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的过滤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

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的过滤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

摘要

一种干衣机,包括:滚筒(6),该滚筒限定有用于容纳待烘干衣物的内腔;机壳(1),该机壳容纳滚筒,并限定有开口,从而允许将衣物放入滚筒中和从滚筒中取出衣物;门(3),该门被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便允许或禁止使用所述开口;过滤器组件(4),该过滤器组件被构造成过滤包含从滚筒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以及过滤器引导件(30),该过滤器引导件位于机壳(1)的限定所述开口的部分处,并限定有接纳过滤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管道。该过滤器引导件(30)包括:感测机构,该感测机构被构造成检测过滤器组件存在于所述管道中;过滤器盖(10),该过滤器盖位于由过滤器引导件限定的所述管道中并与机壳的限定所述开口的部分分离;和固定构件(13),该固定构件被构造成将过滤器盖固定在闭合位置,并基于感测机构检测到过滤器组件存在于所述管道中而允许过滤器盖移动到打开位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80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280007214.0

  • 发明设计人 金柾润;李尚益;

    申请日2012-12-07

  • 分类号D06F58/22(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陆弋;王伟

  • 地址 韩国首尔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30:2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22

    授权

    授权

  • 2013-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F58/22 申请日:201212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构件的过滤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 导件的干衣机,该固定构件被构造成将过滤器盖固定在闭合位置,以 出于安全目的而防止异物移动经过该过滤器盖。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干衣机是这样一种电器:它通过将加热的空气供给到 滚筒中来烘干已洗涤的衣物,以使放入该电器的滚筒(或桶)中的已 洗涤衣物中的水分子蒸发。

在对滚筒中装载的已洗涤衣物的水分进行蒸发之后从该干衣机中 排出的空气中,可能含有已洗涤衣物中的水分。该空气变成高温潮湿 空气。一般来说,能够基于处理这种高温潮湿空气的方法对干衣机进 行分类。

换句话说,干衣机被分类为冷凝式干衣机和排出式干衣机。在冷 凝式干衣机中,高温潮湿空气在循环的同时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 而不排出到外部,并且,该高温潮湿空气中含有的水分被冷凝。在排 出式干衣机中,在穿过滚筒之后排出的高温潮湿空气被直接排出。

同时,烘干衣物之后从滚筒中排出的空气可能含有衣物的异物, 例如棉绒。这种异物在经过该干衣机中设置的机械零件的同时可能会 损坏这些机械零件,或者,这种异物在排出到外部时可能污染外界空 气。因此,已从滚筒中穿过的空气也应当经过过滤器,以从该空气中 去除异物。

通常,这种过滤器设置在滚筒的前部,以过滤已穿过滚筒的空气 中含有的异物。当该干衣机连续使用时,可以通过过滤器来过滤诸如 棉绒的异物。

如果所过滤的诸如棉绒的异物已超过预定水平,则过滤器可能会 影响空气流。因此,必须从过滤器上定期地除去所过滤的异物。对于 这种过滤器清洁,使用者在烘干循环之后或在干衣机的操作暂停的状 态下将过滤器与干衣机分离并去除异物。之后,使用者可以将过滤器 重新安装到干衣机上。

因此,设置在干衣机中的过滤器由位于干衣机的引入口下方的过 滤器组件构成。该过滤器插入在具有敞口顶部的过滤器引导件中。当 试图更换过滤器组件时,将该过滤器组件从过滤器引导件卸下以进行 清洁。然后,插入干净的过滤器组件或插入新的过滤器组件。

过滤器引导件具有敞口顶部,以将过滤器组件插入在该敞口顶部 中。在过滤器组件未插入在过滤器引导件的敞口顶部中的状态下,在 过滤器引导件中设置有过滤器盖,以防止异物进入其管道。

