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

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疑似非法呼叫号码的提取;(2)疑似非法呼叫号码的筛选、确认;(3)将步骤(2)判定为非法呼叫号码纳入到恶意呼叫号码数据库,并对数据库内的号码进行屏蔽处理。该方法结合OTA技术在源头上对非法呼叫进行整治,可行可靠,还广大通信用户一个正常的通信环境;释放了非法呼叫占用的大量信道资源;而且从之前联合公安部门被动扫频确认非法呼叫窝点的低效率方式演变成主动监控分析、流程化处理的高效整治非法呼叫方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675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英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53844.8

  • 发明设计人 唐建荣;

    申请日2013-02-20

  • 分类号H04W12/12(20090101);H04W4/14(20090101);

  • 代理机构45114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邓晓安

  • 地址 530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19号全盛商业广场(江南水街)三号楼3层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46: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02

    授权

    授权

  • 2015-06-24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W12/1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220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12/12 申请日: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法呼叫就是指使用大量自动呼叫设备对一个地区手机号码进行拨打,只要一拨通对方的手机,呼叫便立即挂断。手机用户看到未接来电,一旦给对方回电,该呼叫系统便将手机呼叫信息转移到外地的某个“总机”,这样手机用户就落入对方设下的电话诈骗陷阱。一般的六合彩电话和“午夜惊铃”都属于非法呼叫。非法呼叫不仅大量占用通讯网络的信道资源,而且影响用户正常通信,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还因此上当受骗。

目前非法呼叫的经营模式基本上是相同,他们都从属外地的团伙,由外地的总部提供设备,分布在原籍外的地方进行,比如:总部往往设在台湾,在广西的非法呼叫窝点使用的手机和广西外的无记名SIM卡等设备由总部提供,并在广西进行非法呼叫,呼叫的对象为广西某市的移动用户。

基于短消息的OTA技术是目前2G中最实用、投资最少的一个方案,它满足了用户对业务简单性、易用性、可下载性这三方面的要求,成为移动数据业务的强大推动器。目前,基于短消息的OTA空中下载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基于短信的信息点播、在线短信游戏、移动聊天、个人助理等应用。而歌曲下载,在线视频等应用将随着基于短消息的OTA空中下载技术与MMS,WAP、GPRS以及将来的3G技术结合而变得更加简单易用。

基于短消息的OTA空中下载技术是指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增加或删除自己OTA卡上的移动梦网短信业务菜单,以此实现梦网服务的个性化和业务更新的实时性,同时使运营商能更方便、迅速地全面展开各项数据业务。运营商可以通过使用OTA系统,来完成GPRS、WAP、MMS、WLAN等业务的配置参数的自动配置,OTA应用服务器将参数按某种特定的格式进行包装,进而形成特定的短信息发送到终端。如果用户的终端支持OTA规范的话,在用户确认后手机就会将这种特殊的短信息转变为相应的参数,因此,OTA系统不仅给用户带来了方便,而且给运营商提供了更加快捷的途径。

在现有技术中,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有:如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20659.3公开了一种恶意骚扰电话筛选和拦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取短信呼系统日志;步骤二、把短信呼平台生成的呼叫号码和恶意号码特征模型进行关联分析得出可疑号码;步骤三、可疑号码展现给客服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步骤四、客服确认是否是恶意呼叫号码,若不是恶意呼叫用户,则删除相关记录,流程结束;若是恶意呼叫用户则进入下一步;步骤五、实现系统根据恶意电话号码属性自动拦截。该方法虽然有效解决了恶意呼叫的问题,可靠性也比较高,但是其需要客服人员对疑似号码进行逐一的确认,这样工作量大,人工成本高,费时费力。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710000365.4公开了一种恶意呼叫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2,第一用户终端向第二用户终端发起通话邀请请求并与第二用户终端建立连接;S104,第一用户终端判断该次通话为恶意呼叫,并在通话过程中或通话结束后将恶意呼叫信息发送至恶意呼叫识别应用服务器;S106,恶意呼叫识别应用服务器核查第一用户终端的恶意呼叫识别业务登记情况并进行反馈;以及S108,在第一用户终端与第二用户终端终止通话一段预定时间后,恶意呼叫识别应用服务器释放暂存的相关信息。该方法实现NGN中的恶意呼叫识别业务,满足运营商与用户对恶意呼叫识别业务的需求;但是该方法需要广大用户支持,需要用户主动举报才可以治理恶意呼叫,然而但多数用户一般都不会主动向运营商举报恶意呼叫号码,因此,这样的方法虽可以取得一定得效果,却不能从根本上治理恶意呼叫问题。再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38880.5提出了一种呼叫的处理方法和移动交换中心,其中,所述方法包括:移动交换中心MSC接收入局呼叫,根据呼叫时长及呼叫拆除原因确定所述呼叫是否是恶意短振铃;若确定所述呼叫是恶意短振铃呼叫,所述MSC确定所述恶意短振铃呼叫对应的号码,对所述恶意短振铃呼叫对应的号码进行频率统计,确定所述号码为恶意呼叫号码,并对所确定的恶意呼叫号码进行呼叫限呼。该方法通过在MSC上内置恶意呼叫检测功能,使得可以不依赖网络组网架构,无需增加额外的硬件投资即可实现恶意呼叫的检测和处理,降低了检测恶意呼叫的成本;但是该方法的精确度低,容易将部分不是恶意呼叫号码归为恶意呼叫号码,影响这些用户的正常呼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合OTA技术的从源头上对非法呼叫进行整治、简单可行可靠的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其中,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疑似非法呼叫号码的提取:

从通信运营管理服务器中获取待判定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然后将获取的待判定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特点与非法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特点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呼叫号码是否为疑似非法呼叫号码;

