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金纳米粒子的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的形成,金纳米粒子的DNA修饰,以及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组装与表征。本发明选择金纳米粒子为激元,先在其表面生长一层银,形成金银核壳结构;然后利用DNA组装的方法,把金银核壳结构与未长银的金纳米粒子组装成二聚体结构。本发明提供了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能够制备出结构均一,信号可控的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产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578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79909.6

  • 申请日2013-03-13

  • 分类号B22F9/24(20060101);B22F1/02(20060101);B22F1/00(20060101);B82Y40/00(20110101);B82Y30/00(20110101);

  • 代理机构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8: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1-17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B22F9/24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3031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11-26

    授权

    授权

  • 2013-07-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2F9/24 申请日:201303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6-1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一种金银纳米壳核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化学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金银壳核异质结构作为一种双金属纳米材料,能够将两种不同的金属材料 整合在一个整体上,从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将金银壳核纳米 材料以一定的形式组装成二聚体后,一方面由于纳米粒子表面的等离子体共振 与手性配体偶极之间的耦合,另一方面异质二聚体的不对称结构,使得这种二 聚体等离子激元能够在可见光区表现出强烈的圆二色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使得这种二聚体等离子激元能够在可见光区表现出强烈的圆二色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手性组装体的制备方法, 包括金纳米粒子的合成,金银核壳结构的形成,金纳米粒子的DNA修饰,以及 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组装与表征。本发明选择金纳米粒子为激元,先在其表 面生长一层银,形成金银核壳结构。然后利用DNA组装的方法,把未长银的金 纳米粒子与金银核壳结构组装成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结构。具体工艺步骤:

(1)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单宁酸还原法。

(2)金银核壳结构的形成

采用生长法在步骤(1)合成的金纳米粒子表面形成金银核壳结构。

(3)金纳米粒子的DNA修饰

步骤(1)与步骤(2)中合成的纳米材料分别与修饰巯基的DNA1、DNA2 偶联形成Au-DNA1、AuAg-DNA2复合体。

(4)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组装与表征

将步骤(3)中得到的Au-DNA1、AuAg-DNA2复合体杂交,形成组装结 构,并对此结构进行表征。

所述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在洁净的三角烧瓶中加入77.5mL的Milli-Q超纯水,向其中加入2.5mL浓 度为4g/L的氯金酸,混匀后放入60℃水浴中孵育,此为溶液一。另取一洁净的 三角烧瓶加入4mL 1%的柠檬酸钠,0.1mL 1%单宁酸,0.1mL 25mM碳酸钾溶液, 再加入15.8mL Milli-Q超纯水,混匀后放入60℃水浴中孵育,此为溶液二。当 溶液一与溶液二都孵育至60℃时,将溶液二迅速倒入溶液一中,并在60℃下搅 拌2h,至颜色不变为止。

所述金银核壳结构的合成:

将步骤(1)合成的金纳米粒子13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后,沉淀重 悬于100μL超纯水中,取50μL浓缩重悬后的金纳米粒子,加入200μL1%的聚 乙烯吡咯烷酮和100μL的0.1M PBS混匀,在相同体系中分别加入0μL、10μL、 30μL、50μL、70μL、100μL的1mM硝酸银溶液,再依次加入与硝酸银相等体 积的10mM抗坏血酸溶液。在室温下避光振荡3h后,10000rpm离心10min, 去上清,沉淀重悬于100μL超纯水中。

所述金纳米粒子的DNA修饰

取步骤(1)合成的金纳米粒子13000rpm离心10min,浓去上清后,沉淀 重悬于100μL超纯水中,并按摩尔浓度比金纳米粒子:DNA1为1:5的偶联比进 行偶联,得到Au-DNA1复合体。将步骤(2)得到的金银壳核结构按摩尔浓度 比金银核壳结构:DNA2为1:5的偶联比进行偶联,得到AuAg-DNA2复合体。

所述金银壳核结构-金二聚体组装:

将步骤(3)中偶联有DNA的Au-DNA1、AuAg-DNA2复合体按体积比 1:1混匀,室温振荡反应12h,即得到金银壳核结构-金二聚体AuAg-Au。

所述金银壳核结构-金二聚体表征:采用电镜表征及圆二色谱表征。

所述DNA的编号、序列及长度如表1所示。

表1 DNA的编号、序列及长度

编号 序列(5’-3’) 长度 DNA1 TAGGAATAGT TATAAAAAAA AAAAA 25 DNA2 TTATAACTAT TCCTAAAAAA AAAAA 25

注:本发明所使用的DNA均购自中国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并通过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金银核壳结构的合成,及其与金纳米粒 子的组装,能够制备出结构均一,信号可控的金银核壳结构-金组装体。

附图说明

图1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透射电镜图;(a)Au dimer,(b)Au10μL  Ag-Au,(c)Au30μL Ag-Au,(d)Au50μL Ag-Au,(e)Au70μL Ag-Au,(f) Au100μL Ag-Au。

图2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紫外-可见光吸收图谱。1、Au dimer,2、 Au10μL Ag-Au,3、Au30μL Ag-Au,4、Au50μL Ag-Au,5、Au70μL  Ag-Au,6、Au100μL Ag-Au。

图3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圆二色图谱。1、Au dimer,2、Au10μL Ag-Au, 3、Au30μL Ag-Au,4、Au50μL Ag-Au,5、Au70μL Ag-Au,6、Au100μL  Ag-Au。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有的玻璃仪器都用王水浸泡过夜,双蒸水清洗,晾干备用。实验中使用 的水均为18.2MΩ的Milli-Q超纯水。

金纳米粒子的合成:

在洁净的三角烧瓶中加入77.5mL的Milli-Q超纯水,向其中加入2.5mL浓 度为4g/L的氯金酸,混匀后放入60℃水浴中孵育,此为溶液一。另取一洁净的 三角烧瓶加入4mL 1%的柠檬酸钠,0.1mL 1%单宁酸,0.1mL 25mM碳酸钾溶液, 再加入15.8mL Milli-Q超纯水,混匀后放入60℃水浴中孵育,此为溶液二。当 溶液一与溶液二都孵育至60℃时,将溶液二迅速倒入溶液一中,并在60℃下搅 拌2h,至颜色不变为止,即得到10nm左右的金纳米粒子。

金银核壳结构的形成:

将上述步骤中的金纳米粒子13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后,沉淀重悬于 100μL超纯水中,取6个1.5mL离心管分别加入50μL浓缩后的金纳米粒子, 加入200μL 1%的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00μL的0.1M PBS,混匀后依次分别加入 0μL、10μL、30μL、50μL、70μL、100μL1mM硝酸银溶液,同时加入与硝酸银 溶液等体积的10mM抗坏血酸溶液。在室温下避光振荡3h后,10000rpm离心 10min,去上清,沉淀重悬于100μL超纯水中。

金纳米材料与DNA偶联:

取上述合成的金纳米粒子13000rpm离心10min,去上清后,沉淀重悬于 100μL超纯水中,并按纳米粒子:DNA摩尔浓度比为1:5的偶联比进行偶联,得 到Au-DNA1复合体。将上述得到的金银壳核结构同样按纳米粒子:DNA摩尔浓 度比为1:5的偶联比进行偶联,得到AuAg-DNA2复合体。

DNA1:5’-TAGGAATAGT TATAAAAAAA AAAAA-3’,

DNA2:5’-TTATAACTAT TCCTAAAAAA AAAAA-3’;

金银壳核结构-金二聚体组装:

将上述偶联有DNA的Au-DNA1、AuAg-DNA2复合体按体积比1:1混匀, 室温振荡反应12h,即得到金银壳核结构-金二聚体AuAg-Au。

金银壳核结构-金二聚体的表征

电镜表征:分别取7μL的上述金银核壳结构-金二聚体滴加到碳膜支持的铜 网上,在红外灯下进行干燥。投射电镜采用JEOL JEM-2100型号的电镜,其加 速电压为200kV。圆二色谱表征:分别取100μL的上述样品加入到比色皿中, 25℃下用圆二色谱仪测定信号。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