在这种情形中,该过滤器盖通常具有如下结构,其被构造成:当 过滤器组件已插入时,该过滤器盖由推动该过滤器组件的力打开。因 此,在过滤器组件被卸下的状态下,例如,通过利用辅助弹簧使过滤 器盖维持闭合状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用于过滤 器盖的闩锁装置的过滤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 的过滤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该过滤器引导件包 括闩锁构件,该闩锁构件使过滤器盖钩接到该闩锁构件,从而将过滤 器盖固定在闭合状态以防止故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如下一种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 的过滤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当过滤器组件被插 入时,该闩锁装置解除过滤器盖的锁定状态,而当过滤器组件被分离 时,在利用弹性回复力使过滤器盖闭合之后,该闩锁装置通过使用闩 锁构件来锁定该过滤器盖的闭合状态。

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提供如下的干衣机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该干衣机包 括:滚筒,该滚筒限定有内腔,该内腔容纳要由该干衣机烘干的衣物; 机壳,该机壳容纳滚筒,并限定有开口,从而允许将衣物放入滚筒中 和从滚筒中取出衣物;门,该门被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便允许 或禁止使用该开口;过滤器组件,该过滤器组件被构造成过滤从滚筒 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以及过滤器引导件,该过滤器引导件位于 机壳的限定所述开口的部分处,并限定有接纳所述过滤器组件的至少 一部分的管道。该过滤器引导件包括:感测机构,该感测机构被构造 成检测过滤器组件存在于所述管道中;过滤器盖,该过滤器盖位于由 过滤器引导件限定的所述管道中并与机壳的限定所述开口的部分分 离;和固定构件,该固定构件被构造成将过滤器盖固定在闭合位置, 并基于所述感测机构检测到过滤器组件存在于所述管道中而允许过滤 器盖移动到打开位置。该过滤器盖被构造成:当处于闭合位置时,该 过滤器盖防止物体移动经过所述管道中的过滤器盖。

此方面的实施方式可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该感 测机构可以包括闩锁传感器或闩锁触发器,该固定构件包括闩锁。该 感测机构可以附接到该固定构件。该感测机构可以构造成检测过滤器 组件不存在于所述管道中。该固定构件可以基于感测机构检测到过滤 器组件不存在于所述该管道中而将过滤器盖固定在闭合位置。该过滤 器盖可以包括:过滤器铰链轴,该过滤器铰链轴从过滤器盖的相反侧 向外突出,并构造成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在过滤器引导件的铰链轴孔中; 以及闩锁部,该闩锁部被构造成:随着所述固定构件将过滤器盖固定 在闭合位置,该闩锁部被所述固定构件接合。该过滤器盖可以构造成 绕铰链轴孔以铰接的方式旋转,以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上下移 动。所述干衣机还可以包括在感测机构和固定构件之间延伸的支撑部。 该固定构件可以包括闩锁钩,该闩锁钩被构造成接合所述闩锁部,以 基于过滤器组件位于所述管道的外部而将过滤器盖维持在闭合位置。 该感测机构可以包括挤压突出部,该挤压突出部被构造成:随着过滤 器组件插入到所述管道中,该挤压突出部被过滤器组件挤压。该过滤 器引导件可以包括:挤压开口,该挤压开口被构造成允许所述挤压突 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穿过;以及钩开口,该钩开口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闩 锁钩的至少一部分穿过。

根据另一方面,该过滤器引导件限定有管道并构造成接纳过滤器 组件。该过滤器引导件包括:闩锁构件,该闩锁构件联接到过滤器引 导件;和过滤器盖,该过滤器盖位于所述管道中且构造成在打开位置 和闭合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该过滤器盖被构造成:当处于闭合位置时, 该过滤器盖防止物体移动经过该过滤器盖。该闩锁构件基于过滤器组 件位于过滤器引导件的外部而将过滤器盖维持在闭合位置。随着过滤 器组件插入过滤器引导件中而达到使闩锁构件释放的位置,该闩锁构 件允许过滤器盖移动到打开位置。

