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架桥机及其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的方法

一种架桥机及其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架桥机组及其自助实现桥间转移等技术。架桥机组采用两跨式双主梁三支腿方案,运梁车采用两辆轮胎式机动小型台车,可抬运跨度为32m“T”形混凝土梁。当架桥机纵移过孔时,该两辆台车分别安装在中、后支腿底部变成架桥机的行走台车,这时架桥机系以前悬臂状态过孔;当架桥机需作桥间转移时,该两辆台车又变成了驮运台车;即一车多用:轮番用作运梁车、行走台车、驮运台车。本发明说明书中重点讲述了该多用途台车配合架桥机主机自助完成桥间转移、穿过隧道直至下一座桥架设首孔梁时桥机自身在桥孔上就位等一系列作业方法,比现有技术先进而经济。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4739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42752.X

  • 申请日2013-02-04

  • 分类号E01D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366 北京国枫凯文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杨思东

  • 地址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山北路3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48:1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6-08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E01D21/00 登记生效日:2016051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204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7-29

    授权

    授权

  • 2013-07-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21/00 申请日:201302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架设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架桥机及其实现桥间转 移或穿过隧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修建和架设的施工技术中,当架桥机完成当前一座桥梁,需要转移 到下一座桥去架梁,被称之为“桥间转移”;而这两座桥之间往往还有隧道相 隔,需要架桥机穿过去。这个过程历来是架桥施工作业过程存在的一大技术难 题。过去,大多数的做法是将架桥机就地部分解体和改装,利用运梁车驮运转 移;到了下一座桥头,再把架桥机重新组装起来。可见,这是比较费工费时的 方法,工效较低,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使架桥机能够简单方便地完成桥间转移和穿过隧道的作业 过程,一直是一项热门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从多个方面公开一种架桥机及其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架桥机能够无需任何外部机械设备协助及无需作任何拆卸、改 装和瘦身等操作,而自助完成桥间转移、穿过隧道,直至到下一座桥架设首孔 梁时桥机自身在桥孔上就位等一系列作业;故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费工、费时、 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架桥机组,其包括主机和多用途轮胎式前、 后台车。该台车先后轮番用于:当作抬运混凝土梁的运梁车,当作架桥机纵移 过孔时的行走台车,当作架桥机桥间转移及过隧道时的驮运台车。

所述架桥机主机按如下所述组成:采用两跨式双主梁结构,其下装有前、 中、后3条支腿,其上装有前、后2台吊梁天车。两跨式双主梁为箱形梁,其 前、后端用横梁联结而成一个水平框架,在每根主梁中心位置各设一副摆臂机 构,其由转枢和推拉油缸组成,这样可使主梁前半段在水平面内适当摆转一个 折角,以满足在曲线上架梁的需要;主梁摆臂的动力就是依靠安装在转枢机构 旁边的那对推拉油缸提供。前支腿为排架结构,其左、右柱顶装有托座用来支 承主梁,托座带主动挂轮,可以携带前支腿沿主梁前后往返移动,且前支腿还 可折叠和上下伸缩。中支腿为“U”形柱,左、右柱顶也装有托座来支承主梁, 托座也带主动挂轮以使中支腿可以沿主梁前后移动,以满足架设不等跨度梁的 需要,中支腿亦可以上下伸缩。后支腿也是排架结构,其左、右立柱系与主梁 刚性连接;后支腿亦可以上下伸缩,还可以向后翘起。前、中、后3条支腿的 上下伸缩功能均靠油缸顶升套管柱来实现。前、后吊梁天车均具有吊梁纵向行 走和横向移动的功能。

所述配套的多用途轮胎式前、后台车各1辆,是带驾驶座的轮胎式机动平 车,采用普通卡车轮胎,轮轴数根据额定载重量而定。当架桥机架完一孔梁而 要纵移过孔到下一桥孔时,这两辆台车就需置于中支腿及后支腿底部,当作架 桥机的行走台车;当架桥机到位之后,两辆台车撤出,到后方梁场去运梁。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架桥机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末孔梁架设完毕,桥机准备转移时,前支腿和中支腿支立于桥 面,后支腿缩起,让前台车驶入;

