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球链的制造方法、球链的连接部件

球链的制造方法、球链的连接部件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各种周长球链的球链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球链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形成端部具有半球部的第一球链部;形成端部具有半球部的第二球链部,或形成端部具有半球部且具有可以连接及分离的部位的连接部件;固定第一球链部和第二球链部的彼此的端部,或固定第一球链部和所述连接部件彼此的端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592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立川窗饰工业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21022.0

  • 发明设计人 河合英治;中村元;

    申请日2011-04-27

  • 分类号F16G13/12;E06B9/326;

  • 代理机构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成新

  •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港区三田三丁目1番12号

  • 入库时间 2024-02-19 17:37:5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2-17

    授权

    授权

  • 2013-02-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16G13/12 申请日:2011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3-01-0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链的制造方法,以及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该制造方法的连接部 件,该球链可作为横式百叶窗、纵型百叶窗、卷绕型屏幕、纱窗、上下滑动窗、帆 布篷、天窗以及晒衣架的升降装置等的操作拉绳来使用。

背景技术

有一种横式百叶窗,在可旋转地支撑于顶侧箱体一端的滑轮上悬挂环状球链, 通过操纵所述球链使滑轮旋转,来传动顶侧箱体内的叶片驱动机构,由此可以进行 叶片的升降操作以及角度调节。

球链是在例如用合成树脂制带状拉绳上等间隔地成形并固定合成树脂制球体的 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而且,通过将球链的各球体顺次卡合到形成在滑轮圆 周面上的凹部,可以驱动滑轮旋转。

这种球链一般具有用连接器将成形并固定有多个球体的拉绳的两端连接成环状 的结构。而且,对于将球链缠绕滑轮1周以上而进行叶片的升降操纵的横式百叶窗 来说,球链结合部的球体形状及球体间隔必须与其他部分的球体形状及球体间隔一 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实公昭62-4502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如前所述,球链应用于百叶窗和帆布篷等各种装置上,所需要的周长也 各种各样。并且,通常按照窗户大小定制百叶窗,为了对应这样的定制,需要各种 周长的球链。可是,要准备各种周长的球链会花费较多的费用和时间。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各种周长的球链的球链制造方法。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一球链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形成拉绳上等间隔设置有多 个球体的球链部;形成具有可以连接及分离的部位的连接部件;切断球链部使长度 成为所需长度;使所述球链部和所述连接部件彼此的端部相接合。

在这个方法中,可以通过切断球链部来调节其长度,通过使所述球链部的端部 与所述连接部件的端部相接合来形成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所以,如果准备具 有一种或数种长度的球链部,即可形成各种周长的球链。从而,根据本发明可以容 易地制造各种周长的球链。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接合”是指通过固定(粘接、焊接)、缝制、压胶等 使两个物体一体化的工艺。而且,所谓“连接部件”是指能相互连接及分离的部件 的组合。构成“连接部件”的多个部件可以相互连接也可以相互分离。所谓“连接 部件的端部”是指构成“连接部件”的多个部件连接时作为端部的部分。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各种实施形态。下面所示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连接部件端部具有半球部,切断所述球链部使其端部成半 球部。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半球部”具有对设置于球链部上的球体进行平分而成 的形状为佳,但没有必要必须平分,比平分稍微大一些或小一些均可。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球链部通过形成拉绳上等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球体的球链体, 并以端部成为半球部且长度成为所需长度的方式切割球链体而形成。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球链部通过在拉绳上注塑成型球体而形成。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连接部件具有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 接部件具有第一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可与第一嵌合部 嵌合的第二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嵌合状态的第一嵌合部和第二嵌合部的外形 与球链部的球体形状相同。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第一连接部件通过在拉绳上注塑成型具有实心体嵌合凸部 的第一嵌合部及半球部,在第一嵌合部和所述半球部的各自的端部切断所述拉绳而 形成,所述第二连接部件通过在拉绳上注塑成型第二嵌合部的前驱体及半球部,在 所述前驱体和所述半球部的各自的端部切断所述拉绳,在所述前驱体上挖掘加工嵌 合孔形成第二嵌合部而形成。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嵌合凸部的前端设置有比所述嵌合凸部的基端直径大的膨 径部,在所述嵌合孔的内部设置有弹性地保持所述膨径部的卡合部。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嵌合凸部通过插入所述嵌合孔并使其旋转而卡合到该嵌合 孔中。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嵌合凸部为轴状,所述嵌合孔具有能插入所述嵌合凸部的 直径,并且,该嵌合孔具有将所述嵌合凸部能从所述拉绳的轴心方向取出的开口槽, 所述开口槽的宽度比所述嵌合凸部的直径小。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连接部件具有一对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所 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 一对第一连接部件分别嵌合的一对第二嵌合部。

作为一个例子,第一连接部件通过在拉绳上注塑成型(Outsert)第一嵌合部及 半球部,在第一嵌合部和所述半球部的各自的端部切断所述拉绳而形成,所述第二 连接部件通过注射成型(Injection Molding)而形成。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嵌合部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所述 第二连接部件是筒状部件,该筒状部件在两端具有第二嵌合部,该第二嵌合部由具 有卡合部的嵌合孔构成,在所述嵌合凸部的前端具有直径比所述嵌合凸部的基端直 径大的膨径部,在所述嵌合孔设置有卡合到所述膨径部的卡合部。

作为一个例子,在所述嵌合孔设置有卡合部,通过插入所述膨径部并使其旋转 而将该膨径部卡合到所述卡合部。

作为一个例子,嵌合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的一对嵌合凸部的嵌合角度相对偏离。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膨径部设置于所述嵌合凸部的整个外周面上。

作为一个例子,所述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嵌合部具有嵌合孔,所述第二连接部 件具有设置于其两端且能嵌合到所述嵌合孔的一对嵌合凸部,及相互连接所述一对 嵌合凸部的轴部,所述嵌合凸部在垂直于所述拉绳轴心的方向可插入所述嵌合孔。

所述嵌合凸部为轴状,所述嵌合孔具有可插入所述嵌合凸部的直径,并且,该 嵌合孔具有将所述嵌合凸部可从所述拉绳的轴心方向取出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 宽度比所述嵌合凸部的直径小。

作为一个例子,在第二连接部件中,所述嵌合凸部与轴部由不同硬度的合成树 脂一体成型而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球链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形成多个端部具有半球部 的球链部;形成多个端部有半球部且具有可连接及分离的部位的连接部件;将所述 多个连接部件各自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多个球链部中的一个球链部上,将所述多个连 接部件各自的另一端固定到所述多个球链部中的其他的球链部上。

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地制造具有相互以特定距离隔开的多个连接部件的球链。

作为一个例子,具有切断所述球链部的工序,通过此工序使所述多个的球链部 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为半球部且长度成为所需长度。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装置的球链的制造方法,是将所述球链悬挂于滑轮 并垂下,通过操纵所述球链旋转驱动所述滑轮的操作装置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 工序:形成拉绳上等间隔设置有多个球体的球链部;形成端部具有半球部且具有可 以连接及分离的部位的连接部件;切断所述球链部,使端部成半球部,且使长度成 为所需长度;固定所述球链部和所述连接部件彼此的端部;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具 有一对第一连接部件、第三连接部件以及一对第二连接部件,所述一对第一连接部 件具有第一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件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嵌合部, 长度是所述滑轮外周长的一半以上,所述一对第二连接部件分别具有一对第二嵌合 部,该一对第二嵌合部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件的第一嵌合部及第三连接部件的第一嵌 合部嵌合。

