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及其用途

一种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及其用途,该系统包含: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选择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磺基甜菜碱,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中的任意一种以上;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及,油井注入水;该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按100%纯活度计与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例为1:0.03-1。本发明提供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具有抗矿化度能力强,与聚合物特别是PAM类的聚合物匹配性好,温度稳定高,用于三次化学驱油,可以多开发10-15%的油藏,且,使用浓度低,使得成本大幅下降;无碱,不但使得聚合物的选择面更广,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意义也非常重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40912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海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397131.3

  • 发明设计人 吴斌;林增琪;林晨;吴安然;

    申请日2013-09-04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静洁

  • 地址 200082 上海市杨浦区长阳路1080号28号楼(幢)一层106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39:1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25

    授权

    授权

  • 2013-12-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9K8/588 申请日:201309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1-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开发领域,涉及用于油田开发的化学驱油添加剂,具体地,涉及一种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及其用途,适用于低表面活性剂浓度,无碱加入的化驱系统(即化学驱油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通常油田开发中,最先的开采方法是利用油层本身能量开采,也就是一次采油。在这个阶段,原油靠自身能量随井管喷发而出。通常15-20%左右的油藏靠这样(即一次采油)开发出来的。随着开采的深入,当天然的能量由于衰减而无法满足需要的时候,水或气需要被注入油层来维持油井的产量或采收率,这是二次采油阶段。另外15-20%的原油储藏由二次开发而收获。随着二次采油的效率不断下降,向油层注射流体或能量,利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甚至生物作用,以此来提高产量或采收率-三次采油阶段。这种向地层注入流体或能量来提高原油的产量或采收率的各种方法,通称为强化采油 (Enhanced Oil Recovery 或者EOR),即三次采油。

二次采油效率下降的原因是,由于毛细作用力,剩余的原油以断续的形式被束缚在油藏层的岩砂的空隙,造成原油无法随注入水系统自由流动。普通的注水法无法有效克服这种毛细作用力,造成被注入水携带而出的原油越来越少,产油效率下降。这个毛细作用力可以在理论上用一个毛细管数来表示其大小。只有当原油的毛细管数被克服时,被束缚的原油才有可能被释放。下面的公式可以用来估计注入水系统的所具有的毛细管数:

Nc = V *  μ/IFT

其中,Nc是注入水系统的毛细管数,V是注入水系统的流速,μ是注入水系统的黏度,IFT是油水界面张力。只有当注入水系统的毛细管数大于一个临界数值(临界毛细管数)时,原油的毛细管数才能够被克服。从这个公式可见,提高毛细管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提高流速;2)提高黏度;3)降低油水界面张力。

由于受注入设备和地层条件的限制,提高流速的空间非常有限。提高体系黏度(一般通过添加聚合物来实现)可以提高毛细管数一个数量级。而最有效的方法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如果界面张力从通常不含表面活性剂时的10-30 dyn/cm(达因/厘米;1dyn/cm = 1mN/m)降到~10-3 dyn/cm的超低范围,体系的毛细管数就此提升4个数量级。这个界面张力的减低通常是通过加入表面活性剂来实现的。

油水界面张力是两种不同液体(油和水)互相排斥的结果。由于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亲油和亲水的功能,它们聚集在油水界面形成单层或多层吸附。它们亲油基团朝向油层,亲水基团朝向水相。油水界面张力的降低程度取决于它们的亲油作用和亲水作用的平衡程度。当这两种作用越相近,界面张力的数值越小。 当这两种作用趋近平衡时,油水界面张力就可能进入超低界面张力区域( ~10-3dyn/cm)。

传统的表面活性剂为基础的三次采油采用三元复配技术:即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和碱三元复配形成。其中,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化学物质同时具有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聚合物是一类高分子化学物质,当它们溶解在水里时,能够形成高黏度的溶液。碱在是指无机类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在水溶液中产生氢氧根离子,碱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钠),碱金属氢氧化物(氢氧化钠)以及强碱弱酸形成的盐(碳酸钠)等是这里所指的碱的代表。传统的三元复配技术用于油田开发的三次采油,主要问题有:1)长期的碱的使用会造成地层的破坏,对采油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2)碱的使用造成一些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不稳定和分解,限制了对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的选择。

