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在头部侧支撑和在底部侧去负载的电枢导向管的电磁阀装置

具有在头部侧支撑和在底部侧去负载的电枢导向管的电磁阀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与电枢体(2)共同作用并且容纳在线圈壳体(4)中的电磁线圈(6),其中,电枢体(2)在固定的空心圆柱形的电枢导向管(8)中引导并且能抵靠电枢导向管(8)的、在头部侧封闭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该电枢导向管穿过线圈壳体(4)的通孔(12)以及穿过相对于线圈(6)在底部侧的轭板(16)的中心孔(14)延伸并且利用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的底部部分(18)至少部分地啮合在该轭板(16)的下方。本发明提出,为了轴向地支撑头部部分(10),线圈壳体(4)的支撑部分(28)至少部分地啮合在该头部部分的上方,其中,支撑部分(28)在接触区域(30)中接触头部部分(10)。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3-30

    授权

    授权

  • 2013-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K31/06 申请日:201106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3-0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电磁阀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样的根据现有技术的电磁阀装置或电磁阀1中,正如它们在图1 中所示,设有与电枢体2共同作用的并且容纳在线圈壳体4中的电磁线圈 6。另外,电枢体2在固定的空心圆柱形的电枢导向管8中引导并且能抵 靠电枢导向管8的、在头部侧封闭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该电枢导 向管穿过线圈壳体4的通孔12以及穿过相对于线圈6在底部侧的轭板16 的中心孔14延伸并且利用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的底部部分18接触地啮 合在轭板16的下方。

电枢导向管8在大多情况下设计为具有很薄的壁,并且具有大约0.2 到0.3mm的壁厚度。此外,电枢体2通过弹簧件被向着电枢导向管8的 头部部分10预加应力,并且当线圈6通电后,电枢体会向着保持在电枢 导向管8中的芯22的方向运动,以便例如对与阀座24共同作用的密封件 25进行操作。此外,当切断线圈6的电流后,由于弹簧力,电枢体2会突 然与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发生撞击。由此,一方面首先是头部部 分10以及还有底部部分18分别在通向电枢导向管8的圆柱形部分19的 边棱形状的过渡部分被强烈地加负载。因为在从下方轴向支撑在轭板16 上的底部部分18上会随后产生以冲量形式产生影响的拉力,与此相反在 头部部分10上会产生高强度的压力,参照图1可以很容易的理解这点。

因此,在实践操作中出现,即由于在撞击中高强度的轴向力,具有薄 壁的电枢导向管8首先在头部部分10和底部部分18的区域中发生破裂。 此外,电枢导向管8的裂纹会导致在电磁阀1中所引导的压力介质流发生 未预期的泄漏,这尤其是对于与安全相关的电磁阀来说是危险的,如它们 例如应用在压力介质操纵的车辆制动设备中那样。

在实践中证明,由于上面所描述的典型的损失情况,电枢导向管8 表现为会最经常地导致电磁阀1的寿命缩短的部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开头所述类型的电磁阀装置这样加以改 进,使得提升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该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实现。

本发明的构思在于,为了轴向地支撑头部部分,线圈壳体的支撑部分 至少部分地啮合在该头部部分的上方,该支撑部分在接触区域中接触电枢 导向管的头部部分,并且“底部部分”和“头部部分”应理解为电枢导向 管的表面,这些表面垂直于电磁阀的轴向的中心轴线布置。此外,这些表 面部分能与电枢导向管的圆柱形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制造,或者也能作为首 先是单独的部件材料连接地与该圆柱形部分相连接。

例如,电枢体通过弹簧件被向着电枢导向管的头部部分预加应力,该 弹簧件在一侧支撑在电枢体的、远离电枢导向管的底部部分的端面上并且 在另一侧支撑在保持在电枢导向管中的芯(Kern)的相对设置的端面上, 并且通过给至少一个电磁线圈通电,该电枢体能向芯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电枢导向管的头部部分支撑在线圈壳体 上,特别是例如由于撞击电枢而作用在头部部分上的轴向压力能被传导到 线圈壳体中。此外,在电磁阀的头部区域中就存在有两个至少部分地接触 的壁,即一方面是电枢导向管的头部部分的壁,并且另一方面是支撑该头 部部分的支撑部分的壁。

总体来说,通过上述设计措施可以减少电枢导向管的负载,并且由此 也减小了在该部件中形成裂纹的可能性。因而,配备了如此设计的电枢导 向管的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都得到提升。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实施的措施能实现权利要求1中说明的发明 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改进之处。

特别优选的是,电枢导向管的底部部分通过空腔与轭板轴向地隔开。 这样做的优点是,基于这个轴向的间隔和它们之间存在的空腔,电枢导向 管的底部部分现在就不能再支撑在轭板上。在此,“空腔”的含义是指在 朝向底部部分的轭板端面和底部部分之间没有其它的结构或者部件,通过 这样的结构或者部件能在底部部分和轭板之间传递轴向力。

通过上述设计方法可以进一步减少电枢导向管的负载,并且由此减小 了在该部件中形成裂纹的可能性。因而,配备了如此设计的电枢导向管的 电磁阀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都得到提升。

此外特别优选地,在电枢导向管的头部部分和线圈壳体的支撑部分之 间的接触区域形成中央的圆形面,其中,线圈壳体的支撑部分在纵剖面中 看例如具有M形的剖面,该支撑部分具有圆柱形部分,倾斜地并且向中 央的接触区域伸展的接片部分从该圆柱形部分径向向内延伸。由此,作用 在头部部分上的轴向力首先会被传递到中央的圆盘形的接触面上并且通 过接片部分和圆柱形部分在轴向的方向上引导到线圈壳体中。