根据本发明,因为第三连接部件的两端连接到一对第二连接部件上,第三连接 部件的长度是滑轮外周长的一半以上,所以,一对第二连接部件之间将相隔滑轮外 周长的一半以上的距离。第一连接部件连接到各个第二连接部件上,第一连接部件 被固定到球链部上,由此能形成环状的或可进行环状化的球链。对球链施加超过阈 值的力时,球链在第二连接部件处分离。因为一对第二连接部件相互充分被隔开, 所以不会出现两个第二连接部件卡合到滑轮的状态,对球链施加超过阈值的力时, 球链可以确实地分离。

本发明还提供两种球链的连接部件,其中一种球链的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部 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一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所述 第二连接部件具有能嵌合第一嵌合部的第二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另一种球链 的连接部件包括一对第一连接部件、以及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具有第 一嵌合部且端部具有半球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具有与所述一对第一连接部件分别 嵌合的一对第二嵌合部。如果使用所述连接部件,能更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球链的 制造方法。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容易制造各种周长的球链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横式百叶窗的主视图。

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剖面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球链制造工序全体像的流程图。

图8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球链部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9为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10为第一实施方式中接合球链部和连接部件而制造球链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11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步骤SA1球链部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12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13为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中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14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件和第二连接部件连接工序的主视图。

图15为第一实施方式中切断球链部的工序的主视图。

图16为第一实施方式中切断球链部的工序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17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18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19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20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仰视图。

图21为沿图19中A-A线的剖面图。

图22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剖面图。

图23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平面图。

图24为沿图22中B-B线的剖面图。

图2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26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27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剖面图。

图2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29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30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平面图。

图31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侧面图。

图32为沿图29中C-C线的剖面图。

图33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34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背面图。

图35为沿图33中D-D线的剖面图。

图36为沿图33中E-E线的剖面图。

图37为沿图35中F-F线的剖面图。

图38为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39为第三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40为说明第三实施方式连接部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41为说明第三实施方式连接部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其他例子的制造工序的 主视图。

图42为第四实施方式的球链的分解立体图。

图43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44为第五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45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46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件的侧面图。

图47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主视图。

图48为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的侧面图。

图49为沿图47中G-G线的剖面图。

图50为沿图47中H-H线的剖面图。

图51为第五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52为第五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53为第五实施方式连接部件中的第一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54为第六实施方式的球链的连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5为第六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的嵌合状态的剖面图。

图56为第七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57为第七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58为第七实施方式的中接合球链部和连接部件而制造球链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59为说明第七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60为第七实施方式中切断主要拉绳的工序的主视图。

图61为第七实施方式中切断主要拉绳的工序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62为第八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63为第八实施方式的横式百叶窗的操作装置的剖面图。

图64为第八实施方式的横式百叶窗的操作装置的剖面图。

图65为第八实施方式的横式百叶窗的操作装置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66为第八实施方式中球链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67为说明第八实施方式中球链部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68为第九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69为第九实施方式的球链的主视图。

图70为第九实施方式的横式百叶窗的操作装置的其他例子的主视图。

图71为第九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件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72为说明第九实施方式连接部件中的第三连接部件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符号的说明】

9...球链;9a...球链部;9b...第一球链部;9c...第二球链部;12...滑轮;14...拉绳; 15、44...球体;15a、20、24...半球部;16...连接部;17、27、41、61...第一连接部件; 18、28、42、62...第二连接部件;19...连接拉绳;21、29、63...第一嵌合部;22、30、 45、65、73...嵌合凸部;23...连接拉绳;25、34...第二嵌合部;26、35、67、75...嵌 合孔;72...嵌合凹部;74...轴部;76...开口槽;77...插通孔;91...第三连接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进行具体化的第一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横式百叶 窗,在悬挂支撑于顶侧箱体1的梯带2上支撑有多个叶片3,在所述梯带2(Ladder  tape)的下端安装有底部轨道4。

所述叶片3的在所述梯带2的支撑位置附近插设有升降软线5(lifting cord), 所述升降软线5的下端悬挂支撑有所述底部轨道4。所述升降软线5的上端缠绕在卷 轴7上,该卷轴7由设置在所述顶部箱体1内的支撑部件6支撑且相对于该支撑部 件6可以旋转。

所述顶侧箱体1的一端上可旋转地支撑有滑轮12,所述滑轮12上悬挂有环状球 链9。而且,当操纵球链9使滑轮12正反方向旋转时,所述卷轴7通过齿轮箱10 及升降轴12a等进行旋转,通过升降软线5卷绕卷轴7或从卷轴7解绕,使叶片3 及底部轨道4做升降运动。

并且,当使滑轮12旋转时,倾斜滚筒13通过齿轮箱10、倾斜单元11、倾斜轴 12b等而旋转,各个叶片3则通过所述梯带2而旋转。

下面结合图2~图6对所述球链9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所述球链9的由聚酯构成的拉绳14上等间隔地成型有由合成树 脂构成的球体15。各球体15是用成型机在拉绳14的表面成形的长球状的实心体, 各球体15被固定于拉绳14以致相对该拉绳14不能移动。

所述拉绳14的两端通过连接部件16所连接而形成环状球链9。如图3所示,所 述连接部件16由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所构成。

如图4所示,就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7来说,在连接拉绳19的一端注塑成型有 半球部(半部)20,所述连接拉绳19与所述拉绳14材质相同,所述半球部20比所述 球体15的一半稍大,在连接拉绳19的另一端注塑成型有直至前端为止是实心体的 第一嵌合部21。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21之间的间隔与所述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 同。

并且,如图3所示,第一嵌合部21从其前端到基端注塑成型为实心体,以使所 述连接拉绳19被埋入,因此,可以充分确保第一嵌合部21和连接拉绳19的接合强 度。图4所示的是所述连接拉绳19埋入至第一嵌合部21的前端附近的情况。这种 情况下,可以容易地确保嵌合凸部22在压缩方向的强度。

所述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21的材质与所述球体15的材质相同且形成在所述 连接拉绳19的两端。

所述第一嵌合部21的基端形成为与所述球体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状,在第一 嵌合部21的前端形成有圆轴状的嵌合凸部22。所述嵌合凸部22在其前端形成有法 兰状的膨径部22a,该膨径部22a外形的直径比半球状的基端的最大直径小。并且, 在膨径部22a前端侧角部形成有倒角22b,可以使膨径部22a容易地嵌合到嵌合孔 26。

并且,所述第一嵌合部21在所述连接拉绳19的另一端一体成型。并且,所述 第一嵌合部21也可以与所述半球部20同样成形后,通过切削形成嵌合凸部22。

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8的在连接拉绳23的一端形成有半球部24, 连接拉绳23与所述拉绳14材质相同,所述半球部24具有所述球体15的一半的形 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8的在所述连接拉绳23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嵌合部25。半 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25之间的间隔与所述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同。

所述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25,以与所述球体15相同的材质被注塑成型在所 述连接拉绳23的两端。

所述第二嵌合部25的基端形成为与所述球体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状,在第二 嵌合部25的前端形成有嵌合孔26。并且,嵌合孔26内部的直径比开口部的直径大, 如图6所示,能弹性地嵌合且保持所述嵌合凸部22的膨径部22a。

