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碱性条件下,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与锌粉发生还原反应,经后处理得到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2)在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进行脱水环合反应,经后处理得到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采用该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绿色环保,同时反应条件温和易控,收率高,产品分离容易。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16

    授权

    授权

  • 2013-09-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495/04 申请日:2013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3-烷基四氢噻 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d-生物素(biotin)又称维生素H、辅酶R,化学名称(3aS,4S,6aR)-六 氢-2-氧代-1H-噻吩并[3,4-d]咪唑-4-戊酸,属于水溶性B族维生素,被用作 医药和饲料添加剂。d-生物素分布于动物及植物组织中,可以从肝提取物 和蛋黄中分离得到,是多种羧化酶辅基的成分,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 物质。

d-生物素现在一般采用化学合成法得到(如美国专利申请 US5095118A),其中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 是合成d-生物素的关键中间体,其结构如式(Ⅰ)所示。

式(Ⅰ)中,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

R2为叔丁基、叔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或二苯甲基,其中,取代 基位于苄基或二苯甲基的苯环上。

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合成可见美国 专利申请US5095118A。US5095118A介绍了以通式(Ⅱ)所示的3-烷基 -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用锌粉 还原,再用硫代乙酸或硫代乙酸钾环合得到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 唑-2(3H)-4-二酮化合物。采用酸性条件下锌粉还原杂质多,副反应严重, 收率低,此外硫代乙酸的价格昂贵,导致该合成方法成本高,而且硫代乙 酸或硫代乙酸钾具有恶臭性,不利于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 物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副反应较少,产品收率高,同时原料易得且对 环境友好。

一种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制备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碱性条件下,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 羧酸化合物与锌粉发生还原反应,经后处理得到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 -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

(2)在催化剂和有机溶剂存在的条件下,将步骤(1)得到的1,3- 二烷基-2-氧代-5-巯基-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进行脱水环合反应,经后处理 得到所述的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

所述的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的 结构如式(Ⅱ)所示:

所述的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如式(Ⅲ)所 示:

所述的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化合物的结构如 式(Ⅰ)所示:

式(Ⅰ)~(Ⅲ)中,R1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其中,苯基上的取 代基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C1~C5烷氧基、F、Cl和Br中的至少一种;

R2为叔丁基、叔戊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苄基或二苯甲基,其中,苄基 或二苯甲基上的取代基独立地选自C1~C5烷基、C1~C5烷氧基、羟基和亚 甲基二氧基中的至少一种;取代位置为苄基或二苯甲基的苯环上。

所述的亚甲基二氧基的结构如下式所示:

-O-CH2-O-。

本发明的步骤(1)中,采用碱性条件代替酸性条件进行还原,巯基 更加稳定,避免了在酸性条件下的二聚、脱巯基和氧化等副反应,减少了 杂质的产生,提高了还原反应的收率,并且步骤(2)中,避免了硫代乙 酸或硫代乙酸钾的使用,降低了原料的成本,并且对环境更加友好。

作为优选,R1为苯基、对甲苯基、对氯苯基、对甲氧苯基、3,4-二甲 苯基、3,4-二氯苯基、3,4-二甲氧苯基、2,4-二甲苯基、2,4-二氯苯基或2,4- 二甲氧苯基;

R2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二苯甲基、3,4,5-三甲氧基苄基、3,5-二甲 氧基-4-羟基苄基、2,4,6-三甲基苄基、胡椒基或二甲苯基甲基。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R1为苯基、对甲苯基或对甲氧苯基;R2为苄基 或对甲氧基苄基。

此时,原料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 物可以方便地从大宗工业产品胱氨酸得到,具有成本低廉、易购买得到的 优点。

步骤(1)中,所述的碱性条件的pH值为7.0-14.0,作为优选,步骤 (1)中,所述的碱性条件的pH值为11.0~13.0,此pH值条件下,能够使 所述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以较高的 效率被锌粉还原,并且杂质较少。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反应在水中进行,以水作为反 应溶剂,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对环境友好,此外,该还原反应在水 中进行时具有较高的效率。

