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

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包括1个或多个RAID、1个或多个空闲磁盘、0个或1个以上全局热备盘、系统盘和存储操作系统。所述RAID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中,使用mdadm软件的“-C”或“-create”参数完成创建,并由mdadm进行管理。所述系统盘与每个RAID、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系统盘内存储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RAID进行管理的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所述存储操作系统存储于系统盘,是一个扩充了内核的Linux操作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和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本发明设置的全局热备盘,不受RAID组的限制,且无需配置文件,便于数据迁移。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1-25

    授权

    授权

  • 2013-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3/06 申请日:20120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属于计算机数据存储领域。 

背景技术

在大容量数据存储领域,通常采用各种类型的RAID搭建基础架构,进行数据存储,RAID是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称作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比较常用的RAID有RAID0、RAID1、RAID5和RAID6等。其中RAID0主要是为了提高读写性能,不具有冗余能力。其它RAID则具有不同程度的数据冗余:RAID1对磁盘做了镜像,冗余度达到50%,某个磁盘损坏时可以利用另一个镜像磁盘进行重建;RAID5的每个条带含有1个校验块,支持任意损坏其中一个磁盘、通过其它磁盘上的奇偶校验块来重建数据;RAID6的每个条带含有2个校验块,支持任意损坏其中两个磁盘、通过其它磁盘上的奇偶校验块来重建数据。对于这些冗余RAID,当出现的坏盘个数在允许的范围内时,不会丢失有效数据,但会导致系统性能的下降,此时可以人工操作,将损坏的磁盘替换出来,换成好的磁盘进行数据重建;然而,如果损坏的磁盘不能被及时替换,或者同时出现的坏盘个数超过了该冗余RAID允许的坏盘数,便会发生数据丢失,此时再对坏盘进行替换已经于事无补了,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设置热备盘。 

磁盘阵列系统包含1个或多个RAID。热备盘是磁盘阵列系统中空闲、但处于加电待机状态的磁盘。热备盘分为本地热备盘(Local Spare Drive)和全局热备盘(Global Spare Drive)两种,本地热备盘仅负责单个RAID,全局热备盘则负责多个RAID组成的组。全局热备盘能够实现多个RAID间的热备盘共享,并尽可能节约成本。热备盘在容量上要不小于该热备盘负责的RAID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当RAID中某个成员盘损坏后,热备盘能够自动代替损坏的磁盘,并把原来存储在该损坏磁盘上的数据重建到热备盘上,重建成功后,热备盘就转变成该RAID的一个成员盘,保证了RAID的性能和数据完整性。 

软RAID是把若干磁盘,根据使用方向的不同,聚合起来成为一个大的虚拟RAID设备,如果每个磁盘容量不一致,以最小容量的磁盘为基础。软RAID在实现上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在Linux操作系统中,软RAID是通过“mdadm”来创建和管理的。“mdadm”是一个专门用来创建和管理软RAID的软件,在大多数Linux系统中已经默认安装。在安装了mdadm的Linux操作系统中,最常用的创建RAID的方法是使用mdadm的“-C”或“-create”参数来创建。该方法在创建RAID时,会将RAID成员盘或者热备盘上特定位置开始4KB大小的空间设置为超级块(superblocks),并把RAID的信息写入到每个成员的超级块(superblocks)中,RAID的信息包括RAID的级别、包含的成员,以及RAID的UUID等。RAID创建成功后,为方便管理,通常将RAID的主要配置信息记录在“/etc”目录下一个名为“mdadm.conf”的配置文件中,该配置文件需要实时更新,以便反映系统当前的RAID状况;RAID状况包括RAID的级别、当前状态和包含的成员盘等信息;RAID的当前状态,包括初始化状态、rebuilding、online、warning、critical、offline等,其中,初始化状态表示正在进行初始化,即应用mdadm创建RAID的过程;rebuilding表示正在进行重建,即利用热备盘对RAID中的坏盘进行替换;online是初始化完成,可以正常使用的状态;warning、critical、offline状态表示该RAID存在问题,比如,三块磁盘建立的RAID5,初始化完成后,为online状态,而其中一块硬盘发生物理故障时,该RAID为critical状态,但仍可继续使用,若有两块磁盘发生故障,该RAID会变为offline状态,无法继续使用,warning状态只有在RAID6中才有,四块磁盘建立一个RAID6,有一块磁盘发生故障是warning状态,两块磁盘故障是critical,三块故障则是offline状态。 