并且,嵌合孔26的深度是第二嵌合部25长度的一半以下,所述嵌合凸部22突 出的高度与嵌合孔26的深度相等。

保持嵌合凸部22的嵌合孔26的保持力被设定为:在进行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 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作用于球链9的通常的拉力不会使嵌合凸部22和嵌合孔26 的嵌合脱离的大小。并且,只有在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的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因 合成树脂的弹性,嵌合凸部22和嵌合孔26的嵌合才会脱离。

所述嵌合孔26是通过在所述连接拉绳23的另一端形成与半球部24相同的半球 部,然后切削所述半球部前端中央部并将其挖空而形成。并且,如图2及图6所示, 在嵌合凸部22嵌合到嵌合孔26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及第二嵌合部的外形与所述球 体15的形状相同。

所述嵌合孔26的深度比所述第二嵌合部25长度的一半稍浅,所述第二嵌合部 25的基端为实心体。因此,可以充分确保嵌入第二嵌合部25内的连接绳23的长度。

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17、18的半球部20、24固定在位于所述拉绳14两端 的半球部15a上,形成为与所述球体15一样形状的球体。并且,如果将所述嵌合凸 部22嵌合到嵌合孔26中,就会形成环状球链9。

上述结构的球链9中,在所述球链9的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的连接拉绳 19、23的全长上等间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球链9相对于滑轮12可以 没有限制地滚动。

上述结构的球链具有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在球链9的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的连接拉绳19、23的全长上,等间隔 地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可以使球链9相对于滑轮12没有限制地滚动,从 而能进行叶片的升降操作。

(2)当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连接部件16的嵌合凸部22与 嵌合孔26的嵌合脱离。因此,当球链9的自由端勾到在室内走动的住户或其他的移 动物体时,可以切断球链9以确保住户的安全,且具有对悬挂球链9的滑轮12等的 损坏可以防患于未然的故障安全功能。

(3)连接部件16的嵌合凸部22和嵌合孔26的嵌合脱离后,如果再次将嵌合凸部 22嵌合到嵌合孔26,可以容易地再次形成环状球链9。

(4)由于具有将形成在半球状第一嵌合部21的圆轴状的嵌合凸部22一直到其前 端均做成实心体,并将其嵌合到穿设于半球状第二嵌合部25的嵌合孔26的结构, 所以,可以确保将嵌合凸部22保持在嵌合孔26的保持力。

(5)通过设置于膨径部22a前端的倒角22b,可以容易地将膨径部22a嵌合到嵌合 孔26,同时,可以防止将膨径部22a嵌合到嵌合孔26时引起的嵌合孔26开口部的 破损。

(6)因为可以充分确保嵌入到第二嵌合部25内的连接拉绳23的长度,所以,可 以充分确保第二嵌合部25和连接拉绳23的接合力。

(7)如图3所示,为使所述连接拉绳19嵌入,第一嵌合部21从其前端至基端均 注塑成型为实心体,所以,可以充分确保第一嵌合部21和连接拉绳19的接合强度。

(8)由于确保了第二嵌合部25和连接拉绳23的接合距离为第二嵌合部25长度的 一半以上,所以,可以确保注塑成型在连接拉绳23的第二嵌合部25和连接拉绳23 的接合强度。

(球链9的制造方法)

下面结合图7~图16对本实施方式球链9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球 链9制造工序的全体像的流程图。图8是球链部9a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9是连 接部件16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0是连接球链部9a和连接部件16而制造球链9 的工序的流程图。图11(a)~(b)是为说明步骤SA1中球链部9a的制造工序的主视图。 图12(a)~(c)是为说明连接部件16中的第一连接部件17制造工序的主视图。图 13(a)~(e)是为说明连接部件16中的第二连接部件18制造工序的主视图。图14是表 示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连接工序的主视图。图15(a)~(b)是表示切断 球链部9a的工序的主视图。图16(a)~(b)是表示切断球链部9a的工序的其他例子的 主视图。

(1)球链部9a的制造

在步骤SA1中制造球链部9a。具体地,步骤SA1由图8所示的步骤SB1~SB2 构成。在步骤SB1中,如图11(a)所示,编织由聚酯等的纤维形成拉绳14。其次, 在步骤SB2中,如图11(b)所示,在拉绳14上等间隔注塑成型多个球体15,即完成 了球链部9a的制造。

(2)连接部件16的制造

在步骤SA2中制造连接部件16。具体地,步骤SA2由图9所示的步骤SC1~SC8 构成。连接部件16由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所构成,步骤SC1~SC3 涉及第一连接部件17的制造工序,步骤SC4~SC7涉及第二连接部件18的制造工 序,步骤SC8涉及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的连接工序。

(2-1)第一连接部件17的制造

在步骤SC1中,如图12(a)所示,编织由聚酯等构成的纤维形成拉绳19。其次, 在步骤SC2中,如图12(b)所示,在拉绳19上注塑成型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21。 第一嵌合部21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22。其次,在步骤SC3中,在半球部20的端 部和第一嵌合部21的端部(图12(b)箭头B的位置)切断拉绳19,得到如图12(c)所示 的结构,由此完成了第一连接部件17的制造。

(2-2)第二连接部件18的制造

在步骤SC4中,如图13(a)所示,编织由聚酯等构成的纤维形成拉绳23。其次, 在步骤SC5中,如图13(b)所示,在拉绳23上注塑成型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25 的前驱体25a。其次,在步骤SC6中,在半球部24的端部和前驱体25a的端部(图 13(b)箭头B的位置)切断拉绳23,得到如图13(c)所示的结构。其次,在步骤SC7中, 如图13(d)所示,对前驱体25a进行嵌合孔26的挖掘加工,得到如图13(e)所示的结 构,由此完成了第二连接部件18的制造。

(2-3)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的连接

在步骤SC8中,如图14所示,通过对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施加 箭头所示方向的力,使第一连接部件17的嵌合凸部22和第二连接部件18的嵌合孔 26弹性嵌合,得到连接部件16,由此完成了连接部件16的制造。

本实施方式的方法通过在拉绳上注塑成型多个半球部和嵌合物后,在恰当的位 置切断拉绳来制造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所以,可容易大量生产第一 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是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而形成连接 部件16,但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未必需要连接。即,可以省略连接 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步骤SC8)

(3)球链9的制造

在步骤SA3中,制造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9。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 如果连接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可以制造环状的球链部9,如果不连接构 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可以制造能环状化的球链9。

具体地,步骤SA3由图10所示的步骤SD1~SD2构成。在步骤SD1中,切断 球链部9a使球链9的长度为所需长度。在一个例子中,在如图15(a)的虚线A所示 的两处切断球链部9a,得到如图15(b)所示的结构体。切断时使球链部9a的两端为 半球部15a。在其他例子中,如图16(a)所示,注塑成型时把球链部9a的一端注塑成 半球部15a,在步骤SD1中,在如图16(a)的虚线A所示的一处切断球链部9a,这样 也可以得到图16(b)所示的结构体。

在步骤SD2中,如图2所示,通过固定球链部9a的一对半球部15a和连接部件 16的一对半球部20、24,得到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9,由此完成了球链9的制 造。

本实施方式的方法通过切断球链部9a来调节其长度,通过固定所述球链部9a 和连接部件16,制造了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9,因此,如果预先准备具有一种 或数种长度的球链部,那么可以制造各种周长的球链。从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 法,可以容易地制造各种周长的球链。

