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入单模光纤、传感单模光纤、多模光纤、引出单模光纤和光谱仪,其中引入单模光纤用于接收及传输来自光源的光束,并将其输出至传感单模光纤;传感单模光纤相对于引入单模光纤偏芯熔接,用于产生干涉并将干涉后模式耦合至多模光纤;多模光纤将干涉后的模式耦合至引出单模光纤予以输出;光谱仪对引出单模光纤所输出的干涉模式执行透射光谱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相应获得传感数据。本发明还公开了相应的制作方法。通过本发明,在有效避免偏移方向引起的不确定性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整个传感系统的消光比,同时获得灵敏度高、制作方便、便于封装的光纤传感器产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3442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科技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246679.8

  • 发明设计人 鲁平;王大健;樊景丽;刘德明;

    申请日2013-06-21

  • 分类号G01D5/26;G01K11/32;G01N21/45;

  • 代理机构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朱仁玲

  • 地址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54: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2

    授权

    授权

  • 2013-11-0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D5/26 申请日:201306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10-0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传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偏芯结构 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外界环境折射率和温度之类参数的光纤传感在生物、化学等多个 技术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正成为现今热门的测量技术之一。基于多 模干涉理论的光纤干涉型传感器因其体积小、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以及 耐高温、腐蚀的优点一直备受欢迎。然而,对于目前的基于两端偏芯结构 的干涉型传感器而言,其对两端偏芯结构的偏移方向具有严格的要求,否 则该结构的光谱消光比几乎接近于零,难以用于传感测量;此外,判断两 个偏芯方向是否一致也非常困难,因此传感器需要多次制作才能满足传感 测量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田赵彬等(参见“Refractive index sensor based on an  abrupt taper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in a single-mode fiber”,Optics Letters, Vol.33,Issue10,1105-1107(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偏芯结构的单模光纤 传感器,即在传感光纤末端镀上一层500nm厚的金属膜,构成迈克尔逊结 构的传感器,以此方式来避免两个偏芯方向对光谱消光比的影响;该结构 在偏移量为6μm时透射光谱的消光比在9db以上,此时的光谱足以用于传 感检测,灵敏度也较高;但该结构需要对光纤端面镀膜,使用的金属材料 为金,不仅制作困难,而且制作成本也较高。尹国陆等(参见“Refractve index  sensor with asymmetrical fiber Mach-Zehnder interfrometer based on  concatenating single-mode abrupt taper ad core-offset section”,Optics&Laser  Technology,45(2013)294-300)提出了在偏芯结构的前端增加一锥形结构 的解决方案,所获得的光纤传感器的折射率灵敏度最高能达到51.2nm/RIU, 但是在提高折射率灵敏度的同时,由于增加了一锥形结构,相应会造成整 个系统的机械结构不稳定的缺陷,而且在加工过程中难以封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偏芯结 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光纤干涉机理的 研究并相应对其关键组件进行设计,由此在有效避免偏移方向引起的不确 定性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整个传感系统的消光比,同时获得灵敏度高、 制作方便、便于封装的光纤传感器产品,并尤其适用于折射率和温度之类 参数的检测用途。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 器,其特征在于,该传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入单模光纤、传感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引出单模光纤和光谱仪,其中:

所述引入单模光纤用于接收及传输来自宽光谱光源的光束,并将其输 出至传感单模光纤;

所述传感单模光纤相对于引入单模光纤偏芯熔接,用于产生干涉并将 干涉后的模式耦合至多模光纤;

所述多模光纤的两端分别与传感单模光纤和引出单模光纤相对准熔 接,并将所述干涉后的模式耦合至引出单模光纤予以输出;

所述光谱仪对引出单模光纤所输出的干涉模式执行透射光谱检测,并 根据检测结果相应获得传感数据。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传感单模光纤相对于引入单模光纤在径向方 向上以2μm到4μm的相对偏移量执行偏芯熔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多模光纤的长度被设定为0.5mm~2m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谱仪用于对被测对象执行温度及折射率等 参数的检测。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相应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制作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采用光纤熔接机的衰减模式,将两段单模光纤各自的一端以沿其 径向方向发生相对偏移的方式执行偏芯熔接,并将其中一段单模光纤作为 引入单模光纤,另外一段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单模光纤;

(b)继续采用光纤熔接机在传感单模光纤的另外一端以纤芯对准的方 式熔接一段多模光纤;然后在该多模光纤的另外一端继续以纤芯对准的方 式熔接一段单模光纤并将其作为引出单模光纤;

(c)将完成上述熔接后的光纤元件与光谱仪相连,由此完成整个干涉 型光纤传感器的制作过程。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a)中,所述引入单模光纤和传感单模光 纤之间以2μm到4μm的相对偏移量执行偏芯熔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在步骤(b)中,与所述传感单模光纤对准熔接的 多模光纤的长度被设定为0.5mm~2m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仅执行一次偏芯熔接操作, 而且在偏移量一定的情况下,所述引入单模光纤和传感单模光纤之间的偏 芯熔接对偏移方向无要求。

总体而言,按照本发明的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制作 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备以下的技术优点:

