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及其加工方法

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及其加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包括机筒、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均为由多段曲率半径不等的圆弧构成,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形状不同。本发明还提供了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方法。本发明通过不同截面形状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同向转动时,流道的截面形状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对流道中的物料进行压缩作用和挤压作用,使得物料流动空间周期性压缩、扩张,从而产生混沌混合效果,强化了混炼和传热过程,使完成塑化的热、机械历程大大缩短,能耗低、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31121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310053796.2

  • 申请日2013-02-19

  • 分类号B30B11/24(20060101);B29C47/40(20060101);B29C47/60(20060101);B29C47/58(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裘晖

  • 地址 510300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5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52: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29

    授权

    授权

  • 2013-06-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0B11/24 申请日:201302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5-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螺杆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 洁双螺杆挤出机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高分子材料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一直向着节能耗,减少助剂, 节水节材、缩短加工历程、控制制品微观相形态结构等的方向迈进。具有自 洁功能的同向双螺杆挤出机是在高分子材料加工、食品加工等领域广泛使用 的加工设备。具有自洁功能的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主要包括机筒和两根平行安 装于机筒的内腔的双螺杆。当被加工的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机筒的内腔后,双 螺杆主要对物料进行输送和混合的作用,从而使物料在机筒的输送段、熔融 段、排气段和混炼挤出段中能够更好的被加工。

目前,具有自洁功能的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两根螺杆的结构完全相同, 且安装于机筒的内腔时相差一定的相位角,则双螺杆与内腔形成供于物料进 行移动的流道。由于两根螺杆的形状相同、存在着对称性,即流道的截面形 状不会发生周期性变化,所以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内腔后,双螺杆无法对物料 进行挤压和混合,从而使物料在流道时缺少压缩、挤压的作用。由于上述的 因素,目前的具有自洁功能的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加工时需要消耗 大量的能量,使用较多的助剂、水和材料等,且产量低;同时物料的加工历 程较长和制品的微观相形态结构较差及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消耗能量少,输 送效率高,加工效率高的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 杆挤出机,包括机筒和螺杆机构,所述机筒内设有内腔,所述螺杆机构安装 于内腔,所述螺杆机构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 相互啮合,且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都与内腔的内壁相切;所述第一螺杆、 第二螺杆与机筒的内腔形成流道;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均为由多 段曲率半径不等的圆弧构成,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形状不同,而两 截面的圆弧数量相等;当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时,所述流道的截面形状 周期性变化。

所述第一螺杆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为4至10段。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4段,其中,第一螺 杆的截面的4段圆弧分别为L1L2、L2L3、L3L4和L4L1,且圆弧L1L2、L2L3、 L3L4和L4L1的圆心角分别为α11、β11、2π-α11-β11-β12和β12,且圆弧 L3L4与内腔相切;

其中,β1112,0<α11<π-β11

第二螺杆的截面的4段圆弧分别为R1R2、R2R3、R3R4和R4R1,且圆弧 R1R2、R2R3、R3R4和R4R1分别与L1L2、L2L3、L3L4和L4L1配合,圆弧R1R2、 R2R3、R3R4和R4R1的圆心角分别与L1L2、L2L3、L3L4和L4L1的相等;且圆弧 R1R2与内腔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为C1,且 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最大外径均为D1,最小内径均为d1,所述第一螺杆中 在圆弧L2L3和L4L1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中在圆弧R2R3和R4R1的螺腹的 腹角均为η1,且η11112,所述圆弧L1L2和L3L4的半径 分别为d1/2和D1/2;所述圆弧L1L2和L3L4的圆心均为第一螺杆的旋转中心 O1;所述圆弧L2L3和L4L1的半径均为C1,且所述圆弧L2L3的圆心为L2O1的 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为D1/2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L4L1的圆心 为L1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为D1/2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R1R2和R3R4的半径分别为D1/2和d1/2;所述圆弧R1R2和R3R4的圆心均为第二螺杆的旋转中心O2;所述圆弧R2R3和R4R1的半径均为C1, 且所述圆弧R2R3的圆心为R3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1/2为半径的圆 弧的交点;所述圆弧R4R1的圆心为R4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1/2为 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为单头螺纹螺杆。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10段,其中,第一螺 杆的截面的10段圆弧分别为H1H2、H2H3、H3H4、H4H5、H5H6、H6H7、H7H8、 H8H9、H9H10和H10H1,且圆弧H1H2、H2H3、H3H4、H4H5、H5H6、H6H7、H7H8、 H8H9、H9H10和H10H1的圆心角分别为α21、β21、γ21、β22、α22、α23、 β23、γ22、β24和α24,且圆弧H1H2、H5H6、H6H7和H10H1均与内腔相切,