另外,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如果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 被连接时,也可以包括连接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端部的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 接部件18而制造球链9的工序。并且,半球部和半球部也可以通过固定(焊接、粘 接)以外的方法(压胶、缝制等)而将其一体化。

(第二实施方式)

图17~图25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所述球链9在由聚酯构成的拉绳14上等间隔地成型有由合成树 脂构成的球体15。各球体15是用成型机在拉绳14的表面成型的长球状的实心体, 各球体15固定于拉绳14且相对拉绳14不能移动。所述拉绳14的两端通过用连接 部件16连接而形成环状球链9。

如图18所示,连接部件16由第一连接部件27和第二连接部件28所构成。如 图19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件27在连接拉绳19的一端形成半球部20,所述连接拉 绳19与所述拉绳14材质相同,所述半球部20的形状是所述球体15一半的形状, 在连接拉绳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9。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29之间的间 隔与所述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同。

所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29形成在所述连接拉绳19的两端,且由与所述球 体15相同的合成树脂构成。

所述第一嵌合部29的基端具有与所述球体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状,在第一嵌 合部29的前端,形成有截面为枕状形状的嵌合凸部30,该截面为枕状形状的嵌合凸 部30是平行切除圆形轴的两侧部而形成的。

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所述嵌合凸部30的前端形成有膨径部31,该膨径部 31在枕状形状的长轴方向被扩径,在所述膨径部31长轴方向两侧部的外周方面设置 有凹条32,该凹条32沿第一嵌合部29的轴向设置。并且,所述膨径部31的前端角 部形成有倒角33。

如图22所示,所述第二连接部件28在连接拉绳23的一端形成有半球部24,所 述连接拉绳23与所述拉绳14材质相同,所述半球部24的形状是所述球体15的一 半的形状,在所述连接拉绳23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嵌合部34。半球部24和第二嵌 合部34用与所述球体15相同的合成树脂所成型,半球部24和第二嵌合部34之间 的间隔与所述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同。

所述半球部24及第二嵌合部34形成在所述连接拉绳23的两端,且由与所述球 体15相同的合成树脂构成。

所述第二嵌合部34的基端,具有与所述球体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状,在第二 嵌合部34的前端面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孔35。如图23所示,所述嵌合孔35的开口 为枕状形状,能插入所述嵌合凸部30的膨径部31。

如图22及图24所示,所述嵌合孔35的内部形成为圆形,该圆形的直径可使所 述嵌合凸部30在该嵌合孔35内进行旋转。因此,在嵌合孔35的开口部,线对称地 形成有卡合到所述膨径部31的卡合部37。该卡合部37的开口边缘挖成圆弧状,以 使所述嵌合凸部30的基端可以旋转。

在所述嵌合孔35内部的内周面一侧,形成有能卡合到所述凹条32的突条36。 所述突条36形成在垂直于所述嵌合孔35开口部长轴L1的短轴L2上。

当连接如上所述的第一嵌合部29和第二嵌合部34时,将嵌合凸部30的膨径部 31插入嵌合孔35,在这个状态下,可以使第一嵌合部29按任意方向旋转90度。于 是,膨径部31的凹条32卡合到嵌合孔35内的突条36被定位,如图25所示,膨径 部31卡合到卡合部37而被保持在卡合孔35内。

所述保持力设定为在进行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作用于 球链9的通常拉力不能使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35的嵌合脱离的大小。并且,仅限 于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的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由于合成树脂的弹性,嵌合孔35的 开口部被扩张而使膨径部31从嵌合孔35拔出,并使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35的嵌 合脱离。

并且,在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及第二嵌合部29及 34的外形与所述球体15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27及28的半球部20及24,固定在位于所述拉绳14两 端的半球部15a,形成与所述球体15相同形状的球体。并且,如果所述嵌合凸部30 嵌合到嵌合孔35,就会形成环状球链9。

上述结构的球链9,在所述球链9的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的连接拉绳19、 23的全长上,等间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球链9可以相对滑轮12没有 限制地滚动。

上述结构的球链具有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在球链9的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的连接拉绳19、23的全长上,等间隔 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可以使球链9相对滑轮12没有限制地滚动,而进行 叶片的升降操作。

(2)当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连接部件16的嵌合凸部230与 嵌合孔35的嵌合脱离。因此,当球链的自由端挂在在室内走动的住户和其他的移动 物体时,可以用连接部件16切断球链9确保住户的安全,且对悬挂球链9的滑轮12 等的损坏可以防患于未然。

(3)连接部件16的嵌合凸部30和嵌合孔35的嵌合脱离后,如果再次将嵌合凸部 30嵌合到嵌合孔35,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环状球链9。(4)由于是通过将嵌合凸部 30的膨径部31插入到嵌合孔35,使膨径部31旋转90度而实现嵌合凸部30嵌合到 嵌合孔35的结构,所以,将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35的操作力比第一实施方式 要小,但是可以充分确保将嵌合凸部30保持在嵌合孔35的保持力。并且,第一嵌 合部29及第二嵌合部34也可以用比合成树脂刚性更大的材料形成。这时,不具备 故障安全功能,但是,因为即使对球链9施加较强的力球链9也不会非环状化,所 以,可以避免球链9的不经意的非环状化。

(球链9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球链9相同的工序制造。但是, 在图9的步骤SC8中,第一实施方式中是使第一连接部件17的嵌合凸部22和第二 连接部件18的嵌合孔26弹性地嵌合的,可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将嵌合 凸部30插入到嵌合孔35,使嵌合凸部30旋转90度实现嵌合凸部30嵌合到嵌合孔 35,所以,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27和第二连接部件28的连接比第一实施方 式更容易。

(第三实施方式)

图26~图41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26所示,所述球链9在由聚酯构成的拉绳14上等间隔成型有由合成树脂 构成的球体15。各球体15是用成型机在拉绳14的表面成型的长球状的实心体,各 球体15固定于拉绳14,且相对拉绳14不能移动。所述拉绳14的两端通过连接部件 16连接形成环状球链9。

如图27及图28所示,连接部件16由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件41通过筒 状的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构成。

如图29所示,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1在连接拉绳19的一端形成有半球部20,所 述连接拉绳19与所述拉绳14材质相同,所述半球部20的形状是所述球体15一半 的形状,在连接拉绳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43。所述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 部43之间固定有与所述球体15形状相同的球体44,所述第一嵌合部43和球体44 之间的间隔及球体44和半球部20之间的间隔与所述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同。

所述半球部20及第一嵌合部43成型在所述连接拉绳19的两端,且由与所述球 体15、44相同的合成树脂构成。

所述第一嵌合部43的基端,具有与所述球体15的端部相同的半球状,在第一 嵌合部43的前端形成有圆轴状的嵌合凸部45。

如图28~图31所示,在所述嵌合凸部45前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相对圆轴的 中心成轴对称形状的膨径部46,在所述膨径部46的中间,分别形成有截面是半圆状 的卡合凹部47。并且,所述膨径部46的前端侧及基端侧形成有倒角54。

