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日本大螯蜚的室内培养方法

一种日本大螯蜚的室内培养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端足类生物日本大螯蜚的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野外采集日本大螯蜚个体及采样地海水;清洗培养容器后,在容器中添加洁净沉积物、培养海水;挑选日本大螯蜚个体,置于准备好的培养容器中,每日升(降)温度不超过3℃,升(降)盐度不超过3,逐渐驯化到实验室长期培养条件:温度20~26℃,盐度10~26,投喂单胞藻饵料,附加合成饵料;隔一天换水,换水后投喂饵料;充氧;30-50d更换沉积物,分离成体和幼体。本发明培养得到的日本大螯蜚,可作为鱼、虾、蟹等经济生物的活饵料生物,也可作为海洋沉积物、海洋疏浚物和海水样品毒性检测的受试生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2022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16014.3

  • 申请日2012-01-17

  • 分类号A01K61/00;

  • 代理机构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刘晓琴

  •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凌河街4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8:08:1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3-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K61/00 授权公告日:20150826 终止日期:20160117 申请日:2012011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8-26

    授权

    授权

  • 2014-01-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20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7-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底栖生物培养,具体为一种端足类日本大螯蜚的室内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端足类是海洋底栖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和大部分鸟类食物的主要来源;种类多、 分布广,世界各地都有;数量大、繁殖周期短。端足类因上述优点成为生物毒性检测的优选 受试生物。

但是用于毒性检测的端足类受试生物大多来自于野外采集,因而存在受试生物获取时间、 数量、生物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毒性检测工作受到极大限制。为满足毒性检测工作的需 要,端足类受试生物的实验室周年长期培养十分必要。

目前端足类受试生物能够做到在实验室中长期培养的种类仅有Ampelisca abdita、 Leptocheirus plumulosus、Hyalella azteca等不多的种类,包括Corophium volutator等种类的实 验室培养技术正在不断摸索中。

日本大螯蜚(Grandidierella japonica)隶属于端足目钩虾亚目蜾赢蜚科大螯蜚属,栖息 于潮间带软泥和泥沙底质。最先发现于日本,为世界广分布种,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均有报 道,在我国渤海、黄海和东海均有分布,周年均有出现。该种生物已被美国材料与测试学会 作为沉积物毒性检测的标准受试生物。本发明具体为一种端足类日本大螯蜚的海水驯化和室 内培养方法,培养得到的日本大螯蜚可作为环境污染生态毒理诊断的受试生物,保障日本大 螯蜚的周年供给,满足海洋沉积物、海洋疏浚物和海水样品生物毒性检测工作的开展,解决 环境污染生物检测受试生物在获取时间、数量、生物品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足类生物日本大螯蜚的 培养方法,提供数量充足和品质优良的受试生物,满足毒性检测工作的需要。

本发明是驯化及培养日本大螯蜚,使其经驯化后在实验室最佳培养条件下生长和繁殖, 达到该种生物能够在实验室内长期培养,保证日本大螯蜚实验室周年供给,满足毒性检测工 作对受试生物获取时间、数量和生物品质的要求,保障毒性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一种端足类日本大螯蜚的室内培养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a.日本大螯蜚采集

采集日本大螯蜚栖息地5cm左右的表层沉积物,放入网目为0.5mm的筛子中,筛出沉 积物,收集端足类,将其放入盛有现场海水的容器中,运输过程中避光充氧;

b.日本大螯蜚培养基质

培养容器盛装2-3cm的洁净沉积物,添加海水体积为沉积物体积的3倍;

c.日本大螯蜚驯化条件

挑选日本大螯蜚个体,置于备好的培养容器中,投喂单胞藻饵料,充氧;隔一天换水, 换水后投喂单胞藻饵料,充氧;每日升或降的温度不超过3℃,升或降的盐度不超过3,逐渐 驯化到实验室长期培养条件;

d.日本大螯蜚培养条件

温度20~26℃,盐度10~26,投喂单胞藻饵料,充氧;隔一天换水,换水后投喂单胞藻饵 料;30~50d更换沉积物,分离成体和幼体。

具体的,在上述的培养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培养容器,清洁后,用浓度为10%HCl溶 液至少浸泡6小时,用水冲洗干净。

