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

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

摘要

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蟹养殖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中沼泽地河蟹放养量不当导致养殖经济效益差、养殖效率低以及对沼泽地生态系统平衡机制构成威胁的问题,本发明方法为:一、测定河蟹天然饵料的生物量;二、计算成蟹生产潜力;三、计算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蟹种合理放养密度;四、增殖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动物性饵料;五、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水环境优化调控;即完成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本发明应用于河蟹养殖领域。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40730 终止日期:20190401 申请日:201304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7-30

    授权

    授权

  • 2013-08-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3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2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蟹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rd),隶属于方蟹科,绒螯蟹属,是以底栖动物和沉水植物为主,兼食有机碎屑的杂食性动物。

沼泽地是内陆天然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以其较高的生物生产力、生物种群效益、生态系统效益和全球效益而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松嫩平原是我国沼泽地集中分布的主要区域之一。这些沼泽地中,底栖动物、沉水植物、有机碎屑等河蟹的天然饵料资源十分丰富,养殖河蟹已成为松嫩平原沼泽地生态渔业利用模式之一。根据吉林、黑龙江两省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松嫩平原沼泽地养蟹面积已发展到25.2万hm2,平均产量33.22kg/hm2,平均经济效益为592.7元/hm2。实践证明,开发利用沼泽地发展河蟹养殖,对当地农民增收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起到积极作用。

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某些养殖户蟹种的放养量往往过大,造成饵料资源不足,不仅成蟹规格较小,产量和经济效益下降,还导致沼泽地植被和底栖动物的自然再生能力降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减弱,湿地生态遭到破坏,湿地的健康发展也受到影响。与之相反,有些养殖户则因蟹种放养量不足,沼泽地的生物生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天然饵料资源的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养殖经济效益差和养殖效率低,同时对沼泽地生态系统平衡机制构成潜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中沼泽地河蟹放养量不当导致养殖经济效益差、养殖效率低以及对沼泽地生态系统平衡机制构成威胁的问题,提供了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

本发明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测定河蟹天然饵料的生物量:对沼泽地河蟹的天然饵料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其中天然饵料为沉水植物、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

二、计算成蟹生产潜力:沼泽地成蟹生产潜力通过下述公式计算:P=0.01637B1+0.06340B2+0.21712B3;式中,P为沼泽地成蟹生产潜力,单位为kg/hm2;B1、B2和B3分别为步骤一所测定的沼泽地河蟹天然饵料基础中沉水植物、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单位为kg/hm2

三、估算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蟹种合理放养密度:根据计算公式为:d=1000×P/k×(W2-W1)计算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其中d为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单位为只/hm2;P为步骤二中计算出的成蟹生产潜力,单位为kg/hm2,W1为蟹种的放养规格,单位为g/只;W2为成蟹养成规格,单位为g/只;k为蟹种的计划回捕率,单位为%;

四、增殖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动物性饵料:在河蟹养殖期间的6、7和8月,每月向养殖区域投放活体螺类,以增殖河蟹的动物性饵料资源,活体螺类的投放数量为每100只蟹种投放12~15kg;

