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所述牙膏包括20%~30%的辅助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4%粘合剂,18%~28%摩擦剂,40%~50%保湿剂,1%~3%表面活性剂,1%~2%甜味剂,0.5%~1.5%稳定剂、1.5%~2.5%抗菌剂和余量的水。本发明提供的牙膏可以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减轻牙龈炎程度,对治疗牙龈炎具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910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刘冰甜;

    申请/专利号CN201310113804.8

  • 发明设计人 刘冰甜;

    申请日2013-04-03

  • 分类号A61K8/97(20060101);A61P1/02(20060101);A61Q1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汤东凤

  • 地址 266071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泰州路5号3单元402室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13:1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3-20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8/97 授权公告日:20141203 终止日期:20190403 申请日:201304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8-06-1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8/97 登记生效日:20180529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7-11-10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8/97 登记生效日:2017102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3-18

    发明专利更正 卷:30 号:49 页码:扉页 更正项目:专利权人地址 误:山东省青岛市中国 正: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32号8层801-A室 申请日:20130403

    发明专利更正

  • 2015-02-1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61K8/9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12-03

    授权

    授权

  • 2014-11-26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K8/97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41028 申请日:2013040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4-11-26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61K8/97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403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08-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8/97 申请日:2013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0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有中药组合物的用于治疗牙龈炎的牙膏。

背景技术

牙龈炎是指牙龈龈缘和龈乳头充血、浸润、渗出的炎症病变,是口腔科门急诊常见病,属中医牙痛、牙痈、齿衄等范畴,牙龈炎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之一,遍及世界各地区、各种族、各年龄阶段,其患病率高达90%以上,牙龈炎已成为突出的口腔保健问题。

牙龈炎是牙龈组织的炎症,以牙龈出血为主要特征,一般在刷牙、吮吸及咀嚼硬物时容易出血,牙龈呈鲜红或紫红色,肿胀或松软,表面发亮,局部有牙石、软垢、牙菌斑积聚,优势牙龈缘糜烂,挤压龈缘有少量脓液排出,并可出现龈乳头水肿和牙龈沟加深,甚至形成牙龈脓肿。

大部分牙龈炎病例的发病原因是由局部因素引起,主要由牙颈部的菌斑、结石或食物嵌塞刺激致牙龈出血,水肿产生牙龈炎、牙周炎。龈沟内皮组织充血,炎性反应使肉芽组织形成,一旦受到刺激极易引起血管破裂出血(如探诊方法不当、洁治出血等)。部分病例的发病原因是由全身因素引起,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肝硬化、血液性疾病。

牙龈炎是牙周炎的先期病变,如不及时彻底的治疗,牙龈组织的炎症在机体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展为牙周炎,造成牙实质的进行性破坏,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对人类的口腔和全身的健康危害极大。

临床上治疗牙龈炎多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和化学合成药物。虽然牙周基础治疗对去除菌斑和控制炎症是行之有效的,但要长期控制菌斑在理想水平是很困难的。全身长期使用抗生素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后果,而药物局部浓度相对较低。牙周局部用药虽然可避免全身用药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也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导致多种副作用、产生耐药性等缺点。此外,目前各种牙周局部用药剂型大多数主要为抑菌杀菌制剂,或某些生物膜制剂仅能起到促进牙龈组织再生的作用,因此,人们期望一种既有抗炎抑菌作用、能调节口腔微生态平衡,又有促进牙龈组织再生、修复作用的较为理想的天然药物。

元代朱震亨在《症因脉治·牙衄总论》中指出:“牙衄者,即牙龈出血之症也。有两经之别,一主阳明肠胃,一主少阴肾经。若血来如涌,来势甚暴,来血甚多,此阳明牙衄之血也,有外感,有内伤;若血来点滴,来势缓慢,来血不多,此少阴肾经之血也,有内伤,无外感。”《血证论·齿衄》说:“牙床尤为胃经脉络所绕,故凡衄血,皆是胃火上炎,血随火动,治法总以清理胃火为主”。足阳明胃经循行入齿龈,胃火炽盛,循经上蒸齿龈,“人身之火,唯胃最烈”,火升于齿龈,则牙龈红肿,火盛伤脉络则渗血。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牙龈炎的发病以火邪炽盛为主,为阳明胃经实火或少阴肾经阴虚火亢,虚火上炎或两者兼有,足阳明胃经循鼻旁入上齿,牙龈炎的发病与胃肠、肝胆、肾等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其脾胃开窍于口,手足阳明经脉循行于上、下牙龈;当脾胃、肝胆湿热蕴聚时,常循经上扰,引起牙龈红肿痛,或溢脓,当血热妄行可致牙龈出血,口苦口臭等病症。

