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补缺构件及设置有该种补缺构件的台面式灶具

补缺构件及设置有该种补缺构件的台面式灶具

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补缺构件及设置有该种补缺构件的台面式灶具。本发明提出的台面式灶具,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所述壳体还包括补缺构件;所述补缺构件,用于放置于所述缺口处,进而将所述缺口两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该台面式灶具采用一种全新的壳体结构,从而使兼顾制造成本、外观美感和使用寿命成为可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11

    授权

    授权

  • 2014-08-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4C15/08 申请日:201110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4-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灶具领域,尤其涉及灶具壳体。

【背景技术】

灶具壳体领域一直以来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兼顾制造成本、外观美感和使用寿 命的问题,特别是在台面式灶具领域。目前,台面式灶具的壳体主要有三种:其一,采用金 属板冲压成型,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通过铆钉及类似方式将相邻的侧壁连接固定在一起,由 于铆钉等连接元件的存在,且壳体的边角处易于出现缝隙,该种情况下,灶具壳体的外观缺 乏美感;其二,采用金属材料浇注成型,此时虽然可以保证灶具壳体外观的光滑,但是制造 成本又太高;其三,采用塑料材料一体成型,该种情况下,可以兼顾灶具壳体的制造成本和 外观美感,都是由于采用塑料材料,则又无法保证壳体的使用寿命。可见,如何兼顾制造成 本、外观美感和使用寿命,一直以来是台面式灶具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除非有充足的证据支持,否则这里所述的现有技术并不意味着承认这些现有技术在本申 请的申请日之前为本发明所涉及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公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制造成本低,外观 富有美感,且使用寿命长的台面式灶具。

本发明提出的台面式灶具,包括壳体,该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至少 一个缺口;所述壳体还包括补缺构件;所述补缺构件,用于放置于所述缺口处,进而将所述 缺口两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该台面式灶具采用一种全新的壳体结构,从而使兼顾制造成本、 外观美感和使用寿命成为可能。

可选的,所述补缺构件与所述底壁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补缺构件还包括支撑脚。

可选的,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相垂直。

可选的,所述缺口两端的侧壁所处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θ;所述补缺构件包括第一壁 体与第二壁体;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分别与所述缺口两端的侧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 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之间具有一夹角β,β与θ大小相等。

可选的,β=θ=90°。

可选的,所述第一壁体的外表面与该第一壁体所连接的侧壁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 述第二壁体的外表面与该第二壁体所连接的侧壁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这样,壳体的外表 面十分光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该台面式灶具的外观美感,并易于清洗。

可选的,所述第一壁体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该第一壁体的外表面之 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贴附于该第一壁体所连接的侧壁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壁体在其 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与该第二壁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贴附 于该第二壁体所连接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补缺构件与所述壳体 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壁体通过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与相应的侧壁固定在一起;所述第 二壁体通过焊接、卡扣或黏附的方式与相应的侧壁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壁体包括一卡槽,相应的侧壁的上边沿卡入该卡槽内;所述第二壁体 包括一卡槽,相应的侧壁的上边沿卡入该卡槽内。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补缺构件与 所述壳体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壁体的卡槽内设置有一凸起部,相应的侧壁的上边沿上设置有一凹陷 部,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陷部;所述第二壁体的卡槽内设置有一凸起部,相应的侧壁的上 边沿上设置有一凹陷部,所述凸起部卡入所述凹陷部。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补缺构 件与所述壳体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补缺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所述底壁还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 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连接固定在一起。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所述补缺构件与所 述壳体的其他部分之间的固定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通过螺钉、螺栓、铆钉、焊接、卡扣或 黏附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膨大头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将该 第一膨大头部与所述补缺构件的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底 壁上的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部发生弹性形变后,所述第一膨大头部穿过所述通孔,进而将 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通孔连接固定在一起。这样,既可以方便地将所述补缺构件安装于 所述壳体上,提升制造效率;又可以方便地将所述补缺构件从所述壳体上取下,进行清洗、 维修或更换。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二膨大头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二连 接部用于将所述第二膨大头部与所述补缺构件的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 括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一个表面上的一凸块;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二止挡部抵靠于所述底壁的 没有设置所述凸块的另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二膨大头部位于所述凸块之上。这样,既可以方 便地将所述补缺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提升制造效率;又可以方便地将所述补缺构件从所 述壳体上取下,进行清洗、维修或更换。