其中,β21222324

0≤α2322<π-(β21222324)/2-(γ2122)/2,

即0≦α2322<α2124;同时,γ2122≥0;

第二螺杆的截面的10段圆弧分别为I1I2、I2I3、I3I4、I4I5、I5I6、I6I7、I7I8、 I8I9、I9I10和I10I1,且圆弧I1I2、I2I3、I3I4、I4I5、I5I6、I6I7、I7I8、I8I9、I9I10和I10I1分别与圆弧H1H2、H2H3、H3H4、H4H5、H5H6、H6H7、H7H8、H8H9、H9H10和 H10H1配合,同时,所述圆弧I1I2、I2I3、I3I4、I4I5、I5I6、I6I7、I7I8、I8I9、I9I10和I10I1的圆心角分别与H1H2、H2H3、H3H4、H4H5、H5H6、H6H7、H7H8、H8H9、 H9H10和H10H1的相等;且圆弧I3I4和I8I9均与内腔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为C2,且 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最大外径均为D2,最小内径均为d2,所述第一螺杆中 在圆弧H2H3、H4H5、H7H8和H9H10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中在圆弧I2I3、I4I5、 I7I8和I9I10的螺腹的腹角均为η2,且η221222324,所述圆弧H1H2、H5H6、H6H7和H10H1的半径均为D2/2;所述H3H4和H8H9的 半径均为d2/2;且所述H1H2、H3H4、H5H6、H6H7、H8H9和H10H1圆心均为第 一螺杆的旋转中心O1,所述圆弧H2H3、H4H5、H7H8和H9H10的半径均为C2, 所述圆弧H2H3的圆心为H3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 的交点;所述圆弧H4H5的圆心为H4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2/2为半 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H7H8的圆心为H8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 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H9H10的圆心为H9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I3I4和I8I9的半径均为D2/2;所述I1I2、I5I6、I6I7和I10I1的半径均 为d2/2;且所述I1I2、I3I4、I5I6、I6I7、I8I9和I10I1圆心均为第二螺杆的旋转中心 O2,所述圆弧I2I3、I4I5、I7I8和I9I10的半径均为C2,所述圆弧I2I3的圆心为I2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I4I5的圆心 为I5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I7I8的圆心为I7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 弧I9I10的圆心为I10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均为双头螺纹螺杆。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7段,其中,第一螺 杆的截面的7段圆弧分别为M1M2、M2M3、M3M4、M4M5、M5M6、M6M7和 M7M1,且圆弧M1M2、M2M3、M3M4、M4M5、M5M6、M6M7和M7M1的圆心 角分别为α31、β31、γ32、ε31、ε32、γ31和β32,且圆弧M1M2与内腔4相 切;

其中,β3132,ε3132

0<α31<π-(β3132)/2-γ32/2-ε31/2-ε32/2,

即,0<α31<γ31

第二螺杆的截面的7段圆弧分别为N1N2、N2N3、N3N4、N4N5、N5N6、N6N7和N7N1,所述圆弧N1N2、N2N3、N3N4、N4N5、N5N6、N6N7和N7N1分别与圆 弧M1M2、M2M3、M3M4、M4M5、M5M6、M6M7和M7M1配合,且圆弧N1N2、 N2N3、N3N4、N4N5、N5N6、N6N7和N7N1的圆心角分别与M1M2、M2M3、M3M4、 M4M5、M5M6、M6M7和M7M1的相等;且圆弧N3N4和N6N7均与内腔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的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的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为C3, 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最大外径均为D3,最小内径均为d3,所述圆弧M4M5与M5M6之间的交点M5与位于直径为d30的圆上,且d3<d30<D3;所述第一 螺杆中在圆弧M2M3和M7M1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中在圆弧N2N3和N7N1的螺腹的腹角均为η3,且η33132,所述第一螺杆中在 圆弧M4M5和M5M6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中在圆弧N4N5和N5N6的螺腹的 腹角均为η4,且η4=π-arccos(D32+d30-4C322D3d30).

