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实现NAT穿越的方法

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实现NAT穿越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实现NAT穿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NAT设备接收到经IPsec全认证后的封装报文,并对所述封装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转换报文;外网设备接收到所述转换报文,根据IPsec隧道协商中外网设备创建的地址映射表,将所述转换报文中的IP地址还原,并对还原后报文进行认证。通过本发明实现了经过IPsec隧道全认证后报文的NAT穿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835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17516.X

  • 发明设计人 陈海滨;

    申请日2013-04-07

  • 分类号H04L29/12;

  • 代理机构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莹

  • 地址 300384 天津市华苑产业区海泰西路18号西3楼104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9:02:2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7-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9/12 授权公告日:20160713 终止日期:20180407 申请日:201304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6-07-13

    授权

    授权

  • 2013-07-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12 申请日:201304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实现NAT穿越的方法。

背景技术

NAT(网络地址转换)功能主要是将内网IP地址的原IP地址进行转换成公网的IP地址,以便报文可以在公网上进行转发。IPsec隧道对数据报文的处理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对数据报文加密、对数据报文认证和对数据报文加新IP头后认证,如下:

|mac头|新IP头|IPsec加密认证头|IP头|数据|

以上报文中,可以对“|IP头|数据|”部分进行加密或者认证。

|mac头|新IP头|IPsec全认证头|IP头|数据|

以上报文中,可以对“|新IP头|IPsec全认证头|IP头|数据|”部分的数据进行认证。

对报文进行认证还是加密,功能是不同的,可以将以上3种对报文的处理进行任意组合使用,例如IPsec隧道可以对报文只进行加密或局部认证或全部认证,也可以对报文进行加密及认证。对报文进行加密和对报文进行局部认证可以进行NAT穿越,但对报文进行全部认证的方法就无法进行NAT穿越,因为NAT穿越需要替换“|新IP头|”中的原IP地址,由于IPsec隧道对报文进行了全部认证,也就是包括“|新IP头|”在内一起将报文进行了认证,此时如果做了NAT转换,其源/目的地址将被改变,将造成到达目的地址后的完整性验证失败,即接收到此报文的IPsec隧道不能通过认证,无法实现NAT的穿越。

发明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实现NAT穿越的方法,解决了经过IPsec隧道全认证后的报文无法实现NAT穿越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实现NAT穿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S1、NAT设备接收到经IPsec全认证后的封装报文,并对所述封装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转换报文;

S2、外网设备接收到所述转换报文,根据IPsec隧道协商中外网设备创建的地址映射表,将所述转换报文中的IP地址还原,并对还原后的报文进行认证。

其中,在所述IPsec隧道协商中,内网设备通过IKE报文发送一个原始IP地址给外网设备,外网设备根据所述原始IP地址与所述转换报文的IP头信息创建地址映射表。

其中,所述NAT设备为带有NAT转换功能的防火墙,外网设备为带有IPsec功能的防火墙。

其中,所述地址映射表包括转换IP地址和映射的原始IP地址。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IPsec隧道传输模式下,通过在外网建立地址映射表,外网设备可将经过Nat设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的报文还原,实现了NAT穿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外网映射IPsec报文的NAT穿越实现方法,该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S1、NAT设备接收到经IPsec全认证后的封装报文,并对所述封装报文进行网络地址转换得到转换报文;

内网客户端向外网终端发送报文,在内外两个安全网关之间采用IPsec隧道传输,此时需协商出IPsec隧道。NAT设备接收经全认证发送来的封装报文,对其进行NAT地址转换得到转换报文并发送到外网。

S2、外网设备接收到所述转换报文,根据IPsec隧道协商中外网设备创建的地址映射表,将所述转换报文中的IP地址还原,并对还原后报文进行认证。

外网设备接收到转换报文对报文进行认证确认时,查找IPsec隧道建立过程中创建的地址映射表,将报文中的IP地址进行还原再进行认证判断。

其中,在所述IPsec隧道协商中,内网设备通过IKE报文发送一个原始IP地址给外网设备,该IP地址作为数据被IKE交换时携带给外网设备,外网设备根据所述的原始IP地址与所述转换报文的IP头信息做比较,发现所述原始IP地址被NAT设备转换,这时外网设备创建地址映射表。

具体的实施:采用如表1所示设备:

表1

pc a为内网的客户端;

Fw a为内网带有IPsec功能的防火墙;

Fw b为带有NAT转换功能的防火墙;

Fw c为外网带有IPsec功能的防火墙;

pc b为外网的访问终端设备。

第一步:内网客户端向外网访问终端发送报文,报文格式为:|mac头|IP头1.1.1.1 3.3.3.2|数据|。报文需经过Fw a、Fw b、和Fw c最终到达pc b,这里报文经IPsec隧道模式传输,Fw a和fw c通过中间设备Fw b,协商出IPsec隧道,对于Fw a设备来说,IPsec隧道的原地址为2.2.2.1目的地址为202.1.1.2,对于Fw c来说,IPsec隧道的原地址为202.1.1.2目的地址为202.1.1.1。

Fw a接收到pc a发送给pc b的报文以后,将此报文进行全认证处理,并封装报文新IP头,将认证的信息放入“IPsec全认证头”中,得到封装报文,封装后报文格式如下:

|mac头|新IP头2.2.2.1 202.1.1.2|IPsec全认证头|1.1.1.1 3.3.3.2|数据|。

第二步:封装报文被NAT防火墙Fw b接收后进行NAT地址转换得到转换报文,并将转换报文发送给Fw c设备,转换报文结构如下:|mac头|新IP头202.1.1.1 202.1.1.2|IPsec全认证头|1.1.1.1 3.3.3.2|数据|。

第三步:Fw c设备接收到转换报文,在对报文进行认证确认时,查找IPsec隧道协商过程中创建的地址映射表表,将报文中的IP地址进行还原再进行认证判断,还原的报文格式如下:

|mac头|新IP头2.2.2.1 202.1.1.2|IPsec全认证头|1.1.1.1 3.3.3.2|数据|

此时再对此报文进行认证确认就与Fw a设备对报文进行的认证是同一个报文了,所以认证会通过,整个IPsec隧道对报文处理过程会成功,实现NAT的穿越。

其中地址映射表的建立:

在协商IPsec隧道的过程中,Fw a作为内网设备通过IKE(Internet Keyexchange,网络密钥交换协议)报文发送一个原始IP地址即(2.2.2.1202.1.1.2)发送给Fw c设备,即oa payload(original address playlode,原始地址有效载荷),此内容作为数据被IKE交换时携带给Fw c设备,Fw c根据此数据中的原始IP信息与转换报文中报文头即IP头的IP信息做比较发现原始IP地址被NAT设备转换过,此时Fw c建立地址映射表,记录转换IP地址为202.1.1.1,映射的原始IP地址为2.2.2.1。

在本发明站在外网的角度解决NAT的穿越问题,协商过程中就可通过已有的协议获取原始IP,从而自动建立转换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