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暗纹东方鲀在低盐度海水中的发塘技术

暗纹东方鲀在低盐度海水中的发塘技术

摘要

暗纹东方鲀在低盐度海水中的发塘技术,涉及淡水鱼类养殖,本发明包含池塘选择;池塘消毒;洗池;进水和施肥;增氧设施配备使用,鱼苗放养;饲养管理;拉网锻炼、分塘及驯食,其特征是选择河口地区土池,放苗前,将苗袋飘于池内,然后向袋内灌入池水并晃动苗袋,直至苗袋内盐度、水温与池水相当才放养;鱼苗放养密度为8000-10000尾/亩,水质指标:海水盐度5-15‰,自然水温16-28℃,溶解氧大于5mg/L,pH7.5-8.5,透明度30-50cm;鱼苗全长长至2.8cm时用人工饵料进行驯化;鱼苗长至全长3cm时进行分塘,分塘前提前1-2天进行拉网锻炼;夏花鱼种的分塘放养密度为1500-5000尾/亩。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8-1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1/00 专利号:ZL201210148774X 登记生效日:20230803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 变更后权利人: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佳木斯路265号 变更后权利人: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佳木斯路265号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变更后权利人: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0-15

    授权

    授权

  • 2013-12-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205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2-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中的淡水鱼类人工养殖,尤其是一种暗纹东方鲀在低盐度海水中的发塘技术。