此方面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该 闩锁构件可以构造成:随着过滤器组件插入过滤器引导件中而达到使 闩锁构件释放的位置,该闩锁构件相对于过滤器盖向外旋转。该闩锁 构件可以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的上端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过滤器 引导件;挤压突出部,该挤压突出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上侧部分,并 构造成被过滤器组件挤压;以及闩锁钩,该闩锁钩位于所述主体部的 下侧部分,并构造成通过支撑该过滤器盖的底表面而将过滤器盖维持 在闭合位置。该挤压突出部可以包括在向下方向上相对于过滤器组件 的插入方向倾斜的倾斜表面。该闩锁钩的底侧可以包括如下的倾斜表 面,随着过滤器盖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该倾斜表面相对于过 滤器引导件的旋转方向在向上方向上倾斜。该闩锁构件还可以包括铰 链轴,该铰链轴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处,并且该过滤器引导件可以 包括联接孔,以将铰链轴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在该联接孔中。该过滤器 引导件可以包括:挤压开口,该挤压开口被构造成允许所述挤压突出 部的至少一部分穿过;以及钩开口,该钩开口被构造成允许所述闩锁 钩的至少一部分穿过。该过滤器引导件可以包括具有前侧壁的前构件 和具有后侧壁的后构件。该前构件和后构件可以组装在一起。该挤压 开口可以限定在前构件的前侧壁中,钩开口可以限定在后构件的后侧 壁中。该闩锁构件可以是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的相反两侧上的一对闩 锁构件中的一个闩锁构件。该过滤器盖可以包括闩锁部,该闩锁部被 构造成:随着所述闩锁构件将过滤器盖维持在闭合位置,该闩锁部被 闩锁构件接合。该过滤器盖可以包括过滤器铰链轴,该过滤器铰链轴 从过滤器盖的相反两侧向外突出。该过滤器引导件的侧壁包括铰链轴 孔,该铰链轴孔被构造成使过滤器铰链轴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在该铰链 轴孔中。所述干衣机还可以包括扭力弹簧,该扭力弹簧位于过滤器盖 的过滤器铰链轴与过滤器引导件的铰链轴孔之间,并构造成在与过滤 器组件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对过滤器盖提供弹性回复力。

根据另一方面,一种干衣机包括:滚筒,该滚筒限定有内腔,该 内腔容纳要由干衣机烘干的衣物;机壳,该机壳容纳滚筒,并限定有 开口,从而允许将衣物放入滚筒中和从滚筒中取出衣物;门,该门被 构造成能够打开和关闭,以便允许或禁止使用所述开口;过滤器组件, 该过滤器组件被构造成过滤从滚筒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以及过 滤器引导件,该过滤器引导件位于机壳的限定所述开口的部分处,并 限定有接纳所述过滤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管道。该过滤器引导件包 括:过滤器盖,该过滤器盖位于所述管道中,并构造成在打开位置和 闭合位置之间来回移动;一对闩锁构件,该一对闩锁构件设置在过滤 器引导件的相反两侧;以及闩锁钩,该闩锁钩被构造成通过支撑所述 过滤器盖的底表面而将过滤器盖维持在闭合位置。该过滤器盖被构造 成:当处于闭合位置时,该过滤器盖防止物体移动经过过滤器盖。所 述一对闩锁构件中的每个闩锁构件均具有挤压突出部,该挤压突出部 构造成被过滤器组件挤压。所述一对闩锁构件基于过滤器组件位于过 滤器引导件的外部而将过滤器盖维持在闭合位置。随着过滤器组件插 入过滤器引导件中并挤压所述一对闩锁构件中的每个闩锁构件的挤压 突出部,所述一对闩锁构件允许过滤器盖移动到打开位置。挤压所述 挤压突出部使得该闩锁钩与过滤器盖脱离。

应当理解,上文的一般性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 明性的。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于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这些附图被并入 本申请并构成其一部分,它们用于与说明书一起来说明本发明技术的 各个方面。在附图中:

图1是干衣机的示意图;

图2是分解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干衣机中的过滤器引导件的联接 状态;

图3是透视图,示出了联接到过滤器引导件的闩锁构件;

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闭合状 态;

图5是详细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锁闩构件;

图6是截面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闭合状 态;

图7是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打开状 态;

图8是示出了过滤器组件相对于过滤器引导件的插入状态的图;

图9是放大截面图,示出了当过滤器组件插入在过滤器引导件中 时、所述闩锁构件的操作;并且

图10是截面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打开 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下面将详细描述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的过滤 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