传统的三次采油的表面活性剂是阳离子型的,最常见的是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它们通常和聚合物,碱同时使用,形成“三元复配系统”。 由于碱对地层和环境的副作用,碱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限制。无碱的表面活性剂的单独使用或者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配系统”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常规的三元复配系统中,碱在三次采油的主要作用是皂化原油中的酸性物质,使它们变成皂化的表面活性剂,利用这种就地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来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总体浓度(减少实际加入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减低采油的成本)。 由于前述的碱的负面影响,新配方方向是寻找经济有效的无碱的表面活性剂系统。但通常不加入碱的情况下,现有技术一般是通过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来实现。在高表面活性剂浓度的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有效使用浓度在3%以上),由于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胶束的溶解油的能力,这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注入水系具有比单纯注入水系更高的携带油的能力。但是这种只靠胶束溶解,产油能力的提高有限。而且由于表面活性剂的成本原因,这种高浓度的应用限制很大。

但是,低浓度系统的配方,特别是在无碱的条件,缺少相应的实验室研究和理论指导,实际应用的经验缺乏,由此造成系统性配方和优化配方的能力弱,寻找配方时盲目性大。目前,还未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以上不足,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替代传统三元复配系统,提供一种在无碱的条件下,使用低浓度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用于化学驱油,尤其是三次采油的化学驱油,通过该方式的三次采油,一个二次采油后期的油井可以多开发10-15%的油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该系统包含: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该甜菜碱表面活性剂选择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磺基甜菜碱,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中的任意一种以上;

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该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是指由多聚环氧乙烷和多聚环氧丙烷嵌段而形成的聚合物以及其聚合物的混合物;及

油井注入水;

该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按100%纯活度计与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质量比例为1:0.03 -1。

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其中,该系统还包含聚合物,该聚合物选择瓜尔豆胶、纤维素及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

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其中,所述聚合物在系统中的浓度范围是100ppm–2000ppm,

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其中,在该系统中,所有的表面活性剂以100%活度计的浓度的总范围是0.005%-1%;优选地,该所有的表面活性剂以100%活度计的浓度的总范围是0.05% - 0.4%

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其中,所述系统的pH在 6.0–9.0;优选地,所述系统的pH在 7.0–8.0。 

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其中,所述的注入水的矿化度在0-100,000 mg/L,即不加矿物质的水或者含有矿物质的水均可用于本发明。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的用途,该系统用于采油过程中的化学驱油,使用时,将该系统注入待采油的原油矿藏中。

上述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的用途,其中,该系统中的各组分采用预先混合或使用时分别注入。

以下通过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进一步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优势。

由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的结构:

使得它们在无碱的情况下具有高效的减低界面张力的作用。在表面活性剂使用浓度0.005%左右,油水界面张力就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由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团可以来自原油成分或者植物成分,使得亲油基团的碳链长度以及结构的选择范围大,可以比其它类型的表面活性剂更容易找到与油匹配的亲油基团。同时它们的亲水基团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功能(因此它们称为两性离子),这样不但增强表面活性剂和水的作用,同时还增添与聚合物以及其它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增效的作用。这种协同增效的作用是其它传统三次开采的表面活性剂所缺乏的。

然而由于原油性质的多样和成分复杂,加上回注水的组成因各地点而各不相同。单一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无法适应原油和回注水的多样性。再加上,对甜菜碱任何结构上的改进(如改变和氮原子相连的3个烷基的性质,包括改变它们碳链的长度、结构或者其它功能团的引入等),只能来自于甜菜碱的起始原料和反应物的变化。这样改进不但受限制于原料种类的局限,原料市场化的限制,化学反应机理和生产条件的限制,而且费时费力,因为每一个改动,意味着一个新的多阶段的化学合成过程。

因此通过表面活性剂复配来进一步提高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功效,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效益,这样的复合配方可以不但带来更多的灵活性,而且能节省实验的时间和投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具有协同效应,这种协同作用在pH中性条件下更是显著。由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同时具有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性质,它们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互相吸引作用。但是不同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吸引作用,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吸引作用在pH 中性条件下,不会产生诸如沉淀之类的副作用。随着不同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浓度比例,它们之间的作用也随之变化。随之同时变化的还有整个表面活性剂系统和水相的作用力。通过这种改变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浓度比例,可以达到一个表面活性剂系统和水相的作用力的扫描,以求寻找一个最佳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和水相的作用力,用这个表面活性剂系统和水相的作用力来平衡表面活性剂系统和油相的作用力。当表面活性剂系统与水相的作用力和表面活性剂系统与油相的作用力达到平衡时,超低油水界面张力也就可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通过甜菜碱表面活性剂与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协同作用,可以在无聚合物的条件下单独使用,也可以与聚合物相配,形成二员复配系统来使用,以实现无碱条件下的超低界面张力。本发明提供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具有抗矿化度能力强,与聚合物特别是PAM类的聚合物匹配性好,温度稳定高。