背景技术

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属鲀形目,鲀亚目,鲀科,东方鲀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渤海及东海,是一种溯河洄游产卵鱼类,每年4-5月份成群亲鱼溯河游入江中产卵,幼鱼在江河或通江湖泊中肥育,翌年春天返回海中。暗纹东方鲀在天然环境中主要以甲壳类、贝类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为食。暗纹东方鲀肉味腴美,鲜嫩可口富含蛋白质,而脂肪含量却是鱼类脂肪含量最少的一种,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实为现代人的健康美味,素被誉为“长江三鲜”之首。此外,其内脏器官含剧毒的神经性素即河鲀毒素(TTX)的药用价值更高。国内养殖的河鲀鱼种类中,暗纹东方鲀市场销售渠道畅通,销量大,价格稳定在60-100元/公斤,养殖周期相对较短。鉴于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用价值,作为一种名贵的水产养殖品种正日益受到业界的欢迎。暗纹东方鲀的常规养殖包括乌仔发塘(即从育苗池出来的全长0.7-1.0cm 的乌仔苗培育至全长为3-3.5cm 的夏花鱼种)选择内陆淡水区域进行,存在着大规模养殖受到地域、鱼种数量等因素限制,养殖范围狭窄、浪费宝贵的淡水资源、同类相残导致伤口炎症、易发水霉菌、鱼种培育成活率低(成活率仅50-70%)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暗纹东方鲀在低盐度海水中的发塘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含池塘的选择、池塘的消毒、洗池、进水和施肥、增氧设施的配备使用、鱼苗放养、饲养管理、拉网锻炼、分塘及驯食等各项步骤,其特征是选择池底平坦,有进排水设施的河口地区土池;放苗前,预先用生石灰75-100Kg/亩或20ppm漂白粉化水在全池泼洒消毒,待池塘消毒2天后,进水至淹没池底,浸泡48h后排干曝晒备用;根据放苗时间,提前进水,进水采用盐度为5-15‰低盐度海水,进水至水位50cm,随后施基肥:发酵有机肥100Kg/亩或无机复合肥2.5Kg/亩,然后添加水直至加到100-150cm水位,进水口用双层60目筛网袋过滤,排水口用30目闸网,近池面用20目圆弧形围网防止鱼苗逃逸;每3-5亩配备1.5KW增氧机1台,肥水期间晴好天气中午开机1h,放苗前提前打开增氧机搅水以使池水上下均匀,放苗后晴天中午开机1h,下半夜开机5h,天气情况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选择晴好天气,在池塘的上风口放养鱼苗,放苗前,先将苗袋飘于池内15-30分钟,然后打开苗袋向袋内缓缓灌入池水并晃动苗袋,使鱼苗逐步适应,直至苗袋内的盐度、水温与池水相当才能放养;鱼苗放养前要充分培养好饵料生物,而且最好能确保池内中小型饵料生物(各种剑水蚤、枝角类的无节幼体和其它中小型的浮游动物)占比较高同时又有一定量的大型饵料生物,这样鱼苗一下塘就有充足的适口饵料又能保证后续饵料生物的繁殖和补充;池内饵料生物量的测定可以用一个250ml烧杯在池内多点取样,每杯达到5-30个为宜,少于5个则通过从其它的池塘内捞取饵料生物接种;依据前述步骤在池内达到每杯5-30个饵料生物量,相应的鱼苗放养密度为8000-10000尾/亩,水质常规指标:海水盐度5-15‰,自然水温16-28℃,溶解氧大于5mg/L,PH7.5-8.5,透明度30-50cm;鱼苗培育期间,天然饵料不足时,每天清晨按0.25-0.5Kg/亩的黄豆用量制成的豆浆进行全池泼洒,或从其它海水池塘内捞取饵料生物经滤除野杂鱼后直接投喂,此外,也可以采用倒池的方法即将鱼苗拉网移入另一个已培养好有足够饵料生物的池内继续培育;当鱼苗全长长至2.8cm而池内饵料生物量明显减少时就可以开始用人工饵料进行驯化,驯化方法是用鳗鱼饲料拌成浆液沿池边水域泼洒,1-2天后用鳗鱼饲料做成的面团搓成小团沿池边0.5-1m水域间隔2-3m投一团,先四边投放,然后逐步收缩至正常投饵区;当鱼苗长至全长3cm时,应进行分塘,分塘前应提前1-2天进行拉网锻炼,如已开始驯食,在拉网前一天应停食;夏花鱼种的分塘放养密度为1500-5000尾/亩。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创造了一种区别于现有的暗纹东方鲀淡水池塘发塘技术,通过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利用河口地区的低盐度海水进行发塘。暗纹东方鲀乌仔苗能由0.7-1cm经过25-40天的低盐度海水发塘培育至全长达3-5cm的夏花鱼种,节约了淡水资源,拓展了该鱼的养殖范围,减少了鱼苗病害和同类相残所致的伤口炎症以及水霉菌,同时明显地提高了暗纹东方鲀夏花鱼种培育的成活率,成活率达到了75-85%(淡水池塘发塘培育的成活率50-70%),为暗纹东方鲀的大规模养殖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步骤:

(1)、池塘的选择:选择池底平坦,有完整的进排水设施的河口地区土池;最好是水位达150cm以上的东西向长方形土池,面积以5-20亩为佳。

(2)、池塘的消毒和洗池:根据放苗时间提前用生石灰75-100Kg/亩或20ppm漂白粉化水对池塘进行泼洒消毒,消毒前安装进排水筛网袋,进水口套双层60目筛绢网袋过滤,排水口用30目闸网,近池面用20目弧形围网防止鱼苗逃逸,待池塘消毒2天后,进水至淹没池底浸泡,浸泡48小时后彻底排干曝晒待用。

(3)、进水和施肥:根据放苗时间,提前进水,进水采用盐度为5-15‰低盐度海水,正常情况提前15-20天进水,先进水50cm,然后施入基肥:有机肥采用已发酵的有机肥牛粪、猪粪等100Kg/亩或无机复合肥2.5Kg/亩,使用时沿池边多点投放,根据水色情况和饵料生物量等逐步少量多次追肥和添加水直至水位达到1-1.5m。

(4)、增氧设施的配置和使用:进水后即安装增氧机,按照每3-5亩配备1.5KW增氧机1台,肥水期间晴好天气中午开机1h,晚上则基本不开机。鱼苗下塘前,提前打开增氧机以使池水不分层及饵料生物分布均匀。放苗后,晴天中午开机1h,下半夜开机5h,天气恶劣则增加开机时间。