可选的,所述补缺构件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底壁和侧壁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壳 体的主体部分采用金属材料制成,这样有助于提升所述壳体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底壁和侧壁采用一块金属板冲压制成。这样,有助于进一步节省制造成本。

可选的,所述第一壁体与第二壁体共同延伸形成有一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一部分外表 面与所述第一壁体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支撑脚的一部分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壁体的外 表面处于同一平面。该支撑脚结构,既有助于遮挡所述壳体上的缝隙,也有助于提升所述壳 体的外观美感。此外,该支撑脚结构还使得灶具更易于清洗。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补缺构件,其放置于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台面式灶具的壳体的缺口 处,进而将所述缺口两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壳体实施例的未安装补缺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壳体实施例的未安装补缺构件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台面式灶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再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二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三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三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第四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四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四种补缺构件实施例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关于图中附图标记的说明:

1-壳体,2-底壁,3-侧壁,4-缺口,5-补缺构件,6-支撑脚,7-第一壁体,8-第二壁体, 9-第一壁体的外表面,10-第二壁体的外表面,11-延伸部,12-卡槽,13-第一连接装置,14- 第二连接装置,15-第一膨大头部,16-第一连接部,17-第二膨大头部,18-第二连接部,19- 第二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方案以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 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首先需要予以说明的是,灶具包括台面式灶具(free standing tabletop  cooking appliance)和嵌入式灶具(built-in cooking appliance)两大种类。台面式灶具, 是指使用时其放置于灶台之上,其壳体显露于外部的灶具。近年,随着技术的发展,嵌入式 与台面式两用灶具(即既可用作台面式灶具又可用作嵌入式灶具的灶具)也已被提出。虽然 本发明描述的是台面式灶具,其亦可用作嵌入式与台面式两用式灶具。具体地,本发明所讲 的台面式灶具,可以是燃气灶,也可以是电磁灶,还可以是燃气灶与电磁灶的组合灶。此外 需要予以说明的是,在下面对优选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中,相同或类似的特征具有相同的附 图标记。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台面式灶具。该台面式灶具包括壳体1,如图1和2所示 (补缺构件5未安装),该壳体1整体呈长方体结构,该壳体1包括底壁2和侧壁3,侧壁3 与底壁2相垂直,侧壁3在其四个角处设置有四个缺口4。壳体1还包括四个补缺构件5,如 图3所示。补缺构件5设置有支撑脚6,支撑脚6用于将该台面式灶具支撑放置于灶台上。 该四个补缺构件5,用于分别放置于四个缺口4处,进而将缺口4两端的侧壁3连接在一起。 壳体1在安装补缺构件5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6和7所示。

如图1和2所示,缺口4两端的侧壁3所处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θ,θ=90°。如图3 所示,补缺构件5包括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分别与缺口4 两端的侧壁3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之间具有一夹角β,β=θ=90°。

如图4和5所示,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9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3的外表面处于 同一平面;第二壁体8的外表面10与该第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外表面也处于同一平面。

如图3和6所示,第一壁体7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一壁 体7的外表面9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11贴附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3的内表 面上;第二壁体8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二壁体8的外表面10 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11贴附于该第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内表面上。

如图3、5和6所示,第一壁体7包括一卡槽12,相应的侧壁3(即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 的侧壁3)的上边沿卡入该卡槽12内。第二壁体8也包括一卡槽,相应的侧壁3(即该第二 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上边沿卡入该卡槽内。第一壁体7的卡槽12与第二壁体8的卡槽 相对称。