将本发明提供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在无碱的情况下,用于三次采油化学驱油,在三次采油中的使用浓度(有效活度重量百分比)在0.005-1%的低浓度下,也可和原油形成超低油水界面张力(~10-3 dyn /cm 或更低);能大幅提高驱油效率,可以将一个二次采油后期采油效率严重下降的油井经三次采油,多开发10-15%的油藏,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而且,本发明的用嵌段共聚物改进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用于化学驱油,使用浓度很低(低于1%),成本大幅下降;进一步地,由于该系统不需要加入其他常规碱,不但使得聚合物的选择面更广,对于保护自然资源意义也非常重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50%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剂溶液:取油基二甲基甜菜碱(来自美国西方表面活性剂研发中心 ,Western Surfacta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SA,具有30%活度(即有效浓度),pH 6.0 -7.0) 50克,去离子水50克;分别加入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 来自中国东北油田,原油呈现高酸,高芳香烃成分。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 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3) 聚合物: 1000 ppm聚丙烯酰胺(来自辽宁盘锦海澜化工分子量2500万);(4)表面活性剂浓度:0.05% 和0.10%。该表面活性剂浓度是指上述50%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剂溶液在实践中的使用浓度,即将上述50%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剂溶液稀释使用时的浓度,当该使用浓度为0.1%时(相当于将50%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剂溶液稀释1000倍使用),其中,真正的油基二甲基甜菜碱(活度100%计)的浓度是0.1% ×50% ×30% = 0.015%。

测试结果: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5%时,油水界面张力为1.4×10-3 dyn/cm;          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0%时,油水界面张力为4.1×10-2 dyn/cm。

由该实验可知,虽然这个油基二甲基甜菜碱可以在0.05%浓度时降低这个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到超低程度,但是当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在0.10%时,所相应的油水界面张力反而上升,未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

实施例2

在上面实施例1的表面活性剂里,加入一种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以T1表示。T1的其结构通式如下 (A 或者B):

A. :(EO)n – (PO)m – (EO)p;或者  

B.  :(PO)n – (EO)m – (PO)p

其中,EO代表环氧乙烷, PO代表环氧丙烷;m,n,p为单体的重复次数,m,n,p的取值范围为0-400。

T1为分段聚合而成,首先是单体反应产生中间段部分(比如,首先环氧丙烷聚合;然后用另一种单体(比如环氧乙烷)来继续聚合反应,完成两端的部分。

具体的配置如下:取油基二甲基甜菜碱(同实施例1) 50克, T1(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来自辽宁盘锦海澜化工,分子量在2000-2500 Dalton(道尔顿), 亲油亲水平衡数HLB 15 ) 6.5克,去离子水43.5克;分别加入到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来自中国东北油田,原油呈现高酸,高芳香烃成分。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3) 聚合物: 1000 ppm聚丙烯酰胺(来自辽宁盘锦海澜化工分子量2500万);(4)表面活性剂浓度:0.05%, 0.10%。

测试结果: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5%时,油水界面张力为7.0×10-3 dyn/cm;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1%时,油水界面张力为3.4 ×10-3 dyn/cm。

可见,通过加入T1,由于油基二甲基甜菜碱-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协同作用,当表面活性剂使用浓度为0.1%时,油水界面张力显著降低,可以达到超低。共聚物T1可以扩大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范围,但是也有可能引起界面张力上升—因为和表面活性剂相比,共聚物降界面张力的能力弱一点,因此在某些浓度上,表面活性剂-共聚物的混合系统反而使得界面张力略有升高。  

实施例3

表面活性剂配制:取油基酰胺二甲基丙基甜菜碱(来自美国西方表面活性剂研发中心 (Western Surfacta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SA,具有35%活度,pH 6.0 -7.0) 50克,去离子水 50克;以上分别加入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同实施例1。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

(3) 聚合物: 1000 ppm聚丙烯酰胺(来自辽宁盘锦海澜化工分子量2500万);(4)表面活性剂浓度:0.2%。

测试结果: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2%时,油水界面张力为0.11 dyn/cm。

结果表明,在表面活性剂0.2%的使用浓度下,无法降低该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到超低范围。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表面活性剂里,加入一种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T1。 

具体的配置如下:油基酰胺二甲基丙基甜菜碱(同实施例3) 50克, T1(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来自辽宁盘锦辽河油田海澜化工有限公司,分子量在2000-2500 Dalton,亲油亲水平衡数HLB 15) 0.6克;去离子水49.4克;以上分别加入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同实施例1的原油。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

(3) 聚合物: 1000 ppm聚丙烯酰胺(来自辽宁盘锦海澜化工分子量2500万);(4)表面活性剂浓度:0.2%。

测试结果: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2%时,油水界面张力为7.8×10-3 dyn/cm。     