步骤202,将后台车驶入后支腿底部,联结并支立牢靠;

步骤203,中支腿缩起,让前台车驶入中支腿底部,联结并支立牢靠;

步骤204,两吊梁天车及由前端退到后端当压重,前支腿缩起并退到中支 腿前侧,架桥机成前悬臂状态;

步骤205,前台车及后台车驮运架桥机前行。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架桥机转移到下一座桥桥头,自助完成在 首孔桥跨上就位作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架桥机以前悬臂状态驮行,进入首孔对位,直至中支腿到达桥 台胸墙之上停稳之后,启动前支腿挂轮使前支腿沿着主梁前半段下翼缘纵移至 前方墩顶上方;

步骤302,前支腿在前方墩顶靠前侧支立稳当,腿顶与主梁底板之间有液 压销轴插入闩牢;解除中支腿与驮行前台车的联结,中支腿缩起,前台车向后 撤出;

步骤303,落下中支腿并直接支立在桥台胸墙之上,两吊梁天车及由后端 移动至前端当压重,解除后支腿与驮运后台车的联结,后支腿缩起,此时前台 车及后台车全部向后撤出;

步骤304,后支腿向后翘起成水平状态,运梁车喂梁进架桥机腹内;

步骤305,后支腿落下支立于路面,两吊梁天车到前、后吊点处起吊混凝 土梁,吊运混凝土T形梁通过中支腿“U”形断面到首孔桥跨对位落梁。

较佳的,如果是在曲线上架梁,所述主梁前半段须做摆臂动作,使主梁前 端对准前方墩上方,然后才能使前支腿登上墩顶。

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无需任何外部机械设备协助 及无需作任何拆卸、改装和瘦身等操作,而自助完成桥间转移、穿过隧道直至 下一座桥架设首孔梁时桥机自身在桥孔上就位等一系列作业,可以克服现有技 术中费工、费时、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 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的方法流 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转移到下一座桥桥头自助完成在首 孔桥跨上就位作业的流程示意图;

图4-1至图4-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述架桥机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 的状态示意图;

图5-1至图5-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自助完成在首孔桥跨上 就位作业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 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 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 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结构示意图,所述架桥机采 用两跨式双主梁结构,在每根主梁中心位置各设一副摆臂机构3,将双主梁分 为后半段2和前半段4。该摆臂机构3包括转枢和推拉油缸,这样可使主梁前 半段4在水平面内能够适当摆转一个折角,例如10°至60°范围内,较佳的, 例如15°,20°,25°,30°,35°,40°,45°等等,以满足在曲线上架梁 的需要,摆臂的动力就是来自安装在转枢机构之旁的那对推拉油缸。双主梁均 为箱形梁,其前、后端用横梁联结而成一个水平框架,框架下方装有前支腿7、 中支腿8和后支腿1。框架上方装有前吊梁天车6和后吊梁天车5,两台天车 均具有吊梁纵向行走和横向移动的功能,前支腿7为排架结构,其左右柱顶装 有支承主梁的托座,托座装有主动挂轮,可以使前支腿7沿主梁前半段4往返 移动,且前支腿7还可折叠和上下伸缩。中支腿8为“U”形柱,其左右柱顶 也装有支承主梁的托座,托座也装有主动挂轮可使中支腿8沿主梁前后移动, 以满足架设不等跨度梁的需要;中支腿8亦可以上下伸缩。后支腿1也是排架 结构,其左右立柱与主梁后半段2刚性连接,但可以向后翘起和上下伸缩。前、 中、后三条支腿的上下伸缩功能均采用油缸伸缩套管柱来实现。

