MCR系统产水进入臭氧氧化(O3)系统,通过臭氧的强氧化作用,将 废水中大分子量、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小分子量、易生物降解的有机 物,废水可生化性提高,由于显色有机物分子结构被打断,废水的色度指标显著 降低,同时,部分有机物被完全矿化,废水的CODCr指标有所降低。由于废水 中没有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干扰,臭氧几乎全部用于氧化溶解性有机物,提高 的臭氧的有效利用率,再加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显著降低臭氧的使用量。

(3)O3系统产水进入到生物活性碳(BAC)系统,在生物活性碳系统中,活 性碳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富集至活性碳微孔中,微孔中富集的污染物, 被部分附着在活性碳表面的微生物降解,活性碳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形成动态平衡,提高了BAC系统的处理效率和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系统产水稳 定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4)由于有机物含量高,BAC系统需要曝气,BAC系统曝气采用O3氧化塔 尾气。尾气中的残余臭氧能够防止微生物过度生长,堵塞BAC系统,延长运行 周期;BAC系统尾气主要成分是氧气,相当于纯氧曝气,提高系统曝气效率, 减少曝气量;尾气曝气可以分解尾气中的残余臭氧,不需要单独的尾气处理装置, 如果自备制氧系统,含高浓度氧气的尾气还可以作为气源,减少制氧系统的设备 配置量,降低系统的投资和能耗。

园区废水,以处理工业废水为主,废水种类繁杂,难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含 量高,难以实现达标排放,本发明经过研究,将MCR工艺与O3-BAC工艺有机 结合,能够显著降低臭氧的消耗量,延长生物活性碳的反洗周期,系统运行更加 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抵消了引入膜系统产生的运行成本。臭氧消耗量的降 低,减少氧气消耗量和臭氧发生器设备安装量,提高了整体系统的可靠性。

本发明的臭氧发生系统可采用空气源和氧气源,作为更佳选择,采用氧气源, 气源氧气含量≥85%;氧气源可以采用制氧机,也可外购液态氧。

在本发明中,MCR系统每天进行化学强化反洗,维护膜系统的稳定性能, 化学强化反洗采用自动方式进行。BAC系统进行定期反洗,防止微生物过度滋 生导致填料结块,BAC系统反洗产生的含大量微生物碎片的水回流至原有工艺 的好氧生化工艺段。

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的工艺方案,能够稳定实现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排放 要求,工艺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将膜分离技术和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有机结合,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以现有系统出水作为原水,引入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不溶物分离,降低 废水的污染物浓度。同时,只含有溶解性有机物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臭氧全部 用于有机物的氧化,增强了臭氧的针对性,提高臭氧利用率,显著降低臭氧的使 用量。不含悬浮物的废水进入BAC系统,显著延长BAC系统的运行周期,减 少反洗次数,延长填料的使用寿命。每一级工艺都能够显著降低废水的污染物浓 度,三种工艺有机结合,提高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2)臭氧尾气用于BAC系统曝气,解决尾气处理问题,提高BAC系统曝气效 率

臭氧氧化排出的尾气,因为含有一定浓度的残余臭氧,需要进行处理,分解 废气中的臭氧。针对这一问题,本发明将臭氧氧化尾气作为BAC系统的曝气气 源,由于臭氧氧化尾气为高浓度的氧气,BAC曝气相当于纯氧曝气,减少了曝 气量,提高了曝气效率,从而减少曝气成本。同时尾气中的残余臭氧具有杀菌作 用,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大量滋生,减缓滤床的污堵速率,延长BAC系统的运行 周期。臭氧尾气作为BAC曝气源,解决尾气处理问题的同时,提高了BAC系 统的曝气效率,减少曝气量,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和工艺的复杂性。如果工艺 中配套制氧系统,BAC的尾气还可以作为含高浓度氧气的空气源,减少制氧机 的进气量,提高制氧机的制氧效率,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3)模块化配置,自动控制,系统可维护性强

系统根据处理水量,可以采用不同规模的模块进行组合,单套模块维护对整 体运行影响小,系统运行和在线维护采用自动方式,通过稳定可靠的监测仪表, 实时反映出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的潜在问题,提高系统的可靠 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一发明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

(1)将前期处理的园区污水引入到MCR系统,使产水浊度≤0.5NTU;其中 前期处理后的指标如下:

其中,MCR系统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或浸没式平板膜,膜分离孔径为 0.3μm,膜通量60L/m3h;

(2)MCR系统的产水进入O3氧化系统进行氧化作用;处理水在O3氧化系 统停留时间30min,O3氧化系统产水的BOD5/CODCr≥0.15;