五、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水环境优化调控:每隔13~16天向养殖区水体泼洒一次质量百分含量为40g/m3的生石灰浆,用量为1m3水体泼洒0.3g;养殖至9月即可捕捞出售或暂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成蟹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是针对饵料基础是沼泽地河蟹养殖的主要限制因素,成蟹的生产力取决于沼泽地的天然供饵能力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沼泽地中河蟹的主要天然饵料生物量转化为成蟹的生产潜力。通过这种方法更能准确地了蟹沼泽地成蟹的生产能力,从而为蟹种合理放养密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本发明提供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解决了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问题。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是使放养的蟹种群体对饵料的摄食符合沼泽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供饵能力,即既不妨碍天然饵料的自然增殖,又能最大限度地为成蟹的养殖提供饵料资源,使沼泽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成蟹的最大群体生产量。当放养密度过大时,每只河蟹所占有的饵料量较少,由于相互竞争和觅食过程都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致使河蟹生长缓慢,产量较低;反之,放养密度过小,每只河蟹所占有的饵料量过多,虽然个体生长速度较快,肥满度较高,但饵料利用率较低,成蟹的总产量也不高。只有达到放养密度适宜,使沼泽地水环境中河蟹的种群密度和饵料基础相适应,个体平均增重量适中,达到饵料效率最高。这时沼泽地可有最大的饵料生产量,即河蟹的放养量不影响饵料生物的持续高产。在合理的放养密度条件下,沼泽地生态系统中的底栖动物和沉水植物均可自然再生,确保沼泽地自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即达到在不破坏沼泽地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3、本发明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天然动物性饵料人工增殖的方法,是针对沼泽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机制主要由沉水植物所决定,河蟹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条件下,会大量摄食沉水植物而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生物学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沼泽地中河蟹喜欢摄食的螺类饵料进行人工增殖,以补充自然资源的不足,防止河蟹因动物性饵料不能满足需要而大量摄食沉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测定河蟹天然饵料的生物量:对沼泽地河蟹的天然饵料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其中天然饵料为沉水植物、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

二、计算成蟹生产潜力:沼泽地成蟹生产潜力通过下述公式计算:P=0.01637B1+0.06340B2+0.21712B3;式中,P为沼泽地成蟹生产潜力,单位为kg/hm2;B1、B2和B3分别为步骤一所测定的沼泽地河蟹天然饵料基础中沉水植物、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单位为kg/hm2

三、估算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蟹种合理放养密度:根据计算公式为:d=1000×P/k×(W2-W1)计算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其中d为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单位为只/hm2;P为步骤二中计算出的成蟹生产潜力,单位为kg/hm2,W1为蟹种的放养规格,单位为g/只;W2为成蟹养成规格,单位为g/只;k为蟹种的计划回捕率,单位为%;

四、增殖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动物性饵料:在河蟹养殖期间的6、7和8月,每月向养殖区域投放活体螺类,以增殖河蟹的动物性饵料资源,活体螺类的投放数量为每100只蟹种投放12~15kg;

五、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水环境优化调控:每隔13~16天向养殖区水体泼洒一次质量百分含量为40g/m3的生石灰浆,用量为1m3水体泼洒0.3g;养殖至9月即可捕捞出售或暂养。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成蟹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是针对饵料基础是沼泽地河蟹养殖的主要限制因素,成蟹的生产力取决于沼泽地的天然供饵能力的特点,通过适当的方法,将沼泽地中河蟹的主要天然饵料生物量转化为成蟹的生产潜力。通过这种方法更能准确地了蟹沼泽地成蟹的生产能力,从而为蟹种合理放养密度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

2、本发明提供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解决了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问题。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是使放养的蟹种群体对饵料的摄食符合沼泽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供饵能力,即既不妨碍天然饵料的自然增殖,又能最大限度地为成蟹的养殖提供饵料资源,使沼泽地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成蟹的最大群体生产量。当放养密度过大时,每只河蟹所占有的饵料量较少,由于相互竞争和觅食过程都要消耗过多的能量,致使河蟹生长缓慢,产量较低;反之,放养密度过小,每只河蟹所占有的饵料量过多,虽然个体生长速度较快,肥满度较高,但饵料利用率较低,成蟹的总产量也不高。只有达到放养密度适宜,使沼泽地水环境中河蟹的种群密度和饵料基础相适应,个体平均增重量适中,达到饵料效率最高。这时沼泽地可有最大的饵料生产量,即河蟹的放养量不影响饵料生物的持续高产。在合理的放养密度条件下,沼泽地生态系统中的底栖动物和沉水植物均可自然再生,确保沼泽地自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即达到在不破坏沼泽地生态系统平衡机制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3、本发明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天然动物性饵料人工增殖的方法,是针对沼泽地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机制主要由沉水植物所决定,河蟹在动物性饵料不足的条件下,会大量摄食沉水植物而导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生物学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沼泽地中河蟹喜欢摄食的螺类饵料进行人工增殖,以补充自然资源的不足,防止河蟹因动物性饵料不能满足需要而大量摄食沉水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的暂养为捕捞出水后的成蟹放在暂养池中暂养7~10天;抽取养殖河蟹的沼泽地水作为暂养池水,暂养池水的深度为1.2m;成蟹的暂养密度不超过5kg/m3;暂养期间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为煮熟的玉米和死亡的小杂鱼,每天的投喂量为:每100只成蟹投喂玉米2.5kg,小杂鱼6kg。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1、本试验2006~2012年,在松嫩平原吉林省西部的大安市、洮南市和乾安县进行了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试验。所确定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共计6块,每一块的面积在17~98hm2,总计为424hm2,分别由农户承包管理。每一块试验地均连续养殖7年。

