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有折椅功能的拉杆箱式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

一种有折椅功能的拉杆箱式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

摘要

一种有折椅功能的拉杆箱式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折叠车架(2)的后端与坐框基座(1)的前侧相铰接,折叠车架(2)的前端下侧与折叠前轮基架(3)相铰接;折叠前轮基架(3)前部安装有连接钩锁件(4),折叠前轮基架(3)的下部安装有前轮叉架(5),前轮叉架(5)的上部置有前轮扭矩传动凹件(6),前轮叉架(5)的下部安装有电动前轮(7),电动前轮(7)的中间部分是驱动电机(701),折叠车架(2)前端的上侧与折叠车把基架(9)相铰接,折叠车把基架(9)的上部安装有控制车把(10);可较方便地折叠成普通拉杆箱形状和体积,所以具备了和使用者同时乘坐公交车和火车的条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0420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建民;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10095.8

  • 发明设计人 王建民;

    申请日2013-04-01

  • 分类号B62K1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十里堡甲子号都会华亭悉尼阁11B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28: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1-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62K15/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7-13

    文件的公告送达 IPC(主分类):B62K15/00 收件人:王建民 文件名称:缴费通知书 申请日:20130401

    文件的公告送达

  • 2015-12-30

    授权

    授权

  • 2014-04-0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2K15/00 申请日:201304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折叠电动三轮车结构,特别涉及了一种可呈现为座椅或拉杆 箱的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当今,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已成为大众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了便携和存放, 市场上又涌现了许许多多的折叠电动自行车、三轮车,但就目前来看,这些折叠的 电动车基本上还都不具备将其携带到公交车上和火车上的合乎要求的形状和体积, 特别是往往下了公交车还有较长的一段路程才到目的地的乘客,就不得不选择打车 或步行解决了。

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可以短途运行又便于携带的可以折叠的电动三轮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可呈现为座椅或拉杆箱的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以解决 目前存在的公交、地铁和目的地之间交通不便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有折椅功能的拉杆箱式便携折叠电动三轮车,包括有车把10、电动前轮7、 坐框基座1、后轮17和折叠车架2;折叠车架2的后端与坐框基座1的前侧相铰接, 折叠车架2的前端下侧与折叠前轮基架3相铰接;折叠前轮基架3前部安装有连接 钩锁件4,折叠前轮基架3的下部安装有前轮叉架5,前轮叉架5的上部置有前轮 扭矩传动凹件6,前轮叉架5的下部安装有电动前轮7,电动前轮7的中间部分是 驱动电机701,折叠车架2前端的上侧与折叠车把基架9相铰接,折叠车把基架9 的上部安装有控制车把10,控制车把10的下侧置有车把扭矩传动凸件12,折叠车 把基架9的前侧置有钩锁卡件11;

当折叠成为三轮车状态时,折叠车架2折至坐框基座1的前端,车把10折叠 至垂直状态,前轮叉架5折至垂直状态,通过连接钩锁件4和钩锁卡件11自动相 互扣合,将折叠车把基架9和折叠前轮基架3相互固定,同时将上述两部分与折叠 车架2固定为一体;前轮叉架5上部的扭矩传动凹件6和车把10的下侧的扭矩传 动凸件12相互扣合;

折叠靠背14的下部142与坐框基座1的上侧相铰接,下侧143与连杆15的 上侧相铰接;折叠后轮架16的上端161与坐框基座1下侧相铰接,折叠后轮架16 下端的安装有后轮17;折叠后轮架16的下侧与连杆15的下侧151相铰接;弹力推 杆18的前端与靠背14的下部143相铰接,弹力推杆18的后端181与坐框基座1 的后部相铰接;

折叠靠背14的下部铰接点142至铰接点143之间的141段、连杆15、折叠后 轮架16和坐框基座1侧面的铰接点161至铰接点142之间的101部分组成了一组 四杆连动机构;其中靠背14下部铰接点142和坐框基座1侧面的铰接点161为固 定铰接点;折叠拉梁13与坐框基座1的前侧相铰接。