在已有的基于软RAID的磁盘阵列系统中,能够正常使用的物理磁盘可以担当两种角色:要么参与某个RAID的构建,作为成员盘或本地热备盘,是RAID的成员;要么处于空闲状态,是空闲磁盘,不参与任何RAID的构建。判断某块磁盘处于什么状态,较为直接且可靠的判断方法是通过判断超级块中是否存储了有效的超级块结构体实例,即可获知磁盘的当前状态。即:如果某磁盘的超级块中存储了有效的超级块结构体实例,则该磁盘为RAID的成员盘或本地热备盘;如果某磁盘的超级块中不包含有效的超级块结构体实例,则该磁盘为空闲磁盘。这是因为:在mdadm内部定义了一个超级块结构体,该结构体的首 个成员是一个固定长度和内容的数据,作为判断超级块结构体的依据,一旦某块磁盘参与了软RAID的创建,就会由mdadm负责,将这块磁盘上特定位置开始的4KB空间预留出来作为该磁盘的超级块存放区域,并利用所创建RAID的必要配置信息在内存中维护一个超级块结构体的实例,然后以指定的特定位置为起始位置,将该结构体的实例保存到该磁盘的超级块存放区域;磁盘处于空闲状态时,该特定位置开始的4KB空间,也就是这块磁盘的超级块存放区域,一般不会存放有效信息,也就不会出现超级块结构体的实例。 

在已有的基于软RAID的磁盘阵列系统中,全局热备盘是针对某个RAID组进行设置的,即将几个RAID组成一个组,为该组设置全局热备盘,这样,该组内任何一个RAID的成员盘出现问题时,都可以自动使用全局热备盘进行数据重建。在软RAID环境中,从实现途径上来说,设置的全局热备盘需要将RAID所属的组信息记录在“mdadm.conf”配置文件中,这虽然方便了管理,但借助某个配置文件对全局热备盘进行管理,存在以下问题:①“mdadm.conf”配置文件属于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在磁盘的整体迁移过程中,配置文件不会随之迁移,从而导致设置的全局热备盘的应用可靠性较低、也不利于数据迁移。②当基于软RAID的磁盘阵列系统中有多个RAID组时,一个全局热备盘仅能为其负责的组内的RAID成员盘负责,不能实现不同RAID组间全局热备盘的共享。③从底层实现机制上来讲,软RAID中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全局热备盘,针对多个RAID构成的组而设置的全局热备盘,在底层实现时其实是被当作组内某个RAID的本地热备盘,当组内某个RAID的成员盘损坏时,首先查看该RAID是否有本地热备盘,如果有,则利用本地热备盘进行重建,如果没有本地热备盘,再查看该RAID所属组是否有全局热备盘,如果有,需要先将全局热备盘从其所在的RAID中移除,再设置为产生坏盘的RAID的本地热备盘,进而进行数据重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已有的基于软RAID的磁盘阵列系统在全局热备盘的设置和实现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 

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包括:1个或 多个RAID、1个或多个空闲磁盘、0个或1个以上全局热备盘、系统盘和存储操作系统。 

所述RAID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中,使用mdadm软件的“-C”或“-create”参数完成创建,并由mdadm进行管理;所述RAID成员的超级块中存有超级块结构体实例,超级块结构体实例的首个成员是一个固定长度和内容的数据,称为RAID成员标志位。所述RAID为冗余RAID。 