如图28及图32所示,在所述嵌合凸部45的基端,形成有相对于中心成轴对称 的旋转限制部48,该旋转限制部48在圆轴的径向突出而设。并且,各旋转限制部 48相对于圆轴的中心形成在从所述卡合凹部47起沿圆周方向相隔45度角的位置上。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2是用与所述第一嵌合部43及球体15、44相同的合成树脂 成型的圆筒状,如图33及图34所示,两侧的开口部49a、49b为枕状形状,能插入 所述嵌合凸部45的包括膨径部46的前端部。并且,开口部49a、49b是其枕状形状 的方向相对圆筒的中心相互旋转90度的形状。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42内部形成有圆形孔(嵌合孔)50,该圆形孔50的直径为 所述嵌合凸部45的前端能旋转的大小。并且,在开口部49a的枕状形状短轴方向的 开口边缘,分别形成有防止所述膨径部46从圆形孔50脱离的卡合部51a、51b,在 开口部49b的枕状形状短轴方向的开口边缘,分别形成有防止所述膨径部46从圆形 孔50脱离的卡合部51c、51d。

如图35及图36所示,所述卡合部51a~51d与所述圆形孔50的交界处设置有 倒角53,所述嵌合凸部45从圆形孔50取出时,由于所述倒角53、54的作用可以防 止损伤所述卡合部51a~51d。

并且,在所述卡合部51a、51c的内侧且所述圆形孔50的内周面上,分别形成 有卡合到所述卡合凹部47的卡合凸部52。

要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将第一嵌合部43的嵌合凸部 45插入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将第一嵌合部43相对第二连接部件42顺 时针方向旋转90度。于是,嵌合凸部45的卡合凹部47卡合在圆形孔50内的卡合 凸部52,如图38所示,旋转限制部48从开口部49a的枕状形状的角部移动到相邻 的角部而被定位。

并且,在第二连接部件42另一侧的开口部49b同样插入第一连接部件41,使其 旋转90度而定位。于是,如图27所示,第一连接部件41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连 接。

在这个状态下,各个第一连接部件由于嵌合凸部45的膨径部46卡合在第二连 接部件42的卡合部51a~51d,所以被保持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圆形孔50内。

所述保持力设定为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作用于球链9 的通常拉力不会使嵌合凸部45从第二连接部件42脱离的力的大小。并且,仅限于 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的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由于第二连接部件42的合成树脂的弹 性,嵌合凸部45的膨径部46推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从而嵌合凸部 45脱离第二连接部件42。

并且,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两侧嵌合有第一嵌合部43的状态下,其外形形状 与所述球体15的形状相同。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1的半球部20,固定在位于所述拉绳14两端的半球部15a, 形成与所述球体15形状相同的球体。并且,如果用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所述第一 连接部件41,就会形成环状球链9。

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球链9来说,在所述球链9的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的 连接拉绳19的全长上,等间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球链9可以相对滑 轮12没有限制地滚动。

上述结构的球链具有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在球链9的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的连接拉绳19的全长上,等间隔形成 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可以使球链9对滑轮12没有限制地滚动,进行叶片的升 降操作。

(2)当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连接部件16的任意一个第一连 接部件41与第二连接部件42的嵌合脱离。因此,当球链的自由端挂在在室内走动 的住户和其他的移动物体时,可以用连接部件16分离球链9,确保住户的安全,且 对悬挂球链9的滑轮12等的损坏可以防患于未然。

(3)连接部件16的嵌合脱离后,如果再次将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 嵌合,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环状球链9。

(4)由于是通过将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并旋转 90度实现嵌合凸部45嵌合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结构,所以,将嵌合凸部45嵌合到 第二连接部件42的操作力比第一实施方式要小,但是可以充分确保将嵌合凸部45 保持在第二连接部件42的保持力。

(5)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件41,其嵌合凸部45以相互偏离 90度的状态被保持。因此,当拉力作用于各嵌合凸部45时,各嵌合凸部45的膨径 部46在相互偏离90度的方向推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49b动作,所以可以 容易地确保保持力。

(6)所述嵌合凸部45从圆形孔50取出时,倒角53可以防止损伤所述卡合部 51a~51d。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实施。

·第一嵌合部43及第二连接部件42也可以用比合成树脂刚性大的材料形成。 这时,不具备故障安全功能,不过,即使对球链9施加较强的力球链9也不会非环状 化,所以,可以避免球链9突然非环状化。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24的接合面相 对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24的轴心倾斜,以增大接合面的面积。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替换第二连接部件42内的倒角53,也可以做成截面是直 角的台阶。

(球链9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基本上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球链9相同的工序制造。 但是,图7的步骤SA2的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用下面的方法实施。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SA2由图39所示的步骤SE1~SE5构成。连接 部件16由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件42构成,步骤SE1~SE3涉及 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工序,步骤SE4涉及第二连接部件42的制造工序,步骤SE5 涉及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连接工序。

(2-1)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

在步骤SE1中,如图40(a)所示,编织由聚酯等的纤维构成的纤维形成拉绳19。 其次,在步骤SE2中,如图40(b)所示,在拉绳19上注塑成型半球部20、球体44 以及第一嵌合部43。第一嵌合部43具有实心体的嵌合凸部45。其次,在步骤SE3 中,在半球部20的端部和第一嵌合部43的端部(图40(b)的箭头B的位置)切断拉绳 19,得到如图40(c)所示的结构,即完成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也可以在球体44 做一个用于识别制造第一连接部件41模具的标记(也称为腔体号)。由此,第一连 接部件41的质量等产生问题时,可以容易地追踪第一连接部件41由哪个模具所制 造。另外,可以省略球体44,此情况下,第一连接部件41可以如图41(a)~(c)所示 而被制造。

(2-2)第二连接部件42的制造

在步骤SE4中,通过射出成形制造如图28及图33~图37所示的第二连接部件 42。第二连接部件42是具有一对开口部49a,49b的筒状部件,具有一对第二嵌合部, 该一对第二嵌合部由具有卡合部51a~51d的嵌合孔50所构成。

(2-3)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连接

在步骤SE5中,如图28所示,设置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通过 将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件41的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a并使 其旋转,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1相对第二连接部件42固定。其次,通过将另一 侧的第一连接部件41的嵌合凸部45插入到第二连接部件42的开口部49b并使其旋 转,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件41相对第二连接部件42固定。由此,如图27所示,得 到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件42相互固定的结构,即完成了连接部 件16的制造。

另外,在这里使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形成连接部件16,不 过,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未必需要连接。即,连接第一连接部件41 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工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E5)可以省略。

并且,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被连 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连接部件16固定在球链部9a后,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 连接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两端部的第一连接部件41而制造环状球链9的工序。

(第四实施方式)

图42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6。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的结构和制造方法与第三实施方式类似,但与第三实施方 式不同的是,在第一连接部件41的嵌合凸部45的整个外周面上设置有膨径部46。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41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17相同的方 法来制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通过弹性嵌合第一连接部件41的嵌合凸部45和 第二连接部件42的嵌合孔50,可以使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 件42相互连接。

(第五实施方式)

图43~图53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五实施方式。

如图43所示,所述球链9中,在其由聚酯构成的拉绳14上等间隔地成型有由 合成树脂构成的球体15。各球体15是用成型机在拉绳14的表面成型的长球状的实 心体,各球体15固定于拉绳14,且相对拉绳14不能移动。

