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和/或分配系统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

用于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和/或分配系统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和/或分配系统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该液体要被喷洒到车辆窗户上,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管(22)和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缆线(21、34),管(22)由壁(25)界定,至少两个液体流通管道(23、24)形成在所述壁中,加热元件(26)嵌入在所述壁中,所述壁包括至少一个凹部(37),所述凹部朝向所述管(22)外侧敞开,全部或部分的缆线(21、34)被容置于凹部(37)内。还涉及对机动车辆的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344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法雷奥系统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599367.0

  • 发明设计人 J-M·贾拉森;

    申请日2012-12-19

  • 分类号B60S1/46(20060101);B60S1/48(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葛青

  • 地址 法国拉威瑞尔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43: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5-0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0S1/46 申请日:20121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涉及机动车辆挡风玻璃清洗液的供给和/或分配系统。这样的系统伴随着车辆窗户擦拭设备。更确切地讲,本发明目标为用于传送和加热液体的装置,或称作在储液箱和喷洒系统之间传递的液体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例行地配备有擦拭设备和清洗系统以保证挡风玻璃的擦拭和清洗,因此防止驾驶员的环境视野被干扰。这些擦拭设备包括进行成角度的往复运动的臂,其端部装有细长的刷子,所述刷子承载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刮片。这些刮片摩擦挡风玻璃并通过将水带离驾驶员的视野而驱除水。刷子通过包括机械连接器和适配器的组件附连到挡风玻璃擦拭器的旋转臂。所述连接器是直接固定到刷子结构上的部件,作为中间部件的适配器使得可以将连接器和因此刷子固定到挡风玻璃擦拭器的臂上。这两个部件通过允许其相对旋转的横向轴线彼此连接。

清洗系统包括供给挡风玻璃清洗液的装置,所述清洗液从位于车辆中的储液箱中导出,并通过通常位于挡风玻璃框栅(bay grating)或挡风玻璃擦拭器本身上的帽上的喷嘴喷向挡风玻璃以更好地分配所述液体。在喷嘴位于刷子上的情况下,挡风玻璃清洗液在喷嘴之间分配之前由管线引导,所述管线固定到挡风玻璃擦拭器的臂并在连接器的位置处联接到刷子的分配系统。因此连接器包括适用于通过密封式连接而接收所述管线的端部件的孔。

当挡风玻璃清洗液的温度太低,例如低于5℃时,所述挡风玻璃清洗液被加热。为此,当挡风玻璃清洗控制促动(通常通过控制杆促动)时,传送管道重新加热由泵泵送的来自储液箱的挡风玻璃清洗液,控制杆位于方向盘的侧面并且在其中控制挡风玻璃擦拭器的促动。

通过邻近传送管道延伸的加热元件保证所述液体在传送管道内的加热。已知的实践是,加热擦拭刷以阻止后者因冻住而被卡住。该加热是通过沿着擦拭刷的长度安装在刮片上的加热装置执行的。该加热装置是电启动的,则又必须使供电缆线从车辆延伸至擦拭刷。

在现有技术中,供电缆线沿着液体传送管道延伸并通过带式区域固定至液体传送管道是已知的。

根据现有技术的该解决方案无法令人满意,尤其是对于高端车辆,因为其不符合这类车辆对外观的期待。实践中,车辆使用者不能接受看到缆线沿着擦拭刷的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管以杂乱方式延伸。出于相同的原因,在缆线和管之间通过胶带连接也是不能接受的。后一个解决方案也意味着组装方法比较复杂,而且这些胶带自身的成本增加了该方法的成本价。

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具有第二个缺点。由缆线和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管构成的组件体积较大而阻碍了该设备的安装。实践中,该组件需要在擦拭臂的驱动器的位置处的标准尺寸的沟槽内延伸,然后在所述臂下方延伸到挡风玻璃擦拭器。这些区域中可用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容纳由缆线和供给管构成的组件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主要通过将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管和一个或多个电缆线巧妙地结合来解决上述缺陷,所述电缆线向擦拭刷上的加热装置供电。

因此,本发明的主题为一种用于供给和/或分配要喷洒到车辆窗户上的液体的系统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管和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缆线,所述管由壁界定,至少两个液体流通管道形成在所述壁中,且加热元件嵌入在所述壁中,所述壁包括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凹部朝向所述管外侧敞开,且所有或部分所述缆线容置在所述凹部中。