如图3至5所示,支撑脚6由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共同延伸形成。支撑脚6的一部 分外表面与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9处于同一平面;支撑脚6的另一部分外表面与第二壁体8 的外表面10处于同一平面。上述的支撑脚6的两部分外表面相互垂直。

如图1和2所示,底壁2还包括四个第二连接装置14,该四个第二连接装置14均分别 包括一个设置于底壁2上的通孔。如图3所示,补缺构件5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13。第一连 接装置13与相应的第二连接装置14连接固定在一起。第一连接装置13包括第一膨大头部 15和第一连接部16,第一连接部16用于将该第一膨大头部15与补缺构件5的其他部分连接 在一起。安装时,第一连接部16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第一膨大头部15自上而下 穿过通孔,穿过通孔后,第一连接部16恢复形变,第一膨大头部15抵靠于通孔的边沿处, 如图7所示,从而将第一连接装置13与底壁2连接固定在一起。此时,施以外力,使第一连 接部16再次发生弹性形变,第一膨大头部15又可退出通孔,从而将补缺构件5从壳体1上 拆下。补缺构件5安装于壳体1上的效果图,如图4至7所示。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装置13还包括一第一止挡部(图中未示出)。使用状态下,第一止 挡部与第一膨大头部15分别位于通孔的两侧,并抵靠于通孔的边沿上。

补缺构件5采用塑料材料制成。壳体1则采用一块金属板冲压而成。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某些技术特征进行修改和替换还可以得到其他的实施 例。如,β与θ相等,但它们也可以取90°以外的角度。再如,第一壁体也可以通过焊接或 黏附等方式与相应的侧壁固定在一起。第二壁体也可以通过焊接或黏附等方式与相应的侧壁 固定在一起。再如,第一壁体的卡槽内还可以进一步地设置一凸起部,相应的侧壁的上边沿 上进一步地设置一凹陷部,第一壁体的卡槽内的凸起部卡入相应的凹陷部;第二壁体的卡槽 内也可以进一步地设置一凸起部,相应的侧壁的上边沿上进一步地设置一凹陷部,第二壁体 的卡槽内的凸起部卡入相应的凹陷部。再如,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也可以通过螺钉、 螺栓、铆钉、焊接或黏附的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再如,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也可 以通过除实施例1所示的卡扣方式以外的其他的卡扣方式连接固定在一起。这里,“卡扣”应 被理解为一切现有的可以实现两个构件仅依靠其自身的结构便可相互连接固定在一起,同时, 这两个构件连接固定在一起后还可以被分离开的技术方案。再如,补缺构件也可放置于侧壁 的除角部以外的位置。

实施例2

本发明还提出另一种台面式灶具实施例,其壳体包括四个如图8至10所示的补缺构件5。 补缺构件5设置有支撑脚6,支撑脚6用于将该台面式灶具支撑放置于灶台上。所述壳体除 补缺构件5以外的部分,如图1和2所示,即与实施例1相应的结构相同,基于简洁的考虑, 这里不再重复描述图1和2所示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相应描述。

如图8至10所示,补缺构件5包括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 分别与缺口4两端的侧壁3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之间具有一夹角β,β= θ=90°。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3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二 壁体8的外表面与该第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外表面也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壁体7在其 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 伸部11贴附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3的内表面上。第二壁体8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 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二壁体8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11贴附于该第 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内表面上。

如图8至10所示,支撑脚6由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共同延伸形成。支撑脚6的一部 分外表面与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支撑脚6的另一部分外表面与第二壁体8的 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上述的支撑脚6的两部分外表面相互垂直。