所述系统盘与每个RAID、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系统盘内存储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对RAID进行管理的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所述存储操作系统存储于系统盘,是一个扩充了内核的Linux操作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和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发送全局热备盘创建指令、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全局热备盘删除指令以及输入要删除的全局热备盘名称的界面;人机交互模块还输出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和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的操作结果。 

所述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的功能是在接收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创建指令以后,为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创建一个全局热备盘,并将创建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的功能是在接收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或者在接收到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以后,产生一个全局热备盘列表,并将检索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的功能是在接收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删除指令和要删除的全局热备盘名称以后,清除该全局热备盘上超级块中的内容,将该盘变为空闲磁盘,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的功能是:①定时检测所述磁盘阵列系统中内所有RAID的状态,RAID的状态包括:初始化状态、rebuilding状态、online状态、warning状态、critical状态、offline状态等;当发现某个RAID处于critical状态(该RAID尚能工作,但工作磁盘的个数少于该RAID的成员盘总数),并且该RAID没有本地热备盘时,向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检索信号;②当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从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接收到全局热备盘列 表时,从全局热备盘列表中选择一个在容量上不小于包含坏盘的RAID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的全局热备盘,对坏盘进行替换,并向人机交互模块发送坏盘修复完成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连接关系为: 

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存储在系统盘上,系统盘安装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内部,系统盘与所有RAID、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连接;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所有RAID、全部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全部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分别与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所有RAID、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分别与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人机交互模块、所有RAID、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全局热备盘创建流程、全局热备盘列表查看流程、RAID坏盘检测处理流程和全局热备盘删除流程。 

全局热备盘创建流程包括第1.1步至第1.3步,具体为: 

第1.1步: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向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创建指令; 

第1.2步: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依据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所有RAID成员盘的超级块中存放的内容,计算出全局热备盘的最小容量要求; 

优选的,计算全局热备盘的最小容量要求的步骤包括第1.2.1步至第1.2.2步,具体为: 

第1.2.1步:统计出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所有RAID成员盘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的容量值; 

第1.2.2步:从第1.2.1步中获得的结果中,找出最大值作为全局热备盘的最小容量要求。 

第1.3步: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查找出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处于空闲状态的 磁盘,并从中选择一个容量不小于全局热备盘最小容量要求的磁盘,在该空闲磁盘上设置超级块,空闲磁盘上超级块的起始地址与RAID成员的超级块的起始地址相同;然后从该空闲磁盘的超级块的起始地址开始存放全局热备盘标志位,将其创建为全局热备盘,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所述全局热备盘标志位是一个预先设定的固定长度和内容的数据,其与所述磁盘阵列系统中RAID成员的超级块中的RAID成员标志位的内容不同。 

全局热备盘列表查看流程包括第2.1步至第2.2步,具体为: 

第2.1步: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向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 

第2.2步: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接收到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后,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并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的方法为:从所述磁盘阵列系统中每个磁盘的超级块的起始地址开始,读取全局热备盘标志位长度的内容,如果其为全局热备盘标志位,则将该块磁盘的名称加入到全局热备盘列表中。 

优选的,所述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的方法为:每次要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时,重新生成同名的全局热备盘列表,然后从所述磁盘阵列系统中每个磁盘的超级块的起始地址开始读取全局热备盘标志位长度的内容,如果其为全局热备盘标志位,则将该块磁盘的名称加入到全局热备盘列表中。 

RAID坏盘检测处理流程包括第3.1步至第3.4步,具体为: 

第3.1步:在磁盘阵列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定时对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所有RAID的状态进行监测; 

第3.2步: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一旦发现某个RAID处于critical状态(该RAID尚能工作,但工作磁盘的个数少于该RAID的成员盘总数),并且该RAID没有本地热备盘时,发送全局热备盘检索信号到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 

第3.3步: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在接收到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检索信号以后,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并发送给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 