所述拉绳14的两端通过连接部件16连接而形成环状球链9。如图44所示,所 述连接部件16由两个相同结构的第一连接部件17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8连接所构成。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7在其连接拉绳19的一端注塑成型有半球部20,所述连接 拉绳19与所述拉绳14材质相同,所述半球部20的形状是所述球体15一半的形状, 在连接拉绳19的另一端形成有第一嵌合部21。所述第一嵌合部21和半球部20之间 的间隔与所述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同。

所述第一嵌合部21是在与所述球体15具有相同形状的球体上设置了嵌合凹部 72的部件,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8是在其轴部74的两端具有嵌合凸部73的部件,该 嵌合凸部73能嵌合到所述嵌合凹部72。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8用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如图45及图46所示,所述轴部74 的两端以轴对称状形成有圆轴状的嵌合凸部73,该嵌合凸部73圆轴的中心轴与所述 轴部74的中心轴相垂直。

如图47~图50所示,所述嵌合凹部72上,在垂直于所述连接拉绳19中心轴的 方向形成有嵌合孔75,该嵌合孔75的直径以容易嵌插所述嵌合凸部73的大小所形 成。

所述嵌合孔75在开口槽76处向所述连接拉绳19的相反侧开口而设,该开口槽 76的槽宽小于该嵌合孔75的直径,在所述开口槽76上形成有能插入所述第二连接 部件18的轴部74的插通孔77。

这样形成的第一及第二连接部件17及18,如图44所示,将第二连接部件18 的嵌合凸部73以垂直于连接拉绳19的方向插入到第一连接部件17的嵌合孔75中 时,第一连接部件17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8连接。

在这个状态下,圆轴状的嵌合凸部73由嵌合孔75所保持,而将保持力设定为 在进行通常的叶片升降操作及叶片角度调节操作时作用于球链9上的通常拉力不会 使嵌合凸部73从嵌合孔75脱离的力的大小。并且,仅限于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的 拉力作用于球链9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连接部件17的合成树脂的弹性,开口槽76 被嵌合凸部73所扩张,从而使嵌合凸部73脱离嵌合孔75。

并且,嵌合凸部73嵌合到第一嵌合部21的状态下的外形形状具有与所述球体 15的大致相同的形状。

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7的半球部20固定在注塑成型于所述拉绳14两端的半球部 15a上,形成与所述球体15具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并且,如果用第二连接部件18连 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7,就会形成环状球链9。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具有如下所述的作用效果。

(1)在球链9的拉绳14、所述连接部件16的连接拉绳19及轴部24的全长上, 等间隔地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可以使球链9相对滑轮12没有限制地滚动, 从而进行叶片的升降操作。

(2)当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连接部件16的嵌合凸部73和 嵌合孔75的嵌合脱离。因此,当球链9的自由端勾到在室内走动的住户和其他的移 动物体时,可以切断球链9而确保住户的安全,且具有对悬挂球链9的滑轮12等的 损坏可以防患于未然的故障安全功能。

(3)连接部件16的嵌合凸部73和嵌合孔75的嵌合脱离后,如果再次将嵌合凸部 73嵌合到嵌合孔75,可以很容易地再次形成环状球链9。

(4)由于具有沿垂直于连接拉绳19的延伸方向的方向将嵌合凸部73插入到第一 连接部件17的嵌合凹部72的结构,所以,可以用较轻微的操作力将嵌合凸部73嵌 合到第一连接部件17,同时可以充分确保将嵌合凸部73保持在第一连接部件17的 保持力。

(5)将嵌合凸部73嵌合到嵌合孔75时,不需要工具等。因此,可以较容易地进 行球链9的组装作业和再次将嵌合凸部73嵌合到嵌合孔75的作业。

所述实施方式也可以用如下方式来实施。

·第一嵌合部21及第二连接部件18也可以用比合成树脂刚性更大的材料来形 成。这时,不具备故障安全功能,不过,即使对球链9施加较强的力球链9也不会非 环状化,所以,可以避免球链9突然被非环状化。

·第二连接部件18也可以在材质与所述拉绳14的材质相同的拉绳两端成型嵌 合凸部23。

·所述嵌合凸部23除圆形轴外,也可以是截面为多边形的轴。

·也可以使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的接合面相对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的轴 心倾斜,以增大接合面的面积。

·将所述连接部件16设置在升降软线或操作拉绳的中间部位,该升降软线或操 作拉绳从横式百叶窗的顶侧箱体垂下且连接到底部轨道,也可以使其具有故障安全 功能。在这个情况下,将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部件17的连接拉绳19缝合到升 降软线或操作拉绳的端部,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8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7。或者,将第 二实施方式的连接拉绳14缝合到升降软线或操作拉绳的端部,把嵌合凸部23嵌合 到第一嵌合部21。

(球链9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基本上可以按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制造球链9的工序相同 的工序来制造。但是,图7中步骤SA2的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可以按下面的方法 来实施。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SA2由图52所示的步骤SF1~SF6构成。连接 部件16由一对第一连接部件17和一个第二连接部件18构成,步骤SF1~SF4涉及 第一连接部件17的制造工序,步骤SF5涉及第二连接部件18的制造工序,步骤SF6 涉及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的连接工序。

(2-1)第一连接部件17的制造

在步骤SF1中,如图53(a)所示,编织由聚酯等构成的纤维形成拉绳19。其次, 在步骤SF2中,如图53(b)所示,在拉绳19上注塑成型半球部20和第一嵌合部21 的前驱体21a。其次,在步骤SF3中,在半球部20的端部和第一嵌合部21前驱体 21a的端部(图53(b)的箭头B的位置)切断拉绳19,得到图53(c)所示的结构。其次, 在步骤SF4中,如图53(d)所示,通过对前驱体25a进行嵌合凹部72的挖掘加工而 形成第一嵌合部21,得到如图53(e)所示的结构,即完成了第一连接部件17的制造。

(2-2)第二连接部件18的制造

在步骤SF5中,利用注射成型制造图44~图46所示的第二连接部件18。第二 连接部件18具有轴部74和设置在所述轴部74两端的嵌合凸部73。另外,嵌合凸部 23和轴部24也可以用硬度不同的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在这个情况下,嵌合凸部23 用较硬的合成树脂,轴部24用较软的合成树脂。

(2-3)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的连接

在步骤SF6中,如图44所示,设置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将第 二连接部件18一侧的嵌合凸部73插入到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件17的嵌合凹部72,将 该第一连接部件17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件18固定。其次,将第二连接部件18的另一 侧的嵌合凸部73插入到另一侧的第一连接部件17的嵌合凹部72,将该第一连接部 件17相对于第二连接部件18固定。由此,如图43所示,得到一对第一连接部件17 和一个第二连接部件18相互固定的结构,即完成了连接部件16的制造。

另外,在这里,使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连接形成连接部件16, 当然,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未必需要连接。即,可以省略第一连接 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连接的工序(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F6)。

并且,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被连 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连接部件16固定在球链部9a后,通过第二连接部件18 连接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两端的第一连接部件17而制造环状球链9的工序。

(第六实施方式)

图54及图55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六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6。

本实施方式球链9的连接部件16,从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嵌合 结构的这点来看,类似于第五实施方式。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6由第一连 接部件17和第二连接部件18两个构件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7具有嵌合凹部72, 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8具有与嵌合凹部72嵌合的嵌合凸部73。从一点来看,本实施 方式的连接部件16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制造。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连接部件17具有嵌合凹部72,第二连接部件18 具有嵌合凸部73,所以,在图9的步骤SC1~SC3中制造第二连接部件18,在步骤 SC4~SC7中制造第一连接部件17,之后,在步骤SC8中连接第一连接部件17和第 二连接部件18。