现将详细参考附图中提供的各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和实例。一般情 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

本申请涉及一种过滤器引导件,干衣机的过滤器组件安装在该过 滤器引导件上。因此,将省略除了该过滤器引导件之外的结构部分的 详细描述。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的干衣机。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 一个实施方式的干衣机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干衣机A包括:机壳1,该机 壳1具有联接到其前表面的门3;和滚筒6,该滚筒6以可旋转方式安 装在机壳1中,其中,多个提升器(未示出)从滚筒的内周表面突出。 此外,该干衣机还包括控制面板2,该控制面板2设置在机壳的前表面 中。在控制面板2中设置有显示窗口和操作按钮。

循环管道(未示出)与滚筒6连通,滚筒6能在机壳1中由驱动 马达转动。已加热的空气从滚筒经由与滚筒6的后部连通的该循环管 道排出,以烘干作为烘干对象的已洗涤衣物。

在烘干衣物的过程中使用的空气含有从衣物中蒸发的水分,从而 它变成潮湿空气。该潮湿空气被供给到过滤器入口而经过过滤器,该 过滤器入口设置在机壳的、位于滚筒的前表面前方的开口5附近。该 潮湿空气中可能含有的异物可以由设置在滚筒的前部和该循环管道之 间的过滤器过滤。能够通过设置在该循环管道中的风扇(未示出)来 更有效率地执行这种空气流动。

同时,此干衣机中可以设置有用于与该循环管道中循环的空气进 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与上述循环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 高温潮湿空气中吸收热量。之后,该空气冷凝,从而除去了高温潮湿 空气中含有的水分。

已除去了水分的该干燥空气被热交换器或加热器再次加热,从而 变成高温干燥空气。该高温干燥空气被沿着所述循环管道重新供给给 滚筒6。

参考图2,下面将详细描述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的过滤 器引导件和使用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干衣机。图2是分解透视图,示出 了过滤器引导件的联接状态。

参考图2,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干衣机可以包括具有过滤器组件 70的过滤器引导件30,该过滤器组件70被构造成过滤从滚筒6排出 的空气中含有的异物。过滤器引导件30可以限定有接纳该过滤器组件 的至少一部分的管道。

过滤器引导件30可以是形成过滤器入口6的构件,过滤器入口6 被构造成使过滤器组件(70,参见图8)插入该过滤器入口6中,并且, 该过滤器引导件设置在开口5下方并具有敞口顶部(参见图1)。当过 滤器组件70未插入在过滤器引导件30中时,过滤器引导件30的敞口 顶部由过滤器盖10闭合,以防止物体移动经过该过滤器盖。

过滤器引导件30可以包括彼此组装在一起的前构件30a和后构件 30b。前构件30a由限定前表面的前板31a和限定侧壁的前侧壁32a组 成。后构件30b由限定后壁的后板31b和限定侧壁的后侧壁32b组成。

过滤器引导件30包括:过滤器盖,该过滤器盖能够随着过滤器组 件70的插入而闭合;扭力弹簧50,当过滤器组件70与过滤器引导件 分离时,该扭力弹簧50能在过滤器引导件30的闭合方向上旋转;以 及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当过滤器组件70与过滤器引导件30分 离时,该闩锁装置限制过滤器盖10的旋转,而当过滤器组件70插入 在过滤器引导件中时,该闩锁装置解除对过滤器盖10的限制,从而使 过滤器盖能够旋转。

此外,在过滤器引导件30的多个下侧部分的每一个中限定有铰链 轴孔,以使过滤器盖10通过铰链以可旋转方式联接到该铰链轴孔。在 过滤器引导件30的多个上侧部分的每一个中限定有闩锁构件联接孔 37,以便以可旋转方式支撑过滤器盖闩锁装置的闩锁构件100,下文将 对此进行描述。在此情形下,将在描述过滤器盖10和闩锁构件100时 详细描述过滤器盖10的联接状态和锁闩构件100的安装状态。