前述的前轮叉架5的两侧各置有折叠踏板8。

前述的控制车把10上置有电机调速转把19。

前述的靠背14的后侧置有反光装置144。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由于该车可较方便地折叠成普通拉杆箱形状和体积,所以具备了和使用者同时 乘坐公交车和火车的条件。如果采用骑行电动车,折叠成拉杆箱,携带同乘公交车, 再骑行电动车的方式进市里办事或工作,而不是自驾车的方式进城,这样,就会大 大的减少城市拥堵和汽车尾气排放,而且还可以大量的节约能源和资金。并且,当 该车折成拉杆箱状时,体积明显减小,同时具备了拉杆箱可拖拽的功能,这样,便 可以随使用者一同进入办公室、宾馆、商场等。可以说,折叠车具备始终随身携带 的功能,比起自驾车进城既减少了丢失的机会又节省了城市中的停车位。另外,该 车还可以折叠成座椅状态,从而又进一步增加了它的应用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整车展开呈三轮车状态示意图;

图2为折叠车架、折叠前轮基架、连接钩锁、钩锁卡件、折叠车把基架、前轮 扭矩传动凹型件和车把扭矩传动凸型件等,在呈现三轮车状态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三轮车状态折叠至拉杆箱步骤之1示意图;

图4为三轮车状态折叠至拉杆箱步骤之2示意图;

图5为三轮车状态折叠至拉杆箱步骤之3示意图;

图6为折叠至拉杆箱状态示意图;

图7为折叠至运输或存放状态示意图;

图8为折叠至座椅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代号明细:

1坐框基座,101为虚线段,2为折叠车架,3为折叠前轮基架,4为连接钩锁 件,5为前轮叉架,6为前轮扭矩传动凹件,7为安装有电动前轮,701为驱动电机, 8为折叠踏板,9为折叠车把基架,10为控制车把,11为钩锁卡件,12为车把扭矩 传动凸件,13为折叠拉梁,14为靠背,141为靠背连杆段,142为靠背固定折点, 143为靠背端头铰链点,144为反光装置,15为连杆,151为连杆下端头铰链点, 16为折叠后轮架,161为后轮架上端头铰链点,17为后轮,18为弹力推杆,19为 电机调速转把,20为坐垫,21为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折叠车架2的后端与坐框基座1的前侧相铰接,折叠 车架2的前端下侧与折叠前轮基架3相铰接;折叠前轮基架3前部安装有连接钩锁 件4,折叠前轮基架3的下部安装有前轮叉架5,前轮叉架5的上部置有前轮扭矩 传动凹件6,前轮叉架5的下部安装有电动前轮7,电动前轮7的中间部分是驱动 电机701,前轮叉架5的两侧各置有折叠踏板8;折叠车架2前端的上侧与折叠车 把基架9相铰接,折叠车把基架9的上部安装有控制车把10,控制车把10上置有 电机调速转把19,控制车把10的下侧置有车把扭矩传动凸件12,折叠车把基架9 的前侧置有钩锁卡件11。

当折叠成为三轮车状态时,折叠车架2折至坐框基座1的前端,车把10折叠 至垂直状态,前轮叉架5折至垂直状态,通过连接钩锁件4和钩锁卡件11自动相 互扣合,将折叠车把基架9和折叠前轮基架3相互固定,同时也将上述两部分与折 叠车架2固定为一体,并且,前轮叉架5上部的前轮扭矩传动凹件6和车把10的 下侧的车把扭矩传动凸件12也相互扣合,此时,搬动车把10以改变行车方向的扭 矩通过车把扭矩传动凸件12和前轮扭矩传动凹件6的扭矩传到作用,致使电动前 轮7改变角度,从而实现三轮车转向。

将三轮车折叠至拉杆箱状态,就是将折叠车架2以及所连带的车把10、电动前 轮7等相关部分全部折叠至坐框基座1的内侧,并将靠背14和后轮17等部分折叠 靠拢于坐框基座1的外侧,此时,两个后轮17成为拉杆箱的轮子,坐框基座1为 拉杆箱体。