根据一个改进方案,线圈壳体的支撑部分完全覆盖或遮住头部部分。 换句话说,在俯视图中支撑部分设计为圆面环形的。此外可替换地,线圈 壳体的支撑部分可能设计为大约呈条形的接片并且在直径上遮盖头部部 分。

附图说明

下面,对改进本发明的措施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一起根据视图详 细地加以说明。

在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视图中,图2示出电磁阀装置的这个实 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中所示出的、用于商用车的电-气动的制动装置的电磁阀1的实 施例具有电枢体2,该电枢体与容纳在线圈壳体4中的电磁线圈6共同作 用。电枢体2轴向地在固定的空心圆柱形的电枢导向管8中引导并且能抵 靠电枢导向管8的、在头部侧封闭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电枢导向 管8例如设计为深冲部件。

电枢导向管8利用其圆柱形部分19穿过保持在线圈壳体4中的线圈 体37的轴向的中央的通孔12以及穿过轭板16的中心孔14延伸,该轭板 在底部侧封闭设计为带有圆盘形的剖面的空心圆筒的线圈壳体4。在此, 利用电枢导向管8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环形的底部部分18至少部分地啮 合在该轭板16的下方,然而没有接触。

电枢导向管8例如保持在线圈体37的、径向内部的圆柱形部段20 的径向内部的圆周壁上,线圈6缠绕在线圈体上并且该线圈体形成中央通 孔12。

电枢导向管8在头部侧被头部部分10封闭并且在底部侧是敞开的。 此外,芯22保持在电枢导向管8的底部侧,在该芯的头部侧设计有阀座 24,取决于线圈6的通电和断电的情况,该阀座与保持在电枢体2的底部 侧的密封件25共同作用。另外,线圈壳体4具有在这里不可见的、为线 圈6的电接触而设计的插接件。

电枢体2通过压簧26被向着电枢导向管8的封闭的头部部分10预加 应力,并且通过给电磁线圈6通电,该电枢体能向芯22运动,由此,密 封件25将阀座24密封,该压簧在一侧支撑在电枢体2的、远离电枢导向 管8的底部部分18的端面上并且在另一侧支撑在保持在电枢导向管8中 的芯22的相对设置的端面上。相反地,当线圈6断电时,通过压簧26的 弹力将电枢体2朝着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的方向挤压,由此,密 封件25就会从阀座24上抬起并且开启设计在芯中的流动通道27。

电枢体2、线圈壳体4、轭板16以及芯22都是由铁磁性材料制成。 轭板16以已知的方式用于当线圈6通电后使得穿过线圈6、电枢体2、线 圈壳体4和芯22的磁场形成磁性回流。更准确地说,电枢体2以已知的 电磁方式与轭板16以及芯22共同作用以用于闭合磁路,使得当线圈6通 电时电枢体2在轴向方向(在图2中的垂直方向)上运动,以便打开或者 关闭电磁阀1。

为了轴向地支撑头部部分10,线圈壳体4的支撑部分28在直径上遮 盖或啮合在头部部分的上方,线圈壳体与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在 接触区域30中接触。此外,电枢导向管8的底部部分18与轭板16、更准 确地说是与轭板的底部侧的端面通过空腔32轴向地隔开。

特别优选地,在电枢导向管8的头部部分10和线圈壳体4的支撑部 分28之间的接触区域30形成中央的圆盘面,其中,线圈壳体4的支撑部 分28在纵剖面中看例如具有M形的剖面,如图2所示。

此外,支撑部分28具有圆柱形部分34,倾斜地向中央的接触区域30 伸展的接片部分36从该圆柱形部分径向向内延伸。此外,圆盘形的接触 区域30与头部部分10一起位于接片部分36的中央区域中。部段28,34, 36以及线圈壳体4的其余部分例如都是设计为一体的,特别是由铁磁性材 料制成的深冲部件。

由此,作用在头部部分10上的轴向力首先被传递到中央的圆盘形的 接触区域30上,并且作为纯拉力通过接片部分36被传递到在轴向方向上 延伸的圆柱形部分34上,并且从那里被传导到线圈壳体4的其余部位中。

线圈壳体4的支撑部分28优选地完全覆盖或遮盖头部部分10。换句 话说,在俯视图中支撑部分28设计为圆面环形的。可替换地,支撑部分 28也可能通过条形的连接片形成,该条形的连接片虽然在直径上完全桥接 头部部分10,但是只是部分地覆盖住该头部部分的表面。

作用在电枢导向管8上的静态的和动态的力(基于电磁阀1的操纵) 因而一方面通过在电枢导向管8和线圈壳体4的内部圆柱形的部段20和 轭板16的内部径向的圆周面之间的连接,以及另一方面通过头部侧的支 撑部分28被传导到线圈壳体4中。

参考标号表

1 电磁阀

2 电枢体

4 线圈壳体

6 线圈

8 电枢导向管

10 头部部分

12 通孔

14 孔

16 轭板

18 底部部分

19 圆柱形部分

20 部段

22 芯

24 阀座

25 密封件

26 压簧

27 流动通道

28 支撑部分

30 接触区域

32 空腔

34 圆柱形部分

36 接片部分

37 线圈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