防治牙龈炎的关键是控制菌斑,刷牙是清除菌斑的主要手段,牙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向牙膏中加入少量物质可使牙膏除具有传统功能外另有特殊功,牙膏可以有效减少牙菌斑堆积,减轻牙龈炎程度。牙膏抗菌斑主要是通过牙膏中添加的抗菌斑药物的药理作用,牙膏中加入某些药物,用于预防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目前已被认可,中草药在我国来源丰富、很多古方疗效都很确定、毒副作用明显比西药小,在百姓中也拥有很高的接受度,因此采用中草药牙膏来预防口腔疾病的确具有很好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采用该牙膏可以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减轻牙龈炎程度,对治疗牙龈炎具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所述牙膏包括20%~30%的辅助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4%粘合剂,18%~28%摩擦剂,40%~50%保湿剂,1%~3%表面活性剂,1%~2%甜味剂,0.5%~1.5%稳定剂、1.5%~2.5%抗菌剂和余量的水。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生石膏、山麦冬、鱼腥草、没药、槟榔、山楂、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连、天冬、牛膝、升麻、功劳木、枯矾、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泽兰、枸骨叶、络石藤、白芷、金银花。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生石膏42~52重量份、山麦冬39~49重量份、鱼腥草26~36重量份、没药12~22重量份、槟榔10~20重量份、山楂17~27重量份、赤芍38~48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酒大黄37~47重量份、黄连78~88重量份、天冬28~38重量份、牛膝40~50重量份、升麻15~25重量份、功劳木29~39重量份、枯矾36~46重量份、西洋参52~62重量份、侧柏叶46~56重量份、茜草40~50重量份、肿节风27~37重量份、泽兰19~29重量份、枸骨叶31~41重量份、络石藤28~38重量份、白芷35~45重量份、金银花51~61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生石膏47~52重量份、山麦冬44~49重量份、鱼腥草26~31重量份、没药12~17重量份、槟榔10~15重量份、山楂17~22重量份、赤芍38~43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酒大黄42~47重量份、黄连83~88重量份、天冬33~38重量份、牛膝45~50重量份、升麻20~25重量份、功劳木34~39重量份、枯矾41~46重量份、西洋参57~62重量份、侧柏叶51~56重量份、茜草45~50重量份、肿节风32~37重量份、泽兰19~24重量份、枸骨叶31~36重量份、络石藤33~38重量份、白芷40~45重量份、金银花56~61重量份。

其中,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生石膏47重量份、山麦冬44重量份、鱼腥草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槟榔15重量份、山楂22重量份、赤芍43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酒大黄47重量份、黄连88重量份、天冬33重量份、牛膝45重量份、升麻20重量份、功劳木34重量份、枯矾46重量份、西洋参62重量份、侧柏叶56重量份、茜草45重量份、肿节风32重量份、泽兰19重量份、枸骨叶31重量份、络石藤33重量份、白芷40重量份、金银花56重量份。

其中,所述摩擦剂选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磷酸三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其中,所述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汉生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其中,所述稳定剂选用尿素。

其中,所述抗菌剂优选为柠檬酸锌、焦磷酸亚锡、甲硝唑、硝酸镧,氯苯胍哌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牙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白矾洗净,砸成小块,置于容器中,煅烧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枯矾;

第三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四步,将余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枯矾粉末、第三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保湿剂、表面活性剂、蒸馏水、抗菌剂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85~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