如图8至10所示,补缺构件5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13。该第一连接装置13包括一螺钉 安装孔。安装时,将第一连接装置13置于底壁2之上,并将螺钉安装孔对准相应的底壁2上 的通孔,然后,从底壁2的下方安装螺钉,螺钉穿过所述通孔进而旋入所述螺钉安装孔,螺 钉的头部抵靠于底壁2的下表面上,从而将补缺构件5固定于壳体1上。

实施例3

本发明还提出再一种台面式灶具实施例,其壳体包括四个如图11和12所示的补缺构件 5。补缺构件5设置有支撑脚6,支撑脚6用于将该台面式灶具支撑放置于灶台上。所述壳体 除补缺构件5以外的部分,如图1和2所示,即与实施例1相应的结构相同,基于简洁的考 虑,这里不再重复描述图1和2所示结构,请参见实施例1的相应描述。

如图11和12所示,补缺构件5包括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 分别与缺口4两端的侧壁3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之间具有一夹角β,β= θ=90°。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3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二 壁体8的外表面与该第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外表面也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壁体7在其 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 伸部11贴附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3的内表面上。第二壁体8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 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二壁体8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11贴附于该第 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3的内表面上。

如图11和12所示,补缺构件5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13。第一连接装置13包括两个第 一膨大头部15。安装时,第一连接装置13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两个第一膨大头 部15自下而上穿过通孔,穿过通孔后,第一连接装置13恢复形变,两个第一膨大头部15抵 靠于通孔的边沿处,从而将第一连接装置13与底壁2连接固定在一起。此时,施以外力,使 第一连接装置13再次发生弹性形变,两个第一膨大头部15又可退出通孔,从而将补缺构件 5从壳体1上拆下。

实施例4

本发明还提出又一种台面式灶具实施例,该台面式灶具包括壳体,该壳体整体呈长方体 结构,该壳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与底壁相垂直,侧壁在其四个角处设置有四个缺口。壳 体还包括四个如图13至15所示的补缺构件5。该四个补缺构件5,用于分别放置于四个缺口 处,进而将缺口两端的侧壁连接在一起。补缺构件5还设置有支撑脚6,支撑脚6用于将该 台面式灶具支撑放置于灶台上。

如图13至15所示,补缺构件5包括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 分别与所述缺口两端的侧壁一一对应连接。第一壁体7与第二壁体8之间具有一夹角β。缺 口两端的侧壁所处的平面之间具有一夹角θ,θ=β=90°。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与该第一壁 体7所连接的侧壁的外表面处于同一平面。第二壁体8的外表面与该第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 壁的外表面也处于同一平面。第一壁体7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 第一壁体7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11贴附于该第一壁体7所连接的侧壁的内 表面上。第二壁体8在其边沿处延伸出一延伸部11,该延伸部11与该第二壁体8的外表面 之间形成有一台阶,该延伸部11贴附于该第二壁体8所连接的侧壁的内表面上。

底壁还包括四个第二连接装置,该四个第二连接装置均分别包括一个设置于底壁上的凸 块。具体地,四个凸块设置于底壁的上表面上。

如图13至15所示,补缺构件5还包括第一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包括第二膨大头部 17、第二连接部18和第二止挡部19,第二连接部18用于将第二膨大头部17与补缺构件5 的其他部分连接在一起。安装时,第一连接装置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弹性形变后,第二膨大头 部17沿着凸块的侧面自下而上移动,到达凸块顶端时,第一连接装置恢复形变,第二膨大头 部17位于凸块之上,此时,第二止挡部19抵靠于底壁的没有设置凸块的另一个表面上(即 底壁的下表面上),从而将第一连接装置与底壁连接固定在一起。此时,施以外力,使第一连 接装置再次发生弹性形变,使第二膨大头部17沿着凸块的侧面自上而下移动,又可将补缺构 件5从壳体上拆下。

需要附加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应该被理解为仅限于以上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而是应该被 理解为覆盖了本发明权利要求结合说明书揭示内容而确定的所有可能的实施情况。因此,凡 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