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电纺法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

电纺法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纺法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以可溶性的金属盐、陶瓷前驱体、高分子聚合物、溶剂和少量添加剂为原料,运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含高分子和金属-陶瓷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然后将该纤维烧结除去高分子,从而得到金属氧化物-陶瓷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最后将其置于H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58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10434.X

  • 申请日2013-05-31

  • 分类号H01M4/88;H01M4/90;

  • 代理机构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齐旺

  • 地址 210096 江苏省南京市四牌楼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20:1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M4/88 授权公告日:20150701 终止日期:20180531 申请日:2013053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7-01

    授权

    授权

  • 2013-10-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4/88 申请日:201305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9-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阳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SOFC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电纺法制备复合金属-萤石型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静电纺丝技术,简称电纺,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人们可以可控地制备一维纳米结构材料,如纳米纤维。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的纤维结构具有一系列独有的特征和性质,如特有的一维结构、长径比大、高比表面积、多孔等。

目前,SOFC 阳极催化材料主要有多孔的金属-陶瓷复合阳极材料,如Ni-YSZ,Ni-SDC, Ni-GDC,Cu-SDC,Co-SDC 等。SOFC阳极性能主要取决于其组成和微观结构,将纳米材料作为阳极材料是降低电极极化电阻的可选方法。纳米颗粒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能够增加电催化活性,但是热稳定性较差。将一维纳米材料中的纳米纤维作为阳极材料,不仅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催化活性,同时也具有高的电荷迁移率和良好的热稳定性。

Azad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了一维的YSZ和GDC纳米纤维,Li等人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均匀的8YSZ纳米纤维,然后利用化学镀镍的方法制备了Ni-YSZ并将其应用于SOFC阳极。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电纺技术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通过将该纤维用作SOFC阳极,不仅降低了极化电阻,且不会增加该类电极的制作成本。该方法可制得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机械强度高、催化活性高的阳极复合纳米纤维,获得的电池阳极结构均匀、稳定,形成3D网络结构的三相界面,提高了电池的效率。整个方法简单,操作性强。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用电纺技术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高分子聚合物、可溶性金属盐、陶瓷前驱体、溶剂和添加剂混合配制成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纺丝溶液,所述可溶性金属盐为醋酸镍、醋酸铜或醋酸钴,所述陶瓷前驱体为SDC前驱体或GDC前驱体,所述SDC前驱体为摩尔比为0.8:0.2的硝酸铈和硝酸钐,所述GDC前驱体为摩尔比为0.8:0.2的硝酸铈和硝酸钆;

b)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将所述步骤a)配制的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纺丝溶液置于微量进样器中,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在洁净的铝箔上接收复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条件为:静电压为10~30kV,流速为0.1~1mL/h,接收距离为8~20cm,温度为10~30℃,湿度为10~50%;

c)将所述步骤b)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复合纤维在马弗炉中于700~1200℃空气中烧结3~5h,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陶瓷纳米纤维;

d)将所述步骤c)得到的复合金属氧化物-陶瓷纳米纤维在H2气氛中还原,得到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将所述步骤d)得到的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LSM-SDC粉体中,LSM粉体与SDC粉体的质量比为1:1。

其中,SOFC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中的金属为Ni,Cu,Co,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的前驱体分别为醋酸镍,醋酸铜,醋酸钴,陶瓷为SDC(Ce0.8Sm0.2O1.9)、GDC(Ce0.8Gd0.2O1.9)。SDC含义为Sm掺杂的CeO2;GDC的含义为Gd掺杂的CeO2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半电池中,SDC(Ce0.8Sm0.2O1.9)电解质和阴极材料中的SDC(Ce0.8Sm0.2O1.9)粉体均由柠檬酸法制得,阴极材料中的LSM(La0.8Sr0.2MnO3)粉体由改进的柠檬酸法制得。

实验中所用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分子量为130,000,聚乙烯醇(PVA)醇解度为99.8~100%。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电纺技术制备的金属-陶瓷复合SOFC阳极纳米纤维,首次实现了金属和陶瓷材料一体化纤维,与现有的先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一维陶瓷材料,然后化学镀金属或浸渍等其他方法制备的SOFC金属-陶瓷阳极材料相比,获得的电池阳极结构更均匀、稳定,形成良好的3D网络结构的三相界面,更大程度上提高了阳极催化活性和热稳定性。

2、复合纳米纤维通过高温烧结,具有了较高的比表面积及孔隙率,在电化学实验中有利于气体的扩散,而且增加了电极材料的电导率。

3、方法快速便捷、简单易学,重现性好,并且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的透射电镜(TEM)图。

图2为实施例2中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的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图。

图3为实施例3中复合金属-陶瓷纳米纤维SOFC阳极和传统粉末阳极组装的单电池在750℃时的电化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Ni-SDC复合纳米纤维,Ni与SDC(Ce0.8Sm0.2O1.9)的质量比为30:70烧结温度为700℃,时间为4h:

a)称取0.35g醋酸镍,0.39g硝酸铈和0.1g硝酸钐,将其溶于2.5ml二甲基甲酰胺(DMF),然后加入0.25g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充分搅拌。

b)电纺法制备含PVP和Ni-SDC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静电压为18KV,流速为0.3mL/h,接受距离为10cm,温度为30℃,湿度为50%。

c)将所得复合纤维在空气中700℃烧结4h,得到NiO-SDC复合纳米纤维。

d)将NiO-SDC复合纳米纤维在H2中750℃还原2h,得到Ni-SDC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将Ni-SDC阳极材料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运用四电极法,测得上述单电池750℃的最大功率密度为33.6 mW·cm-2。 