第六步,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为300r/min~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摩擦剂、粘合剂、甜味剂、稳定剂,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3小时~4小时,转速为300r/min~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40~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35~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牙膏可以有效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减轻牙龈炎程度,对治疗牙龈炎具有很好的帮助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治疗牙龈炎的牙膏,所述牙膏包括20%~30%的辅助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4%粘合剂,18%~28%摩擦剂,40%~50%保湿剂,1%~3%表面活性剂,1%~2%甜味剂,0.5%~1.5%稳定剂、1.5%~2.5%抗菌剂和余量的水。

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生石膏、山麦冬、鱼腥草、没药、槟榔、山楂、赤芍、九里香、酒大黄、黄连、天冬、牛膝、升麻、功劳木、枯矾、西洋参、侧柏叶、茜草、肿节风、泽兰、枸骨叶、络石藤、白芷、金银花。

所述酒大黄为大黄采用酒灸法进行炮制获得的(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所述枯矾为白矾经过照明煅法获得的(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

进一步,所述中药组合物仅由上述组分构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分别为生石膏42~52重量份、山麦冬39~49重量份、鱼腥草26~36重量份、没药12~22重量份、槟榔10~20重量份、山楂17~27重量份、赤芍38~48重量份、九里香30~40重量份、酒大黄37~47重量份、黄连78~88重量份、天冬28~38重量份、牛膝40~50重量份、升麻15~25重量份、功劳木29~39重量份、枯矾36~46重量份、西洋参52~62重量份、侧柏叶46~56重量份、茜草40~50重量份、肿节风27~37重量份、泽兰19~29重量份、枸骨叶31~41重量份、络石藤28~38重量份、白芷35~45重量份、金银花51~61重量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生石膏47~52重量份、山麦冬44~49重量份、鱼腥草26~31重量份、没药12~17重量份、槟榔10~15重量份、山楂17~22重量份、赤芍38~43重量份、九里香35~40重量份、酒大黄42~47重量份、黄连83~88重量份、天冬33~38重量份、牛膝45~50重量份、升麻20~25重量份、功劳木34~39重量份、枯矾41~46重量份、西洋参57~62重量份、侧柏叶51~56重量份、茜草45~50重量份、肿节风32~37重量份、泽兰19~24重量份、枸骨叶31~36重量份、络石藤33~38重量份、白芷40~45重量份、金银花56~61重量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重量份最优选为生石膏47重量份、山麦冬44重量份、鱼腥草31重量份、没药17重量份、槟榔15重量份、山楂22重量份、赤芍43重量份、九里香35重量份、酒大黄47重量份、黄连88重量份、天冬33重量份、牛膝45重量份、升麻20重量份、功劳木34重量份、枯矾46重量份、西洋参62重量份、侧柏叶56重量份、茜草45重量份、肿节风32重量份、泽兰19重量份、枸骨叶31重量份、络石藤33重量份、白芷40重量份、金银花56重量份。

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组分中,生石膏性味辛寒,能清泻阳明胃经实火,山麦冬养阴降火,与生石膏合用,既能清泻实火,又能养阴降虚火,鱼腥草清热解毒,没药散瘀消肿,槟榔杀虫消积,赤芍凉血散瘀,黄连苦寒直折胃腑之火,大黄泻脾胃实火及亢盛相火,山楂行气散瘀,九里香行气活血散瘀,茜草凉血止血,天冬养阴清肺生津,牛膝活血通络,引血下行,升麻清热解毒,功劳木泻胃腑之火,枯矾止血化腐,西洋参补气养阴生津,侧柏叶凉血止血,肿节风清热凉血,泽兰利水消肿,枸骨叶清热养阴,络石藤凉血消肿,白芷消肿止痛,金银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实火)、滋阴降火(虚火)、凉血止血、引血下行的作用。

方中各组分药理如下:

生石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经,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的作用,其气味俱薄而质重,能清解足阳明胃之实热,治疗邪入阳明之弥漫高热、大汗、口渴、心烦、脉洪等症状,为阳明胃经之要药,对流脑、乙脑、肺炎等所致之高热有较好的退热作用,且兼有镇惊作用,亦可用于胃火亢盛所致之胃脘灼痛、头痛、口舌生疮以及暑湿烦热、肺热咳喘、心烦口渴、湿热阻滞经脉、关节疼痛之热痹等证。

