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

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焦山楂10-12、藿香8-10、茯苓8-10、佩兰8-10、苍术5-8、莱菔子5-8、西洋参3-5、水丁香3-5、冬瓜皮5-8、三七3-5、白鼓钉5-8、玉竹10-12、枳壳10-12、枳实10-12、鱼腥草10-12。本发明具有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对于脾胃滞胀引起的畏寒发热、纳少乏力症状,疗效快,效果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6357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方岩松;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17263.6

  • 发明设计人 方岩松;

    申请日2013-04-07

  • 分类号A61K36/8969;A61P1/14;

  • 代理机构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余成俊

  • 地址 242800 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蓉城镇天台路14号106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1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04

    授权

    授权

  • 2013-1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9 申请日:201304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8-2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脾胃滞胀 ,病症名,中焦指脾胃。即湿邪阻滞脾胃,影响其运化功能。症见头重、怠倦、脘闷、腹胀、纳呆、口粘渴、喜热饮、小便短赤,舌苔厚白或腻,脉缓等。治宜健脾利湿。常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现有的中药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本发明具有芳香化湿,苦温燥湿,对于脾胃滞胀引起的畏寒发热、纳少乏力症状,疗效快,效果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焦山楂10-12、藿香8-10、茯苓8-10、佩兰8-10、苍术5-8、莱菔子5-8、西洋参3-5、水丁香3-5、冬瓜皮5-8、三七3-5、白鼓钉5-8、玉竹10-12、枳壳10-12、枳实10-12、鱼腥草10-12。

所述的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份为:焦山楂10、藿香10、茯苓8、佩兰8、苍术8、莱菔子8、西洋参3、水丁香5、冬瓜皮5、三七5、白鼓钉5、玉竹12、枳壳10、枳实10、鱼腥草10。

用法与用量:日服1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7天为1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芳香化湿,解表散寒,对于脾胃滞胀引起的畏寒发热、纳少乏力症状,疗效快,效果好。无任何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脾胃滞胀的中药,由下列组分组成,各组分的重量(克)为:焦山楂10、藿香10、茯苓8、佩兰8、苍术8、莱菔子8、西洋参3、水丁香5、冬瓜皮5、三七5、白鼓钉5、玉竹12、枳壳10、枳实10、鱼腥草10。

用法与用量:日服1帖,煎水分2至3次服完。一般10天为疗程,一般服用2-3个疗程即可。

典型病例

林某,男,40岁 2012年8月4日首诊, 从7月19日下午开始低热,全身困重,口干饮凉、无汗,纳差乏力,大便行而不畅。用过多种抗菌素及地塞米松等西药,发热不退。舌苔中间很白且很厚,发热15天。诊断:湿阻发热。治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7剂,日服1帖,煎水分2次服完。发热症状消失,继续连服7剂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李某,女,30岁,低热10天,下雨受凉后全身困倦,手心发热,体温37.3-38℃,微畏风,纳少乏力,口不干苦,不咳嗽,不吐,不泻,检查肝功能正常,每天补液加抗菌素,不见好转。

诊断:湿阻。

治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6剂服完后,发热症状大为减轻,继续连服7剂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陈某,女,60岁,低热7天,手心发热,体温37.7-38℃,纳少乏力,口不干苦,不咳嗽,检查肝功能正常,每天补液加抗菌素,不见好转。

诊断:湿阻。

治疗:服用本发明的中药7剂服完后,发热症状消失,继续连服7剂后,身体完全恢复健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