过滤器盖10通常具有如下结构:即,它被构造成闭合过滤器引导 件30的敞口顶部。换句话说,当过滤器组件70插入在过滤器引导件 30中时,该过滤器盖由于所插入的过滤器组件70产生的力而自然打开。 当过滤器组件70被分离时,该过滤器盖在没有额外外力的情况下被辅 助弹簧(例如扭力弹簧50)闭合。此外,当过滤器组件70分离时,过 滤器盖10的开口被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限制。

此外,过滤器盖能够以铰接的方式从过滤器引导件30的内部朝向 后侧壁旋转。因此,过滤器盖10包括过滤器铰链轴14,该过滤器铰链 轴14从相反两侧中的每一侧突出。该过滤器铰链轴14插入在过滤器 引导件30的两个横向壁中设置的铰链轴孔34中,并以铰接的方式在 铰链轴孔中旋转,以打开和闭合过滤器引导件30的敞口顶部。

此外,扭力弹簧50可以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30的铰链轴孔34中, 以对所述过滤器盖施加弹性回复力,从而使过滤器盖10维持闭合状态。 因此,在过滤器组件70未插入的状态下,过滤器盖10被扭力弹簧50 的弹性回复力提升以维持闭合状态,而在过滤器组件70已插入的状态 下,过滤器盖10以铰接的方式向下旋转,以维持打开状态。

在过滤器盖10的每一侧均形成有闩锁部13。如图2所示,闩锁 部13形成在过滤器盖10的两侧,用于锁定过滤器盖,以免该过滤器 盖在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中向下打开。

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安装在过滤器引导件30的每个内表面 中。优选地,这些闩锁装置分别与彼此相反的过滤器铰链轴14临近地 安装,过滤器铰链轴14使过滤器盖10以铰接的方式联接到这些闩锁 装置。用于过滤器盖的该闩锁装置可以由一对闩锁构件100形成。这 一对闩锁构件100可以安装成与过滤器引导件30的两侧相对。因此, 将仅描述这两个闩锁构件100中的一个闩锁构件,并省略对另一个闩 锁构件100的描述。

参考附图,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图3是透视 图,示出了联接到过滤器引导件的闩锁构件。

如图3所示,构成该用于过滤器盖的闩锁装置的闩锁构件100包 括主体部110,该主体部110由竖直方向上延伸的、具有良好延展性的 塑性材料形成。铰链轴170形成在主体部110的顶部,以便以可旋转 方式插入闩锁构件联接孔37中,该闩锁构件联接孔37形成在过滤器 引导件30中。挤压突出部130形成在铰链轴170的下部,当过滤器组 件70插入时,该挤压突出部能够被过滤器组件70挤压。闩锁钩150 形成在主体部110的下侧部分中,以在过滤器盖10闭合时支撑过滤器 盖10的下侧部分。该挤压突出部130可以是如下一种类型的感测机构, 该感测机构被构造成检测过滤器组件存在和/或不存在于所述管道中。 也可使用其它类型的感测机构。在某些情况下,该感测机构可以是闩 锁传感器或闩锁触发器。闩锁钩150可以是如下一种类型的固定构件, 该固定构件被构造成将过滤器盖固定在闭合位置。也可使用其它类型 的固定构件。在某些情况下,所述感测机构可以经由主体部110附接 到该固定构件。

如图3和图4所示,随着从过滤器引导件30的外侧组装该挤压突 出部130和闩锁钩150,挤压突出部130和闩锁钩150突出到过滤器引 导件30中。为了实现这一点,在过滤器引导件30中可以限定有挤压 开口33和钩开口35,以使该挤压突出部和闩锁钩150露出。挤压开口 33可以位于构成过滤器引导件30的内侧壁的上侧部分中,钩开口35 可以位于该内侧壁的下侧部分中。

换句话说,如图2所示,闩锁构件100可以安装在过滤器引导件 30的两个外侧部分中。挤压突出部130和闩锁钩150可以从过滤器引 导件30的侧壁突出。

因此,当过滤器组件70插入时,从构成该过滤器引导件的、彼此 相反的内壁中的每个内壁突出的挤压突出部130被过滤器组件70的侧 壁以紧密接触的方式挤压。随后,闩锁构件100相对于过滤器组件70 以铰链轴170为中心向外旋转,并且,位于闩锁构件100的下侧部分 中的闩锁钩150相对于钩开口35向外旋转,从而解除了过滤器盖10 的被支撑状态。