将折叠车架2以及所连带的车把10、电动前轮7等相关部分全部折叠至坐框基 座1的内侧是按下述步骤完成的: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

搬开连接钩锁件4,使其脱离钩锁卡件11,将控制车把10和前轮叉架5的部 分各自向折叠车架2方向折叠。

此时车把扭矩传动凸结构件12和前轮扭矩传动凹件6相互分离,将两个折叠 踏板8折并于前轮叉架5;将前轮叉架5垂直轴向旋转约90度(如图3所示)。

将前轮叉架5向折叠车架2方向折叠约90度,并拢于折叠车架2(如图4所示); 将车把10也折叠并拢折叠车架2。

将折叠车架2连同前轮叉架5、控制车把10等向坐框基座1下部的内侧折叠约 180度,此时,折叠车架2连同前轮叉架5、控制车把10等部分完全进入到坐框基 座1的内侧(如图4、图5所示)。

为了减少折叠操作环节,靠背14和后轮17等部分设计为一组四杆机构连动装 置。以下,将靠背14和后轮17等部分的四杆连动关系以及折叠靠拢于坐框基座1 的外侧的过程,简要叙述:

请参阅图1、图3、图6所示。折叠靠背14的下侧上部分为左右两侧,左右两 侧分别与与在坐框基座1上部的左右两侧相铰接,两侧完全对称,以下所述的部分 左右两侧也完全对称,这里仅表述一侧。

折叠靠背14下段的靠背固定折点142与坐框基座1的上侧相铰接,折叠靠背 14下侧端头的靠背端头铰链点143与连杆15的上侧相铰接;折叠后轮架16上端的 后轮架上端头铰链点161与坐框基座1下侧相铰接,折叠后轮架16下端的安装有 后轮17;折叠后轮架16的下侧与连杆15下侧的连杆下端头铰链点151相铰接;弹 力推杆18的前端与靠背14下部的靠背端头铰链点143相铰接,弹力推杆18的后 端181与坐框基座1的后部相铰接。

靠背14下部的靠背固定折点142至靠背端头铰链点143之间的靠背连杆段141、 连杆15、折叠后轮架16和坐框基座1侧面的后轮架上端头铰链点161至靠背固定 折点142之间的虚线段101等四个部分组成了一组四杆连动机构。其中靠背14下 部靠背固定折点142和坐框基座1侧面的后轮架上端头铰链点161为固定铰接点。 当该车展开呈现三轮车状态或座椅状态时,手搬动靠背14折起至垂直状态,由于 链杆15的连动作用,同时将折叠后轮架16的下侧推离坐框基座1,从而也呈现展 开状态,此刻,在弹力推杆18的推力作用下,靠背14和折叠后轮架16均都稳定 地保持着这种展开状态;当该车折叠至拉杆箱状态时,徒手搬动靠背14折叠至座 框基座,又由于连杆15的连动作用,同时将折叠后轮架16的下侧拉回至坐框基座 1,此刻,在弹力推杆18的推力作用下,靠背14和折叠后轮架16均都稳定地保持 着这种与坐框基座1的并拢状态。

折叠拉梁13与坐框基座1的前侧相铰接。当折叠成拉杆箱状态时,折叠拉梁 13折叠至坐框基座1的前侧,此时,折叠拉梁13起到拉杆箱拉梁的作用;当折叠 成座椅状态时,折叠拉梁13折至坐框基座1的下侧,此时,折叠拉梁13又成为座 椅的前腿;当折叠成运输或存放状态时,折叠拉梁13又折并于坐框基座1,此时折 叠拉梁13几乎不占空间体积,以便于运输和存放。请参阅图6、图7、图8。

提供动力能量的电池21置于坐框基座1的内侧;坐框基座1上侧置有坐垫20, 如图1所示。

为了当呈拉杆箱状态时携带乘车,而不对其他乘客造成伤害,坐框基座1的所 有外角都进行倒角处理。参阅图1。

为了行车安全,靠背14的后侧置有反光装置144。参阅图1。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