所述圆弧M1M2的半径为D3/2;所述M3M4和M6M7的半径均为d3/2;且 所述M1M2、M3M4和M6M7圆心均为第一螺杆的旋转中心O1,所述圆弧M2M3、 M4M5、M5M6和M7M1的半径均为C3,所述圆弧M2M3的圆心为M3O1的延长 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M4M5的圆心为 M4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M5M6的圆心为M6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 圆弧M7M1的圆心为M7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 交点;

所述圆弧N3N4和N6N7的半径均为D3/2;所述N1N2的半径均为d3/2;且 所述N1N2、N3N4和N6N7圆心均为第二螺杆的旋转中心O2,所述圆弧N2N3、 N4N5、N5N6和N7N1的半径均为C3,所述圆弧N2N3的圆心为N2O2的延长线 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N4N5的圆心为N5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N5N6的圆 心为N5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 N7N1的圆心为N1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头数均为非整数维数。

所述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还包括第一脉动机构和第二脉 动机构,所述机筒设有输送段、熔融段、排气段和混炼挤出段;所述输送段、 熔融段、排气段和混炼挤出段自被加工的物料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输 送段的上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排气段的上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 排气口;所述排气段的下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一清洁孔;所述第一脉动机 构安装于排气段的下面,且所述第一脉动机构插入第一清洁孔;所述混炼挤 出段的末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混炼挤出段的下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第二清洁 孔;所述第二脉动机构安装于混炼挤出段的下面,且所述的第二脉动机构插 入第二清洁孔。

所述第一脉动机构包括第一偏心轮、第一转轴和第一杆件,所述第一偏 心轮通过第一转轴安装于排气段的下面,第一杆件的下端设有第一外缘,所 述第一偏心轮的上端顶住第一外缘的下面;所述第一杆件的上端插入第一清 洁孔;驱动第一偏心轮转动,则第一杆件则受到第一偏心轮的作用而上下往 复移动,从而对排气段的流道中的熔体的物料产生拉伸作用及轴向混合作用, 故可加速熔体的物料中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同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 一杆件之间相互擦拭实现了自洁作用。

所述第二脉动机构包括第二偏心轮、第二转轴和第二杆件,所述第二偏 心轮通过第二转轴安装于混炼挤出段的下面,所述第二杆件的下端设有第二 外缘,所述第二偏心轮的上端顶住第二外缘的下面;所述第二杆件的上端插 入第二清洁孔。同理,驱动第二偏心轮转动,则第二杆件则受到第二偏心轮 的作用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对混炼挤出段的流道中的熔体的物料产生拉伸 作用及轴向混合作用,则促进熔体的物料的混炼塑化,且使熔体的物料从出 料口挤出,同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二杆件之间相互擦拭实现了自洁作 用。

所述第一偏心轮和第二偏心轮均可使用凸轮代替。

本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从进料口进入输送段的流道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分别沿各 自螺杆轴线同向等速转动;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轴向正位移输送力以及 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之间的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实现进料输送,迫使物料向熔 融段的流道方向移动;

(2)当物料移动至熔融段的流道处时,由于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 从而对物料进行压缩和挤压,则物料预熔融,且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高速旋 转产生摩擦热,同时在机筒的外加热共同作用使得物料发生融化;在第一螺 杆和第二螺杆的同向转动的情况下,加速了熔体的物料与固体的物料的分离, 所述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混沌混合作用加速固体的物料的熔 融进程,使得物料成为熔体;

(3)熔体的物料从熔融段的流道进入排气段的流道后,第一螺杆和第二 螺杆的同向转动不断翻动物料,此时安装于排气段的第一脉动机构的第一杆 件受第一偏心轮的作用而做上下往复垂直的运动,导致熔体的物料周期性漏 流的发生,则对熔体的物料产生拉伸力场作用及轴向混合作用,加速了气体 从排气口排出,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二杆件之间的相互擦拭作用实现了 自洁作用,且熔体的物料受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作用进一步向混炼挤出段 的流道方向运动;