本试验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测定河蟹天然饵料的生物量:采用水产养殖天然饵料生物量的常规测定方法,对沼泽地河蟹的天然饵料的生物量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其中天然饵料为沉水植物、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

二、计算成蟹生产潜力:沼泽地成蟹生产潜力通过下述公式计算:P=0.01637B1+0.06340B2+0.21712B3;式中,P为沼泽地成蟹生产潜力,单位为kg/hm2;B1、B2和B3分别为步骤一所测定的沼泽地河蟹天然饵料基础中沉水植物、有机碎屑和底栖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单位为kg/hm2,结果见表2;

三、计算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蟹种合理放养密度:根据计算公式为:d=1000×P/k×(W2-W1)计算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其中d为蟹种的合理放养密度,单位为只/hm2;P为步骤二中计算出的成蟹生产潜力,单位为kg/hm2,W1为蟹种的放养规格,单位为g/只;W2为成蟹养成规格,单位为g/只;k为蟹种的计划回捕率,单位为%;根据目前松嫩平原沼泽地河蟹养殖的实际情况,在该地区W1、W2值可分别取5g/只和120g/只,k值可取30%。则上式可简化为:d=28.98551P;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四、增殖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动物性饵料:在河蟹养殖期间的6、7和8月,每月向养殖区域投放活体螺类,以增殖河蟹的动物性饵料资源,活体螺类的投放数量为每100只蟹种投放12~15kg;

五、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水环境优化调控:每隔13~16天向养殖区水体泼洒一次质量百分含量为40g/m3的生石灰浆,用量为1m3水体泼洒0.3g;养殖至9月即可捕捞出售或暂养。

本试验的暂养方法为:捕捞出水后的成蟹放在暂养池中暂养7~10天;抽取养殖河蟹的沼泽地水作为暂养池水,暂养池水的深度为1.2m;成蟹的暂养密度不超过5kg/m3;暂养期间投喂人工饲料,人工饲料为煮熟的玉米和死亡的小杂鱼,每天的投喂量为:每100只成蟹投喂玉米2.5kg,小杂鱼6kg。

本试验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成蟹产量和经济效益详见表4,并对本试验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河蟹放养前后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见表5。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试验的方法进行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连续养殖河蟹7年,蟹种的平均放养密度为1093只/hm2,成蟹的平均产量为47.98kg/hm2,经济效益平均为877.9元/hm2,分别比目前松嫩平原沼泽地河蟹养殖的平均产量提高了44.43%和48.12%,沼泽地的沉水植物生物量在养殖河蟹前后无显著变化,实现了沼泽地生态保护前提下的河蟹高效养殖。因此,本试验的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方法是可行的。

表1: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河蟹天然饵料基础特征

表2: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成蟹生产潜力

表3: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蟹种放养密度

表4: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成蟹产量和经济效益

表5:沼泽地河蟹生态保护型高效养殖的试验地河蟹放养前后沉水植物生物量的变化情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