下面将描述在安装或卸下该过滤器组件时、具有用于过滤器盖的 闩锁装置的过滤器引导件的操作。

参考图4至图6,下文将详细描述如何将闭合的过滤器盖锁定在 过滤器引导件30中。

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闭合状 态。图5是详细透视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锁闩构件。图 6是截面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闭合状态。

参考图4至图6,在过滤器组件70未插入的状态下,过滤器盖10 在过滤器引导件30中维持在闭合状态。

换句话说,构成闩锁构件100的闩锁钩150的顶部将过滤器盖10 的闩锁部13与闩锁钩150钩接,以锁定该闩锁构件的开口。闩锁钩150 的底部是倾斜表面,以随着过滤器组件被分离而利用扭力弹簧50的弹 性回复力使过滤器盖10的闩锁部13恢复到闭合状态。

具体地,当过滤器组件70被分离时,过滤器盖10随着被扭力弹 簧50的弹性回复力旋转而闭合。该操作使过滤器盖10的闩锁部13向 上推压在闩锁钩150的底部中形成的倾斜表面,从而使过滤器盖10的 挤压部13处于闩锁钩150的顶表面上。

特别地,如图5所示,在过滤器盖10的闩锁部13被钩接到闩锁 构件100的闩锁钩150的状态下,该闩锁部13即使在受到力时也不在 向下方向上以铰接的方式旋转,从而可以维持过滤器盖的闭合锁定状 态。

因此,如图6所示,过滤器盖10被闭合在过滤器引导件30的敞 口顶部空间中。即使在过滤器盖10被从上方挤压时,闩锁部13由于 被钩接到闩锁钩150而不向下移动。结果,即使所引入的异物的重量 比扭力弹簧50的弹性回复力大,过滤器盖10也不会打开。因此,能 够防止异物进入过滤器盖10。

参考图7至图10,下面将详细描述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30中的 过滤器盖的闭合锁定状态。

图7是截面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滤器盖的打开状 态。图8是示出了过滤器组件相对于过滤器引导件的插入状态的图。图 9是放大截面图,示出了当过滤器组件插入到过滤器引导件中时的、该 闩锁构件的操作。图10是截面图,示出了设置在过滤器引导件中的过 滤器盖的打开状态。

如图7和图8所示,当过滤器组件70被插入时,过滤器组件70 的侧壁挤压该挤压突出部130且闩锁钩150向外扩展,从而解除了设 置在过滤器盖10中的闩锁部13的闭合锁定状态。

换句话说,当过滤器组件70插入过滤器引导件30的敞口顶部空 间中时,过滤器组件的两个侧壁挤压该闩锁构件100的、从过滤器引 导件30的两个内壁突出的挤压突出部130。

之后,如图9所示,闩锁构件100的主体部110被相对于铰链轴 170向外推动,从而使闩锁钩150与闩锁部13分离。因此,可以解除 该过滤器盖10的闭合锁定状态。

过滤器盖10被向下移动的过滤器组件70挤压,并且,过滤器盖 10在向下方向上以铰接的方式旋转而打开(如图10所示),从而可以 将过滤器组件70完全插入。

当过滤器组件70被分离时,过滤器盖10以与上述顺序相反的顺 序、利用扭力弹簧50的弹性回复力以铰接方式旋转而闭合,从而使过 滤器引导件30的敞口顶部空间闭合。在过滤器组件70被分离的同时, 闩锁构件100在向上方向上以铰接的方式旋转,并且该闩锁构件100 被闩锁到过滤器盖10的闩锁部13而处于闭合状态。

上述实施方式是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之一。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 的实施方式和附图。在本公开的范围内,主题组合布置结构的组成部 分和/或布置结构的各种变型均是可能的。除了组成部分和/或布置结 构方面的修改和变型之外,也可以存在替代的其他用途。

已经以最佳的方式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 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发明 旨在覆盖本发明的所有变型和修改,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 等同物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