(4)熔体的物料进入混炼挤出段的流道后,混炼挤出段的流道的截面形 状周期性变化,则熔体的物料在混炼挤出段的流道中受到压缩和挤压的作用, 同时在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同向转动作用下前行时,第二脉动机构对熔体 的物料产生拉伸力场作用及轴向混合强化作用,从而对熔体的物料进行混炼 塑化,且使熔体的物料稳定从出料口挤出;同时,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 二杆件之间的相互擦拭作用实现了自洁作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1、本发明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横截面形状不同,从而当第一螺杆和 第二螺杆同向转动时,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提高了固体输送效率, 可以更大程度的增加挤出产量,适用于大产量加工。

2、本发明的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横截面形状不同,从而当第一螺杆 和第二螺杆同向转动时,引入了对称破缺效应,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 则流道中的物料会受到压缩和挤压的作用,同时引入了横向脉动机构带来的 滑块上下往复脉动,使得物料流动空间周期性压缩、扩张,从而产生混沌混 合效果,强化了混炼和传热过程,使完成塑化的热、机械历程大大缩短,能 耗低、节能降耗效果显著。

3、本发明采用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一杆件之间的相互擦拭作用和 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第二杆件之间的相互擦拭作用,实现了加工过程自洁 作用。

4、本发明的采用了第一脉动机构和第二脉动机构,从而令物料产生了周 期性轴向漏流,提高了轴向混合作用,全面强化了混合混炼强度和效果,具 有极其优异的分散分布混合效果,令加工过程停留时间分布较窄,提高了加 工效率和效果,尤其适用于高产量、纳米材料的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的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的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包括机筒1 和螺杆机构,所述机筒1内设有内腔4,所述螺杆机构安装于内腔4,所述螺 杆机构包括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相互啮合, 且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都与内腔4的内壁相切;所述第一螺杆2、第 二螺杆3与机筒1的内腔4形成流道;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截面 均为由多段曲率半径不等的圆弧构成,且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截面形 状不同,而两截面的圆弧数量相等;当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转动时,所 述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所述内腔4由两个连通的圆柱槽构成,且内 腔4的截面形状呈卧倒的“8”字。

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4段,其中,第 一螺杆2的截面的4段圆弧分别为L1L2、L2L3、L3L4和L4L1,且圆弧L1L2、 L2L3、L3L4和L4L1的圆心角分别为α11、β11、2π-α11-β11-β12和β12, 且圆弧L3L4与内腔4相切;

其中,β1112,0<α11<π-β11

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4段圆弧分别为R1R2、R2R3、R3R4和R4R1,且圆弧 R1R2、R2R3、R3R4和R4R1分别与L1L2、L2L3、L3L4和L4L1配合,圆弧R1R2、 R2R3、R3R4和R4R1的圆心角分别与L1L2、L2L3、L3L4和L4L1的相等;且圆弧 R1R2与内腔4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2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3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为C1, 且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最大外径均为D1,最小内径均为d1,所述第一 螺杆2中在圆弧L2L3和L4L1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3中在圆弧R2R3和R4R1的螺腹的腹角均为η1,且η11112,所述圆弧L1L2和L3L4的半径分别为d1/2和D1/2;所述圆弧L1L2和L3L4的圆心均为第一螺杆2的旋 转中心O1;所述圆弧L2L3和L4L1的半径均为C1,且所述圆弧L2L3的圆心为 L2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1/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L4L1的圆心为L1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1/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R1R2和R3R4的半径分别为D1/2和d1/2;所述圆弧R1R2和R3R4的圆心均为第二螺杆3的旋转中心O2;所述圆弧R2R3和R4R1的半径均为C1, 且所述圆弧R2R3的圆心为R3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1/2为半径的圆 弧的交点;所述圆弧R4R1的圆心为R4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1/2为 半径的圆弧的交点。同时D1/d1=1.1~5.5,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螺距均 为0.01~100D1