水的用量无特别严格的要求,一般0.1mol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 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所加的水为100~300mL。

所述的碱性条件所使用的碱包括:碱金属(IA族)和碱土金属(IIA 族)形成的氢氧化物及其盐,氨及季铵碱,如:氢氧化锂、氢氧化钠、氢 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乙基氢氧化铵、四丙 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 所使用的碱优选为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这两种碱价格便宜,而且当反 应溶剂为水时,使用氢氧化钠和/或氢氧化钾的还原效率较高。这些碱使用 的时候一般配置成溶液进行滴加。

所述的锌粉颗粒为200目-600目,优选为300目-500目。优选的锌粉 是新制的或经过活化处理的锌粉。由于锌粉价格较为便宜,锌粉的用量一 般为过量以促进所述还原反应的进行,但是锌粉的用量增加到一定的程 度,再增加其用量,也不会提高还原反应的转化效率,反而会使成本上升, 所述的锌粉与所述的3-烷基-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 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0~10.0:1,进一步优选为2.0~5.0:1。

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0~100℃,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反应速率的加 快,但是会导致杂质的增多,温度降低会使杂质减少,但会使反应速率和 转化率降低;作为优选,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10~60℃;作为进一步 的优选,所述的还原反应的温度为45~55℃,此时反应效率高,而且产物 中杂质含量少。

步骤(1)中,所述的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一般通过HPLC进行监测, 反应时间一般为5~10小时。

步骤(1),所述的后处理包括:过滤除去不溶物,用酸中和,调节 pH=1.0-6.0,优选的pH值为3.0-5.0,然后进行萃取分离。萃取分离得到 的产物不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纯化,即可进行下一步反应,所述的酸可以是: 盐酸、硫酸、磷酸等无机酸,也可以是硫酸氢钾、硫酸氢钠等酸式盐。

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溶剂对所述的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 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具有较好溶解度,所述的有机溶剂最优选为甲苯,甲 苯既能将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从水相中萃取出 来,又能以较高的效率促进步骤(2)中所述的脱水环合反应的发生,因 此选用甲苯时,在萃取完成之后,不需要进行多余的处理,即可进行步骤 (2)的反应,节省了操作步骤,而且产率较高。

步骤(2)中,作为优选,所述脱水环合反应进行的过程中,将生成 的水从反应体系中分出,采用该种方法可以促进所述脱水环合反应的转化 率;当使用甲苯作为反应溶剂时,甲苯还能与水共沸,能有效地促进水分 的分离,避免了硫代乙酸或硫代乙酸钾的使用。

甲苯的用量无特别严格的要求,一般0.1mol3-烷基-5-氧代-6-烷基-二 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所加的甲苯为100~300mL。

步骤(2)中的催化剂一般为能促进羧基和巯基发生脱水反应的酸性 催化剂,所述的催化剂最优选为对甲苯磺酸,实验表明,对甲苯磺酸能高 效地促进1,3-二烷基-2-氧代-5-巯基-咪唑啉-4-羧酸化合物的脱水环合反 应。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步骤(1)中的3-烷基 -5-氧代-6-烷基-二氢咪唑并[1,5-c]噻唑-7-羧酸化合物摩尔量的1~10%。该 用量范围既能保证所述脱水环合反应具有较高的效率,又能降低成本。

步骤(2)中,所述的反应一般在所述有机溶剂回流的条件下进行。

步骤(2)中,所述的脱水环合反应进行的程度一般通过HPLC进行 监测,反应时间一般为3~7小时。

步骤(2)中的后处理优选为重结晶,重结晶的溶剂为甲苯。

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后处理包括:

除去有机溶剂,加入醋酸于80~90℃反应1~3小时,或者加入醋酐于 70~80℃反应0.5~1小时,减压蒸干醋酸或醋酐,用甲苯重结晶。采用醋 酸和醋酐可以起到除水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脱水环合反应的转化 率。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原料价廉、易得、安全性好, 无毒性,反应条件温和易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绿色环保;反应条件温 和易控,收率高,分离容易,得到高纯度的1,3-烷基四氢噻吩并[3,4-d]咪 唑-2(3H)-4-二酮化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3aS,6aR)-1,3-二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的制 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A)35.4g(0.1mol)(式Ⅱ中,R1=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入500 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30%NaOH(26.6g, 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8小时; 反应完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30%HCl 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得到的甲苯萃取液 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到装有分水器的250mL 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后再加甲苯 200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A)(式Ⅰ中,R1=苯基,R2=苄基), 烘干,重量30.4g,含量98.1%,收率90.1%,核磁数据如下:1H-NMR(CDCl3, 400MHz)δ:7.37-7.26(m,10H),5.03(d,1H),4.67(d,1H),4.37(t,1H),4.36 (t,1H),4.13-4.10(m,1H),3.80(d,1H),3.37(dd,1H),3.28(dd,1H)。

化合物(Ⅱ-A)的结构如下:

目标产物(Ⅰ-A)的结构如下:

实施例2:(3aS,6aR)-1,3-二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的制 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A)35.4g(0.1mol)(式Ⅱ中,R1=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入500 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30%NaOH(26.6g, 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8小时; 反应完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30%HCl 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甲苯萃取液用水30 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的250mL三口瓶中, 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加醋酸50mL于80-90℃ 反应2小时,减压蒸干,后再加甲苯200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 物(Ⅰ-A)(式Ⅰ中,R1=苯基,R2=苄基),烘干,重量31.3g,含量99.3%, 收率92.5%。

实施例3:(3aS,6aR)-1,3-二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的制 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A)35.4g(0.1mol)(式Ⅱ中,R1=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入500 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30%NaOH(26.6g, 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8小时; 反应完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30%HCl 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甲苯萃取液用水30 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的250mL三口瓶中, 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加醋酐30mL于70-80℃ 反应0.5小时,减压蒸干,后再加甲苯200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 物(Ⅰ-A)(式Ⅰ中,R1=苯基,R2=苄基),烘干,重量32.1g,含量99.4%, 收率95.1%。

实施例4:(3aS,6aR)-1-(4-甲基)苄基-3-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 -2(3H)-4-二酮的制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B)36.8g(0.1mol)(式Ⅱ中,R1=4-甲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 入500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30%NaOH (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 8小时;反应完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 20%H2SO4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甲苯萃 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的 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后 再加甲苯200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B)(式Ⅰ中,R1=4-甲 苯基,R2=苄基),烘干,重量31.8g,含量98.2%,收率90.3%,核磁数 据如下:1H-NMR(CDCl3,400MHz)δ:7.37-7.26(m,9H),5.02(d,1H),4.65 (d,1H),4.36(t,1H),4.35(t,1H),4.12-4.08(m,1H),,3.81(d,1H),3.37(dd,1H), 3.25(dd,1H),2.31(s,3H)。

化合物(Ⅱ-B)的结构如下:

目标产物(Ⅰ-B)的结构如下:

实施例5:(3aS,6aR)-1-(4-甲基)苄基-3-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 -2(3H)-4-二酮的制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B)36.8g(0.1mol)(式Ⅱ中,R1=4-甲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 入500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30%NaOH (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 8小时;反应完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 20%H2SO4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甲苯萃 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的 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 加醋酸50mL于80-90℃反应2小时,减压蒸干,后再加甲苯200mL重结 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B)(式Ⅰ中,R1=4-甲苯基,R2=苄基),烘 干,重量32.6g,含量99.5%,收率92.7%。