配套的轮胎式多用途台车共2辆,分为前轮胎式台车9和后轮胎式台车10, 它们是带驾驶座的轮胎式机动小型平车,采用普通卡车轮胎,轮轴数根据额定 载重量而定。当架桥机架完一孔梁,而要纵移到下一桥孔时,就需要前台车9 置于中支腿8底部、后台车10置于后支腿1底部,驮运架桥机纵移过孔;当 架桥机到位之后,两辆台车9及10全部撤出,到后方梁场去运梁。

架桥机组完成一座桥末孔梁的架设之后,需要转移到下一座桥桥头,这个 过程架桥机自助实施驮行作业或穿过隧道。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实现桥间转移或穿过隧道 的方法流程示意图,结合图4-1至图4-4,具体如下所述。

步骤201,末孔梁架设完毕,桥机准备转移时,前支腿7和中支腿8支立 于桥面,后支腿1缩起,让第一辆轮胎式台车9开进来,如图4-1所示。

步骤202,将第二辆轮胎式台车10驶入后支腿1底部,联结并支立牢靠, 如图4-2所示。

立牢靠步骤203,中支腿8缩起,让第一辆轮胎式台车9驶入中支腿8底 部,联结并支,如图4-3所示。

步骤204,两吊梁天车5及6由前端退到后端当压重,前支腿7缩起并退 到中支腿8前侧,架桥机成前悬臂状态,如图4-4所示。

步骤205,轮胎式台车9及10开动,驮运架桥机前行,途中如遇到隧道即 可以方便地穿过去。

架桥机组完成桥间转移,穿过隧道到达下一座桥桥头,桥机自助完成在首 孔桥跨上就位作业,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为一种架桥机自助完成在首孔桥跨 上就位作业的方法流程示意图,结合图5-1至图5-5,具体如下所述。

步骤301,架桥机以前悬臂状态驮行,缓慢进入首孔对位,直至中支腿8 到达桥台胸墙之上停稳之后,启动前支腿7挂轮使前支腿7沿着主梁前半段4 下翼缘纵移至前方墩顶上方,如图5-1所示。

这时,如果是在曲线上架梁,则主梁前半段4须做摆臂动作,才能使主梁 前端对准前方墩上方,然后才能使前支腿7登上墩顶。

步骤302,前支腿7在前方墩顶靠前侧支立稳当,腿顶与主梁底板之间有 液压销轴插入闩牢;解除中支腿8与驮行前台车9的联结,中支腿8缩起,前 台车9向后撤出,如图5-2所示。

步骤303,落下中支腿8并直接支立在桥台胸墙之上,两吊梁天车5及6 由后端移动至前端当压重,解除后支腿1与驮运后台车10的联结,后支腿1 系列梁,如图5-3所示。

步骤304,后支腿1向后翘起成水平状态,前台车9及后台车10位喂梁进 架桥机腹内,如图5-4所示。

步骤305,后支腿1落下支立于路面,两吊梁天车5及6到前、后吊点处 起吊混凝土“T”形梁,接着便可吊运混凝土“T”形梁通过中支腿8“U”形断 面到首孔对位落梁,如图5-5所示。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架桥机及其实现桥间转移或 穿过隧道等一系列作业的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的架桥机组采用2辆轮胎式机动小型台车9、10,可做到 一车三用:①用作运梁车;②用作架桥机纵移过孔行走台车;③用作架桥机桥 间转移和穿过隧道驮运台车,既实用又经济。

2、本发明实施例的架桥机组行走系统为全轮胎式,改变了新建普通铁路 一贯的先铺轨后架桥的传统施工方法,而采用先架桥后铺轨的方法,可提高工 效和可缩短施工周期。

3、本发明实施例的架桥机组能够无需任何外部机械设备协助和无需作任 何拆卸、改装和瘦身等操作,而自助完成桥间转移、穿过隧道直至下一座桥架 设首孔梁时桥机自身在桥孔上就位等一系列作业,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费工、 费时、效率低和成本高的缺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 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 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 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