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均为单头螺纹螺杆。

所述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还包括第一脉动机构5和第二 脉动机构10,所述机筒1设有输送段15、熔融段16、排气段17和混炼挤出 段18;所述输送段15、熔融段16、排气段17和混炼挤出段18自被加工的物 料的移动方向依次排列;所述输送段15的上面设有与内腔4连通的进料口19, 所述排气段17的上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排气口21;所述排气段17的下面设 有与内腔4连通的第一清洁孔9;所述第一脉动机构5安装于排气段17的下 面,且所述第一脉动机构5插入第一清洁孔9;所述混炼挤出段18的末端设 有出料口21;所述混炼挤出段18的下面设有与内腔4连通的第二清洁孔14; 所述第二脉动机构10安装于混炼挤出段18的下面,且所述的第二脉动机构 10插入第二清洁孔14。

所述第一脉动机构5包括第一偏心轮6、第一转轴8和第一杆件7,所述 第一偏心轮6通过第一转轴8安装于排气段15的下面,第一杆件7的下端设 有第一外缘71,所述第一偏心轮6的上端顶住第一外缘71的下面;所述第一 杆件7的上端插入第一清洁孔9;驱动第一偏心轮6转动,则第一杆件7则受 到第一偏心轮6的作用而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对排气段15的流道中的熔体的 物料产生拉伸作用及轴向混合作用,故可加速熔体的物料中的气体从排气口 21排出,同时第一螺杆2、第二螺杆3和第一杆件7之间相互擦拭实现了自 洁作用。

所述第二脉动机构10包括第二偏心轮11、第二转轴13和第二杆件12, 所述第二偏心轮11通过第二转轴13安装于混炼挤出段18的下面,所述第二 杆件12的下端设有第二外缘121,所述第二偏心轮11的上端顶住第二外缘 121的下面;所述第二杆件12的上端插入第二清洁孔14。同理,驱动第二偏 心轮11转动,则第二杆件12则受到第二偏心轮11的作用而上下往复移动, 从而对混炼挤出段18的流道中的熔体的物料产生拉伸作用及轴向混合作用, 则促进熔体的物料的混炼塑化,且使熔体的物料从出料口21挤出,同时第一 螺杆2、第二螺杆3和第二杆件12之间相互擦拭实现了自洁作用。

本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物料从进料口19进入输送段15的流道后,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 3分别沿各自螺杆轴线同向等速转动;在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轴向正位 移输送力以及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之间的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实现进料输 送,迫使物料向熔融段16的流道方向移动;

(2)当物料移动至熔融段16的流道处时,由于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 变化,从而对物料进行压缩和挤压,则物料预熔融,且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 杆3高速旋转产生摩擦热,同时在机筒1的外加热共同作用使得物料发生融 化;在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同向转动的情况下,加速了熔体的物料与 固体的物料的分离,所述流道的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而产生的混沌混合作用 加速固体的物料的熔融进程,使得物料成为熔体;

(3)熔体的物料从熔融段16的流道进入排气段17的流道后,第一螺杆 2和第二螺杆3的同向转动不断翻动物料,此时安装于排气段的第一脉动机构 5的第一杆件7受第一偏心轮6的作用而做上下往复垂直的运动,导致熔体的 物料周期性漏流的发生,则对熔体的物料产生拉伸力场作用及轴向混合作用, 加速了气体从排气口20排出,第一螺杆2、第二螺杆3和第二杆件6之间的 相互擦拭作用实现了自洁作用,且熔体的物料受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 作用进一步向混炼挤出段18的流道方向运动;

(4)熔体的物料进入混炼挤出段18的流道后,混炼挤出段18的流道的 截面形状周期性变化,则熔体的物料在混炼挤出段18的流道中受到压缩和挤 压的作用,同时在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同向转动作用下前行时,第二 脉动机构10对熔体的物料产生拉伸力场作用及轴向混合强化作用,从而对熔 体的物料进行混炼塑化,且使熔体的物料稳定从出料口挤出;同时,第一螺 杆2、第二螺3杆和第二杆件12之间的相互擦拭作用实现了自洁作用。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除以下特征外同实 施例1: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10段,其中, 第一螺杆2的截面的10段圆弧分别为H1H2、H2H3、H3H4、H4H5、H5H6、H6H7、 H7H8、H8H9、H9H10和H10H1,且圆弧H1H2、H2H3、H3H4、H4H5、H5H6、H6H7、 H7H8、H8H9、H9H10和H10H1的圆心角分别为α21、β21γ21、β22、α22、 α23、β23、γ22、β24和α24,且圆弧H1H2、H5H6、H6H7和H10H1均与内腔4 相切,