山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证。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要上等证,鱼腥草主含癸酰乙醛、丹桂醛、甲基正壬酮、柏皮李甙等,主要功能为消肿止痛、止血、抗菌,并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促进上皮修复。

没药:味苦,辛,性平,入肝、脾、心、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目赤肿痛等证。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功效,主治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等证,槟榔能够促进肠胃运动,提高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分泌,槟榔水煎剂对突变链球菌杀伤细胞黏附性有抑制作用。

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的功效,主要用来治疗食积不化,泄泻,痢疾,山楂为治疗消化不良之常用品,山楂能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促进消化等证,山楂可促进口腔唾液分泌,唾液中有溶菌酶,对细菌亦有杀灭作用。

赤芍:味苦、微苦,归肝经,具有泻肝火,清热凉血,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肝火旺盛之目赤肿痛,头晕目眩,胸胁疼痛,温热病热入血分之身热舌绛,斑疹出血,以及血瘀经闭;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尿血;妇女血热之行经过多;血行阻滞所引起的各种疼痛;血热毒盛之疮疖痈肿等证。

九里香:味辛、微苦,性温,有小毒,具有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的功效,用于胃痛,风湿痹痛,跌打肿痛,骨折,疮痈肿毒,毒蛇咬伤,湿疹,外治牙痛等证。

酒大黄: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等证,大黄止血机理是大黄鞣质能收敛创面而止血,能减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改善其脆性,减少创面体液外流,有增加血小板、使血凝时间缩短、促进血液凝固的作用,酒大黄用于赤目咽肿,齿龈肿痛,大黄取其苦寒沉降之性,主泻脾胃实火及亢盛相火,能使上炎之火得以下泄。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泻火解毒、杀虫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证。

天冬:味甘、苦,性寒,归肺、肾经,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功效,主治燥热咳嗽,阴虚劳嗽,阴虚火旺,肾精不固之遗精、早泄及虚火上炎之咽喉肿痛,热病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

牛膝:味苦、甘、酸,性平,归肝、肾经,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饮血下行等证,主治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口疮,吐血等证。

升麻:味辛、微甘,性微寒,入肺、脾、胃、大肠经,具有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的功效。用于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功劳木:味苦,性寒,归大肠、肾、肺经,具有清热、燥湿、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痢疾,目赤肿痛,疮疡,湿疹,烫伤等证。

枯矾:味酸、涩,性寒,归肺、脾、肝、大肠经,枯矾收湿敛疮,止血化腐,用于湿疹湿疮,脱肛,痔疮,聤耳流脓,鼻衄,齿衄等证。

西洋参:味甘、微苦,性凉,归心、肺、肾经,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功效,主治气虚阴亏,内热,咳喘痰血,虚热烦倦,消渴,口燥咽干。

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入心、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效,主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肠风、崩漏,风湿痹痛,细菌性痢疾,高血压,咳嗽,丹毒,痄腮,烫伤等证。

茜草:性寒,味苦,归肝经,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等证。

肿节风:拉丁名Sarcandrae Herba,性微温,味苦、辛,具有抗菌消炎,祛风通络,活血散结的功效,主治肺炎、阑尾炎、蜂窝组织炎、风湿痹痛、跌扑损伤、肿瘤等证

泽兰:味苦、辛,性微温,入肝、脾经,具有活血化瘀、行水消肿,解毒消痈的作用,用于妇女经产淤血诸证,如血淤闭经、痛经等,亦用于浮肿、腹水、跌打损伤、臃肿疮疡等证。

枸骨叶:味苦、性凉,归肝、肾经,具有清热养阴、益肾平肝的功效,主治肺痨咳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等证。

络石藤:性微寒,味苦,具有祛风通络,凉血消肿的功效,主治风湿热痹、筋脉拘挛、腰膝酸痛、喉痹、痈肿、跌扑损伤等证。

白芷:性温,味辛,归肺、脾、胃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等证。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心、肺、胃、大肠经,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兼能凉血止痢。主要用于外感风热、温热病热毒较盛,或温病初起热邪尚在上焦而未下行时;热毒下痢、大便下血;暑温证;热毒积聚之疮痈初起、焮热肿痛者等,金银花有较好的退热作用,能抗炎,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及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包括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等,金银花对气血营分之热毒均有效,而且有广谱抗菌作用。