更确切地讲,所述管道沿纵向方向延伸,所述凹部沿平行于纵向方向的方向延伸。

从截面看,所述壁由弯曲的第一部分和弯曲的第二部分界定,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延伸,所述凹部形成在第一面上,第二面在与弯曲的第一部分和弯曲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管道的同一侧相切的直线上是直线形的。该直线通过弯曲的第一部分的切点和通过弯曲的第二部分的切点。

这样的布置为将两个缆线定位在管的一个面上的单个凹部中提供了优势,所述缆线使得可以向擦拭刷供电。当所述两个缆线从安装于连接到擦拭刷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和该擦拭刷之间的液压连接器延伸时,该布置尤其具有优势。

可选地,从截面看,所述壁由弯曲的第一部分和弯曲的第二部分界定,第一面和第二面在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延伸,且第一凹部形成在第一面上,第二凹部形成在第二面上,第二面相对于所述管道与第一面相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所述装置包括不同于第一缆线的第二导电缆线,第一缆线容置于第一凹部内,而第二缆线容置于第二凹部内。限定词“不同于”应理解为,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彼此是电绝缘的,即便当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通过间隔器件彼此连接时。

有利地,该缆线具有圆形截面;在与通过每个管道中心的第一直线成直角的方向内测量,所述凹部的深度至少等于所述缆线的半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定特征,如上测得的凹部的深度等于所述缆线的直径。

在另一个变型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二导电缆线,这两个缆线容置在同一个凹部内。

有利地,如上测得的所述凹部的深度等于所述缆线的直径的至少两倍。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可行方案,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通过这两个缆线共有的间隔器件连接。

所述凹部包括用于锁定所述缆线的器件。

有利地,该锁定器件由至少一个沟槽形成,所述沟槽与位于第一缆线和第二缆线之间的套管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所述加热元件由至少一个电阻线形成,所述电阻线在所述两个管道之间延伸。例如,该电线为电阻线。

有利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每个具有管道中心,第一直线通过所述管道中心,所述加热元件包括每个都具有中心的第一电阻线和第二电阻线,第二直线通过所述中心,且第二直线平行于第一直线。

替换地,第二直线与第一直线成直角。

本发明最后涵盖用于机动车辆的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和/或分配系统,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所述电和液压联接装置可以与所述车辆的窗户擦拭系统结合。

本发明的主要优势为可以容易地将电和液压的联接装置插入擦拭臂的驱动器。类似地,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体积有限,因此将其容置在擦拭臂的位于驱动器和擦拭刷之间的部分后面更容易。

本发明达到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美学水平。实践中,以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方式将管与缆线结合阻止了缆线与管分离。因此,形成不被驾驶员视为具有美学缺陷的单独且密合的组件。

附图说明

在阅读作为关于附图的说明的以下描述时,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明显,其中,

图1是液体供给和/或分配系统和擦拭设备的示意图,其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所述液体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第一变型的截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第二变型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第三变型的截面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第四变型的截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第五变型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了要被擦拭设备2擦拭的机动车辆挡风玻璃1的示意图。擦拭设备2包括通过驱动器各自连接到例如旋转轴线5的第一臂3和第二臂4。这两个臂通过联合的往复运动或相反的往复运动在挡风玻璃1上移位。

擦拭刷6相对于第一臂3和第二臂4位于轴线5的相对端,其功能为刮擦挡风玻璃以将位于其上的水向后推进挡风玻璃上不阻碍可视性的区域。这些擦拭刷6通过连接器连接到各臂,连接器允许在擦拭刷磨损后更换擦拭刷。

例如,每个擦拭刷包括两个用于喷洒液体(特别是挡风玻璃清洗液)的供给件。这些供给件沿着与擦拭刷6的纵向轴线相同的轴线纵向地延伸。这些供给件沿擦拭刷的纵向轴线布置在擦拭刷6的任一侧,以便当刷子沿箭头7示出的第一移位方向或箭头8示出的第二移位方向移位时,供给件将挡风玻璃清洗液喷洒到刷子前方。

该图1还示出了车辆配备的挡风玻璃清洗液供给和/或分配系统9。对于喷洒该液体的供给件,必须有挡风玻璃清洗液的存储器、用于在所述存储器和供给件之间传送该液体的器件,和用于使该液体从该存储器向供给件流通的器件。

该供给和/或分配系统9特别地包括:

-液体储存箱11,

-使液体在所述供给和/或分配系统内流通的器件12,该器件典型地可以是泵,

-至少一个将泵连接到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液压联接件13,

-联接装置14,安装于连接到泵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及连接到擦拭刷6的另一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之间,

-支撑件16,适用于机械地组合联接装置14和一个或多个电连接器,电连接器给嵌入上述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加热元件和并入擦拭刷的至少一个加热元件供电,

-液压连接器17,至少安装于连接到擦拭刷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和擦拭刷6之间。

位于联接装置14和擦拭刷6之间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在后文中将称作第一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5,其大部分位于车辆外侧并沿着擦拭臂。该第一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5包括至少一个供电缆线,特别地供电给并入擦拭刷的加热元件(一个或多个)。

位于流通器件12和联接装置14之间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则依次被称作第二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8,其尤其在车辆舱室内延伸,典型地在发动机舱内延伸。其将同样包括至少一个供电缆线。

对于适用于一个或另一个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特征,说明书将使用附图标记为10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通用术语。

本发明不仅涵盖用于液体的第一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5的结构与第二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8的结构相同的情况,同样涵盖第一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型制成而第二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变型制成的情况,该另一个变型与第一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5所应用的不同。

对于这两个电和液压联接装置,例如其特别是是柔性管,所述管界定至少两个液体流通管道。形成该管的材料可以是EPDM、弹性体或橡胶。

在图1的例子中,第一和第二电和液压联接装置每个包括两个管道19和20,液体可在管道19和20内流通。该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还包括加热元件(图1中未示出),其通过嵌入到形成该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材料中而沿所述管道延伸。这样的加热元件可以是第一导电线和第二导电线形式的电阻元件,当电流通过该加热元件时,其释放热量。这些线因此被认为是电阻性的。

因此,需要理解的是,该加热元件形成热源,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从所述热源吸收能量并释放到周围空间,也就是说,在可以容纳所述液体的管道中。

图2示出了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细节。

这样的装置将电源电联接到耗电器,在这种情况下,该耗电器是位于擦拭刷上的一个或多个加热元件。因此由于其通过缆线21传递电流而形成电联接器件。

这样的装置还将所述供给和/或分配系统的第一点液压地联接到第二点。因此,其因为通过管22及其管道在泵和擦拭刷之间引导液体而形成液压联接器件。

该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还保证了管道中流通的液体的加热。

该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在760mm到1940mm的长度上延伸。管22包括相对于第二管道24界定第一管道23的壁25。壁25也相对于围绕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环境界定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换句话说,所述管道以紧密密封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壁内以传送挡风玻璃清洗液。

根据图2的实例,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的截面是圆的,这些管道的内直径例如为3mm至6mm,值3.5mm或3.9mm尤其适宜遵循机动车辆擦拭系统施加的液体流速和体积约束。上述尺寸值可以明显地转换为本说明书所述的任一变型。

壁25还容置加热元件26,其包括第一导电且有电阻的线27,其与同样有电阻的第二导电线28并列。在图2的实例中,其是由铜或铝合金制成的缆线,该缆线的尺寸设置为当9至16伏的电压的且强度为1.5至10安的电流通过时,其释放热量。有利地,该缆线可以被各线专用的套管29覆盖,第一线27的套管不同于第二线28的套管。

加热元件26的两个线27和28在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一端或另一端处彼此连接,特别地形成环路。换句话说,第一线27和第二线28形成在所述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内加倍的单个且相同的电加热线。

该加热元件26嵌入壁25。术语“嵌入”被理解为例如形成壁25的材料完全包围加热元件26,其整个周边都与所述壁接触。

该加热元件26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管道23和24的位置是特定的。该加热元件26通常布置在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之间,也就是说,在通过第一管道23的中心30的第一轴线38和通过第二管道24的中心31的第二轴线39之间。

根据定位加热元件26的一个变型,通过第一管道23的中心30和通过第二管道24的中心31的第一直线32与通过第一线27的中心和通过第二线28的中心的第二直线33成直角。因此保证第一直线32上测量的容积最优化。尽管成直角的布置关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的热量分布平衡具有优势,但本发明同样涵盖第二直线33相对于第一直线32形成0至90度的角的情况。

根据图2,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包括第一导电缆线21和第二导电缆线34。这些缆线的每一个包括导电芯部35和将该芯部与外部环境电绝缘的套管36。该第一缆线21可以与第二缆线34分离,但是它们也可以彼此连结,尤其是同一个套管36围绕第一缆线21的芯部35和第二缆线34的芯部35并使它们保持为彼此分离时。