其中,β21222324

0≤α2322<π-(β21222324)/2-(γ2122)/2,

即0≦α2322<α2124;同时,γ2122≥0;

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10段圆弧分别为I1I2、I2I3、I3I4、I4I5、I5I6、I6I7、I7I8、 I8I9、I9I10和I10I1,且圆弧I1I2、I2I3、I3I4、I4I5、I5I6、I6I7、I7I8、I8I9、I9I10和I10I1分别与圆弧H1H2、H2H3、H3H4、H4H5、H5H6、H6H7、H7H8、H8H9、H9H10和 H10H1配合,同时,所述圆弧I1I2、I2I3、I3I4、I4I5、I5I6、I6I7、I7I8、I8I9、I9I10和I10I1的圆心角分别与H1H2、H2H3、H3H4、H4H5、H5H6、H6H7、H7H8、H8H9、 H9H10和H10H1的相等;且圆弧I3I4和I8I9均与内腔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2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3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为C2, 且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最大外径均为D2,最小内径均为d2,所述第一 螺杆2中在圆弧H2H3、H4H5、H7H8和H9H10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3中在 圆弧I2I3、I4I5、I7I8和I9I10的螺腹的腹角均为η2,且η221222324, 所述圆弧H1H2、H5H6、H6H7和H10H1的半径均为D2/2;所 述H3H4和H8H9的半径均为d2/2;且所述H1H2、H3H4、H5H6、H6H7、H8H9和H10H1圆心均为第一螺杆2的旋转中心O1,所述圆弧H2H3、H4H5、H7H8和H9H10的半径均为C2,所述圆弧H2H3的圆心为H3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 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H4H5的圆心为H4O1的延长线与 以O1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H7H8的圆心为H8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H9H10的圆 心为H9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I3I4和I8I9的半径均为D2/2;所述I1I2、I5I6、I6I7和I10I1的半径均 为d2/2;且所述I1I2、I3I4、I5I6、I6I7、I8I9和I10I1圆心均为第二螺杆3的旋转中 心O2,所述圆弧I2I3、I4I5、I7I8和I9I10的半径均为C2,所述圆弧I2I3的圆心为 I2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I4I5的 圆心为I5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 I7I8的圆心为I7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 述圆弧I9I10的圆心为I10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2/2为半径的圆弧的 交点。

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均为双头螺纹螺杆。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本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除以下特征外同实 施例1: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7段,其中, 第一螺杆2的截面的7段圆弧分别为M1M2、M2M3、M3M4、M4M5、M5M6、 M6M7和M7M1,且圆弧M1M2、M2M3、M3M4、M4M5、M5M6、M6M7和M7M1的圆心角分别为α31、β31、γ32、ε31、ε32、γ31和β32,且圆弧M1M2与内 腔4相切;

其中,β3132,ε3132

0<α31<π-(β3132)/2-γ32/2-ε31/2-ε32/2,

即,0<α31<γ31

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7段圆弧分别为N1N2、N2N3、N3N4、N4N5、N5N6、 N6N7和N7N1,所述圆弧N1N2、N2N3、N3N4、N4N5、N5N6、N6N7和N7N1分 别与圆弧M1M2、M2M3、M3M4、M4M5、M5M6、M6M7和M7M1配合,且圆弧 N1N2、N2N3、N3N4、N4N5、N5N6、N6N7和N7N1的圆心角分别与M1M2、M2M3、 M3M4、M4M5、M5M6、M6M7和M7M1的相等;且圆弧N3N4和N6N7均与内腔 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2的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3的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 为C3,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最大外径均为D3,最小内径均为d3,所述 圆弧M4M5与M5M6之间的交点M5与位于直径为d30的圆上,且d3<d30<D3; 所述第一螺杆2中在圆弧M2M3和M7M1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3中在圆 弧N2N3和N7N1的螺腹的腹角均为η3,且η33132,所 述第一螺杆2中在圆弧M4M5和M5M6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3中在圆弧 N4N5和N5N6的螺腹的腹角均为η4,且η4=π-arccos(D32+d30-4C322D3d30);