所述摩擦剂选用碳酸钙、二氧化硅、磷酸三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碳酸钙,优选为药用级。

所述保湿剂选用山梨醇、甘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甘油,优选为药用级,又名丙三醇,无色透明粘稠液体,味甜,有强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和苯。

所述粘合剂选用羧甲基纤维素钠、汉生胶、阿拉伯树胶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进一步优选为羧甲基纤维素钠,优选为药用级,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白色纤维状或颗粒状粉末,无臭、无异味,在水中溶胀形成透明胶体溶液,不溶于无水乙醇、醛及氯仿。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其起到发泡的功效,同时也起着乳化和去污的作用,优选为化妆品级,其为白色薄片或粉末结晶,有特殊气味,溶于水,溶液呈中性,能乳化脂肪,稍溶于醇,几乎不溶于氯仿、醚和轻质石油产品。

所述甜味剂选用糖精,优选为食品级,学名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白色结晶粉末或叶状结晶,微溶于水、乙醚和氯仿,溶于乙醇、醋酸乙酯和苯。它的钠盐称为糖精钠或溶性糖精,易溶于水,甜味约为食糖的300~500倍。

所述稳定剂选用尿素,优选为药用级,又名脲、碳酰胺,白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

所述抗菌剂优选为柠檬酸锌、焦磷酸亚锡、甲硝唑、硝酸镧,氯苯胍哌嗪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优选为甲硝唑和硝酸镧,硝酸镧是白色粒状结晶,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及醇,起杀菌、消毒、防腐等作用,选用分析纯试剂。

所述牙膏中还可以加入稳定剂、pH值调节剂、防腐剂、香味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牙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第一步,将大黄切块,加0.1~0.2重量份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30~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

第二步,将白矾洗净,砸成小块,置于容器中,煅烧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枯矾;

第三步,将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

第四步,将余下组分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20分钟~40分钟,将其倒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将第一步获得的酒大黄粉末、第二步获得的枯矾粉末、第三步获得的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相对于其质量3~5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3~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2g/ml的提取液;

第五步,将第四步获得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保湿剂、表面活性剂、蒸馏水、抗菌剂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85~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

第六步,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为300r/min~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摩擦剂、粘合剂、甜味剂、稳定剂,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3小时~4小时,转速为300r/min~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40~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35~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成品。

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

将55g大黄切块,加10g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锅内,用文火炒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将50g白矾洗净,砸成小块,置于容器中,煅烧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枯矾,将45g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将生石膏47g、山麦冬44g、鱼腥草31g、没药17g、槟榔15g、山楂22g、赤芍43g、九里香35g、黄连88g、天冬33g、牛膝45g、升麻20g、功劳木34g、西洋参62g、侧柏叶56g、肿节风32g、泽兰19g、枸骨叶31g、络石藤33g、白芷40g、金银花56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40分钟,将其倒入32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将前面制备的47g酒大黄粉末、46g枯矾粉末、45g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1200g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5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900ml的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的提取液,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

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

将55g大黄切块,加10g的黄酒搅拌均匀,闷透,置于炒锅内,用文火炒50分钟,取出,静置降温,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酒大黄,将50g白矾洗净,砸成小块,置于容器中,煅烧至酥脆时,取出,放凉,用粉碎机粉碎成粉末,获得枯矾,将45g茜草放入炒锅炒成炭,用粉碎机粉碎成细末,将生石膏50g、山麦冬46g、鱼腥草33g、没药19g、槟榔16g、山楂20g、赤芍47g、九里香33g、黄连88g、天冬35g、牛膝43g、升麻19g、功劳木32g、西洋参59g、侧柏叶53g、肿节风30g、泽兰24g、枸骨叶36g、络石藤30g、白芷42g、金银花59g分别送入粉碎机中粉碎,随后送入搅拌机中搅拌40分钟,将其倒入3200g的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将前面制备的45g酒大黄粉末、43g枯矾粉末、42g茜草粉末也加入到该乙醇溶液中,将乙醇溶液加热回流6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一过滤液,滤渣再次加入1200g醇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回流5小时,静置降温,过滤,获得第二过滤液,将第一过滤液和第二过滤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获得干膏,粉碎,到入900ml的水中,煮沸溶解,获得生药浓度1g/ml的提取液,获得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