1、通过在传感器元件中的传感单模光纤与引出单模光纤之间增设多模 光纤,能够以简单易行、便于封装的方式来有效避免由于偏移方向所引起 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整个传感系统的消光比;

2、通过对传感单模光纤的相对偏移量进行设定,测试表明可以在保证 光束能量顺利传输的同时,较好地执行干涉过程;此外,通过对多模光纤 长度这一重要特征参数进行具体限定,测试表明能够改善多模光纤和引出 单模光纤界面上的能量分布,进一步提高耦合强度;

3、按照本发明所构造的光纤传感器可以仅采用常规的熔接机即可完成 整个制作过程,可重复性强、便于操控、成本低,而且成品测试表明仅仅 设置很小的偏移量即可获得很好的透射光谱,因而尤其适用于工业化的大 批量生产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整体构造示 意图;

图2是用于进一步具体显示按照本发明的引入单模光纤与传感单模光 纤、传感单模光纤与引出单模光纤执行对准熔接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宽光谱光源  2-引入单模光纤  3-传感单模光纤  4-多模光纤  5- 引出单模光纤  6-光谱仪  7-偏移点  8-熔接点  9-熔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整体构造示 意图。如图1中所示,按照本发明所构建的基于偏芯结构的干涉型光纤传 感器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引入单模光纤2、传感单模光纤3、多模光纤4、 引出单模光纤5和光谱仪6,其中引入单模光纤2用于接收及传输来自宽光 谱光源1的光束,并将其输出至传感单模光纤3;传感单模光纤3相对于引 入单模光纤2偏芯熔接,用于产生干涉并将干涉后的模式耦合至多模光纤4; 多模光纤4的两端分别与传感单模光纤3和引出单模光纤5相对准,并将 所述干涉后的模式耦合至引出单模光纤5予以输出;光谱仪6对引出单模 光纤5所输出的干涉模式执行透射光谱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相应获得传 感数据。

具体而言,按照本发明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以供包括三段单模光纤, 分别是引入单模光纤2、传感单模光纤3和引出单模光纤5,此外还增设有 一段多模光纤4。光谱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过引入单模光纤2,激发了引入 单模光纤2中的线芯模和包层模,所激发的线芯模和包层模再进入到与引 入单模光纤2偏芯熔接的传感单模光纤3,偏芯(纤芯偏移)熔接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激发除了基模以外的其他引导模式,同时也为了提高透射光谱的 消光比;多模光纤4与传感单模光纤3和引出单模光纤5均为纤芯对准熔 接;传感单模光纤3的纤芯光和包层光在进入多模光纤4时会发生干涉, 而且由于通过多模光纤将干涉后的模式耦合出去,相应可以在提高整个传 感器消光比的同时,还有效避免偏芯熔接偏移方向的不确定性;引出单模 光纤5和光谱仪6相连,光谱仪6检测干涉后的透射光谱并通过分析透射 光谱的变化可得知被测参数变化,例如外界环境折射率和温度的变化等。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传感单模光纤相对于引入单模 光纤在径向方向上以2μm到4μm的相对偏移量执行偏芯熔接。之所以将偏 移量按照以上具体范围进行设定,是因为现有的常规单模光纤自身的线芯 半径通常处在3μm-10μm的范围之内,通过考虑现有加工工艺的条件和实 际需求,上述数值范围既能够保证部分的光束能量继续得以传输,同时还 能提供必要的偏移量,由此顺利执行干涉并使得干涉后的模式至下一功能 单元。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多模光纤的长度被设定为 0.5mm~2mm。较多的测试表明,多模光纤4的长度对于光谱的性能存在较 大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多模光纤和引出单模光纤界面上的能量分布,并 决定了多模光纤纤芯模到引出单模光纤纤芯模的耦合强度;另外,进入多 模光纤的光可以激发多个不同能量的多模光纤引导模式,由此减少发生干 涉的纤芯模能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干涉谱的消光比,同时还能有效避免 偏移方向引起的不确定性。

下面将具体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制作过程。

首先,优选采用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光纤熔接机的衰减模式,将两段单 模光纤各自的一端以沿其径向方向发生相对偏移的方式、譬如2μm到4μm 的相对偏移量执行偏芯熔接,并将其中一段单模光纤作为引入单模光纤, 另外一段单模光纤作为传感单模光纤;

接着,继续采用光纤熔接机在传感单模光纤的另外一端以纤芯对准的 方式熔接一段多模光纤;然后在该多模光纤的另外一端继续以纤芯对准的 方式熔接一段单模光纤并将其作为引出单模光纤;

最后,将完成上述熔接后的光纤元件与光谱仪相连,由此完成整个干 涉型光纤传感器的制作过程。

通过以上描述可见,对于按照本发明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可以仅采用 常规的熔接机即可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可重复性强、便于操控、成本低, 而且成品测试表明仅仅设置很小的偏移量即可获得很好的透射光谱。此外 应当指出的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仅执行一次偏芯熔接操作,而且在偏 移量一定的情况下,所述引入单模光纤和传感单模光纤之间的偏芯熔接对 偏移方向无要求,该操作上的便利性同样也是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贡 献之一。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