所述圆弧M1M2的半径为D3/2;所述M3M4和M6M7的半径均为d3/2;且 所述M1M2、M3M4和M6M7圆心均为第一螺杆2的旋转中心O1,所述圆弧 M2M3、M4M5、M5M6和M7M1的半径均为C3,所述圆弧M2M3的圆心为M3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M4M5的圆 心为M4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 M5M6的圆心为M6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M7M1的圆心为M7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 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N3N4和N6N7的半径均为D3/2;所述N1N2的半径均为d3/2;且 所述N1N2、N3N4和N6N7圆心均为第二螺杆3的旋转中心O2,所述圆弧N2N3、 N4N5、N5N6和N7N1的半径均为C3,所述圆弧N2N3的圆心为N2O2的延长线 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N4N5的圆心为N5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N5N6的圆 心为N5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 N7N1的圆心为N1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3/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螺纹头数均为非整数维数。

实施例4

如图5所示,本具有拉伸作用同向自洁双螺杆挤出机除以下特征外同实 施例3: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圆弧的数量均为6段,其中, 第一螺杆2的截面的7段圆弧分别为J1J2、J2J3、J3J4、J4J5、J5J6和J6J1,且圆 弧J1J2、J2J3、J3J4、J4J5、J5J6和J6J1的圆心角分别为α41、θ41γ41、δ41、 ε41和β41,且圆弧J1J2与内腔4相切;

其中,0<α41<π-β41/2-θ41/2-δ41/2-γ41/2,即0<α41<ε41

第二螺杆3的截面的6段圆弧分别为K1K2、K2K3、K3K4、K4K5、K5K6和K6K1,所述圆弧K1K2、K2K3、K3K4、K4K5、K5K6和K6K1分别与圆弧M1M2、 M2M3、J1J2、J2J3、J3J4、J4J5、J5J6和J6J1配合,且圆弧K1K2、K2K3、K3K4、 K4K5、K5K6和K6K1的圆心角分别与J1J2、J2J3、J3J4、J4J5、J5J6和J6J1的相等; 圆弧K5K6与内腔4相切;

所述第一螺杆2的旋转中心O1和第二螺杆3的旋转中心O2之间的距离 为C4,且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最大外径均为D4,最小内径均为d4,所 述圆弧K3K4的两个端点K3、K4均在直径为d40的圆上,且d4<d40<D4,所述 第一螺杆2中在圆弧J6J1的螺腹的腹角和第二螺杆3中在圆弧K6K1螺腹的腹 角均为η5,且η541,所述第一螺杆2中在圆弧J2J3的螺腹 的腹角和第二螺杆3中在圆弧K2K3螺腹的腹角均为η6,且 所述第一螺杆2中在圆弧J4J5的螺腹的腹角和第 二螺杆3中在圆弧K4K5螺腹的腹角均为η7,且

所述圆弧J1J2的半径为D4/2;所述J3J4和J5J6的半径分别为C4-d40/2和 d4/2;且所述J3J4和J5J6圆心均为第一螺杆2的旋转中心O1,所述圆弧J2J3、 J4J5和J6J1的半径均为C4,所述圆弧J2J3的圆心为J3O1的延长线与以O1为圆 心和以D4/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J4J5的圆心为J5O1的延长线与以 O1为圆心和以D4/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J6J1的圆心为J6O1的延长 线与以O1为圆心和以D4/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圆弧K5K6的半径均为D4/2;所述K1K2和K3K4的半径分别为d4/2和 d40/2;且所述K1K2、K5K6和K3K4圆心均为第二螺杆3的旋转中心O2,所述 圆弧K2K3、K4K5和K6K1的半径均为C4,所述圆弧K2K3的圆心K2O2的延长 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4/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K4K5的圆心为K4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4/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所述圆弧K6K1的圆 心为K1O2的延长线与以O2为圆心和以D4/2为半径的圆弧的交点。

所述第一螺杆2和第二螺杆3的螺纹头数均为在1和2之间的非整数维 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发明进行限定,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