根据本发明,形成管22的壁25包括凹部37,其朝向管22的外侧敞开。应理解为,凹部37界定了与沿管22的外部环境相通的容积。该凹部是管22朝向该管的中心轴线的变形部,该中心轴线位于第一直线32上,并位于第一管道23的中心30和第二管道24的中心31之间。

第一缆线21和/或第二缆线34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凹部37内,从而通过第一管道23的中心30和通过第二管道24的中心31的第一直线32平行于通过第一缆线21的中心和通过第二缆线34的中心的直线。换句话说,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在与第一直线32成直角的并通过凹部37的方向上测得的总高度严格小于缆线的最大尺寸加上管高度,所述管高度在与第一直线32成直角的并通过一个或另一个管道23、24的中心30、31的第一轴线38或第二轴线39上测得。

例如,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在通过第一管道中心30的纵向方向上沿长度方向延伸。凹部37也沿相同方向延伸,例如其位于第一轴线38和第二轴线39之间的壁25的外部面上。

该凹部是形成在管22的外周边上的腔室。更确切地讲,壁25在截面上由弯曲的第一部分40和弯曲的第二部分41界定,第一面42和第二面43在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1之间延伸。

第二面43在与弯曲的第一部分40和弯曲的第二部分41在管道同一侧相切的直线上是直线形的。

第一面42也在弯曲的第一部分40的切点和弯曲的第二部分41的切点之间延伸,并相对于管道23和24与第二面43相对;在图2的示例中,凹部37形成在第一面42上。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变型。其遵循与根据图2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技术不同点进行描述,将对根据图2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进行参考以确定相同的元件是如何使用的。

第一个不同点在于一个或多个管道的形式。第二个不同点在于与第一凹部不同的第二凹部的存在和形式。第三个技术不同点在于加热元件的线之间的间隔器件的存在。

一个或多个管道具有特定的截面。一个和/或另一个管道23、24的内部面44包括第一部分45,其形式与所述内部面的第二部分46不同。将第一部分45布置为最大化加热元件26和可以在第一管道23和/或第二管道24中流通的液体之间的热传递很重要。所述最大化通过减少位于加热元件和相关的管道之间的壁25的厚度来获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这些管道的截面通常形成“D”形。换句话说,第一部分45是直的,而第二部分46是弯曲的,且特别地为具有不同半径的一系列曲线。在该情况下,直的第一部分45沿直线47延伸,所述直线47平行于通过第一线27的中心和第二线28的中心的第二直线33。

显然地,第一部分45邻近加热元件,因此第一部分沿第一直线32被插入第二部分46和加热元件26之间。

图3示出了仅在两管道中的一个上具有这样的结构,但是本发明覆盖两管道具有“D”形截面的情况。类似地,此处详述的形式并不局限于图3的变型。正相反,其可以转换为在本说明书中详述的任一变型。

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还包括间隔器件48,其用于在第一线27和第二线28之间形成和保持一空间。所述空间为第一线27和第二线28共有,因为其布置在这两个线之间并与之接触。同样也可以将该限定理解为围绕每个线的全部周边的间隔器件,其因此形成围绕线的套管。在该情况下,围绕线27和28的间隔器件48的远端部分49和50以及间隔器件48的中心部分51形成单独的单一部件。

该间隔器件48在所述线之间延伸。因此其安装在第一线27的中心和第二线28的中心之间并对齐在第二直线33上。该间隔器件48在第一线27和第二线28之间形成间隙,或称之为距离,其使得可以每个线在很大的角扇形部上散热。因此避免任何热的点的出现,因为间隔器件48强加了一距离,该距离被确定为使得在最大化第一管道23和/或第二管道24的散热的同时最小化第二直线33的轴线内的温度上升。

根据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间隔器件48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耐热聚合物,尤其是适于该应用的聚四氟乙烯,因为它在用于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挤出工艺期间粘附力较低。

尽管仅展示于图3内,但上述间隔器件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变型的一个或另一个。

与图2的变型相比,该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包括第二凹部52,其形成在第二面43上并相对于所述管道与第一面42相对。同样可以考虑,该第二凹部52相对于加热元件26朝向第一凹部37。

在该情况下,第一凹部37接收单独的单一缆线21,第二缆线34被容置在第二凹部52内。在本变型中可观察到,第一缆线21和第二缆线34具有圆形截面。两凹部在与第一直线32成直角的方向上测得的深度至少等于所述凹部中接收的缆线的半径,并且根据该变型,小于该缆线直径,所述第一直线32切过所述凹部的最深点。