具体的,在上述的培养方法中,步骤b所述的:

培养沉积物:采集自日本大螯蜚的采集地,经0.5mm的筛子筛分,去除石子和大颗粒物, 过筛后的沉积物盛放在容器中,置于冰箱中-20℃冻存至少24h,去除沉积物中的其他生物; 将冻存的沉积物放入烘箱中60℃至干燥或自然风干,碾碎后备用;

培养海水:其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砂滤、沉淀和20μm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 配所得。

具体的,在上述的培养方法中,步骤c或d中所述的换水的体积为原添加海水体积的2/3。

具体的,在上述的培养方法中,步骤c或d中所述的单胞藻饵料为下述的一种:

6×106cell/ml的新月菱形藻;

6×105cell/ml的青岛大扁藻;

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和青岛大扁藻(6×105cell/ml)以等体积混合溶液;

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和青岛大扁藻(6×105cell/ml)以等体积混合溶液,附加合成 饵料(0.1mg/ml);所述的合成饵料为对虾蚤状幼体阶段或糠虾期所用合成饵料。

本发明是室内培养日本大螯蜚,使其经驯化后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能够生长和繁殖,达 到该种生物能够在实验室内长期培养,为海洋鱼、虾、蟹提供优质活饵料,为毒性检测工作 提供数量和生物品质优良的受试生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 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a.日本大螯蜚采集

于早晨或午后低潮期,选择日本大螯蜚栖息密度较高处,用铁锹轻轻刮取5cm左右表层 沉积物,放入网目为0.5mm的不锈钢筛子中,筛出沉积物,收集端足类,将其放入盛有现场 海水的塑料桶中,避免光照,迅速带回实验室;如需长途运输,需充氧,以保证海水中氧气 充足。

b.日本大螯蜚培养基质

实验室内,选用30×20×15cm的方形塑料水槽;清洗培养容器后,用浓度为10%HCl溶 液浸泡至少6小时,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在容器中添加洁净沉积物、洁净海水,备用;

培养沉积物:为采集自日本大螯蜚的采集地,经0.5mm的筛子筛分,去除石子和大颗粒 物,过筛后的沉积物盛放在容器中,置于冰箱中-20℃冻存至少24h,去除沉积物中的其他生 物。将冻存的沉积物放入烘箱中60℃至干燥或自然风干,碾碎后用于生物培养。

培养海水:其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砂滤、沉淀和20μm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 配所得。培养容器盛装培养沉积物为2-3cm厚,添加海水体积为沉积物体积的3倍。

c.日本大螯蜚驯化条件

挑选日本大螯蜚个体,置于备好的培养容器中,投喂饵料,充氧;隔一天换水,隔天换 水的体积为原添加海水体积的2/3。换水后投喂饵料,充氧。每日升(降)温度不超过3℃, 升(降)盐度不超过3,逐渐驯化到实验室长期培养条件。

所述饵料为: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和青岛大扁藻(6×105cell/ml)组成的1∶1溶液, 附加合成饵料(0.1mg/ml)。

d.日本大螯蜚培养条件

实验室长期培养条件为:温度20±1℃,盐度25±1,投喂饵料,充氧;隔一天换水,换水 后投喂饵料;30~50d更换沉积物,分离成体和幼体。

所述饵料为: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和青岛大扁藻(6×105cell/ml)组成的1∶1溶液, 附加合成饵料(0.1mg/ml)。所述的合成饵料为对虾蚤状幼体阶段或糠虾期所用合成饵料。

实施例2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b的培养容器为20-25L圆形塑料盆。

所述步骤c或d中,投喂饵料为:6×106cell/ml的新月菱形藻。

实施例3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b的培养容器为20-25L圆形塑料盆。

所述步骤c或d中,投喂饵料为:6×105cell/ml的青岛大扁藻。

实施例4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b的培养容器为20-25L圆形塑料槽。

所述步骤c或d中,投喂饵料为:青岛大扁藻(6×105cell/ml)和新月菱形藻(6×106cell/ml) 二者等体积的混合液。

实施例5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步骤b的培养容器为20-25L圆形塑料盆。

所述的培养温度可以是20~26℃,通过升高温度加快日本大螯蜚的生长和繁殖,不过每 天提温不超过3℃。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