(3)O3氧化系统产水进入BAC系统,处理水在BAC系统停留时间2h;通 过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彻底分解,产水稳定 达到排放要求;其中BAC系统采用煤质不定型活性炭作为填料。

经过上述处理后,废水的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实现提标要求。

处理系统最终产水达到如下指标(系统长期监测的平均值):

实施例2

一种膜混凝反应器臭氧生物活性碳技术对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下述步骤:

(1)将前期处理的园区污水引入到MCR系统,使产水浊度≤0.5NTU;其中 前期处理后的指标如下:

其中,MCR系统采用浸没式中空纤维膜或浸没式平板膜,膜分离孔径为 0.1μm,膜通量50L/m3h;

(2)MCR系统的产水进入O3氧化系统进行氧化作用;处理水在O3氧化系 统停留时间30min,O3氧化系统产水的BOD5/CODCr≥0.15;O3氧化系统中的臭 氧发生器采用氧气源,氧气源氧气浓度≥85%。MCR系统膜通量为35L/m3h; BAC系统中停留时间为1.5h。

(3)O3氧化系统产水进入BAC系统,处理水在BAC系统停留时间3h;通 过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的协同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彻底分解,产水稳定 达到排放要求;其中BAC系统采用定型活性炭作为填料;BAC系统配有曝气装 置,曝气源为O3氧化系统尾气,尾气中氧气≥70%、残余臭氧≤5%、挥发性易 降解有机物≤0.5%、其他杂质气体≤24.5%;BAC系统曝气装置的尾气作为臭氧发 生器的气源。

在本实施例中,MCR系统、BAC系统分别配置有自动反洗装置。

经过上述处理后,废水的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实现提标要求。

处理系统最终产水达到如下指标(系统长期监测的平均值):

实施例3

一种基于膜混凝反应器(MCR)-臭氧(O3)-生物活性碳(BAC)技术的园 区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的处理方法,其中污染物的具体指标如下(表中为长期监测 的平均值):

(1)将上述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后沉淀池产水引入到原水池;

(2)原水池中的水经过原水提升泵,进入MCR池,在MCR抽吸泵的负压 抽吸作用下,MCR池中的水经过膜截留后,MCR产水进入MCR产水池;MCR 膜孔径0.04μm,膜通量41L/m3h,产水浊度≤0.3NTU,色度≤100倍, CODCr≤70mg/L;

(3)MCR产水经O3进水泵进入O3反应塔,臭氧发生器产气进入反应塔, 氧化塔停留时间25min,吨水耗臭氧两10g;经过臭氧氧化后,废水中的大分子 量、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被氧化成小分子量、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废水色度≤40 倍,CODCr≤65mg/L,BOD5/CODCr≥0.17,产水进入BAC池;臭氧发生器气源 为制氧机产气;

(4)O3反应塔中的水自流进入BAC反应池,停留时间1.2h;O3反应塔尾 气经过尾气增压泵,为BAC曝气;BAC系统中,活性炭和微生物通过协同作用, 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去除部分氮、磷等营养盐,废水的整体污染指标 降低,废水色度≤30倍,CODCr≤50mg/L;BAC尾气经过收集后作为制氧机的气 源,同时再引入少量空气,平衡系统的氧气量。

经过上述处理后,废水的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实现提标要求。

处理系统最终产水达到如下指标(系统长期监测的平均值):

实施例4

按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园区污水处理厂现有系统生化产水主要指标如下 (表中为长期监测的平均值):

(1)将上述园区污水处理厂生化后沉淀池产水引入MCR池,在MCR抽吸 泵的负压抽吸作用下,MCR池中的水经过膜截留后,MCR产水进入MCR产水 池;MCR膜孔径0.2μm,运行通量35L/m3h,产水浊度≤0.5NTU,色度≤120倍, CODCr≤100mg/L;;

(3)MCR产水经O3进水泵进入O3反应塔,臭氧发生器产气进入反应塔, 反应塔停留时间35min,吨水耗臭氧两21g;经过臭氧氧化后,废水中的大分子 量、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被氧化成小分子量、易生物降解有机物,废水色度≤45 倍,CODCr≤85mg/L,BOD5/CODCr≥0.18,产水进入BAC池;臭氧发生器气源 为液态氧储罐经液氧气化器后的带压氧气;

(4)O3反应塔中的水自流进入BAC反应池,系统停留时间2h,O3反应塔 尾气经过尾气增压泵,为BAC曝气,BAC系统中,活性炭和微生物通过协同作 用,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去除部分氮、磷等营养盐,废水的整体污染 指标降低,废水色度≤30倍,CODCr≤60mg/L;BAC系统尾气直接排放至大气。

经过上述处理后,废水的污染物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实现提标要求。

处理系统最终产水达到如下指标(系统长期监测的平均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