第一凹部37和第二凹部52形成腔室,其伸入壁25的深度比图2所示更深。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变型实施例。其遵循与根据前图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技术不同点进行描述,将对根据前图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进行参考以确定相同的元件是如何使用的。

第一不同点在于加热元件26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管道23和24的取向。第二不同点在于第一凹部37和第二凹部52的深度和形式。

对于前述变型,第一管道23和第二管道24每个具有附图标记分别为30和31的管道中心,第一直线32通过所述中心。另一方面,加热元件26被布置为使得通过第一线27的中心和第二线28的中心的第二直线33平行于第一直线32。

在图4的实施例中,第二直线33与第一直线32重合,但是本发明同样涵盖加热元件侧向地偏置从而第一直线32和第二直线33之间分开有非零距离的情况。

第一凹部37和第二凹部52具有弯曲的轮廓53,其在45°至180°的角扇形部上沿着容置于所述凹部内的每个缆线的周边。该特征则形成用于相对于壁25紧固所述缆线的器件,以避免该缆线沿着第一直线32在相关凹部内移位。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凹部37和/或第二凹部52在正交于第一直线32的方向上测得的深度分别等于第一缆线21和第二缆线34的直径。该结构具有容置所有向安装在擦拭刷上的加热元件供电的导电缆线的优势。换句话说,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与第一直线32(与所述缆线对齐)成直角地测量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壁25沿第一轴线38或第二轴线39测得的尺寸。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第三变型。其遵循与根据前图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技术不同点进行描述,将对根据前图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进行参考以确定相同的元件是如何使用的。

第一不同点在于加热元件26在壁25中的位置,以及第一凹部37的深度和形式。

在该变型中,所述壁包括单个凹部,第一缆线21和第二缆线34都接收在第一凹部内。第一凹部的如上测得的深度在此至少等于缆线中的一个的直径的两倍。弯曲的轮廓53在至少等于180°的角扇形部上形成,以便紧固第一缆线21和使之固定不动。通过保持在管22的容积内,第二缆线34位于实线所示的第一位置,并与所述凹部的在第一管道23侧部的外部面42接触。第二缆线34的承靠第二管道24侧部的外部面42的位置由虚线显示。

加热元件26安装为与第一直线32成直角并在壁25中向第二面43偏置。更确切地讲,第一线27和第二线28都在第二面43和第一直线32之间延伸。

图6示出了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第四变型。其遵循与根据前图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的技术不同点进行描述,将对根据前图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进行参考以确定相同的元件是如何使用的。

加热元件26安装为使得通过第一和第二线27、28的中心的第二直线33平行于第一直线32。更确切地讲,加热元件26朝向第二面43偏置。换句话说,加热元件26“嵌入”在形成壁25的材料中并在第二面43和第一直线32之间延伸。

第一凹部37在此形成深切口,其接收第一缆线21和第二缆线34二者。该深切口形成用于紧固这两个缆线的器件。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缆线21的中心在第一直线32上。因此,通过第一缆线21的中心和通过第二缆线34的中心的直线与第一直线32成直角。

图7更特别地示出了用于锁定形成于凹部37内的缆线的器件54的存在。对于这些附图中所示的其他特征,将参考前图和与其相关的说明。

锁定器件54由沟槽55形成,该沟槽与为第一缆线21和第二缆线34共有的套管36的变细区域56协作。该变细区域56在平行于第一直线32的方向上测量的宽度小于第一缆线21或第二缆线34的直径。该变细区域56则由沟槽55夹紧,从而相对于管22锁定所述缆线的位置。

在该图中,锁定器件54包括两个沟槽55,这两个沟槽彼此相对并终结于第一面42的平面内。该锁定器件还与凹部37相接,因此界定该凹部的朝向围绕根据本发明的电和液压联接装置10的环境的开口。

这些沟槽55是柔性的,即可变形的,以允许将第一缆线21插入到凹部37中。

锁定器件54已经示出在第一面42的平面内,但是本发明同样涵盖该锁定器件形成在界定凹部的内壁上的情况(未示出)。换句话说,所述锁定器件沿凹部的深度制造,这使得当将这两个缆线紧固在管中时,可以容置全部第一缆线和容置至少部分的且优选地全部的第二缆线。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