(第七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56~图61对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球链9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的结构及制造方法与第三实施方式类似,不过,在第三实 施方式中,接合了球链部9a的半球部15a和第一连接部件41的半球部20,而在本 实施方式中,如图56所示,不同的是接合了球链部9a的连接拉绳14e和第一连接 部件41的连接拉绳19a。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16的嵌合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球链9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球链9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可以按照图7所示的流程来制造。 下面着重说明一下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

(1)球链部9a的制造

在步骤SA1中,制造球链部9a。球链部9a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 来制造(参照图11)。

(2)连接部件16的制造

在步骤SA2中,制造连接部件16。具体地,步骤SA2由图57所示的步骤SJ1~ SJ5构成。连接部件16由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和一个第二连接部件42构成,步骤 SJ1~SJ3涉及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工序,步骤SJ4涉及第二连接部件42的制造 工序,步骤SJ5涉及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连接工序。

(2-1)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

在步骤SJ1中,如图59(a)所示,编织由聚酯等构成的纤维形成拉绳19。其次, 在步骤SJ2中,如图59(b)所示,在拉绳19上注塑成型第一嵌合部43和球体44。如 图59(b)所示,第一嵌合部43的嵌合凸部45的前端与球体44之间拉绳19的长度, 是主拉绳14上相邻两个球体15之间距离的一半左右的长度。这个部分为第一连接 部件41的连接拉绳19a。另外,球体44可以省略,在这个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第一 嵌合部43之间拉绳19的长度设置为主拉绳14上相邻两个球体15之间距离的一半 左右的长度。其次,在步骤SJ3中,在第一嵌合部43的嵌合凸部45的前端(图59(b) 的箭头B所示的位置)切断拉绳19,得到图59(c)所示的结构,即完成了第一连接部 件41的制造。

(2-2)第二连接部件42的制造

在步骤SJ4中,制造第二连接部件42。第二连接部件42可以用与第三实施方式 相同的方法来制造。

(2-3)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的连接

在步骤SJ5中,连接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第一连接部件41和 第二连接部件42的连接可以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

另外,在这里,使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形成连接部件16, 不过,第一连接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未必需要连接。即,可以省略第一连接 部件41和第二连接部件42连接的工序(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SJ5)。

并且,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被连 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连接部件16接合到球链部9a后,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 连接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两端部的第一连接部件41而制造环状球链9的工序。

(3)球链9的制造

在步骤SA3中,制造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9。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 如果连接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可以制造环状的球链9,如果不连接构成 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可以制造能环状化的球链9。

具体的,步骤SA3由如图58所示的步骤SK1~SK2构成。在步骤SK1中,在 相邻的两个球体中央附近切断球链部9a,以使球链9的长度为所需长度。作为一个 例子,在如图60(a)的虚线A所示的两处切断球链部9a,得到如图60(b)所示的结构。 切断球链部9a使连接拉绳14e形成在所述球链部9a的两端,且该连接拉绳14e的长 度为相邻两个球体15之间距离的一半左右。作为另一个例子,也可以在注塑成型时, 将球链部9a的一端做为连接拉绳14e,在步骤SK1中,在图61(a)的虚线A所示之 处切断主拉绳14,得到图61(b)所示的结构。

在步骤SK2中,接合位于球链部9a两端的连接拉绳14e和第一连接部件41的 连接拉绳19a。接合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不过,可以将连接拉绳14e和连接拉绳19a 插入到内部空心的管状的现有的压胶部件内,在连接拉绳14e和连接拉绳19a的端 面相接触的状态下,通过扣压压胶部件来连接主拉绳14和第一连接部件41。

如果这样制造,能形成在相隔与球体15之间的间隔相同的规定间隔的位置上球 体15和球体44相邻的球链。这个接合也可以用焊接、粘接、缝制等其他的方法。

通过上述工序,得到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9,即完成了球链9的制造。

另外,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如果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 被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连接部件16接合到球链部9a后,通过第二连接部 件42使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两端的第一连接部件41连接而制造环状的球链9的 工序。

(第八实施方式)

图62~图67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八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的连接部件16a、16b的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6 相同,不过,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一个连接部件16和一个球链部9a被固定而制造球 链9,而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同的是两个连接部件16a,16b被固定到第一及第二球链 部9b,9c而制造一个球链9。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

图63所示的是横式百叶窗的操作装置,安装在顶侧箱体一端的壳体61内支撑 有滑轮12,该滑轮12相对所述壳体61可以旋转。

在所述滑轮12上悬挂有环状球链9,在所述壳体61上从滑轮12的上方到后方 形成有导向件64,可以防止球链9从滑轮12脱落。

在所述球链9的后方,所述导向件64的下端部沿滑轮12的外周面延伸到该滑 轮12的下边缘附近,形成截面呈嘴状突出的导向端部64a。

所述球链9通常从滑轮12垂下,操作时,球链9的一侧被拉向下方或如图63 中的点划线所示的室内侧的斜下方。并且,通过操纵球链9使滑轮12旋转,于是, 通过配置在顶侧箱体内的叶片升降装置及叶片角度调节装置,可以升降叶片或调节 叶片的角度。

所述球链9通过连接部件16a、16b在两处连接而形成为环状。并且,如图63 及图64所示,设定连接部件16a、16b之间的间隔,使得连接部件16a、16b中的一 个卡合在滑轮12上时,另一个处于不会卡在滑轮12的位置。连接部件16a、16b的 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6相同。

上述结构的球链9,在其拉绳14及所述连接部件16a、16b的连接拉绳19的全 长上,等间隔形成有相同形状的球体。因此,球链9可以对滑轮12没有限制地滚动。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球链9的横式百叶窗的作用。如图63所示,当操纵从滑轮12 垂下的球链9而使操纵滑轮12旋转时,叶片会升降或者旋转。

此时,连接部件16a、16b都没有卡合在滑轮12上,或者,如图63所示,一个 卡合在滑轮12上,另一个没有卡合在滑轮12上。

当球链9的自由端勾到住户或其他的移动物体时,例如,如图64所示,向室外 侧斜拉球链9,这样球链9的两侧均作用有拉力F。

此时,如果连接部件16a、16b都没有卡合在滑轮12上,连接部件16a、16b的 至少一个会断开。并且,图64所示,在连接部件16a卡合在滑轮12的状态下,拉 力F作用于导向端部64a和滑轮12的凸部12a,很难作用于连接部件16a。因此, 连接部件16a难以断开,但由于连接部件16b没卡合在滑轮12上,因此会因拉力F 而被断开。

同样,连接部件16b卡合在滑轮12上时,由于连接部件16a没卡合在滑轮12 上,所以连接部件16a会断开。

图65中,球链9因导向件64而未被导引至滑轮12下方,该图表示的是从滑轮 12外周部的两侧垂下的情形。这种情形下,由于球链9以滑轮12外周长的约一半长 度卡合在滑轮12上,所以,以超过滑轮12外周长的一半的间隔设置连接部件16a、 16b。于是,当箭头方向的拉力F作用于球链9的两侧时,连接部件16a、16b的任 意一个会断开。