(5)、鱼苗的放养:选择晴好天气在池塘的上风处放苗。由于暗纹东方鲀的常规育苗多在淡水中进行,因此,鱼苗下塘前要逐步淡化过渡,具体方法是:先将苗袋飘于池内15-30分钟,然后打开苗袋向袋内缓缓灌入池水(少量多次),并晃动苗袋,使苗袋内的水温、盐度等与池内相当时才能放苗。放养密度根据池内饵料生物量一般为8000-10000尾/亩。

(6)、饲养管理:鱼苗放养前要充分培养好饵料生物,而且最好能确保池内中小型饵料生物(各种剑水蚤、枝角类的无节幼体和其它中小型的浮游动物)占比较高同时又有一定量的大型饵料生物,这样鱼苗一下塘就有充足的适口饵料又能保证后续饵料生物的繁殖和补充。放苗前池内饵料生物量的掌握可以用一个250ml烧杯在池内多点取样,每杯达到5-30个为宜,少于5个则可通过从其它饵料生物较丰富的池塘内捞取进行接种。由于发塘用水是低盐度海水,其饵料生物往往以剑水蚤为多,因此当水色较浓时(藻类大量繁殖),可从其它鱼塘内捞取一些中大型的枝角类等浮游生物进行接种。水质管理则主要保持足够的饵料生物,又能维持一定的水色,如遇恶劣气候则增加增氧机的开机时间。水质常规指标:海水盐度:5-15‰,自然水温16-28℃,溶解氧大于5mg/L,PH值7.5-8.5,透明度30-50cm。平时根据池水水色、饵料生物量添换水;鱼苗培育期间,天然饵料不足时,每天清晨按0.25-0.5Kg/亩的黄豆量的豆浆进行全池泼洒,或从其它海水池塘内捞取饵料生物经滤除野杂鱼后直接投喂,此外还可以采用倒池的方法即将鱼苗拉网移入另一个已培养好有足够饵料生物的池内继续培育。

(7)、拉网锻炼与分塘:经饲养管理,鱼苗长至全长30mm,而池内饵料生物量又已明显减少时就应及时分塘。分塘前如已开始驯食,应提前一天停食,同时要对鱼苗进行拉网锻炼,这可减少分塘时计数、运输等操作的损伤。及时分塘贯穿于暗纹东方鲀的养殖全过程,这样既能减少池鱼的大小参差,又能确保摄食的均匀,同时提高成活率。因此夏花鱼种的分塘放养密度可以根据后续分塘次数以及空塘数量灵活掌握,一般为1500-5000尾/亩。

(8)、驯食:当鱼苗全长长至2.8cm左右,而池内饵料生物量已明显减少而鱼苗开始沿池边寻游时,就可以开始驯食。具体方法是:人工饵料选用鳗鱼饲料,先用鳗鱼饲料拌成浆液沿池边泼洒,然后用鳗鱼饲料做成小面团,沿池边0.5-1m水域隔2-3m投一小团,先投四边,后逐步缩至正常养殖投饵区(食台区)。当有一部分鱼已明显转食人工饵料后,一定要及时分塘,否则鱼的大小分化严重影响小鱼生长又易发生同类相残。一般通过7-10天的驯化,驯化率可达85-95% 。

上述方法分别于2009年、2010年在上海市水产研究所苗种技术中心奉贤基地海灵西场实施,获得如下效果记录:

塘号  面积  养殖时间 放养数量  收获鱼种数 平均规格  成活率

9     9亩     20天   25万尾    22.2万尾   3cm      88.8%

15    21亩    28天   32万尾    25.8万尾   4.5cm    80.6%

10    10.1亩  27天   10.8万尾   9.8万尾    4.5cm    90.8%

11东  11亩   36天   10.8万尾   9万尾      4.8cm    83.3%

11西  9.5亩   37天   10.8万尾   9.3万尾    4.7cm    86.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