结果表明,由于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加入,油基酰胺二甲基丙基甜菜碱-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协同作用,使得同样的油水系统的界面张力达到超低。

实施例5

配置50%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剂溶液(同实施例1)。

该表面活性剂系统只能在0.05%的浓度下实现超低界面张力,在0.10%的浓度,它的界面张力高于~10-3 dyn/cm (见实施例1)。

而在上面的表面活性剂里,加入一个混合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具体的配置如下:取油基二甲基甜菜碱(同实施例1的来源) 50克, Surfonic POA L-61 (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来自美国Huntsman 化工公司,分子量在2000 Dalton, 亲油亲水平衡数HLB 2 ) 4克, Surfonic POA L-62 (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来自美国Huntsman 化工公司,分子量在2500 Dalton, 亲油亲水平衡数HLB 4 ) 2.5克,去离子水克43.5克;以上分别加入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 来自中国东北油田,原油呈现高酸,高芳香烃成分。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3) 聚合物: 1000 ppm聚丙烯酰胺(来自辽宁盘锦海澜化工分子量2500万)。

测试结果:当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0.05%时,油水界面张力为8.5 ×10-3 dyn/cm;当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0.10%时,油水界面张力为8.2 ×10-3 dyn/cm。

本体系采用L-61和L-62的混合共聚物,代替实施例1里的共聚物T1,成功的扩大了这个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浓度窗口,使得在0.10%的浓度时,油水界面张力也符合~10-3 dyn/cm的要求。

实施例6

50%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单剂溶液:取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来自美国西方表面活性剂研发中心 (Western Surfacta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USA,具有30%有效浓度,pH 6.0 -7.0) 50克,去离子水50克;以上分别加入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同实施例1的原油。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3) 不加聚合物;(4)表面活性剂浓度:0.05%, 0.1%。

测试结果:当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0.05%时,油水界面张力为5.6 × 10-2 dyn/cm;当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0.10%时,油水界面张力为6.9×10-3 dyn/cm。

结果表明,当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的单剂使用,使用浓度为0.05%时,不能实现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在使用浓度为0.1%浓度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

实施例7

在实施例6的表面活性剂里,加入一个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混合体系,来改进这个表面活性剂的功效。 具体的配置如下:月桂基二甲基甜菜碱(实施例6) 50克, Surfonic POA L-61 (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来自美国Huntsman 化工公司,分子量在2000 Dalton, 亲油亲水平衡数HLB  2.0 ) 5.0克, Surfonic POA L-62 (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 来自美国Huntsman 化工公司,分子量在2500 Dalton, 亲油亲水平衡数HLB  4.0 ) 5.0克,去离子水克40克;以上分别加入一个烧杯,然后用电磁搅拌器在室温下搅拌均匀。用氢氧化钠和醋酸调节pH到7-8。所形成的表面活性剂系统呈均匀透明液体。

原油:同实施例1的原油。

测试仪器: TX-500C界面张力。

测试条件:(1)温度55摄氏度;(2)回注水含矿化度4000 mg/L;(3) 不加聚合物;(4)表面活性剂浓度:0.05%,0.1%。

测试结果:当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0.05%时,油水界面张力为6.9 × 10-4 dyn/cm;当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0.10%时,油水界面张力为6.4×10-3 dyn/cm。

结果表明,与不加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剂系统相比,有共聚物的表面活性剂系统扩大了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窗口:原先“不合格”的0.05%浓度,现在不但合格,而且达到了10-4 dyn/cm的数量级;在0.1%浓度,新的溶有共聚物的系统,仍然保持超低界面张力。由此证明多聚环氧乙烷多聚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的改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界面张力的调节需要,所述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可以选择烷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酰胺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烷基磺基甜菜碱及烷基羟基磺基甜菜碱中的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甚至能达到比采用单一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更好的驱油效果。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它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包含阴离子、阳离子和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亲水助溶剂和亲油助溶剂可以有选择加入到本发明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系统中,以增强系统的化学驱油的功效。

所述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包括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阳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之间形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阴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碳酸盐类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中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乙氧基化/丙氧基化的醇,氧化胺等,脂类表面活性剂;阳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包括季胺盐等。

所述的亲水助溶剂包括水溶性醇、醚、酯等溶剂以及其它小分子极性有机物;所述的亲油助溶剂包括油溶性醇、醚、酯等溶剂以及其它小分子非极性有机物;所述的其它助剂包括抗硬水剂(比如络合物,无机磷酸盐等),pH缓冲剂。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它助剂包括抗硬水剂,pH缓冲剂等也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加入,以增强系统的化学驱油的功效。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