如图62所示,在连接部件16a、16b的各自的一端固定有球链部9a,在连接部 件16a、16b各自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球链部9b,第二球链部9c的长度超过滑轮12 外周长的一半,因此,连接部件16a和连接部件16b之间的间隔超过滑轮12外周长 的一半。

上述结构的球链9可以得到如下作用效果。

(1)当超过通常拉力的较大的拉力作用于球链9时,连接部件16a、16b的至少一 个确实可以断开。因此,当球链9的自由端勾到在室内走动的住户和其他的移动物 体时,通过连接部件16a、16b的至少一个可以断开球链9,而能确保住户的安全, 且对悬挂球链9的滑轮12等的损坏可以防患于未然。

(2)由于连接部件16a、16b之间的间隔大于卡合在滑轮12上的球链9的长度, 所以,有较大的拉力作用时,连接部件16a、16b的至少一个会断开。

(3)球链9经导向端部64a等的导向部件从滑轮12拉出时,使连接部件16a、16b 之间的间隔超过卡合到滑轮12及从该滑轮12卡合到导向部件的球链9的长度。于 是,当较大的拉力作用时,连接部件16a、16b的至少一个会断开。

(4)通过使连接部件16a、16b之间的间隔超过滑轮12的外周长度,当较大的拉 力作用时,连接部件16a、16b的至少一个会断开。

(5)如图65所示,球链9从滑轮12外周部两侧垂下时,将第一连接部件41的半 球部20焊接到拉绳15端部的半球部16a,以使连接部件16a、16b之间的间隔为滑 轮12外周长的一半以上。通过这种结构,当有较大的拉力作用时,连接部件16a、 16b的至少一个会断开。

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如下方式来实施。

·连接部是三个以上,各个连接部之间的间隔相等。

·如果两个连接部件16a、16b的一个位于滑轮12的顶部,另一个位于球链9 的自由端,当该自由端勾到在室内走动的住户和其他的移动物体时,有时拉力不会 充分作用到两个连接部上。因此,两个连接部件16a、16b之间的间隔优选为球链9 全长的一半以上。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半球部15a和半球部20的接合面相对半球部15a 和半球部20的轴心倾斜,以增大接合面的面积。

(球链9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基本上可以用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球链9相同的工序来制造。 但是,图7所示步骤SA3中球链9的制造工序用下面的方法实施。另外,步骤SA1 中球链部的制造工序及步骤SA2中连接部的制造工序可以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 方法实施。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SA3由图66所示的步骤SG1~SG4构成,在这 个步骤中,可以制造二种球链部(如图62所示的第一及第二球链部9b及9c)。

在步骤SG1中,按照所需长度切断在步骤SA1中制造的球链部9a,将两端形成 为半球部15a,得到第一球链部9b。作为一个例子,在图67(a)虚线A所示的两处切 断球链部9a,得到如图67(b)所示结构的第一球链部9b。

在步骤SG2中,按照适合滑轮直径的特定长度(球体个数)切断在步骤SA1中制 造的球链部9a,将两端形成为半球部15a,得到第二球链部9c。作为一个例子,在 图67(c)的虚线B所示之处切断球链部9a,制造出如图67(d)所示的第二球链部9c。

在步骤SG3中,如图62所示地设置连接部件16a、16b,第一及第二球链部9b 及9c,将两个连接部件16a、16b各自的一端的半球部20固定于一侧球链部(例如, 第二球链部9c)的半球部15a。

其次,在步骤SG4中,两个连接部件16a、16b各自的另一端的半球部20固定 于另一侧球链部(例如,第一球链部9b)的半球部15a。

通过上述工序,得到环状的或能环状化的球链9,即完成了球链9的制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方法,可以容易地制造两个连接部件16a、16b相隔适当间隔 的球链9。

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被连接的情 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连接部件16a、16b固定在球链部9a、9b后,通过第二连接部 件42连接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两端的第一连接部件41而制造环状球链9的工序。

另外,第一球链部9b和第二球链部9c可以通过切断相同长度的球链部9a来制 造,也可以另外准备用于制造第二球链部9c的长度比较短的球链部9a,切断该球链 部9a而制造第二球链部9c。

而且,第二球链部9c可以通过在拉绳14的两端上将树脂注塑成型为半球部15a 的方式来制造。这时,可以省略切断工序,提高制造效率。并且,也可以通过在拉 绳14的一端将树脂注塑成型为半球部15a,并切断另一端的方式来制造。这时,可 以减少切断工序。

(第九实施方式)

图68~图72所示的是球链9的第九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的连接部件16,具有与第八实施方式中将两个连接部件 16a、16b固定在第二球链部9c后得到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本实施方式的连接 部件16具有两个能分离的嵌合结构,各嵌合结构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结构相同。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的连接部件16由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第三连接部件91 以及一对第二连接部件42构成。所述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分别具有第一嵌合部43, 且在端部具有半球部20;所述第三连接部件91两端分别具有第一嵌合部43,长度 是滑轮12外周长的一半以上;所述一对第二连接部件42分别具有一对第二嵌合部, 该一对第二嵌合部分别与第一连接部件41的第一嵌合部43及第三连接部件91的第 一嵌合部43嵌合。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球链9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球链9基本可以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来制造。

但是,图7所示的步骤SA2中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用下面的方法来实施。

在本实施方式中,具体地,步骤SA2由图71所示的步骤SH1~SH8构成。连接 部件16由一对第一连接部件41、一对第二连接部件42以及一个第三连接部件91 所构成,步骤SH1~SH3涉及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工序,步骤SH4涉及第二连接 部件42的制造工序,步骤SH5~SH7涉及第三连接部件91的制造工序,步骤SH8 涉及第一~第三连接部件41、42、91的连接工序。

(2-1)第一连接部件41的制造

通过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SE1~SE3相同的方法实施步骤SH1~SH3,制造 第一连接部件41。

(2-2)第二连接部件42的制造

通过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步骤SE4相同的方法实施步骤SH4,制造第二连接部 件42。

(2-3)第三连接部件91的制造

在步骤SH5中,用由聚酯等构成的纤维形成拉绳19。其次,在步骤SH6中,如 图72(a)所示,在拉绳19上注塑成型球体44和第一嵌合部43。第一嵌合部43具有 实心体的嵌合凸部45。其次,在步骤SH7中,在两端的第一嵌合部43的端部(图72(a) 的箭头B的位置)切断拉绳19,得到图72(b)所示的结构,即完成了第三连接部件91 的制造。球体44的数量可以根据滑轮12的直径适宜地调节。

(2-4)第一~第三连接部件41、42、91的连接

在步骤SH8中,连接第一~第三连接部件41、42、91。第一~第三连接部件41、 42、91的连接可以用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方法进行。

通过上述工序,即完成了图69所示结构的连接部件16的制造。

另外,在这里,使第一~第三连接部件41、42、91连接而形成连接部件16,当 然,第一~第三连接部件41、42、91未必需要连接。即,可以省略连接第一~第三 连接部件41、42、91的工序(本实施方式的步骤SH8)。

并且,在连接部件16的制造工序中,构成连接部件16的多个连接部件未被连 接的情况下,也可以包括将连接部件16固定在球链部9a后,通过第二连接部件42 和第三连接部件91连接位于能环状化的球链9两端的第一连接部件41而制造环状 球链9的工序。

在这里用各种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在此列举的 实施方式。并且,在某实施方式所述的内容,只要不违背其精神,也适用于其他的 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