实施例6:(3aS,6aR)-1-(4-甲基)苄基-3-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 -2(3H)-4-二酮的制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B)36.8g(0.1mol)(式Ⅱ中,R1=4-甲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 入500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30%NaOH (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 8小时;反应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 20%H2SO4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甲苯萃 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的 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 加醋酐30mL于70-80℃反应0.5小时,减压蒸干,后再加甲苯200mL重 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B)(式Ⅰ中,R1=4-甲苯基,R2=苄基), 烘干,重量33.5g,含量99.5%,收率95.3%。

实施例7:(3aS,6aR)-1-(4-甲氧基)苄基-3-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 -2(3H)-4-二酮的制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C)38.4g(0.1mol)(式Ⅱ中,R1=4-甲氧苯基,R2=苄基),室温下 加入500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 30%NaOH(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 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 滤液用20%H2SO4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 甲苯萃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 的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 后再加甲苯200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C)(式Ⅰ中,R1=4- 甲氧苯基,R2=苄基),烘干,重量33.4g,含量99.0%,收率90.7%,核 磁数据如下:1H-NMR(CDCl3,400MHz)δ:7.36-7.25(m,9H),5.01(d,1H), 4.65(d,1H),4.36(t,1H),4.35(t,1H),4.12-4.09(m,1H),3.95(s,3H),3.80 (d,1H),3.36(dd,1H),3.26(dd,1H)。

化合物(Ⅱ-C)

目标产物(Ⅰ-C)

实施例8:(3aS,6aR)-1-(4-甲氧基)苄基-3-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 -2(3H)-4-二酮的制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C)38.4g(0.1mol)(式Ⅱ中,R1=4-甲氧苯基,R2=苄基),室温下 加入500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 30%NaOH(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 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 滤液用20%H2SO4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 甲苯萃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 的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 加醋酸50mL于80-90℃反应2小时,减压蒸干,后再加甲苯200mL重结 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C)(式Ⅰ中,R1=4-甲氧苯基,R2=苄基), 烘干,重量34.3g,含量99.5%,收率93.1%。

实施例9:(3aS,6aR)-1-(4-甲氧基)苄基-3-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 -2(3H)-4-二酮的制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C)38.4g(0.1mol)(式Ⅱ中,R1=4-甲氧苯基,R2=苄基),室温下 加入500目锌粉27.7g(0.5mol),氮气保护,搅拌升温到45℃,滴加 30%NaOH(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控制温度50-55℃, 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饼用100mL水洗涤, 滤液用20%H2SO4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2萃取两次, 甲苯萃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投入装有分水器 的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小时,蒸干甲苯, 加醋酐30mL于70-80℃反应0.5小时,减压蒸干,后再加甲苯200mL重 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C)(式Ⅰ中,R1=4-甲氧苯基,R2=苄基), 烘干,重量35.0g,含量99.5%,收率95.1%。

实施例10:(3aS,6aR)-1,3-二苄基四氢噻吩并[3,4-d]咪唑-2(3H)-4-二酮的制 备

在带有机械搅拌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瓶中,加入水200mL,投入 化合物(Ⅱ-A)35.4g(0.1mol)(式Ⅱ中,R1=苯基,R2=苄基),室温下加入实 施例1回收的锌粉,再加新的500目锌粉6.4g(0.1mol),氮气保护,搅拌 升温到45℃,滴加30%NaOH(26.6g,0.2mol),控制pH值在11.0-13.0, 控制温度50-55℃,搅拌反应8小时;反应毕,乘热过滤除去不溶物,滤 饼用100mL水洗涤,滤液用30%HCl溶液调节pH值=3.5-4.0,加甲苯100mL ×2萃取两次,甲苯萃取液用水30mL×2洗涤两次,将以上甲苯萃取液 投入装有分水器的250mL三口瓶中,加对甲苯磺酸1g,常压回流分水5 小时,蒸干甲苯后再加甲苯200mL重结晶,过滤,得到目标产物(Ⅰ-A) (式Ⅰ中,R1=苯基,R2=苄基),烘干,重量30.4g,含量98.1%,收率 90.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