第3.4步: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从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接收到全局热备盘列表后,从全局热备盘列表中选择一个在容量上不小于处于critical状态的RAID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的全局热备盘,使用该全局热备盘对处于critical状 态的RAID中的坏盘进行替换,由mdadm改写全局热备盘上超级块存放区域的内容,然后执行数据重建,替换成功后向人机交互模块发送处于critical状态的RAID修复完成信息。 

全局热备盘删除流程包括第4.1步至第4.2步,具体为: 

第4.1步:在磁盘阵列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删除信号和要删除的全局热备盘名称到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 

第4.2步: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清除该全局热备盘上超级块中的内容,将该盘变为空闲磁盘,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与目前已有的磁盘阵列系统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配置文件,便于数据迁移。一般软RAID方式实现的磁盘阵列中,全局热备盘负责的RAID组等相关信息需要记录在名为“mdadm.conf”的配置文件中,该文件属于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在磁盘的整体迁移过程中,配置文件不会随之迁移,从而导致设置的全局热备盘的应用可靠性较低、也不利于数据迁移,而本发明中直接对全局热备盘的超级块存放区域进行操作,只要磁盘迁移前后的存储操作系统版本相同,就可以直接使用。 

(2)可以实现全局热备盘在所有RAID间的共享使用。一般采用软RAID的磁盘阵列中有多个RAID组时,设置的全局热备盘仅能为该组内的RAID成员盘负责,采用本发明设置的全局热备盘,可以供磁盘阵列系统当前所有的RAID共享使用。 

(3)实现了软RAID环境下真正意义上的全局热备盘。从底层实现机制上来讲,在一般软RAID环境中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全局热备盘,针对多个RAID构成的组而设置的全局热备盘,在底层实现时其实是被当作组内某个RAID的本地热备盘,而本发明设置的全局热备盘在未被使用前完全独立于具体的RAID,只有在某个RAID内出现需要用全局热备盘替换的坏盘时,才会在容量符合重建要求的前提下,被具体的RAID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 的磁盘阵列系统的体系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RAID1、RAID5、RAID6各1个,2个空闲磁盘、1个全局热备盘以及系统盘、存储操作系统。 

所述RAID1、RAID5、RAID6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中,使用3.1.2版本的mdadm软件的“-C”或“-create”参数完成创建,并由mdadm进行管理;所述RAID成员的超级块是从其存储空间的0x1000开始的4KB空间,超级块中存有超级块结构体实例,超级块结构体实例的首个成员是一个固定长度和内容的数据,称为RAID成员标志位。在本例中,RAID成员标志位为“0xa92b4efc”。 

所述系统盘与每个RAID、全局热备盘以及空闲磁盘连接;系统盘内存储的内容包括:对RAID进行管理的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所述存储操作系统存储于系统盘,是一个扩充了内核的Linux操作系统,包括:人机交互模块、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和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的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发送全局热备盘创建指令、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全局热备盘删除指令以及输入要删除的全局热备盘名称的界面;人机交互模块还输出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和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的操作结果。 

所述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的功能是在接收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创建指令以后,为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创建一个全局热备盘,并将创建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的功能是在接收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或者在接收到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以后,产生一个全局热备盘列表,并将检索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的功能是在接收到人机交互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删除指令和要删除的全局热备盘名称以后,清除该全局热备盘上超级块中的内容,将该盘变为空闲磁盘,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的功能是:①定时检测所述磁盘阵列系统中内所有RAID的状态,RAID的状态包括:初始化状态、rebuilding状态、online状态、warning状态、critical状态、offline状态等;当发现某个RAID处于critical状态(该RAID尚能工作,但工作磁盘的个数少于该RAID的成员盘总数),并且该RAID没有本地热备盘时,向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检索信号;②当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从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接收到全局热备盘列表时,从全局热备盘列表中选择一个在容量上不小于包含坏盘的RAID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的全局热备盘,对坏盘进行替换,并向人机交互模块发送坏盘修复完成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的各功能模块的连接关系为: 