(2)疑似非法呼叫号码的筛选、确认:

将步骤(1)中初步判定的非法呼叫号码根据归属地分配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运营管理服务器中,并通过短消息中心,向非法呼叫号码发送需要用户回复的OTA识别短信;当OTA服务器在24小时内未能接收到用户回复的信息时,则将该号码判定为非法呼叫号码;当OTA服务器在24小时内接收到用户回复的信息时,则向运营管理服务器发送访问指令,访问HLR和VLR,查询该号码的归属地及注册信息是否与用户回复的信息一致;若信息一致时排除该号码为非法呼叫号码,并删除相关信息记录;若信息不一致时,则将该号码给客服人员进一步分析确认;

(3)将步骤(2)判定为非法呼叫号码纳入到恶意呼叫号码数据库,并对数据库内的号码进行屏蔽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客服人员进一步分析确认的方式是反向拨打方式以确认该号码是否是非法呼叫号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网优部门进一步分析确认的方式是对该号码进行信令跟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非法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特点为:

①从计费系统数据看,号码有着大量的试呼叫请求,但是通话时长非常短,且90%以上的通话时长为0;

②从交换侧信令看,号码有着大量的呼叫建立指示,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提前拆线指令;

③该号码平均每天产生50次以上①或②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用户回复的信息包括该用户的号码、号码归属地和注册信息。

本发明中OTA识别短信的内容可以是:“尊敬的用户您好,经技术部门数据统计,您现在使用的号码有恶意呼叫嫌疑,收到短信后,请通过OTA菜单将号码上报核实,若在24小时内,您不回复,您的号码将会被上报公安部门记录,并做屏蔽处理,谢谢您的合作!”

在本发明的结合OTA技术对非法呼叫号码进行进一步匹配、筛选的具体过程如下:

当用户接收到OTA识别短信,用户需点击手机中OTA菜单内的“恶意号码上报”,上报用户本身的号码A;

MS发送短信,通过短消息中心、网关,送达OTA应用服务器;

OTA服务器收到号码A后,存入 “上报号码存储” 数据库;

OTA服务器发送访问指令,访问HLR和VLR以及恶意呼叫号码数据库,查询号码归属地及注册信息是否与用户回复的信息一致;若信息一致时排除该号码为非法呼叫号码,并删除相关信息记录;若信息不一致时,则将该号码给客服人员进一步分析确认;

另外可以将号码A与恶意呼叫号码数据库进行比对,如果在恶意呼叫号码数据库查询有该号码,则需要客服或相关技术人员直接电话核实用户具体使用号码位置,通过跟踪号码占用的小区情况确认是否为恶意呼叫号码;如果确定不是恶意号码,则判断用户的手机可能存在问题,可以短信建议用户更换手机。

若判定为非法呼叫号码,即可直接屏蔽该号码;或安排当地技术人员现场核实,是否附近存在恶意窝点,可以联合公安机关将其打掉。

本发明的优点:

(1)该方法结合OTA技术在源头上对非法呼叫进行整治,可行可靠,还广大通信用户一个正常的通信环境;释放了非法呼叫占用的大量信道资源;而且从之前联合公安部门被动扫频确认非法呼叫窝点的低效率方式演变成主动监控分的析、流程化处理的高效整治非法呼叫方式。

(2)该方法省时省工,先通过OTA技术确定大部分非法呼叫号码,然后在通过客服人员或网优部门补充确认,可靠性强,既降低了人工成本的投入、又提高了整治的精确度,避免将由于手机故障而出现非法呼叫特征的用户号码归为非法呼叫号码。

(3)在技术层面上简单易行,不需要增加特别的硬件设备即可实现,降低了整治非法呼叫的成本,同时满足运营商和手机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进行OTA匹配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所示,一种基于OTA技术整治非法呼叫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疑似非法呼叫号码的提取:

从通信运营管理服务器中获取待判定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然后将获取的待判定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特点与非法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特点进行比对,初步判断呼叫号码是否为疑似非法呼叫号码;

所述的非法呼叫号码的通信数据特点为:

①    计费系统数据看,号码有着大量的试呼叫请求,但是通话时长非常短,主要在5秒以内,且90%以上的通话时长为0;

②从交换侧信令看,号码有着大量的呼叫建立指示,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提前拆线指令;

③该号码平均每天产生50次以上①或②情况;

(2)疑似非法呼叫号码的筛选、确认:

将步骤(1)中初步判定的非法呼叫号码根据归属地分配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运营管理服务器中,并通过短消息中心,向非法呼叫号码发送需要用户回复的OTA识别短信;当OTA服务器在24小时内未能接收到用户回复的信息时,则将该号码判定为非法呼叫号码;当OTA服务器在24小时内接收到用户回复的信息时,则向运营管理服务器发送访问指令,访问HLR和VLR,查询该号码的归属地及注册信息是否与用户回复的信息一致;若信息一致时排除该号码为非法呼叫号码,并删除相关信息记录;若信息不一致时,则将该号码给客服人员进一步分析确认,即反向拨打方式以确认该号码是否是非法呼叫号码;

所述的用户回复的信息包括该用户的号码、号码归属地和注册信息等;

(3)将步骤(2)判定为非法呼叫号码纳入到恶意呼叫号码数据库,并对数据库内的号码进行屏蔽处理。

该方法结合OTA技术的从源头上对非法呼叫进行整治、可行可靠,还广大通信用户一个正常的通信环境;释放了非法呼叫占用的大量信道资源;而且从之前联合公安部门被动扫频确认非法呼叫窝点的低效率方式演变成主动监控分析、流程化处理的高效整治非法呼叫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