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

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其原料的重量比为:全蝎3克,大黄3克,金银花6克,蒲公英6克,僵蚕5克,麻黄3克,川牛膝6克,生山栀6克,藁本6克,菊花3克,牛蒡子6克,决明子6克,防风10克,细辛1.5克,生甘草5克。本发明具有复发率较低、病程较以往的治疗方法相对缩短,且无任何痛苦,不留瘢痕等特点,有效率为97.73%,无毒副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9123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丁美松;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96157.4

  • 发明设计人 丁美松;初俏宜;于淑萍;

    申请日2013-03-07

  • 分类号A61K36/744;A61P27/02;A61K35/64;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64400 山东省文登市米山东路3号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13: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4-2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744 授权公告日:20140402 终止日期:20150307 申请日:201303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4-02

    授权

    授权

  • 2013-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744 申请日:201303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

背景技术

睑腺炎中医称针眼。究其原因,不外感受风热毒邪,或过食辛辣炙焯之, 以致脾胃湿热内蕴,热毒上攻,壅阻于目睑皮肤经络之间,而发为本病。小儿 复发性麦粒肿主要因于儿童过食辛辣燥热之品,以致脾胃积食,湿热内蕴,运 化失常所致。此外,过食高蛋白、高脂肪也容易引起小儿复发性麦粒肿。

目前治疗方法有:1口服或肌肉注射抗生素。2滴眼液眼膏。3手术治疗。 由于患儿不易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和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率较高,给患者 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数年的药物筛选和反复 临床验证,提供一种治疗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其特点是复发率较低、病程较 以往的治疗方法相对缩短,且无任何痛苦,不留瘢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 量的原料药物组成:全蝎3克,大黄3克,金银花6克,蒲公英6克,僵蚕5 克,麻黄3克,川牛膝6克,生山栀6克,藁本6克,菊花3克,牛蒡子6克, 决明子6克,防风10克,细辛1.5克,生甘草5克。

取本发明原料药物,将药材经筛选、常规加工炮制,风化干燥,粉碎成100 目左右的细粉,按照上述比例配置,每次3克,用温水送服,每日3次,4天为 一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

本发明中的全蝎:味辛,性平,具有攻毒散结的功效。大黄:味苦,性寒, 具有清热泻火,清泄湿热的功效。作用趋向沉降,可降上炎之火,并能凉血止 血。金银花: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蒲公英:味苦, 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僵蚕:味咸、辛,性平,具有化痰散 结的功效。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具有辛散温通等功效。川牛膝:味甘、 微苦,性平,具有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的功效。生山栀:味苦,性寒,具 有够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藁本:味辛,性温,香燥,具有祛风散寒除 湿的功效。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肝 明目,清热解毒,治疗疔疮的功效。牛蒡子:味辛、苦,性寒,具有外散风热, 内泄热毒的功效。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主入肝经,具有善清肝火而明 目的功效,为治疗目疾诸证之常用药。防风:味辛、甘,性微温,具有祛风解 表,止痛止痉的功效。细辛:味辛,性温,小毒,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使用方便,具有复发率较低、病程较以往的 治疗方法相对缩短,且无任何痛苦,不留瘢痕等特点,有效率97.72%。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药物 组成:全蝎3克,大黄3克,金银花6克,蒲公英6克,僵蚕5克,麻黄3克, 川牛膝6克,生山栀6克,藁本6克,菊花3克,牛蒡子6克,决明子6克, 防风10克,细辛1.5克,生甘草5克。

一种治疗小儿复发性麦粒肿的中药临床疗效总结:

一、临床资料:本方在临床上应用多年,治疗8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检 查确诊,疗效频佳。

二、治疗方法:取本发明原料药物,将药材经筛选、常规加工炮制,风化 干燥,粉碎成100目左右的细粉,按照上述比例配置,每次3克,用温水送服, 每日3次,4天为一个疗程。

三、疗效评价:

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即红肿消散。

好转:症状明显减轻,体征明显好转,即红肿缩小。

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

四、治疗效果:使用本发明治疗88例,结果治愈82例,好转4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7.73%。

五、典型病例

1、王某某,男,3岁。2011年8月16日初诊。反复发作双眼麦粒肿3个月,患 儿左眼睑出现红肿结节。烦躁,哭闹,应用外涂及内服抗生素仍不能阻止其复 发.左眼下睑成脓后曾切开。留有一小疤痕。诊时患儿症见:面红,烦躁。左 目大眦内侧上睑缘处有0.5cm×0.5cm红肿结节,伴痒感,低热,体温37.4℃, 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应用上方散剂温水调服后,症状逐渐减轻, 经3天后麦粒肿消失。

2、谭某某,女,7岁。2009年7月20日初诊。双目眼睑多发性麦粒肿7天余。 患者自7天前起双目胞睑痒痛,上下睑发起多个红色硬结,中夹少许黄色粘液, 硬结散大,患儿痒烦不适,擦拭不断。曾到西医眼科就诊,经治疗病情未见缓 解。舌红,苔薄黄,脉象滑数。经用上法治疗后,症状减轻。一周后复诊,胞 睑肿结已全消,病已痊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