20%~30%的辅助治疗牙龈炎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4%粘合剂,18%~28%摩擦剂,40%~50%保湿剂,1%~3%表面活性剂,1%~2%甜味剂,0.5%~1.5%稳定剂、1.5%~2.5%抗菌剂和余量的水。

牙膏1

将25g前面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42g保湿剂甘油(药用级,安徽远祥药液有限公司生产)、2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化妆品级,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3.5g蒸馏水、2g抗菌剂硝酸镧(分析纯,济南顺庆化工厂)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22g摩擦剂碳酸钙(药用级)、3g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药用级,安徽科宇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5g甜味剂糖精(食品级)、1g稳定剂尿素(药用级,安徽省新陇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4小时,转速为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牙膏1。

牙膏2

将25g前面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40g保湿剂甘油(药用级)、2g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化妆品级)、2.5g蒸馏水、2g抗菌剂硝酸镧(分析纯)放入混料机中搅拌混料均匀后投入共沸锅中,加热至100℃,煮成胶体,降温至70℃左右,待用,将共沸锅放到搅拌器上,在搅拌情况下(转速350r/min),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25g摩擦剂碳酸钙(药用级)、3g粘合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药用级)、1.5g甜味剂糖精(食品级)、1g稳定剂尿素(药用级),按顺序逐一投入共沸锅内,用搅拌器继续搅拌4小时,转速为350r/min,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此时温度逐渐降低,待胶体冷却至50℃,移至碾压机上碾2h,冷至40℃,装入软管中并进行封口即得牙膏2。

急性毒性实验

将上面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提取液1和中药组合物提取液2减压浓缩获得干膏,粉碎,溶解在水中制备成1g/ml的悬浮液1和悬浮液2,选取小鼠雄、雌各20只,分为2组,每组20只,灌服悬浮液1和悬浮液2,均按10g(原料药)/kg的用药量灌胃给药,灌胃后观察72小时未见小鼠死亡,表明本发明中药组合物耐受量大,LD50未测出。

粘膜刺激实验:

由于动物口腔粘膜刺激实验不易观察,以动物眼刺激试验代替,取家兔12只,分成2组,第一组每只家兔左眼结膜囊内涂0.1g牙膏1,第二组每只家兔牙膏2,右眼涂等量空白基质为对照,观察7日,粘膜刺激实验按文献(《新药(西药)临床前药理研究指南》第198页和第208页的评分评价,对眼粘膜无明显刺激性,安全可靠。

抗炎性实验

小鼠造模实验

动物

SPF级SD大鼠,雄性,280~300g,共30只,分为2组,每组15只,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饲养于宣武医院SPF级实验动物饲养室。

仪器

多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PeriFlux4001型,购自瑞典PERIMED公司,715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购自日立公司。

造模方法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用丝线缝扎大鼠双下门齿牙颈部,并在牙龈上缝两针固定,手术后饲喂正常鼠料,饮10%蔗糖水,经过7日后,选取每组10只造模成功的小鼠继续实验。

实验方法

取3.23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制成3.25%临床一倍剂量溶液,对其中一组作为实验组,用浸满该溶液的棉花充分涂抹于患处,上下午各一次,连续给药7天,另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检测指标

局部血流测定

将大鼠麻醉后置手术台上,多普勒激光血流探头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的定位架上,调节探头方向与下门齿牙龈粘膜表面垂直并轻轻接触,记录2min的血流。仪器可自动计算平均血流量、血流速度以及细胞数。