实施例2: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Ni-SDC复合纳米纤维,Ni与SDC(Ce0.8Sm0.2O1.9)的质量比为30:70烧结温度为750℃,时间为3h:

a)称取0.35g醋酸镍,0.39g硝酸铈和0.1g硝酸钐,将其溶于2.5ml DMF、1.5ml丙酮和0.5ml冰醋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0.12g PVP充分搅拌。

b)电纺法制备含PVP和Ni-SDC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静电压为30KV,流速为0.1mL/h,接受距离为8cm,温度为10℃,湿度为10%。

c)将所得复合纤维在空气中750℃烧结3h,得到NiO-SDC复合纳米纤维。

d)将NiO-SDC复合纳米纤维在H2中800℃还原1h,得到Ni-SDC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将Ni-SDC阳极材料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运用四电极法,测得上述单电池750℃的最大功率密度为32.8 mW·cm-2。 

实施例3: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Ni-SDC复合纳米纤维,Ni与SDC(Ce0.8Sm0.2O1.9)的质量比为60:40烧结温度为700℃,时间为4h:

a)配制Ni-SDC复合纳米纤维纺丝溶液。称取1.2g醋酸镍,0.39g硝酸铈和0.1g硝酸钐,分别将其溶于2ml去离子水、2ml无水乙醇和1ml丙酮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1.31g PVP充分搅拌。

b)电纺法制备含PVP和Ni-SDC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静电压为25KV,流速为0.5mL/h,接受距离为12cm,温度为25℃,湿度为45%。

c)将所得复合纤维在空气中700℃烧结4h,得到NiO-SDC复合纳米纤维。

d)将NiO-SDC复合纳米纤维在H2中750℃还原2h,得到Ni-SDC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将Ni-SDC阳极材料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运用四电极法,测得上述单电池750℃的最大功率密度为 53.5 mW·cm-2。 

实施例4: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Ni-GDC(Ce0.8Gd0.2O1.9)复合纳米纤维,Ni与GDC的质量比为70:30,烧结温度为1200℃,时间为5h:

a)配制Ni-GDC复合纳米纤维纺丝溶液。称取1.9g醋酸镍,0.38g硝酸铈和0.1g硝酸钆,将其溶于3ml无水乙醇、5ml去离子水和1ml冰醋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0.6g PVP充分搅拌。

b)电纺法制备含PVP和Ni-GDC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静电压为25KV,流速为0.5mL/h,接受距离为12cm,温度为25℃,湿度为40%。

c)将所得复合纤维在空气中1200℃烧结5h,得到NiO-GDC复合纳米纤维。

d)将NiO-GDC复合纳米纤维在H2中750℃还原2h,得到Ni-GDC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将Ni-GDC阳极材料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运用四电极法,测得上述单电池750℃的最大功率密度为 58.2 mW·cm-2。     

实施例5: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Cu-SDC复合纳米纤维,Cu与SDC(Ce0.8Sm0.2O1.9)的质量比为30:70烧结温度为700℃,时间为4h:

a)配制Cu-SDC复合纳米纤维纺丝溶液。分别称取0.26g醋酸铜,0.39g硝酸铈和0.1g硝酸钐,将其溶于5mlg去离子水和1ml冰醋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与20g 质量分数为10%的聚乙烯醇(PVA)水溶液混合,在50℃水浴中加热搅拌6h。

b)电纺法制备含PVA和Cu-SDC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静电压为20KV,流速为1mL/h,接受距离为12cm,温度为25℃,湿度为40%。

c)将所得复合纤维在空气中700℃烧结4h,得到NiO-SDC复合纳米纤维。

d)将CuO-SDC复合纳米纤维在H2中750℃还原2h,得到Cu-SDC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将Cu-SDC阳极材料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运用四电极法,测得上述单电池750℃的最大功率密度为26.5 mW·cm-2

实施例6: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Co-SDC复合纳米纤维,Co与SDC(Ce0.8Sm0.2O1.9)的质量比为30:70烧结温度为700℃,时间为4h: 

a)配制Co-SDC复合纳米纤维纺丝溶液。称取0.35g醋酸钴,0.39g硝酸铈和0.1g硝酸钐,将其溶于6ml无水乙醇、2ml去离子水、1ml丙酮和1ml冰醋酸组成的混合溶液中,然后加入1g PVP充分搅拌。。

b)电纺法制备含PVP和Co-SDC前驱体的复合纳米纤维。电纺静电压为20KV,流速为0.3mL/h,接受距离为20cm,温度为25℃,湿度为45%。

c)将所得复合纤维在空气中700℃烧结4h,得到Co3O4-SDC复合纳米纤维。

d)将Co3O4-SDC复合纳米纤维所得复合纤维在H2中750℃还原2h,得到Co-SDC阳极材料。 

e)通过丝网印刷技,将Co-SDC阳极材料负载于以SDC电解质为支撑,LSM-SDC粉体为阴极的半电池上,然后通过共烧工艺制备SOFC阳极。

运用四电极法,测得上述单电池750℃的最大功率密度为42.3 mW·cm-2

从图3可看出,纤维阳极电池性能明显高于传统粉末阳极电池。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