存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存储在系统盘上,系统盘安装在本发明提出的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内部,系统盘与RAID1、RAID5、RAID6、全局热备盘1、空闲磁盘1以及空闲磁盘2连接;人机交互模块分别与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连接;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RAID1、RAID5、RAID6、全局热备盘1、空闲磁盘1以及空闲磁盘2连接;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分别与人机交互模块、全局热备盘1、空闲磁盘1以及空闲磁盘2连接;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分别与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RAID1、RAID5、RAID6、全局热备盘1、空闲磁盘1以及空闲磁盘2连接;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分别与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人机交互模块、RAID1、RAID5、RAID6、全局热备盘1、空闲磁盘1以及空闲磁盘2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软RAID支持无分组式全局热备盘的磁盘阵列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全局热备盘创建流程、全局热备盘列表查看流程、RAID坏盘检测处理流程和全局热备盘删除流程。 

全局热备盘创建流程包括第1.1步至第1.3步,具体为: 

第1.1步: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向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创建指令; 

第1.2步: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依据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所有RAID成员盘的超级块中存放的内容,计算出全局热备盘的最小容量要求; 

所述计算全局热备盘的最小容量要求的步骤包括第1.2.1步至第1.2.2步,具体为: 

第1.2.1步:统计出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所有RAID成员盘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的容量值; 

第1.2.2步:从第1.2.1步中获得的结果中,找出最大值作为全局热备盘的最小容量要求。 

第1.3步:全局热备盘创建模块查找出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处于空闲状态的磁盘,并从中选择一个容量不小于全局热备盘最小容量要求的磁盘,将其存储空间的0x1000开始的4KB空间作为超级块存放区域;从0x1000开始存放全局热备盘标志位,将其创建为全局热备盘,在本例中,将全局热备盘标志位设定为“0x55554444”,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全局热备盘列表查看流程包括第2.1步至第2.2步,具体为: 

第2.1步: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向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 

第2.2步: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接收到全局热备盘检索指令后,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并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所述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的方法为:每次要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时,重新生成同名的全局热备盘列表,然后从所述磁盘阵列系统中每个磁盘的超级块的起始地址开始读取全局热备盘标志位长度的内容,如果其为全局热备盘标志位,则将该块磁盘的名称加入到全局热备盘列表中。 

RAID坏盘检测处理流程包括第3.1步至第3.4步,具体为: 

第3.1步:在磁盘阵列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定时对所述磁盘阵列系统内所有RAID的状态进行监测; 

第3.2步: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一旦发现某个RAID处于critical状态(该RAID尚能工作,但工作磁盘的个数少于该RAID的成员盘总数),并且该RAID没有本地热备盘时,发送全局热备盘检索信号到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 

第3.3步: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在接收到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发来的全局热备盘检索信号以后,产生全局热备盘列表,并发送给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 

第3.4步:RAID坏盘检测处理模块从全局热备盘检索模块接收到全局热备 盘列表后,从全局热备盘列表中选择一个在容量上不小于处于critical状态的RAID中容量最小的成员盘的全局热备盘,使用该全局热备盘对处于critical状态的RAID中的坏盘进行替换,由mdadm改写全局热备盘上超级块存放区域的内容,然后执行数据重建,替换成功后向人机交互模块发送处于critical状态的RAID修复完成信息。 

全局热备盘删除流程包括第4.1步至第4.2步,具体为: 

第4.1步:在磁盘阵列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用户通过人机交互模块发送全局热备盘删除信号和要删除的全局热备盘名称到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 

第4.2步:全局热备盘删除模块清除该全局热备盘上超级块中的内容,将该盘变为空闲磁盘,并将操作结果发送给人机交互模块。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了说明,但这些说明不能被理解为限制了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定,任何在本发明权利要求基础上的改动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