龈沟液AST含量测定

取2mm×4mm的滤纸条置于两下门齿之间牙龈粘膜表面60s,取出滤纸,投入装有0.5mL生理盐水的微离心管内,在混悬器上震荡60s,-70℃保存,于1周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ST。同时采用精密天平称量滤纸质量的改变,得出龈沟液的质量,用于对龈沟液量进行校正。

统计学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以表示,利用SPSS11.0统计软件,采用组间t检验检验其显著性。

表1大鼠实验性牙龈炎局部血流及龈沟液AST水平的改变

临床实验

220例的牙龈炎患者多来自门诊中医内科,病程最长为7年,最短为1年,年龄最大为43岁,最小为16岁,平均年龄为28.5岁,所有患者均经牙科确诊,并经常规西医治疗1月以上无效者。

分组与治疗

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第一治疗组、第二治疗组和对照组,第一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人,第二治疗组70人,第一治疗组服用采用下述方法制备的片剂,每次5片,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第二治疗组在第一治疗组的基础上每日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牙膏1进行刷牙,每日早、中、晚各一次,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红霉素片0.5,每日3次;甲硝唑片0.1,每日3次;诺氟沙星胶囊0.2g,每日3次,1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

疗效标准

总疗效评价

经治疗后复查,痊愈:牙龈红肿疼痛消失,牙龈停止出血;好转:牙龈红肿疼痛减轻,牙龈出血次数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变化或牙龈出血无好转甚至加重。

牙龈指数(GI):采用改良Loe-Silness法测量GI,牙龈炎计分方法及标准:0分为无炎症;1分为轻度炎症,牙龈色泽和质地略有变化,但探诊无出血;2分为中度炎症,牙龈光亮,红、肿、增生,探诊出血;3分为重度炎症,牙龈明显发红、增生,有自发性出血。GI值按下列公式算出:GI=所有牙计分值的总和/测量牙齿面数。

菌斑指数(PL I):采用Quigley-Hein改良Turesky法评价龈上菌斑。对龈上菌斑进行染色,并根据下列标准记分:0分为无菌斑;1分为牙颈部边缘存在散在的菌斑;2分为牙颈边缘可见连续的薄菌斑带(达1mm宽);3分为牙颈部菌斑带大于1mm,但少于牙面的1/3;4分为菌斑覆盖牙面的1/3~2/3;5分为菌斑覆盖牙面2/3以上。PL I=每位受试者的全部牙齿检查所得计分之和/测量牙数(牙齿颗数×2)。

选择3、8、15、23、27、28共6个牙位为指定观察牙,每个牙齿检查4个牙面,即近中颊(唇)面、颊(唇)面、远中颊(唇)面及舌面,记分为受检牙齿记分的平均值,对患者每月复查时检测其GI、PLI,进行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

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三组疗效比较

三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2和表3。

表2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n治愈率好转率无效率总有效率第一治疗组7557(76%)16(21.3%)2(2.7%)73(97.3%)第二治疗组7063(90%)6(8.6%)1(1.4%)69(98.6%)对照组7512(16%)28(37.3%)35(46.7%)40(53.3%)

表3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红肿、疼痛消失天数牙龈停止出血天数第一治疗组8.2±1.28.5±1.3第二治疗组6.1±1.06.2±0.9

对照组12.4±1.413.3±1.6

第一治疗组和第二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第二治疗组的疗效也优于第一治疗组,三者有显著差异。其中第一治疗组红肿、疼痛消失平均天数比对照组减少4.2天,牙龈停止出血平均天数比对照组减少4.8天,第二治疗组比红肿、疼痛消失平均天数比第一治疗组减少2.1天,牙龈停止出血平均天数比第一治疗组减少2.3天。三组治疗中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有显著的差异性,证明本发明的牙膏1能够能加有效的帮助治疗牙龈炎的恢复。

第二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GI均值、PLI均值比较,结果见表4。

表4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GI均值、PLI均值比较

从表4可以看出,本发明牙膏在治疗牙龈炎方面能够显著改善牙龈指数和菌斑指数。

所有上述的首要实施这一知识产权,并没有设定限制其他形式的实施这种新产品和/或新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利用这一重要信息,上述内容修改,以实现类似的执行情况。但是,所有修改或改造基于本发明新产品属于保留的权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